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茹
子癇前期作為比較常見的產科疾病, 其發(fā)生率約為9.4%,臨床表現(xiàn)以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為主, 嚴重時會出現(xiàn)水腫癥狀[1]。尿蛋白量作為子癇前期的常用診斷指標, 為子癇前期的診斷和治療, 提供客觀參考。本研究中,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 河南省平輿縣中心醫(yī)院診治的90例子癇前期患者, 探討不同時段內尿蛋白量的變化情況, 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 1 一般資料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 我院診治的90例子癇前期患者, 根據(jù)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分為, 無尿蛋白組、輕中度尿蛋白組、重度尿蛋白組, 每組各30例。30例無尿蛋白組患者中, 年齡22.0~36.0歲, 平均(28.0±5.2)歲 , 孕周 28.0~36.0 周 , 平均 (32.0±4.4)周 ;30 例輕中度尿蛋白組患者中 , 年齡 23.0~37.0 歲 , 平均 (28.5±5.5)歲 , 孕周29.0~35.0周 , 平均 (33.0±4.3)周 ;30例重度尿蛋白組患者中 , 年齡 23.0~36.0 歲 , 平均 (29.0±5.0)歲 , 孕周 28.0~35.0 周 ,平均孕(32.0±3.6)周。各組年齡、孕周比較, 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尿液采集及尿蛋白量檢測方法
1. 2. 1 尿液采集方法 外陰消毒, 插入尿管, 采集8h、12h和24h尿液樣本, 分別做好標記, 送檢。
1. 2. 2 尿蛋白量檢測方法 采用Fujita修飾法, 進行尿蛋白量的檢測。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包, 進行分析和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 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 , 采用卡方檢驗 , 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 h尿蛋白量在輕中度、重度尿蛋白患者中, 與24h尿蛋白量有明顯相關性 (r=0.93, P=0.003), 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12 h尿蛋白量在輕中度、重度尿蛋白患者中, 與24h尿蛋白量有明顯相關性 (r=0.92, P=0.002), 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詳細結果見表1。
子癇前期作為威脅母嬰安全的常見疾病, 通過產前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子癇前期癥狀, 及時做好相應處理, 能夠明顯降低孕婦死亡率。所以,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能夠明顯改善子癇前期孕婦及胎兒的預后質量[2]。
子癇前期患者24h尿蛋白含量檢測作為臨床參考依據(jù),如果縮短尿蛋白采集時間, 例如8小時、12h尿蛋白量的測定,縮短了檢測時間, 更能為臨床診斷提供更早的、準確的診斷依據(jù), 也能更好地指導臨床進一步治療, 有利于子癇前期患者的康復和預后[3]。
表1 8h、12h尿蛋白量結果
有報道稱[4], 子癇前期患者尿蛋白量與尿肌酐比值, 與尿蛋白總量存在明顯相關性, 但是相關性范圍為尿蛋白量<1 g, 當尿蛋白量≥1 g時, 尿蛋白量與尿肌酐比值 , 與尿蛋白總量就會發(fā)生較大差異, 尿蛋白量與尿肌酐比值對于子癇前期的診斷就變得不夠準確。所以, 當尿蛋白量<1 g時, 尿蛋白量與尿肌酐比值也可以作為子癇前期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
對于沒有蛋白尿的患者, 8 h和24 h尿液樣本間沒有明顯相關性, 但子癇前期患者尿蛋白也隨著時間變化, 呈現(xiàn)一定規(guī)律的排泄過程, 這也會對尿蛋白量結果產生影響。尿蛋白排泄呈現(xiàn)24 h的節(jié)律性變化, 根據(jù)子癇前期24 h總尿蛋白結果作為標準, 對8 h和12 h尿液樣本檢測尿蛋白量, 分析其對子癇前期診斷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中, 8 h尿蛋白量在輕中度、重度尿蛋白患者中,與24h尿蛋白量有明顯相關性, P<0.05;12 h尿蛋白量在輕中度、重度尿蛋白患者中, 與24 h尿蛋白量有明顯相關性,P<0.05??偠灾? 子癇前期患者不同時段內尿蛋白量檢測,能夠為子癇前期的臨床診斷和進一步治療, 提供了客觀理論依據(jù)。所以,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能夠明顯改善子癇前期孕婦及胎兒的預后質量,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 韓靜. 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尿蛋白代謝與血脂相關性探討.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 2010,23(6):703.
[2] 王艷. 子癇前期晨尿和隨機尿蛋白肌酐比與尿蛋白定量的相關性 . 廣東醫(yī)學 , 2012,33(24):3760.
[3] 匡琳.點時間尿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在子癇前期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 中華醫(yī)學雜志 , 2012,92(29):2066.
[4] 孫陽. 子癇前期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檢測結果及其臨床意義.中國婦幼保健, 2008,23(2):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