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玥
作者:潘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研究學刊》編輯,610072。
魏慶之(1196——1273年)的《詩人玉屑》共二十卷,全書按照詩歌技法進行分類,采用詩格的形式,通過直錄、節(jié)錄、合錄、分錄、倒錄等五種方式編纂而成。關(guān)于此書的評價,魏氏友人黃昇在作于淳祐甲辰(1244年)的《原序》中談到:“自有詩話以來,至于近世之評論,博觀約取,科別其條,凡升高自下之方,繇粗入精之要,靡不登載”,同時“又取三百篇、騷、選而下,及宋朝諸公之詩,名勝之所品題,有補于詩道者,盡擇其精而錄之?!绷硗猓端膸烊珪偰俊芬嘣?“宋人喜為詩話,搜集成編者至多,傳于今者,惟阮閱《詩話總龜》、蔡正孫《詩林廣記》、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及慶之是編卷帙為富。然《總龜》蕪雜,《廣記》掛漏,均不及胡、魏兩家之書。仔書作于高宗時,所錄北宋人語為多,慶之書作于度宗時,所錄南宋人語較備。二書相輔,宋人論詩之概亦略具矣?!边@些評論說明了《詩人玉屑》無論從評論體系的構(gòu)建,還是對各代詩人的歸納,以及在內(nèi)容的廣度、深度上都是繼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之后的宋代詩話又一力作,并且為我們保留了許多兩宋諸家論詩的寶貴歷史資料。
魏慶之之前,已有《詩話總龜》、《苕溪漁隱叢話》等各有特色的詩話匯編,《詩人玉屑》的編纂自然會受到啟發(fā)和影響。但《詩話總龜》指歸在依事存詩,《苕溪漁隱叢話》立意在詩話匯輯,而《詩人玉屑》的重心在詩法詩評?!霸姷捏w格包括詩的體制和作詩的風格兩方面內(nèi)容。既可以用來指具體的詩歌體裁、格式方面的分類,也可以用來論說其風格特點?!痹谒未娫捓铮@是學界重點探討的問題。正如黃昇在《原序》中談到的;“其格律之明,可準而式;其鑒裁之公,可研而核;其斧藻之有味,可咀而食?!闭f明包括《詩人玉屑》在內(nèi)的許多詩話,其主要目的就是指導詩歌初學者掌握詩歌規(guī)律,學習如何寫詩,以便參加科舉考試。
《詩人玉屑》主要以《苕溪漁隱叢話》為底本,多數(shù)條目都是轉(zhuǎn)抄自《苕溪漁隱叢話》,此類條目大約占全書數(shù)量的十之七八。另外,許多條目下方有用小字注明的出處,包括各類史傳、筆記、雜錄、序跋、詩格、詩話等多種文獻,注明的引書達140余種。同時,《詩人玉屑》幾乎全收嚴羽《滄浪詩話》,盡管二書作者互有交往,但是并不能就此認定魏慶之完全贊同嚴羽觀點。魏慶之生活在南宋后期,江湖詩派的理論創(chuàng)作對魏氏有較大影響。有學者亦將魏氏歸為江湖詩人。作為南宋后期的“江湖詩人”,其實魏氏在《詩人玉屑》中對江西詩法亦是推重的,書中就涉及了許多江西詩風的理論特點。這也可能主要是源于江西詩派詩歌的有法可依、便于初學的緣故。同時,魏慶之對楊萬里的詩學觀也較為推崇,多有引用。全書抄錄和摘取了兩宋諸家論詩的短札和談片,披沙簡金、去粗取精、排比成卷??梢哉f,《詩人玉屑》綜合了多家之精華。同時,《詩人玉屑》中,魏慶之給每條詩話都加上標題,概括自己對所摘詩話的理解,給人提綱挈領、一目了然之感。這在宋代詩話中是少見的做法。可見,魏氏的輯錄,并非一味抄襲,而是融入了他自己對詩歌理論的見解,滲透了他對詩的體裁、韻律及發(fā)展歷史的看法。正如黃昇《原序》所云:“取寶囊玉屑之飯,瀹之以冰甌雪盌,薦之以菊英蘭露,吾知其換骨而仙也必矣?!?/p>
關(guān)于杜詩,黃昇在《詩人玉屑》的《原序》引述姜夔之語“不知詩病,何由能詩,不觀詩法,何由知病”后,指出詩法正是走近李杜圣境的階梯:“人非李杜,安能徑詣圣處!”律詩是唐代的新型詩體。杜甫以其精湛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和才能,為律詩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所以《詩人玉屑》論述甚多。下面,就將書中有關(guān)杜甫律詩的內(nèi)容歸納總結(jié),以窺宋人對杜律的接受情況。
