陳紀英
10月中旬的一天,長虹集團新聞發(fā)言人劉海中接到了董事長趙勇的電話,習慣了白色襯衫、深色西裝公開亮相的趙勇這次有點忐忑,詢問兩天后的發(fā)布會他該穿什么衣服。
劉海中一點沒猶豫,建議他走輕松休閑路線。
兩天后,在“讓想象發(fā)生”的長虹集團新聞發(fā)布會上,家電專家劉步塵看到,前排就坐的趙勇脫下外套,穿著那件深藍色短袖就上了臺。
趙勇演講了大概10分鐘,間或調侃自嘲,顯得很輕松。但是劉海中知道,最近兩年,包括趙勇在內的長虹集團高管壓力巨大,“睡不著覺”。
當互聯網企業(yè)小米、樂視開始殺入電視領域,包括長虹集團在內的傳統家電企業(yè)不得不倉促應戰(zhàn)。
“小米,從來沒有做過電視,推出一款電視,所有人的臉都沖著他們,屁股對我們,似乎未來屬于他們了。”趙勇說。
劉海中理解這種自嘲。11月6日晚上,當和《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談到諾基亞的快速衰退時,劉海中非常坦率地說:“長虹兩三年內死不了,但是如果不變革,就很危險?!?/p>
或許還未到生存死亡的危急時刻,但是轉型已經變得刻不容緩,盡管船大難掉頭,但是長虹已經別無他路,變革的大幕悄然拉開了。
與前任倪潤峰的高調狂放不同,自2004年,“趙老板”接任長虹集團董事長一職之后,相當低調內斂,甚少出現在公眾場合,這或許跟趙勇清華大學工科博士后的出身有關。
在倪潤峰時代,長虹集團曾經走到了彩電業(yè)的巔峰位置。1999年3月5日,上交所股票擴容至430多只,長虹市值的比重卻占到了2.84%,當時的倪潤峰公開對外放言,“什么時候買入四川長虹都是對的,什么時候賣出四川長虹都是錯的”。倪潤峰甚至一度想要壟斷彩電市場。
不過,僅僅依靠腥風血雨的價格戰(zhàn),以及缺乏關鍵技術支撐的規(guī)?;瘧?zhàn)略,無法支撐長虹的長效健康發(fā)展。2004年,倪潤峰去職,趙勇上位。
趙勇接任后,提出了三坐標戰(zhàn)略,提高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并購等手段,實行多元化戰(zhàn)略,完善產業(yè)鏈,從2005年2011年,這一戰(zhàn)略轉型基本完成。2004年,趙勇剛剛接手長虹集團時,當年的銷售收入為104億,而2012年長虹集團的銷售收入達到了803億元。
不過,趙勇認為,舊三坐標“只實現了量變,沒有達到質變”。劉海中解釋說:“質變,比如說我們的盈利空間在什么地方。你說你銷售規(guī)模達到了這么大,但是你的利潤空間很低。這個利潤空間不是說我們長虹,是整個傳統家電業(yè)?!?/p>
民生證券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 今年上半年,家電行業(yè)的凈利潤率創(chuàng)11年以來新高,不過也僅為5.4%。而其中,電視機行業(yè)凈利潤雖然增速高達50%以上,但仍是家電行業(yè)中毛利率、凈利率水平最低的子行業(yè),上半年行業(yè)毛利率為17%,而凈利率僅為2.5%。
雖然長虹已經進行了多元化轉型,但是包括電視在內的多媒體產業(yè),仍然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版塊,2012年,多媒體產業(yè)的年銷售收入達到了200億元。
而反映在資本市場,就是上市公司四川長虹的股價最近一直處于低迷狀態(tài),在10月15日的發(fā)布會之前,長虹的股價剛剛超過2元,粗略計算,其總市值低于凈資產額。長虹董秘譚明獻坦言,包括趙勇在內的長虹高管們壓力巨大。
而他也分析了原因:“市場為什么給長虹的估值比較低?第一是效益指標與同行有差距;第二是在互聯網時代或者說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時代,長虹團隊還行不行。長虹是一個國有企業(yè),最大的缺陷就是活力不足。人的穩(wěn)定感太強,沒有新的互聯網進入者這么有狼性?!弊T說,必須壯士斷腕般大刀闊斧改革。
2013年,更是被稱為互聯網電視元年,一大批互聯網企業(yè)開始切入電視領域。
對此,長虹公司總經理劉體斌承認,互聯網企業(yè)的進入對包括長虹在內的傳統家電企業(yè)沖擊巨大。
第一沖擊是對產品定義的沖擊?;ヂ摼W企業(yè)具有開放、平等、草根、社區(qū)思維,更注重用戶體驗,傳統的企業(yè)很多注重以產品為中心去定義。
