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駱駝
那是今年一個周末的早晨,邊陲三月,乍暖還寒。我信步來到了三道嶺煤城公園,隨手拾起一片落葉,深情地吻著。落葉,飽經(jīng)風霜,雖然已經(jīng)枯萎了,卻還完整。經(jīng)過一年的風風雨雨,默默奉獻了它的全部綠色之后,就要把自己融入泥土,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不知為什么,看著它讓我浮想聯(lián)翩,充滿了感慨,充滿了對那綠色的懷念。
記得那是一九六八年一個特別寒冷的冬日,坐在一輛解放牌卡車上面,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從哈密綠洲來到三道嶺。所經(jīng)之處全是土路,坑坑洼洼,凹凹凸凸,足有七八十公里。
天真冷,又是在汽車上,如果不用手捂著耳朵,一定會被凍掉的。這里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汽車一過,塵土飛揚。整得人滿身是土,灰突突的。一下車,整個一個土人!我想,要是能修條路有多好?而我的命為什么這么苦?硬是從那個滿是蔥綠的北國,輾轉(zhuǎn)來到了這片荒漠。想到將要在此度過一生,心里真是充滿了凄涼。
悲哀!這里沒有綠色,兔子不拉屎,連鳥兒也不飛。
其實那時的三道嶺就是一片亙古的戈壁灘,一個由沙子組成的世界。黃沙鋪天蓋地,渺渺茫茫,無邊無際。濤濤沙海,有如濁浪排空,偏舟沉浮,時而跌下深谷,時而拋入高空。它寂靜,寂靜得令人恐怖,令人發(fā)抖,令人膽戰(zhàn)心驚,可以幾天甚至十幾天沒有一絲聲響。若是風起,狂沙亂卷,遮天蔽日,可以把一輛汽車上的噴漆打得一干二凈,就像鍍了一層水銀,明晃晃的。到了夏季,就像萬噸高爐傾倒了,把滿爐鋼水灑落到人們的面前,烤得人流油,曬得人出血。這哪里是什么地球?整個一個月亮,整個一個火星!
正是這一年的八月,有一位北京煤炭部的工程師來到三道嶺,他熱得實在受不了,就跑到這里一個叫小樹林的地方,希望能涼快涼快。可仍然酷熱難耐,于是他趕快離開了三道嶺。臨行前,這位工程師心情黯然的留下了一段這樣的文字:
三道嶺就是一片茫茫戈壁,很荒涼。而那個號稱綠色最多的地方小樹林,只有光禿禿的三棵半樹,半死不活。旁邊有一個直徑四米左右的、用水泥修筑的、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水池子,聽說有一個頑童竟淹死在里面。
三道嶺不好,但愿這是永別……
他,走了……
這就是當時的三道嶺煤城公園。人們住的都是低矮、簡陋、破舊的土房,生活更是可想而知,別提多艱苦。1970年我參加了工作,即使這樣,每天還在算計,這頓飯要吃多少,怎樣才能不斷頓。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zhuǎn)眼四十多年過去了。四十年來,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特別是黨的新疆工作會議以后,三道嶺變了。山變了,水變了,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變了。人更變了,一切的一切都變了。一座美麗的煤城傲立在祖國的西北邊陲,展示它宏偉的身姿;昔日邊塞詩人的那種春風不度、北風卷地、胡天八月的凄涼,已經(jīng)不在;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櫛比的樓群一望無際,整齊平坦的街道四通八達,高大俊美的新綠連綿不斷。誰能相信,三道嶺人在這里,在這片荒蕪的戈壁沙灘上,居然創(chuàng)造了海市蜃樓般的奇跡。2007年,三道嶺煤炭產(chǎn)量只有400萬噸,到2012年已經(jīng)突破了1500萬噸,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職工收入由過去的兩萬多元,增加到五萬多元。
我不知道那位北京的工程師是不是又來過三道嶺,如果來了,不知他將作何感想?
三道嶺煤城公園也變了!
一只只水鳥蹦蹦跳跳,一羽羽布谷忙忙碌碌,一群群麻雀上下盤旋,一伙伙青年男女信馬由韁;翠綠鋪天蓋地,陽光湖上波光瀲滟,水天一色,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偶爾有一兩只野鴨在里面游弋;也是趕巧,這時竟有幾只白天鵝飛來,舒展著它長長的翅膀,在低空漫步;無論多熱,即使是七月八月,只要你走近它,一股清涼立刻撲面而來。
走在路上,我拿著這片落葉,好像聽到了它在訴說,在訴說那過去的歲月,在述說那逝去的蒼涼;走在路上,我拿著這片落葉,仿佛聽到了它在歌唱,在謳歌綠色的愜意,在贊美今天的輝煌。一位哲人說得好,我最喜歡火車頭和老黃牛,火車頭帶著人們往前跑,老黃牛總是默默地奉獻著自己,卻從不向人們索取什么。是啊,老黃牛是值得人們稱道的,而這不也正是落葉精神嗎?我想,春天,春色;春雨,春風;春的絢麗多姿,夏的姹紫嫣紅,秋的流金溢彩,冬的垛滿囤肥;這一切,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有落葉的功勞嗎?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因此我覺得落葉更值得贊美。它默默無語,長留春色在人間。即使到了歲末,也要落葉歸根,堅定地回歸大地,繼續(xù)滋潤著我們生活的這片熱土。于是我被它偉大的精神所感動了,深深感動了。這是落葉對大地母親的深情!