《詩人玉屑》對李杜詩歌是非常重視的。魏慶之專門用一卷分為“謫仙”、“李杜”、“草堂”來專述二人。這與《苕溪漁隱叢話》類似,后者用九卷及后集中的四卷篇幅論杜少陵。魏氏大致將詩歌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大部分,對于律詩這種詩體,卷十二專門提到,另外其他的律詩討論散見于書中,說明律詩這種詩歌體裁在宋代的發(fā)揚光大。魏慶之在卷一《滄浪詩法》中對這三種詩體給與了難易的區(qū)分:“律詩難于古詩,絕句難于八句,七言律詩難于五言律詩,五言絕句難于七言絕句?!蔽菏蠈烙鸬恼f法是贊同的,認為律詩因有規(guī)矩創(chuàng)制方面的約束,故需要詩人刻苦學習,掌握技巧,才能成功。有關(guān)律詩的總結(jié),魏慶之吸取了其他詩話的觀點,同時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杜甫律詩是宋代律詩的學習標準之一。馬茂元先生曾在《思飄云外物 律中鬼神驚——談杜甫和唐代的七言律詩》中談到:“唐代的七言律詩,到了杜甫,境界始大,感慨始深;而對杜甫來說,入蜀以后,才是他七律的全盛時期。盛唐諸家七律以興趣情韻見長,但到杜甫手中,模寫物象,抒發(fā)性情,‘壯浪縱恣,擺去拘束’,于尺幅之中,運之以磅礴飛動的氣勢,一變而為巨刃磨天,金鳷擘海的壯觀。磅礴飛動的氣勢,深厚的感情和精嚴的詩律,三者融合無間,構(gòu)成了杜甫七言律詩獨特風格的基本特征。”可謂“規(guī)矩具備,而能出于規(guī)矩之外變化不測”(呂本中《夏均父集序》)。杜律擴大了律詩的表現(xiàn)范圍,用律詩寫時事,同時也重視煉字煉句,故劉熙載稱其為“少陵煉神”。特別是七律,有開創(chuàng)之功?!对娙擞裥肌肪硎堵稍姟分泄菜臈l評論,第一條談到王安石的律詩講究聲律、注重平仄,黃庭堅亦稱“詩須皆可絃歌”。魏氏首先強調(diào)律詩創(chuàng)作要有嚴格的聲韻要求,這也是不同于其他詩體的第一步。接下兩條先引白居易《金針詩格》中對律詩各聯(lián)詩意的嚴格要求,后引楊萬里“非”《金針》之語,認為“詩已盡而味方永,乃善之善”,再引杜詩《九日藍田崔氏莊》和《多病執(zhí)熱奉懷李尚書》,強調(diào)意在言外,回味無窮??梢暈檎\齋體“活法”對《金針詩格》之議論的改進。第四條評七律,談到杜甫七言“典雅重大”,開拓了七律的內(nèi)容,可“褒頌功德”。這四條為魏氏對宋律詩的基本看法,他認為律詩一是要講格律,二要講意韻風格。亦可見魏氏對杜律的推崇和宋人對盛唐、晚唐詩人的不同態(tài)度。
杜甫夔州詩是杜甫律詩的代表,其中《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登高》等,使七律詩體成熟并臻于至善。杜甫自己也說:“晚節(jié)漸于詩律細”(《遣悶呈路十九曹長》),又說:“老去詩篇渾漫與”(《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這正是他對律詩的主要追求?!霸娐杉殹辈粌H講究聲律的精心安排,也講究嚴謹中求變化,變化莫測而不離規(guī)矩。有時杜甫為了表達某種感情的需要而寫拗體,特別是晚年七律拗體更多。這種拗體是律詩較為成熟之后的通變,表現(xiàn)為變化中的完整。
元祐時期是北宋詩學的興盛期,以蘇、黃為代表的元祐詩學,提倡“以學問為詩”,講求自然之理與人生哲理融為一體的“理趣”。同時學習韓愈文,陶潛、杜甫詩,有意追求杜甫的渾成之境,追求“意新語工”,詩重立意,講句法、工于煉字。魏慶之對以蘇軾、黃庭堅、蘇轍等元祐詩人頗為敬佩,《詩人玉屑》大量引述了他們的觀點和評論。