其次是對渠道方面的沖擊。傳統電視企業(yè)的渠道大多還是采用線下(比如連鎖店、專賣店)為主。但是互聯網企業(yè)基本上都是用線上渠道,銷售等方面的費用較低。
第三則是品牌方面的沖擊,應用互聯網方式進行品牌傳遞和塑造非常迅速。
最后的沖擊來自盈利模式?;ヂ摼W企業(yè)的核心就是硬件+軟件+內容,而且是在軟件和內容上面更具有一些優(yōu)勢,所以對盈利模式有沖擊。
從2010年開始,在第一個三坐標戰(zhàn)略逐步完成的時候,趙勇等人就在尋找長虹下一步的發(fā)展方向。在2010年的職工代表大會上,趙勇說,長虹必須有一個新的重生,而長虹內部也達成了共識,“不往前走,死路一條”。
不過,具體的方向是什么,在長虹的內網上,在長虹內部大小會議上,大家的爭論非常激烈,并無定論。直到2012年的仙海會議,內部共識達成,改革方向才相對清晰了。劉海中打了個比方,說仙海會議對于長虹的重要性,類似中共的遵義會議。
2012年夏天的時候,80多位長虹集團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在綿陽仙海湖的一條船里面召開會議。
會議上的爭論非常激烈。有的高管比較務實,認為現在應該走一步是一步,腳踏實地,把重心放在眼前的事務上,比如如何提升銷售業(yè)績等等。由于電視行業(yè)的凈利潤率非常低,甚至有內部人士認為,應該逐步弱化電視在整個集團營收中的占比。
不過,要退出電視領域并非易事。2012年,在整個長虹集團大概800億左右的銷售收入中,電視相關收入占比四分之一,而在上市公司銷售收入中,電視相關的貢獻則接近一半。
更為重要的是,在電視、空調、冰箱等家電產品中,電視因為有屏幕的存在,和人之間更容易實現可視化、智能化的交互聯通,而在家電產品智能化的大潮中,電視的智能化也領先一步。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共識達成了,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的轉型框架逐步成型并浮出水面。
隨后,長虹集團出臺了代號為“一號工程”的文件。這個項目由趙勇直接牽頭負責,直接參與者達到了上百人。
實際上,傳統家電企業(yè)由于競爭充分,市場化程度高,利潤率又很低。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即便身為國有企業(yè),其改革動力也一直比較強。
幾年前,位于山東青島的海爾集團,其董事局主席與首席執(zhí)行官張瑞敏曾經提出海爾的微笑曲線戰(zhàn)略。所謂微笑曲線,是宏碁集團創(chuàng)辦人施正榮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企業(yè)價值最豐厚的區(qū)域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研發(fā)和市場,而價值最薄弱的板塊則是組裝、制造。
盡管施正榮的觀念已經得到了驗證,但是對于國企長虹甚至海爾來說,要進行這一步轉型相當困難。
長虹內部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原因有三塊,第一長虹集團和海爾集團等都是國企,是當地GDP最重要的貢獻者,僅以綿陽和長虹關系為例,2012年,綿陽市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GDP)1346.42億元,而2012年長虹集團的銷售收入為803億元,“你不做制造了,地方政府這一塊說不過去”,長虹內部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第二個問題是就業(yè),目前長虹集團有員工9萬人左右,制造線上的工人大概兩萬多,而海爾集團也有6萬人左右,如果把制造組裝板塊縮減甚至砍掉,這些人可能會面臨失業(yè)?!拔覀兪菄螅圆豢赡苤豢紤]錢賺了多少,這些責任你要承擔吧”。
在仙海會議上統一了共識,確定了改革方向之后的一年中,參與一號工程的團隊就在審慎地考慮如何把戰(zhàn)略落地。這對于船大難調頭的長虹來說是個巨大挑戰(zhàn),而對于趙勇來說,可能最簡單的反而是穿上那件藍T恤。
15日的發(fā)布會上,趙勇說:“很可悲,我不是喬布斯。我對自己的這個描述說明一點:讓想象發(fā)生,對我是挑戰(zhàn)。”
