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旭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 610064)
敦煌文獻《因果詩》中大量的佛教用語詞將禪宗思想貫穿于實際生活,而其中有一段歌辭在研習解讀的過程中卻稍有異議,內(nèi)容如下:“……悟者自身修個性,比來學究竟。用心灑掃一間房,清靜涅槃堂。上下空閑無一物,即見當陽佛。金火銀爐燒寶香,經(jīng)教在傍廂……”
“一間房”與“涅槃堂”的意義是否有引申關系、如何理解此句意義學友們說法不一,各執(zhí)己見。本文試從傳統(tǒng)語言學、西方語言及文學理論、及禪宗語言闡釋等方面進行解讀。
“一間房”的意義一是指“房間”,及“涅槃堂”的實體——送病僧使入滅之處。整句話即是把“涅槃堂”這間屋子打掃干凈,使之整潔清凈?!澳鶚勌谩痹谶@里是實指。第二種意見認為“涅槃堂”是虛指,喻指死亡?!耙婚g房”即是“心房”,大有“觀心自照”之意。之所以產(chǎn)生這樣的分歧,是由于“房”、“涅槃”本身具有的雙重意義所決定的。
“房”本意為“房子”,《說文解字?戶部》:“房,室在旁也,從戶,方聲。”但其又有“心房”一詞。其構(gòu)詞是借用了“房”本義的形象性,然而,在“心房”本意上又有所引申,泛指抽象的思維。如聞一多《時間底教訓》詩:“??!這樣肥飽的鶉聲,稻林里撞擠出來——來到我心房釀蜜?!笔浅值诙N意見的,即是受“心房”之意的影響。本文認為“一間房”和“涅槃堂”的確是有虛指的意義,但是“一間房”并非指“心房”,其連同“涅槃堂”是一個整體,一起表現(xiàn)對生死觀念的看法及境界。
我們對一段內(nèi)容的解讀主要通過視覺對文字的感知及認知上的反應來完成,“……我們把概念和音響形象的結(jié)合叫做符號……用符號這個詞表示整體,用所指和能指分別代替概念和音響形象……[1]”也就是說當“涅槃堂”這個以文字為形式的能指通過視覺神經(jīng)傳遞到大腦中之后,由表示概念的所指進行解讀,但是,關于“涅槃堂”的元語言其符號系統(tǒng)是否具有二重性[2],是兩種解讀分歧的關鍵之所在。本文認為其二重性如下:
第一層級系統(tǒng): 第二層級系統(tǒng):
ⅰ符號——涅槃堂(屋子) Ⅰ符號——涅槃堂(死亡)
ⅱ能指——文字 Ⅱ能指——文字
ⅲ所指——延壽堂,病僧 Ⅲ所指——死亡
等待入滅之處。隱喻
由圖示可知,之所以造成兩個層級系統(tǒng),根源在于所指的隱喻。
2.“一間房”“涅槃堂”所指基礎上的隱喻聯(lián)系
“涅槃堂”的隱喻是建立在人們對其認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的?!皩κ澜绲慕?jīng)驗使人們從兩個基本的層面上認識世界:一是基本范疇,也就是說,人是從具有完形特征的中間層面開始,向更高或更低層面認識世界的;另一個基本層面是從具體事務的原型向外擴展到范疇邊緣甚至一直到更抽象的事務和概念的”[3]。由于“涅槃堂”是“送病僧使入滅之處也”,關于“死亡”的經(jīng)驗使得解讀者非常容易就記住了這一突顯特征,進而根據(jù)“一間房”與“涅槃堂”的相似性,將“一間房”強制性地理解成虛指,過程如圖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對“一間房”的理解是從“對死亡的認識”這一步驟之后反復考慮、斟酌并生搬硬套而得出的喻指“心房”的結(jié)論,其中的解讀是回環(huán)的、非直線性的,這種解讀牽強無根據(jù)。另外一個直接且致命的錯誤在于:“心房”屬于現(xiàn)代詞匯,從醫(yī)學術(shù)語中演化出來,暫未見于五代文獻,因此,“一間房”喻指“心房”這一結(jié)論不成立。本文認為“一間房”的確是喻指對生死的看法和境界,但是卻是站在其本意“房屋”基礎上的。
一間房→心性所居之處→空間→境界
涅槃堂→色身待死之房→死亡→對死的認識
