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旭明
摘要:近年來,由于我國社會文明程度和法治觀念的逐漸提高與增強,從而使得人們對自身利益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這樣一來,精神損害賠償便作為學者探究的主要問題。文章重點結合已有的法律法規(guī),對精神損害賠償內涵、范圍以及專門的精神損害賠償法律法規(guī)等內容予以詳細闡述,希望可以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精神損害賠償;重要性;性質和功能;現(xiàn)狀;完善對策
一、精神損害賠償概述
精神損害賠償是一項新民事法律制度,目的是將公民的權益予以擴展。然而,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民事法規(guī)對精神損害持否定的態(tài)度。而從各國民法分析,各個國家或者是地區(qū)針對精神損害賠償問題予以詳細規(guī)定。直到2010年,國家將精神損害賠償列入國家賠償范疇之內,從某個程度來說,使得國家賠償由“監(jiān)督法”逐漸朝著“救濟法”方向快速發(fā)展。然而,針對精神損害規(guī)定來說,依然不是十分的完善。本文結合精神損害賠償?shù)膬群?、范圍以及類型等多個方面,對當前我國現(xiàn)有法律關于精神損害賠償規(guī)定所存在的問題予以詳細闡述。
精神損害賠償又可以簡單的稱之為是精神賠償,指的是在他人人身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對受害人人格、尊嚴以及人身自由等帶來巨大損害,而侵害人需要對受害人進行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從而撫慰受害人心理的一種民事制度。通常情況下,精神損害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即精神利益損失和精神痛苦。對于精神利益損失來說,主要指的是民事主體的身份利益以及人格利益等遭受到他人非法侵害。但針對精神痛苦來說,則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其一,自然人由于身體遭受到某種損害進而帶來生理損害;其二,自然人由于人格權與身份權在遭受到他人侵害時所承受的心理痛苦,容易使人出現(xiàn)暴躁、抑郁、自卑等諸多不良情緒,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到自然人正常精神活動。
二、精神損害賠償?shù)男问?/p>
當前,在我國頒布與實施的法律當中,只是對受害人榮譽與名譽權遭受到侵害作出詳細規(guī)定,此外,并未涉及關于隱私權、姓名權以及肖像權等權利規(guī)定。所以,國家要將上述權利都列入精神損害賠償范疇當中。只有這樣,才可以將精神損害賠償范圍予以擴大,更好地滿足各種實踐需求。
精神損害賠償主要是借助支付金錢的方式使受害人獲得心理平衡。此種方式既能撫慰受害人心靈,又提供一定的精神補償。而且,對于嚴格公務員執(zhí)法來說,借助物質形式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其效率是非常高的。另一方面,通過此種經(jīng)濟制裁既能確保國家執(zhí)法機關人員能夠依法行使權利,而且又可以大幅度提高執(zhí)法人員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更有利于完善我國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進一步加快我國政治建設。
結合我國已經(jīng)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guī),其精神損害賠償主要是采用財產的形式,包含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通過財產對精神損害賠償實施救濟。在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中,并不承認在違約訴訟當中,受害人索取精神損害賠償,所以,精神損害賠償?shù)谋举|是侵權責任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所以,精神損害賠償救濟方式包含多種,例如:賠償損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等。然而,最常用的一種救濟手段則為賠償損失。其次,精神損害賠償能夠填補損害帶來的痛苦。事實上,精神損害屬于無形損害的一種形式,不能通過有形財產來進行衡量的。然而,設置精神賠償損害的根本目的是借助財產方式來填補受侵害者所遭受的精神損害,用于填補此種損害,同時又具有平復受害人精神損害的功能。由此看來,精神損害賠償與財產損害賠償,二者之間并沒有較大的差別。第三,在民事訴訟法律當中,賠償損失屬于精神損害賠償?shù)囊怀S梅绞健?/p>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功能的論述,對不同學者來說,有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但是,在筆者看來,比較贊同三重功能的說法,即認為精神損害賠償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有三種,主要包含補償功能、撫慰功能以及懲罰功能。
1.補償功能
和財產損害賠償大致相同,精神損害賠償主要建立在補充并非懲罰基礎上的。借助補償,受侵權人借助其他手段,更好地獲得更大的經(jīng)濟利益。
2.撫慰功能
有時,我們也稱之為是滿足功能。而且此功能要求侵害人需要對受害人作出的不良行為擔負起讓受害人滿足的義務。主要有兩種功效,第一,認真履行精神損害賠償?shù)牧x務能夠滿足受害人心理,又能使受害人在受到他人侵害后而為此擔負一定的經(jīng)濟賠償,從而使受害人的心理得到平衡,減少對他人報復心理的產生。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盡管受到一些宗教信仰的影響,但是,其人們的報復心理并沒有完全被消除。所以,人們常常將損害賠償金看做是精神損害撫慰金。第二,這種撫慰功能是和當前我國頒布實施的《侵權責任法》中的預防功能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然而,借助這種用金錢來彌補他人所遭受的具體經(jīng)濟損失,要求人們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以免他人的合法權益遭受巨大的損害。
3.懲罰功能
針對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種懲罰功能來說,主要是結合理論知識來判定的,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民法理論當中,損害賠償有較強的懲罰性。而由侵權人來承擔精神損害賠償?shù)闹饕熑?,既不會由于自身的侵權行為為自身帶來更多便宜,甚至又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一定的代價。而這種功能要求侵權人必須認真履行法律義務。另一方面,在一些民事責任當中,對懲罰性過于強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將現(xiàn)代法律予以合理的劃分,其中,民法功能是承擔起補償?shù)穆氊煛?/p>