蘇、黃都提倡一種無意為文的自然脫俗之境,并溯源于老杜。魏慶之對此深為折服,他在《草堂·夔州后詩》中引黃庭堅在《與王觀復書》的說法:“好作奇語,自是文章一病。但當以理為主,理得而辭順,文章自然出群拔萃。觀子美到夔州后詩,退之自潮州還朝后文,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黃庭堅認為杜甫夔州詩既有規(guī)矩之處,又有創(chuàng)新的地方,外圓內(nèi)方,率意成章,自然而不格亂。又如魏慶之《草堂·大雅堂》:“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于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闭谴艘狻?/p>
《雪堂·南遷以后精深華妙》中有:“呂丞相跋杜子美年譜云:考其辭力,少而銳,壯而肆,老而嚴,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至此。余觀東坡自南遷以后詩,全類子美夔州以后詩,正所謂老而嚴者也。子由云:東坡謫居儋耳,獨善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魯直亦云:東坡嶺外文字,讀之使人耳目聰明,如清風自外來也。觀二公之言如此,則余非過論矣?!辟缰菰姟袄稀?,是杜甫經(jīng)歷宦海沉浮、人世坎坷的升華,“嚴”指夔州詩是杜甫一生詩歌律體創(chuàng)作的精髓和總結(jié)。東坡與黃庭堅比,更近夔州詩。東坡不同于山谷的用工深刻、造語好奇尚硬,杜詩的沉郁頓挫,在其貶謫詩中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出來,有一種絢爛之至歸于平淡的老境美??偟膩碚f,這反映了當時蘇、黃一派力求“漸老漸熟”與“乃造平淡”。魏慶之看到了蘇軾與杜甫的承襲之處,故此條歸入了東坡的專題中。
《草堂·晦庵論杜詩》中提到:“杜詩初年甚精細,晚年曠逸不可當,如自秦川入蜀諸詩,分明如畫,乃其少作也。杜甫夔州以前詩佳,夔州以后,自出規(guī)摹,不可學”。朱熹認為杜甫夔州詩已爐火純青,不再遵循傳統(tǒng)法度,不易模仿。對于朱熹論杜甫夔州詩,歷代觀點不一,有人認為朱熹以《文選》為準,杜甫后期如夔州詩有不按規(guī)矩之嫌。也有人認為是褒夔州詩,須有高深詩藝者方能得之。筆者認為,從魏氏的編排上看,《草堂》的收錄應是對杜詩的褒揚肯定之詞,朱熹在理學家中是較為肯定詩歌“性情”的,所以不妨認為這也是對杜甫夔州詩的肯定。
《詩人玉屑》卷二《詩評·詩體上》較為完整地收錄了嚴羽的《滄浪詩話·詩體》。嚴羽在文藝評論中首開“詩體”之例,分為三大類,包括了詩歌的體制、風格和流派?!对婓w下》中魏氏則從聲韻角度對詩體進行總結(jié),其中談到了不少杜甫律詩。關(guān)于詩體,卷一《詩辨第一》引嚴羽之說就有:“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jié)?!蔽覀兛梢詫⑶叭呒{入詩體之列。
嚴羽稱杜甫詩為“少陵體”?!对婓w上》:“有律詩至百五十韻者。(少陵有百韻律詩,白樂天亦有之。而本朝王黃州有百五十韻五言律。)”“有律詩徹首尾對者,少陵多此體?!薄坝薪鑼Α倭辍袢~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閑。’言之者有是也?!薄坝芯蛯φ哂衷划斁溆袑?。如少陵‘小院回廓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一方面,嚴羽指出古詩與律詩在用韻、對仗、句式方面的差別,又根據(jù)時代風氣的不同和代表性詩人的創(chuàng)作個性把詩歌風格分為“以時而論”和“以人而論”。上述所引,總結(jié)了杜律對仗方面的特點。
《詩體下》亦涉及杜律聲韻和對仗:
(1)總論“唐名輩詩多用正格。如杜甫詩,用偏格者十無二三?!奔炊旁娢逖栽姷诙重迫氅p七言詩第二字平入者多。