通過上下兩個思維認知圖示可以清晰看出,“一間房”自身就已經(jīng)具備了空間性質(zhì),有容納意義,引申出境界,而下文的“涅槃堂”不過是境界中的一種而已。這“一間房”原本不只單單包含“對死亡的認識”,還可以包含對名利、貧賤、欲望等多方面的認識,只是因為下文出現(xiàn)了“涅槃堂”與之呼應,對“一間房”的用途進行了約束,才造成了其隱喻意義上局限于“對死亡的認識”。由下句“上下空閑無一物,即見當陽佛”一句也可推知“一間房”不僅僅表示生死觀念,還有對其它事務的嗔念。
上下圖示中關鍵的差別在于對“一間房”的所指隱喻認識是否主動的問題。本文認為“一間房”本身是具有隱喻特征的,“隱喻利用一種概念表達另一種概念,需要這兩種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是客觀事務在人的認知領域里的聯(lián)想……[3]”根據(jù)前文字典中對“房”的解釋,“房”明顯具有空間意義、容納性、包容性的特征。而佛教圓融境界也同樣可以看成認識上有包容性的空間,由此“一間房”即為某種或多種境界上的認識。這和佛教、禪宗的“空無一物”的觀念及義理有很大關系。
3.禪宗空靈圓融境界及“涅盤”生死觀念
禪宗是中國化了的佛教,集成了老子、莊子等哲人的思想,達到一種空靈圓融的境界?!暗湫椭袊说亩U宗所謂的禪實際上是一種意境,一種力圖擺脫思維羈絆、超越相對、涵蓋相對、游行自在的意境”[4]。“意境”本是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diào)和境界。這種擺脫思維羈絆、涵蓋相對、游行自在的境界需要一個寬敞干凈沒有羈絆的認識空間來容納,而“窠窟”式的空間在禪宗思想中是被否定的,如《出曜經(jīng)?心意品》:“為欲所居者,彼修行人觀病所興皆有因緣。究欲之原,斯在心意。猶若盜賊依險。劫盜設無險者無由生患。欲亦如是,心為窠窟,輾轉(zhuǎn)流馳以成災患。是故說曰為欲所居也?!痹谶@里,“窠窟”就是以心為具體存在的地點,供欲念在此“輾轉(zhuǎn)流馳”,“窠窟”本身有束縛、障礙等附屬意義,此處必然“以成災患”。故此從“用心灑掃一間房,清凈涅盤堂。上下空閑無一物,即見當陽佛”即可看出“一間房”的空寂圓融、清凈無謂之禪宗境界。另外,“上下空閑無一物”一句還可以看出“灑掃一間房”之后的境界不單是指生死觀,還指一切煩惱業(yè)障,如《五燈會元?牛頭山法融禪師者》:“……一切煩惱業(yè)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其中“一切煩惱業(yè)障,本來空寂”可以反證未曾空寂的、灑掃的,必是這些煩惱業(yè)障,“上下”未曾“空閑”的,也必是這些“煩惱業(yè)障”,由此觀之,“一間房”的境界絕對不僅僅是“生死觀”的問題,也包括了“作觀行”、“澄心”、“起貪嗔”、“懷愁慮”等等,“生死觀”只是其圓融境界中所包含的一個方面而已。
在禪宗思想中,是了無生死的,生死是一個虛空的東西,不值得執(zhí)著。佛教對“涅槃”坦然無謂的態(tài)度進一步反映了佛教的空寂觀念。這種空寂的觀念通過隱喻來表達,不作直語,是禪宗教義言說的一貫用法。
在禪宗語錄中,尤其是公案部分,多是用所答非問,進行跨層隱喻,不直接說教,否則會被稱之為“老婆心切”。 解讀撲朔迷離的禪宗公案,最需要把握的是所問與所答之間的聯(lián)系,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概念找到相似性,進行隱喻上的闡釋研究。如:《祖堂集?靖居和尚》:“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米作什么價?’”看似“佛法大意”和“廬陵米價”兩者并無關聯(lián),其實不然,句中之“師”即六祖慧能的弟子青原行思,宣揚“平常心是道”,在其看來“僧”口中的佛法大意就是“活在當下”,即每時每刻都是佛,行走坐臥都是佛,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種種道理,關心一下米價,也是生活中修行的一種方式,順其自然就好,不必刻意追求所謂的“佛法”,如果刻意,便遠離了佛法?!疤热簟鸱ù笠狻耆c人的日常生活無關,那么這樣的佛法對于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倘若一個人連他自己的現(xiàn)實性的‘存在’都毫無感受之時,那么他又能向哪里尋覓所謂的‘存在’呢?”[5]。
