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泰
說“皇恩大赦”
●王學泰
國際新聞中最近有個熱點:“李明博卸任前特赦貪官犯眾怒。”李明博在職期間已經有過6次特赦了。特赦本來是國家元首的法定權力,這次因為特赦人員名單中可能有他政治盟友,因而干犯眾怒。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臺灣新聞界也向吳敦義問起馬英九是否考慮了大赦、特赦。吳回答,尚未議及這個問題。他又說“如果要減刑,實施對象也不會包括死刑,以及強奸、貪污等‘人神共憤’的犯罪者”。
赦免罪犯這一類詞匯,對大陸人已經很陌生了。最近的一次“赦免”是在1975年3月17日特赦全部在押“戰(zhàn)爭罪犯”。這距今已經35年了,四五十歲以下的人們大多沒有聽過“恩赦”“赦免”“大赦”這些詞匯了。
古代的中國不是這樣,“大赦天下”是經常出現的。自秦以來的2000年中竟大赦1200多次,如果再加上曲赦(對特定地區(qū)放赦)、別赦(個別赦免)、減等、贖罪、德音(與減等相似,死刑改流刑,流刑改徒刑,徒、杖、笞則全部赦免)等減寬措施,絕不下于2000次,平均每年一次,極其頻繁。
魯迅先生《風波》的背景是溥儀在張勛支持下演出的一場復辟鬧劇。小說中寫道,當“皇帝坐了龍庭了”的消息傳到紹興鄰近小村時,七斤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可好了,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皇恩大赦”這個本屬皇帝操作的政治行為,連一個不識字的普通農婦也都理解,而且贊揚脫口而出,仿佛她多關心這件事似的。其實她家里既沒有在押的親人,也沒有通緝對象。她的關心,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反應。在特定的時間里如果某類事情頻繁地重復出現,這就會在受眾的心理上形成一個“動力定型”。千百年來,皇帝登基都要大赦天下,現實如此,通俗小說與戲曲中也這樣寫、這樣演,久而久之,普天下的百姓也知道這個規(guī)律了,因此七斤嫂的這句無意之語,恰恰說明了“登基”與“大赦”的必然聯系已經深入人心了。老百姓也把它當作一件好事來歡迎,因為大赦不僅事關犯罪人員,有時他們也會得到些好處,如減免租稅等等。
犯了罪、被發(fā)現而判刑,照道理說這是彰顯公義的大快人心之事,為什么還要赦免那些罪有應得之人呢?這不是與懲罰構成了悖論了嗎?否。法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文明社會里對于犯罪懲治已經不是單純的報復和血仇。它是具有多種功能的實現社會有效控制的一種懲戒機制,因此也就有了與懲治相反的赦免。當然,不是一有法律,人類馬上認識到這一點的,赦免制度并非是伴隨著法律產生的。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科舉考試,主考官是歐陽修,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有篇考卷(考生糊名的)中有云: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zhí)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意思是說:獎勵如有可疑,應該從寬給予,以推廣恩澤;如果懲罰有疑,則應除去,涉及懲罰一定要慎重。帝堯之世,皋陶做法官,每次用刑殺人,帝堯都赦免,皋陶三次要殺,帝堯赦免三次。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堅持執(zhí)法的堅定,也感念、感謝帝堯仁愛心懷。歐陽修很欣賞這篇文章,把作者取為第二。他本想取為第一,但又疑是自己學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嫌,使之屈居第二;開卷一看,考生是蘇軾,考官大跌眼鏡。然而歐陽修又有點困惑,不知“殺之三”“宥之三”之典出自何書?他下問蘇軾,蘇軾竟回答說:“想當然耳!”這個回答很妙,一方面表現出東坡才情豪放;另一方面,從歷史的真實來看也真的是想當然,當時法律初具,還不可能有“殺之三”“宥之三”的游戲規(guī)則出現。當然蘇軾更相信法律雖然具有懲戒功能,但其中也應包含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寬恕。
堯舜是傳說時代,用現代史觀的分法則是氏族社會晚期。當時有了不成文法,也可能有了法官審判(大多為巫師)。人們對神的信仰代替了對現實的理性分析與判斷。審案、判斷是非曲直還是靠神獸——獬(此獸獨角,善于分別曲直,見有人爭,它就用角頂沒有道理的一方),法官據此作出判斷。此時懲罰主要的目的是對犯罪人的報復,或許再加上“以儆效尤”。在缺少理性的時期,寬恕不可能彰顯。蘇軾為了張揚帝堯的仁愛,更為了突出人類的寬恕心,造出這個“殺之三”“宥之三”的典故,自然是“想當然耳”。