這次的長虹轉型,被趙勇總結為新三坐標——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工科出身的趙勇用他最熟悉的坐標模型了闡釋了他的理論:在X軸的智能化方向上,長虹提出將以數字化、智能化主體,強化現有終端產品的智能化,并在終端智能的基礎上構建“傳感器接口”,向傳感器網絡演進。在Y軸的網絡化方向,長虹加強網絡對終端產品的價值提升,強化云平臺建設,特別是要通過構建數據分析能力,挖掘數據的價值并探索基于數據的全新商業(yè)模式。Z軸的協同化上,則明確各個終端的協同,形成系統解決方案,發(fā)展智慧家庭、智慧社區(qū)和智慧城市業(yè)務,實現產業(yè)邊界的拓展。
在產品層面,這一次長虹的轉型步伐,被認為是在傳統家電行業(yè)跨度最大的。就是在發(fā)布會上,長虹的高管確認,從2014年,全面停止非智能電視的生產。而2013第一季度,智能電視僅占長虹電視總銷量的40%左右。
長虹公司副總經理李進舉了例子:“摩托羅拉也好,諾基亞也好,不管賣了幾千萬臺,市場說丟失就丟失了,也許有一天,在家電行業(yè)里面會出現巨無霸的企業(yè)突然間倒閉了?!?/p>
他打了個比喻:“功能型產品的數量多叫人口多,未來智能產品的銷量,你把每一臺賣出去,購買者多叫做親戚多。人口多沒用,親戚多才真正有用?!?/p>
李進說,智能產品的提早布局、提早銷售,這些產品,長虹會和它持續(xù)地發(fā)生交流,圍繞著用戶的需求不斷升級,是持續(xù)往來的親戚。
在數據層面,由于長虹不僅有電視,還有空調、洗衣機,他們通過帶有傳感器的終端產品,積累一個家庭最完整的數據,把數據傳到云端,進行分析后,就可以再次商業(yè)化開發(fā)利用。
最近,長虹和一家門戶網站達成了協議。該門戶網站希望通過長虹空調的傳感器,獲得一個家庭使用空調的數據,然后該門戶可以據此推出定點到家庭的天氣預報服務?!耙郧疤鞖忸A報都是針對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區(qū)域的,但是現在可以精確到以米為單位了?!眲⒑V姓f。
而這些數據還能進行商業(yè)化開發(fā),“比如,一個人經常使用空調,可能皮膚會干燥之類,能不能給他推薦滋潤保濕類的洗護用品之類?”
雖然長虹的改革力度很大,但是其他一些傳統家電企業(yè)也有類似的轉型。以電視領域為例,今年9月,同樣打出“家庭互聯網”旗號的創(chuàng)維,聯合阿里巴巴集團發(fā)布了線上品牌酷開電視,內置阿里的電子商務應用,并且選擇天貓作為首發(fā)渠道。
而互聯網企業(yè)樂視、小米的互聯網電視產品,則實行低價戰(zhàn)略。原因在于,小米和樂視都不倚重硬件賺錢,比如樂視有視頻網站,可以靠內容賺錢,小米和樂視還可以通過廣告投放、增值服務等賺錢。
互聯網企業(yè)除了自己做電視外,還選擇與硬件企業(yè)合作,比如愛奇藝與TCL推出TV+。愛奇藝提供了電視操作系統、內容資源,TCL負責電視機研發(fā)、售后服務,雙方的品牌均得以保留,分別通過銷售硬件、廣告獲得收入。
而長虹的“家庭互聯網”概念則是一體化戰(zhàn)略,從智能電向外延伸至其他家電產品,將家電設備進行互聯、互通、互控。
傳統家電企業(yè)和互聯網企業(yè)并非絕對的對立關系,劉體斌說:“對互聯網不要害怕,我們(長虹)不要把他們當豺狼,把獵槍準備著,這樣不好。我們一定要和互聯網企業(yè)當伙伴或者是朋友,我們一定要用美酒去等待著他們?!?/p>
長虹集團內部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近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和趙勇見了面,雖然這位人士拒絕透露具體的商談內容,但是顯然兩方都表示有合作的可能。
而這位人士還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樂視雖然推出了互聯網電視,但是由于其電視銷量很小,只有幾萬臺,并沒有搭建起售后服務體系,目前,樂視的售后服務這一塊是有長虹提供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長虹的“讓想象發(fā)生”戰(zhàn)略發(fā)布會10天內,四川長虹的股價漲幅超過40%。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吸引股民用股價投票的,應該還只是長虹變革的勇氣,離長虹轉型的真正落實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