(2)江左體“引韻便失粘,既失粘,則若不拘聲律;然其對偶特精,則謂之骨含蘇李體?!交魉黝^,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shù)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沉浮。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苯篌w不拘聲韻平仄,但是對偶特精的詩。它并非齊梁體,而是后人對齊梁詩歌的模仿,是律詩中的一種拗體。是杜甫為了在藝術(shù)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突破,有意識的打破格律的束縛,追求一種新穎的藝術(shù)效果。這種做法在宋代被江西詩派的詩人們發(fā)揚光大,模仿創(chuàng)作了一批類似這樣的詩歌,最終形成了一種新體——江左體。
(3)偷春體“其法頷聯(lián)雖不拘對偶,疑非聲律;然破題已的對矣。謂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疅o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娥。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奔捶财鹇?lián)相對,而頷聯(lián)不對偶者。
(4)五句法“此格即事遣興可作,如題物贈送之類,則不可用?!挆l秋氣高,芰荷枯折隨風濤,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即事非今亦非古,長歌激烈梢林莽,比屋豪華固難數(shù)。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傷淚如雨?!?/p>
(5)六句法“此法但可放言遣興,不可寄贈。杜子美云:‘烈士惡多門,小人自同調(diào)。名利茍可取,殺身傍權(quán)要。何當官曹清,爾輩堪一笑?!?/p>
(6)拗句“魯直換字對句法,如‘只今滿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 ‘忽乘舟去值花雨,寄得書來應麥秋。’其法于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之,欲其氣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體,獨魯直變之。苕溪漁隱曰:此體本出于老杜,如‘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崩缙渲欣隙诺摹耙浑p白魚不受釣,三寸黃甘猶自青?!逼狡截破狡截曝?,平仄平平平仄平。由第二句的平仄可知,第一句節(jié)奏點的平仄應該是平一仄一平,因此句第六字當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因此在第四字當用仄聲的地方以平聲來補救。
(7)七言變體“律詩之作,用字平側(cè),世固有定體,眾共守之。然不若時用變體,如兵之出奇,變化無窮,以驚世駭目。如老杜詩云: ‘竹里行廚洗玉盤,花邊立馬簇金鞍。非關(guān)使者征求急,自識將軍禮數(shù)寬。百年地辟柴門迥,五月江深草閣寒。看弄漁舟移白日,老農(nóng)何有罄交歡。’此七言律詩之變體也。”
(8)第三句失粘“七言律詩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側(cè),亦別是一體。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如老杜‘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痤^用側(cè)聲,故第三句亦用側(cè)聲?!笨梢姷谌涔?jié)奏點的平仄和第一句一樣。
(9)扇對法“律詩有扇封格,第一與第三句對,第二與第四句對。如杜少陵哭臺州司戶蘇少監(jiān)詩云: ‘得罪臺州去,時危棄碩儒。移官蓬閣后,谷貴歿潛夫?!鄙葘Ψㄊ桥f體詩對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對。如第一句和第三句對,第二句和第四句對。