然而它又不是毫無根據,先秦文獻確實記載過“三宥”在處理案件中實施過程。如《禮記·文王世子》:
公族無宮刑。獄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則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則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惫衷唬骸板吨?。”有司又曰:“在辟?!奔叭?,不對,走出,致刑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雖然。必赦之?!庇兴緦υ唬骸盁o及也!”這有些像演戲,但不是表演統治者對所有民眾的“寬仁”,而是表演統治者對有宗族血緣關系犯罪人的親情。公族(王族)成員犯了死罪,法官把結案的文件給周王看,周王說赦免他們吧!法官說有法律條文在。經過三次求情,法官把犯人送往刑場了,周王又派人追出來求情,法官說已經執(zhí)行了,來不及了?!段耐跏雷印肥菑难売H情角度闡釋周天子盡管應該按法律辦事,但也應該對五服之內的同族保持一份親情,因此在對犯法親族執(zhí)法時應該有這“三宥”的儀式。
《周禮》中在記載“司刺”這官職的功能時說他“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所謂“三宥”是對于“不識”(沒有辨別能力)“過失”(疏忽大意)“遺忘”這三種情況的犯罪,按照“三宥”原則實行寬大處理。所謂“三赦”是對于未成年人(幼弱)、七十以上老人(老耋)、智障人(蠢愚)的犯罪要按照“三赦”原則免除其罪。這種制度性規(guī)定,只是表明周代對于司法和執(zhí)法的重視和慎重,少制造冤案,這與后世的恩赦還不是一回事。但從這些規(guī)定中也可見周朝為政注重寬恕的傾向。
恩赦確實也起源于周代。《易經·解卦》中有“君子似赦過宥罪”的象詞。說明當時已經有了“赦過宥罪”的現象?!兑葜軙ゅ毁印芬灿小吧庥凶?,懷庶有,茲封?!钡木渥?。周公告誡周王:“君王要常常想到寬恕赦免罪人,關心百姓的幸福?!碑斎贿@不是周公一人的意見,它反映了周民族關愛生命、關注民命的傳統。
商、周兩朝相接,商周兩個民族共存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商周有著截然不同的施政傳統,王國維總結了四條“尊尊、親親、賢賢、男女有別”,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條,王氏遺漏了,就是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商人重鬼神,漠視民命;周族重視人,關注生命。從考古發(fā)掘來看,殷人墓多有殉葬,從甲骨卜辭來看,人殉有多達2000多條,有一次人殉高達500人,這簡直就是一場大屠殺。在安陽武官村北殷王陵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人殉有1178具(見中華書局《文物夏商周史》)。而周族與此相反,不僅在《周禮》等經典記載中反對用人殉,考古發(fā)掘中也很少見到。不管歷史學家如何解釋這種現象,這個事實說明周族上下不草菅人命??鬃邮且笕耍墒撬^承的是周文化,儒家的仁學是基于同類意識的覺醒和對生命的尊重,并由此引申出的愛人、尊重人的主張。這都是對周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因此,赦免意識和實踐產生于周代與其后被儒家弘揚都是不奇怪的。
①濟法律之窮:
迄今為止,在歷史上實行過的管理和控制社會的諸多手段中還是以“法治”較為省力、較為公正,弊病也較少。然而這不是說“法治”沒有它的局限、盲點,甚至它的優(yōu)長之處,有時也會產生弊害。例如古今法律雖然千差萬別,但如果它是良法,就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普適性原則,或說是法律運用的齊劃一性,而且不論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都用這一把尺子衡量,實現“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完全做到只是幻想,但法治搞得越好,可以越趨向這一點)。然而現實是紛紜繁雜的,法律再細,也細不過現實生活。這樣往往同樣的罪行由于犯罪主體不同、社會條件不同,對于社會的危害與其可惡的程度可能會有天壤之別。世間既有不少有善于鉆法律空子的人;也會有被人誘入法律彀中憨直的人(林沖誤闖白虎節(jié)堂就是誘人犯罪)。按律執(zhí)法,固然應該,但也應該承認這是法律的死角,必要時就應以赦宥以“濟法律之窮”。又如我們都相信“刑亂邦用重典”,可是“亂”往往是一時的,“亂”過去之后,人們反思當時的判刑往往感到有畸嚴畸重的現象,例如去年媒體上報道的“最后一個流氓犯”。此人是1983年“嚴打”時被判死緩的,其罪行就是“流氓打架”(打群架)和搶了一頂羊剪絨的帽子。現在看起來的確是重了,可就當時社會治安情況及法治現實來說,又非全無道理。有的法律界人士主張“甄別”,這是費力不討好的辦法,往往是“三不愿意”(檢控方、處理方、上訴方)。還不如事過境遷之后,實行特赦。