由此觀之,抽象深奧的佛法就是簡單自然的生活,“佛法大意”和“廬陵米價”兩種遙不可及的能指通過所指的隱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無一字說教,卻生動形象地將佛法大意直指人心。敦煌文獻中表達佛教義理的部分通常都是和生活故事直接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通俗易懂,本文所列舉之例確實有些抽象,但是從禪宗公案來反觀這種表達方式,這種隱喻表達未免不是一種高超的言語交往方式。
哈貝馬斯在《交往行為理論》中指出了人們需要交流時所面臨的四個問題:“第一,言說者須選擇一種可理解的交流方式,以便自己和聽者達到相互理解,這便涉及到交流的管道問題。第二,言說者必須傳遞一定的命題內(nèi)容,以便聽話者分享他的知識。第三,言說者必須有真誠地表達自己想法的意識,以便聽話者能夠相信他的言辭。最后,言說者必須選擇一種恰如其分的表達方式,以便聽話者能夠接受它的言辭。[6]” 佛教講經(jīng)說法教化大眾,就是一個交往行為,在佛教思想傳播的過程中采取講唱、問答、機鋒等多種交流方式,以經(jīng)書等為內(nèi)容進行宣講交流(本文所提到的《因果詩》即屬于這一類)真誠地將佛法大意傳授給眾人,但是如何使聽話者(信眾)接受抽象的思想,打破凡人對生死、名利、榮華等認識的藩籬,需要非常恰當?shù)姆绞?,使信眾相信只要勤修,自己也能夠成佛,真正如偈語所言:“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皆向靈山塔下修?!倍U宗采取的是“見月直指”的形式,參禪學道,不離于生活。我們解讀“用心灑掃一間房,清凈涅槃堂”時就是要有“悟道”的意識,將灑掃房間的清潔工作和驅(qū)除雜念、還原意識、境界的本真聯(lián)系到一起,和作者達到思想上的共鳴,這樣作者所采用的“灑掃一間房”的比喻就和“清凈涅槃堂”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了,抽象的佛理用生活中的實例表現(xiàn)出來。當然,這種生活應該是說話者和聽話者所共有的經(jīng)歷,這樣才能達到交際目的的完成。由此看來,“生活形式”的共同經(jīng)歷和聯(lián)想隱喻是解讀文本中的最關鍵的橋梁。這種“生活形式”作為隱喻的本體是非常利于接受者理解和感悟的,其隱喻所造成的二重闡釋也是宗教文學的一大特色,在后代文學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1]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02.
[2]羅蘭?巴特.現(xiàn)代神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73—174.
[3]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
[4]麻天祥.中國禪宗思想史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3.
[5]周裕鍇.百僧一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1.
[6]萊斯利?豪.哈貝馬斯[M].北京:中華書局,2002: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