江西詩派創(chuàng)作帶有“窮而后工”的性質(zhì),講體格、論工拙、探討詩法、醉心于詩詞格律及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這一點在《詩人玉屑》中有充分表現(xiàn)。“拗句”通常指通過句式組織上的變更而使文氣反常的句子?!稗致伞眲t是一句之中使平仄互換,造成音調(diào)的突兀。七言拗律為杜甫獨創(chuàng),其平仄與律體不同,以拗折之筆寫拗折之情,為后世所祖。杜甫使用拗體有兩種情況:一是熟諳聲律,無法調(diào)和聲與義的矛盾,這種情形比較多;一是熟精聲律,不喜圓熟之美,所以有意為拗。宋人學杜,主要表現(xiàn)在有意為拗。通過拗體的大量寫作,宋人把對唐人形式的探索成果轉(zhuǎn)化為了一種獨特的詩體風貌。正如黃庭堅有意識的多用拗句,他使拗體成為了詩作內(nèi)容情感表達的必須。“山谷體”講究語句的峭拔和詩律的兀傲,故意調(diào)換詩中的平仄,造成聲調(diào)的拗折,給人以奇崛的勁峭感覺。
宋人律詩的創(chuàng)作一直伴隨著大量自覺的理論而發(fā)展。唐詩確立了聲律與屬對的規(guī)則,宋人則進一步總結(jié)了詩法與詩病,并對詩作規(guī)則的進一步細化,重視字句的琢磨,使之更具有可學性和實踐性。
《詩人玉屑》卷三專講句法,分為“句法”、“唐人句法”、“宋朝警句”三部分?!疤迫司浞ā睘槲菏鲜讋?chuàng),他從朝會、宮掖、懷古、送別、寫景、詠物、造理等題材的唐詩中摘取佳句,同時又從唐人近體里選出能體現(xiàn)典重、清新、奇?zhèn)?、綺麗、自然、豪壯、工巧、精絕、閑適等風格的聯(lián)句,最后總結(jié)出引帶、連珠、合璧、眼用活字、眼用響字、眼用拗字、眼用實字、眼用妝句、虛字妝句、首用虛字、輕重對等字法和句法。這些體現(xiàn)了魏氏對唐人律絕常見造句方式的歸納,同時也有宋人提倡的“句中有眼”的詩眼說。其中,魏氏列舉了不少杜甫絕律詩,可以想見杜律在這些方面對宋人的影響。如:
(1)句法錯綜《句法·錯綜句法》:“老杜云:‘紅稻啄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允虏诲e綜,則不成文章。若平直敘之,則曰:‘鸚鵡啄殘紅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以‘紅稻’于上,以‘鳳凰’于下者,錯綜之也?!卞e綜句法是為了適應聲律、詩意要求,對句子語序作適當調(diào)整,達到新警動人的效果。杜詩中把“紅稻”、“碧梧”放在句首,是起強調(diào)之意。
(2)醞藉《句法·雄偉句》:“吳江長橋詩,世稱三聯(lián)。子美云:‘云頭滟滟閑金餅,水面沉沉臥彩虹。’楊次公云: ‘八十丈虹晴臥影,一千頃玉碧無瑕?!嵰惴蛟? ‘插天螮蝀玉腰闊,跨海鯨鯢金背高?!瘹W永叔謂子美此句雄偉;余謂次公、毅夫兩聯(lián)粗豪,較以子美之句,二公殊少醞藉也?!?/p>
(3)深遠嫻雅《句法·雄健句》:“老杜云:‘不知西閣意,肯別定留人?!蟿e耶,定留人耶?山谷尤愛其深遠閑雅,蓋與上七言同?!?/p>
(4)句中當無虛字《句法·句中當無虛字》:“或間余:東坡有言,詩至于杜子美,天下之能事畢矣。老杜之前,人固未知有老杜;后世安知無過老杜者?余曰:如‘一片花飛減卻春’,若詠落花,則語意皆盡。所以古人既未到,決知后人更無好語……老杜謝巖武詩云:‘雨映行宮辱贈詩?!焦仍?只此‘雨映’兩字,寫出一時景物,此句便雅健。余然后曉句中當無虛字。”
(5)一句多義《句法·誠齋論一句有三意》:“詩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杜云:‘對食暫餐還不能’。退之云:‘欲去未到先思回。’有一句五言而兩意者。陳后山云: ‘更病可無醉,猶寒已自和。’”
(6)少陵句法《句法·少陵坡谷句法》:“前人文章各自一種句法。如老杜‘今君起柂春江流,予亦江邊具小舟?!?‘同心不減骨肉親,每語見許文章伯?!绱酥悾隙啪浞ㄒ?。……”