因此,我要大聲地贊美落葉!是的,我贊美落葉。雖然它沒有黃牛的偉岸和博大,那么渺小,那么平淡無奇,那么樸實無華,可我仍然要贊美落葉。
我贊美落葉,因為它執(zhí)著,堅定;無私,無怨。
我贊美落葉,因為它像春蠶,如蠟炬,到死絲方盡,成灰淚始干。時時刻刻在為我們奉獻著它所能奉獻的一切。
有這樣一位共產(chǎn)黨員,他就是原新疆潞新公司一礦運輸隊的班長沈浪。
有一次,整個煤倉的煤水都落了下來,把他活埋了。工友把他扒出來以后,他活動活動胳膊又干上了。工作面急需鐵軌,沿途要翻越兩部皮帶溜子,爬上兩個高坡,還需經(jīng)過一段低矮、彎曲、漫長的巷道,勞動強度特別大。但沈浪二話不說,一個五十多歲的人了,拖著受傷的身體,帶著三名小青年就干了起來。他們將四十多根鐵軌運下來,又連撬帶拖,運到了工作面,可在他的肩頭上卻留下了一道又一道血印。
沈浪就是這樣,干起活來不要命。
和他在一起的工友說,沈浪把整個心思都用到了挖煤上,硬是把自己累死了。到了食道癌晚期,已經(jīng)吃不下飯,他還堅持上班。為了給自己補充能量,到班中餐,沈浪就背著人用手指硬把饅頭壓進食道,然后照常工作。
硬把饅頭壓進食道,然后照常工作?
看到這里,人們會產(chǎn)生疑問。天方夜譚!這是人嗎?這可能嗎?騙人!我明確無誤地告訴你,這是真的!世上有許多看似完全不可能的事,卻可能了;而世上也有許多看似完全可能的事,卻不可能了。這也是事物發(fā)展的一種規(guī)律。請問,嗜血成性的野狼給嬰兒哺乳?并將其養(yǎng)大。你認為這可能嗎?海豚把海難中的嬰兒救起,送到岸邊,沒有吃他,并且還呵護著他。你相信嗎?你認為這可能嗎?但不管怎樣,你都得相信,因為這是事實。確實,在沈浪的腦子里只有工作,只有煤,只有工友,只有三道嶺,唯獨沒有他自己,奉獻了他所能奉獻的一切,最后把自己變成了一片小小的落葉。
運輸隊一位職工家屬病重,急需輸血,沈浪趕快去輸了350CC,第二天就上班了。新工人小王剛剛來到三道嶺,沒有地方吃飯,也沒帶鋪蓋卷。沈浪立刻抱來自己的被褥,每天帶他到自己家吃飯。小王給家里寫信說,沈師傅對我真好,我在這兒就跟在家一樣。沈浪家住房緊張,一家七口人擠在兩間狹窄的土房里。礦上看到這種情況,兩次給分了新房,可他都讓給了別人。
聽到這些的時候,我被震撼了,深深地震撼了。
大慶人以“我為祖國獻石油”為自豪,三道嶺人以“我為祖國多出煤”為榮光。沈浪愛煤,把整個身心都撲到挖煤上。即便開半天會,剩下的半天也要上班;開全天會,他就晚上補班;開會時間長一點,他就利用星期天、節(jié)假日補班;要是班上人手緊,星期天節(jié)假日他就去上班,每年都獻工三十多個。
沈浪的兒子傷心地說,我爸一點也不顧自己,一天到晚就知道干干干,還是干;回到家就知道睡睡睡,還是睡。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三道嶺人,可他只有五十三歲。
共產(chǎn)黨員高賢臣,五十六歲。搞了一輩子建筑,當了半輩子項目部經(jīng)理。那天下午,他開完調(diào)度會,便趕往工地,沒想到在途中就病倒了,從此以后再也沒有站起來。二十天后,他的生命被畫上了句號,變成了落葉!