三、當前精神損害賠償?shù)默F(xiàn)狀和完善建議
1.客體適應范圍偏窄
目前,盡管對人格權進行了詳細闡述,但是并不能涉及人的精神權利,這樣一來,造成限制偏窄,難以全面保護到受害人合法權益,因此,導致法律不夠完善。如:針對貞操權來說,其法律并沒有對此項內容作出明確規(guī)定,而這也正是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在和其他侵害權相比較來說,對于侵犯他人貞操權的這種惡劣行為,直接對受害人心理帶來巨大的損傷,同時還會引發(fā)難以想象的不良后果。筆者認為,國家可以對精神損害賠償所涉及的人格權以及人格權的適用范圍等予以合理的劃分,同時還要將貞操權列入法律保護范疇當中。
2.提升違約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傻匚?/p>
在具體的實踐過程當中,在出現(xiàn)違反合同約定情況時,有可能造成受害人心情極其低落,進而產生煩躁、失望等心理情緒。由此看來,精神損害會隨違約行為而出現(xiàn)。如:在西方國家中明確指出,在違反合同規(guī)定的情況下,導致他人在精神上或者是身體上出現(xiàn)損害的,才能夠有權申請精神損害賠償。但是,由于我國法治社會的快速建設和發(fā)展,在很多法律案件當中,法院對違約精神損害持支持的態(tài)度。另外,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更有利于司法實踐的各種需求,所以,此項制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需要花費很多一段時間。我們不僅要承認此制度,而且又要盡量減少商業(yè)性合同出現(xiàn),同時還要明確指出精神損害賠償要素、適用范圍以及賠償額的大小。但是,在商業(yè)合同當中,若有條款對精神損害賠償予以詳細規(guī)定,那么要嚴格參照條款內容予以處理,但是,又不可以和當前所實施的法律條款相互產生沖突。
3.把精神損害列入國家賠償范圍當中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未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關于精神損害賠償?shù)臉藴?,這樣一來,造成精神損害賠償隨意性是非常大的,對賠償數(shù)額、賠償情況的認定都是十分模糊的。針對這種侵權行為的特殊性,筆者制定了三大原則:
首先,限制數(shù)額原則。此原則是要把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上下限予以明確規(guī)定。通常來說,上限設置能夠減少受害人鉆法律的空子,無停止的索要賠償金。而下限的設置主要是為充分體現(xiàn)對受侵害人的補償作用,如果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偏低,那么根本不能安撫受害人的心理,因此,我國法律需要對精神損害賠償?shù)纳舷孪捱M行合理的劃定。
其次,撫慰原則。賠償是對受侵害人予以一定的補償,具有彌補損失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國要結合財政的具體收支以及當前我國整體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予以全面考慮,對于現(xiàn)有的《侵權責任法》中帶有較強的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是難以彌補受害人心理的。因此,還需要對受侵害人進行一定的撫慰,使他們的心理趨于平衡。
第三,賦予法官自由裁量原則。身為法官,可享有自由裁量權利,特別是對其侵害人具體情況予以全面考慮,同時,在精神損害賠償上下限范圍內給予受害人一定的經(jīng)濟賠償。
4.關于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
當前,在我國盡管已經(jīng)建立相對完善的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但是只借助列舉的方式來闡明此制度。因此,此種描述過于籠統(tǒng),涉及面偏窄,我國需要對此進行完善處理。第一,精神損害賠償只涉及兩方面內容,即財產損害賠償以及精神損害賠償。第二,針對家庭暴力、遺棄家庭成員等行為,需要把配偶之外的成員排除在外,這主要是由于在離婚精神賠償當中,是針對配偶進行救濟。第三,由于我國經(jīng)濟社會迅猛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以很好地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求。但是,針對人們的精神生活來說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另外,在實際生活當中,因女方很難找到工作,再加上,女方工資普遍低于男方的事實,成為導致家庭離婚率提高的根本原因。此外,由當前的家庭婚姻關系分析,近幾年,家庭婚姻當中的侵權行為是常有的事,而且家庭暴力行為持續(xù)上升。為更好地確保離婚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婚姻自由等權利,法律需要對雙方離婚精神損害賠償予以細化處理,將如何進行賠償以及賠償?shù)慕痤~大小詳細予以規(guī)定。
四、結束語
總體來說,近年來,由于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公民的法治觀念逐漸得到增強,從而使得人們對精神利益保護意識得到增強。這樣一來,對自身價值、人格尊嚴等幼年期高度重視,而這又會使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體系變得不夠完善。所以,對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需要更多學者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我們堅信,在未來幾年,由于我國法治社會思想深入發(fā)展以及公民的維權意識的大幅度提高,將會使我國法律更加完善,最終依靠法律來治理國家,從而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將我國建設成名副其實的法治國家,同時,這又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產生更多有利影響。
參考文獻
[1]代松.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再認識[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4(5):13-14.
[2]范冠峰.論我國行政侵權精神損害賠償?shù)幕驹瓌t[J].齊魯學刊,2012,5(1):44-45.
[3]龔擁軍.論國家精神損害賠償量化標準之構建[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1):24-25.
[4]齊昌德.刑事被害人獲得精神損害賠償?shù)谋匾訹J].人民檢察,2012,3(19):19-20.
(作者單位:佛山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