(7)奇句《詩法第二·誠齋又法》:“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難之?!薄叭缍啪湃赵?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不徒入句便字字對屬;又第一句頃刻變化,才說悲秋,忽又自寬。以‘自’對‘君’,‘自’者,我也?!邔⒍贪l(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將一事翻騰作一聯(lián);又孟嘉以落帽為風流,少陵以不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p>
(8)倒句《詩法第二·誠齋又法》:“蘇軾‘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仍作瀉時聲’,此倒語也,尤為詩家妙法;即少陵‘紅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也?!?/p>
(9)奪胎換骨《奪胎換骨·總說》引惠洪《冷齋夜話》:“山谷言:詩意無窮,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規(guī)摹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薄秺Z胎換骨·誠齋論奪胎換骨》:“有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句意者……杜夢李白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山谷簟詩云: ‘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顏色……’此皆以故為新,奪胎換骨。”
魏慶之在《句法》中的第一條引《金針詩格》概況了詩人造句的三種方式,一是“自然之句”,二是“容易之句”,三是“苦求之句”。魏氏在書中歸納的句法不出這三種。對于杜律,宋人自然需要學詩者“苦求”,以第三種句法為主?!耙怨蕿樾隆迸c“奪胎換骨”是蘇、黃二人“以學問為詩”的結(jié)果。其中,“山谷體”取法老杜,以詞理細密和風格瘦硬為特征,努力制造出杜律的渾成之境?!皧Z胎”與“換骨”是將前人之辭,一是變其意,一是不變其意。本為宋人發(fā)明,但當溯源于杜律。
宋人提倡詩以一字見工拙,旬煅月煉,工妙乃出。宋代諸家之說亦重視選字下字的功夫,推敲琢磨,成為有宋一代之共識?!肮αΑ闭f盛行,使得詩人更加關(guān)注語言表現(xiàn)和文字技巧的用典、煉字,形成了宋詩句法新奇和煉字見筋骨的藝術(shù)特色。如黃庭堅提倡“安排一字有神”。而宋人最長于煉字、選字、下字、用字者,首推蘇軾;若唐人,則當數(shù)杜甫為第一,所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杜詩字斟句酌可謂盡其極。杜氏精于用字,刻劃細微,以律詩的表現(xiàn)最為精彩,宋人趨之若鶩。杜甫用字,常常達到一字之下,同時“無一字無來處”,他人難以更改的地步。梳理《詩人玉屑》征引的文獻,關(guān)于用字,大致涉及五個方面技法,一是用字精切,不可移易;二是化俗為雅,靈丹點鐵;三是安排重疊字、顛倒字、連綿字;四是用活字、響字與拗字;五是用實字,虛字和妝句?!对娙擞裥肌氛劦皆S多用字方法,由此可見宋人之字法觀,以及詩歌修辭美學。主要見于卷六、七、八,還有一些散見于各卷。
(1)虛實結(jié)合《下字·誠齋論用字》引《誠齋詩話》:“詩有實字,而善用之者以實為虛。杜云: ‘弟子貧原憲,諸生老伏虔’?!稀稚w用‘趙充國請行,上老之’。有用文語為詩句者尤工。杜云;‘侍臣雙宋玉,戰(zhàn)策兩穰苴。’蓋用如“六五帝,四三王。”楊萬里提倡“活法”,自有“誠齋體”,用字提倡“活、新、奇、趣”。七律明快、跳動。他由江西入,而不由江西出,對于黃庭堅的用典之說,他還是贊同的,“文語”即指老杜的用典。
(2)巧用連綿字《下連綿字不虛發(fā)》引《雪浪齋日記》:“古人下連綿字不虛發(fā)。如老杜‘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青’。退之云:‘月吐窗冏冏’,皆造微入妙?!?/p>