天天靠自行車幾個工地跑,太慢,于是他買了一輛摩托。有一天,他從二礦工地下班回來,不想騎著騎著車沒油了,于是他就推著車往回走。正巧單位汽車路過,看到這種情況,要給他加油,可高賢臣說什么也不讓。四公里多的路程,硬是身披晚霞一步又一步走了回來。他就這么個人,公家的便宜一點也不占。
有一次,一個好友想從他那兒要點油漆粉刷一下門窗。沒想到碰上他的女兒也來要油漆,結(jié)果被高賢臣一口回絕了。好友看到這種情況連門也沒進,扭頭就走了。
要說加點油灌點漆,這實在算不了什么,可他把公家的東西看得比什么都金貴,一點也不占。這就是他的性格。
高賢臣蓋了一輩子房子,可一直住在七十年代的土房里。單位三次給他分了新房,但按規(guī)定得交舊房。可交了舊房,兒女大了,還是住不開。有的人住上了新房,也不交舊房,勸他也不交,可他不干。高賢臣說這是制度,我不能破壞。于是他三次把三室一廳的樓房讓給了別人,自己仍然住在那個土房里。
實在住不開了,就蓋上兩間。老建筑了,他懂,他會。
那時正值單位沒活,大家要去幫忙,高賢臣不讓,硬是自己花錢雇人蓋了房子。項目部里的建筑材料堆積如山,他不動一磚一石,一草一木,一針一線,都自己買。房子蓋好后,他高興地對女兒說,爸爸蓋了一輩子房子,從來沒住過磚房,就想住個磚房。這回總算可以住一回磚房了,這輩子啥也不想了??煞孔邮巧w起來了,還沒等他搬進去,他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心酸,心酸,好心酸!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在人們生活得到突出改善的時期,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每每想起來都讓人感到心酸。
那么,什么人才住土房?最貧窮的人,弱勢群體。而高賢臣卻是一個一呼百應(yīng)的項目部經(jīng)理。舊社會曾流傳著一句這樣的話,說是賣鹽的喝淡湯,編涼席的睡光床,當奶媽的賣兒郎。而到了新社會,蓋了一輩子磚房的人卻住了一輩子土房。為什么呢?說來也簡單,就是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yīng)有的不貪不占的品質(zhì)。他是第二項目部經(jīng)理,可以這樣講,只要一個小小的暗示,不花一分錢,十間磚房也蓋起來了。
有這樣一位老工人,叫趙壘光,也是五十六歲。一把鐵锨一把鎬,修路、打磚、挖土方,什么都干。在離他要退休的最后五年里竟磨禿了八把鐵锨,六把鐵鎬刨成了小禿頭,穿碎了十七雙解放鞋。那么,他究竟挖了多少土?修了多少路?干了多少活?誰能統(tǒng)計過來?可以這樣講,他挖走的土方、搬走的石頭、打成的灰漿(混凝土)可以填平海,堆成山。而等他真的退下來的時候,他的那雙手已經(jīng)永遠伸不直了。
那是一雙怎樣的手???
屈屈著,深卷著,抽抽著,中間正好可以放一個鐵锨把,吃飯睡覺都一樣,上面層層疊疊布滿了老繭。
他不是共產(chǎn)黨員,可他一生愛黨,渴望加入黨組織,但還沒來得及,就匆匆地走了??梢赃@樣說,他的一生,就是追求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只知道干,可能再沒別的了。平時少言寡語,如果讓他多說兩句,會像大姑娘一樣臉紅。退休不到一年就走了,最后葬身在三道嶺這個傾注了他一腔熱血的地方,融化在這片他所摯愛的土地里。
趙壘光太普通了,太平凡了,也太不引人注目了。絕大多數(shù)人不能叫出他的名字,就這樣隱去了,消失了,沒有了,告別了他那不滿五十六歲的人生,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也變成了落葉。
這就是邊陲三道嶺,這就是邊陲三道嶺人。每每想起他們,我的眼前就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出印度大作家泰戈爾的那首詩:
我相信自己,
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
不盛不亂,姿態(tài)如煙。
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
……
是啊,他們“生如夏花,死如秋葉”,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這是何等偉大的品格啊?于是我被感動了,深深地感動了。
這就是樸素的落葉精神!
當然,當然,這精神沒有火車頭那樣地轟轟烈烈,沒有董存瑞那樣地英勇悲壯,也沒有黃繼光那樣地驚天動地;像老黃牛,普普通通,實實在在,平平凡凡,但我覺得這才是最值得人們稱道的。于是我也暗下決心,要像他們那樣,發(fā)揮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一片小小的落葉,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
春天到了!
我又來到了三道嶺煤城公園。春天里,百花香,我卻拾起一片落葉,深情地吻著。一葉知秋,不知為什么,看著它讓我浮想聯(lián)翩,充滿了感慨,充滿了對那綠色的懷念……
注:①三道嶺,三道嶺位于新疆東天山的腳下,哈密盆地的西北邊緣,是一個座落在絲綢古道上的大型現(xiàn)代化煤城,新疆重要的能源基地。
②沈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原新疆潞新公司一礦職工。
③高賢臣,原新疆潞新公司昌達公司先進生產(chǎn)者、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④趙壘光,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工人。
⑤“生如夏花,死如秋葉”,選自泰戈爾的《飛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