(3)煉字《煅煉·煉字》:“作詩在于煉字。如老杜‘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虛。’是煉中間一字。”
(4)一字為工《草堂·工妙至到人不可及》引《石林詩話》:“詩人以一字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殆不可以形跡捕詰。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則其遠數(shù)千里,上下數(shù)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于言外?!峨跬ぷ印?‘粉墻猶竹色,虛閣自松聲’,若不用‘猶’與‘自’兩字,則馀八字,凡亭子皆可用,不必滕王也。此皆工妙至道,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獨雍容閑肆,出于自然,略不見其用力處。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狹陋,盡成死法。不知意與境會,出言中節(jié),凡字皆可用也。”“有”、“虛”二字極為工切,足見宋人的重視。
(5)重韻《壓韻·重押韻》:“蓋子美古律詩重用韻者亦多,況于歌乎!如園人送瓜詩曰:‘沈浮亂水玉,愛惜如芝草?!衷? ‘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黄憾荨忠?。上后園山腳詩曰:‘蓐收困用事,元冥蔚強梁?!衷?‘登高欲有往,蕩析川無梁?!黄憾?‘梁’字也?!?/p>
(6)巧對《屬對· 陵陽謂對偶不必拘繩墨》:“嘗與公論對偶,如‘剛腸欺竹葉,衰鬢怯菱花’,以鏡名對酒名,雖為親切,至如杜子美云:‘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直以菊花對竹葉,便蕭散不為繩墨所窘?!甭稍娮⒅貙ε?,杜詩往往推出異于常規(guī)的相比對象,擴大了對偶的范圍,更能突出對偶的效果。
(7)借對《屬對·借對》條:詩家有假對,本非用意,蓋造語適到,因以用之。若杜子美“本無丹灶術(shù),那免白頭翁?!彼稳讼矚g模仿唐人詩中有難度的對仗模式,并加以改造創(chuàng)新。
杜律文字在用韻、對仗、虛實字結(jié)合方面都推陳出新。正如魏氏所選,杜甫善于選用虛字,如“有”、“自”;“猶”、“自”之倫,不可移易,故曰工妙至道。范晞文《對床夜語》討論虛活字、虛死字,亦征引《滕王亭子》及《上兜率寺》二詩虛字之選用。同時,又征引杜甫其他詩聯(lián),特提猶字、忽字、且字、亦字、更字、遂字諸虛詞之烹煉抉擇,謂“皆用力于一字”,而妙不可言。由此看來,“虛活字極難下,虛死字尤不易”。明人李東陽《麓堂詩話》也稱:“詩用實字易,用虛字難。盛唐人善用虛,其開合呼喚,悠揚委曲,皆在于此?!秉S庭堅及江西諸子宗杜學杜,亦在這方面下了許多功夫。上引《石林詩話》談到杜甫下字之道“意與境會,出言中節(jié)。”可見如此用字,亦可作宋人選字用詞之指南。
宋詩講究尚意。尚意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講求立意,追求先有意后作詩,二是意在言外,追求詩中用意的精深與多重性。以立意為先,講求創(chuàng)作者之意貫穿整篇,要有自己獨到的思想。到江西詩派,強調(diào)創(chuàng)作者主體意識。關(guān)于“意”,魏慶之在卷六專門有“命意”一題,收集了諸多宋人關(guān)于“意”的理解,而杜詩立意之高,為宋人效仿。陳師道對杜詩的總體評價,也可謂之律詩風格至概括。其書中《品藻古今人物·王蘇黃杜》引《后山集》:“詩欲其好,則不能好矣。王介甫以工,蘇子瞻以新,黃魯直以奇;而杜子美之詩,奇、常、工、易、新、陳,莫不好也。”可謂變化無窮。
(1)巧命意《命意·句中命意》引《詩眼》說杜詩:“句中命意,詩有一篇命意,有句中命意。如老杜上韋見素詩,布置如此,是一篇命意也;至其道遲遲不忍去之意,則曰‘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其道欲與見素別,則曰‘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此句中命意也。蓋如此,然后頓挫高雅?!?/p>
(2)意在言外《命意·思而得之》引司馬光語:“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灶惔?,不可遍舉?!币庠谘酝馐侵笇⒆髡叩乃枷胪ㄟ^暗示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常見之法是用典。蘇、黃二人是首推者,后延續(xù)至江西詩派及嚴羽。
(3)句外有意《命意·誠齋論句外之意》:“詩有句中無其辭,而句外有其意者,巷伯之詩。杜云:‘遣人向市賒香秔,喚婦出房親自饌?!涎云淞ω殻试弧d’;下言其無使令,故曰‘親’……”
(3)典雅重大《律詩·誠齋評七言律》:“七言褒頌功德,如少陵、賈至諸人倡和早朝大明宮,乃為典雅重大?!边@可以與卷二《詩評·臞翁詩評》“獨唐杜工部,如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擬議”相互參看。
(4)意味深長《律詩·誠齋非金針》:“誠齋以為不然。詩已盡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子美重陽詩云:‘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娜绽钌袝诓桓霸?‘不是尚書期不顧,山陰野雪興難乘?!?/p>
綜上所述,杜甫的律詩在宋代有較為廣泛的影響,各個方面都為宋人學習剖析,這也是宋詩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滋養(yǎng)之一。魏慶之《詩人玉屑》在前人基礎上,加以總結(jié)歸納,涉及杜詩特別是杜律在宋代主要詩歌流派中的影響。其中既有早期江西詩派對杜律的近乎刻板的模仿,又記載了南宋時期的調(diào)整糾正,如楊萬里、嚴羽、江湖詩人對杜詩新的看法。魏氏這種“點悟式”的詩話評論方式,雖缺少系統(tǒng),但通過鉤沉可以慢慢體悟。
注釋:
①魏慶之編,王仲聞??薄对娙擞裥肌肪硪?,中華書局2007年版。
②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五集部詩文評類《詩人玉屑解題》,中華書局1965年版。
③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中華書局2006年版。
④馬茂元《馬茂元說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⑤?魏慶之編,王仲聞校勘《詩人玉屑》卷十四。
⑥魏慶之編,王仲聞??薄对娙擞裥肌肪硎摺?/p>
⑦⑨魏慶之編,王仲聞??薄对娙擞裥肌肪矶?。
⑧魏慶之編,王仲聞??薄对娙擞裥肌肪砣?。
⑩??魏慶之編,王仲聞??薄对娙擞裥肌肪砭戆恕?/p>
?見張高評《〈詩人玉屑〉“選字下字”說述評——以意新語工為討論核心(續(xù))》,《文學與文化》2010年第2期。
??魏慶之編,王仲聞??薄对娙擞裥肌肪砹?,中華書局2007年版。
?魏慶之編,王仲聞校勘《詩人玉屑》卷七。
?范晞文撰《對床夜語》卷二,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xù)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李東陽《麓堂詩話》,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第一冊,齊魯書社2005年版。
??魏慶之編,王仲聞??薄对娙擞裥肌肪硎?,中華書局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