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沒有一個社會的法律是完全公正無瑕的。法律執(zhí)行中也很難做到完全公正,統治者總會把維護自己利益的條款塞進法律之中,惡法也常常會出現。這樣,所謂犯罪之后受到法律懲處不一定是社會公義的實現,反而可能是對社會公義的踐踏。因此,赦免,特別是對特定犯罪的“特赦”(如政治犯)有益于社會的整合、避免司法和執(zhí)法過程中的非公正現象給社會帶來更多傷害。
②啟發(fā)社會的善性:
恩赦雖然是最高統治者發(fā)出的,但它體現了社會的慈悲意識。寬恕犯錯誤的人、饒恕罪人是世界上各大宗教都包含有的內容,雖然寬恕的出發(fā)點有所不同?,F代倫理學也多認為,慈悲、憐憫、寬恕等美德都是凝聚社會的力量,有助于實現社會的和諧。當然,慈悲、寬恕不是無條件的,也不是無度的,如果一味地寬恕罪犯不僅傷害了受罪犯侵權的主體,而且對于守法公民也是不公正的。因此,恩赦也要有度,對于一些慣犯和犯有人神共憤罪行的人在寬赦中就要慎重。
儒家的慈悲意識和仁愛意識都是站在宗法立場從推己及人出發(fā)的。著名的“盜弄潢池”的典故就是一例。漢宣帝派龔遂為“盜賊并起”渤海的太守,皇帝問龔如何打擊這些罪犯?龔遂回答說,渤海邊遠,得不到朝廷好處與教化,老百姓迫于饑寒,官吏又只知道打壓,所以皇帝的赤子才盜用了皇帝的兵器舞弄起來。他要求宰相暫時不要按照現行的法律條文處理渤??な虑椋S可龔遂暫時可以便宜行事。龔遂到任之后,“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實行大赦政策,既往不咎,開倉放糧,資助貧困。果然,百姓積極響應,放下武器,賣劍買牛。從此渤海的老百姓過上安定生活,龔遂也成為循吏的典型。儒家對于獄訟政策的基礎是把天下視為一體,大家血脈相連,都是皇帝的子民,子民犯了罪,皇帝及官吏都有責任,因而在懲處上就要慎重,仿佛對待家中犯錯誤的子弟一樣。因此,龔遂對渤??ぴ旆凑吆捅I賊寬恕和赦免,既充滿了人情味,也表現出他對現實法律和執(zhí)法的反思。
③協調上下的關系、營造親善和諧的社會氛圍:
社會中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總是存在張力的。宋代有本講命相學的書,名為《滴天髓》,其“六親論”中,任鐵樵注說:“夫官者,管也。朝廷設官,官治萬民,則不敢妄為,循守規(guī)矩。家庭必尊長為管,出入動作。皆遵祖父訓是也。不服官府之治者,則為逆子。”這是民間對于官民關系的理解。當然,統治者認為保持這種張力有必要,但不能太過,所以有“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之說?!俺凇卑婧軓V,恩赦就是其中之一。古代皇帝放赦,往往還會伴隨有賞賜給官人爵位、加階、減免百姓賦稅、徭役,甚至蠲免民間公私債務等等。在實現恩赦時,往往還要舉行儀式,使得官民上下皆知,造成一種萬善皆出于皇帝的喜慶氛圍。七斤嫂一聽皇帝登基,脫口而出就是“這可好了”,就與這種喜慶氛圍的熏陶有關?;实墼诖笊獾脑t書往往要寫上“與民更始”,這就否定了此前的社會上的一切緊張關系,要與廣大民眾重新建立和諧親善的社會關系,開辟一個新時代。
當然在中國古代皇權專制統治下,恩赦只是體現了皇權專制的另一面,但它使得皇權專制更富于彈性。
宋代既是專制制度發(fā)展得比較完備的時代,也是在歷代王朝中統治相對寬松的一朝。說它寬松主要是講在統治手段上,善于運用專制統治中比較柔軟的一面。例如,在嚴刑峻法中宋代統治者還很關注對赦免的運用。美國漢學家馬伯良在他的《宋代的法律與秩序》一書中說:“特赦在宋代施行之廣泛,遠過于中國的任何朝代。它被認為是一種能夠有效地感召罪犯,使其改過自新以回饋帝國之仁政的手段。”兩宋享國三百余年,各種赦免活動近千次,而且常常有“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的大赦。這等于向所有的犯罪人員放赦。
皇恩大赦是所有赦免中最高級的,它往往是與開國、新皇帝繼位、換年號、立太子、立皇后、平定叛亂等大慶聯系在一起的。大赦表示與民更始和舉國歡慶之意。大赦的第一步是皇帝下大赦詔,此后一切活動都由此展開。這里以《太祖即位赦天下制》為例作些分析,看看最高級的赦免能達到什么程度?其赦免的范圍有多大?趙匡胤取后周自代,建立了新朝,國號宋,年號建隆。他在元年(960)正月初五日登基,大赦天下。下面就是即位恩赦天下的詔書:
“門下:朕以五運推移,上帝于焉眷命;三靈改卜,王者所以膺圖。朕起自側微,備嘗艱險。當周邦草昧,從二帝以徂征;洎虞舜陟方,翊嗣君而纂位。但罄一心而事上,敢期百姓之與能屬以敵國侵疆,邊民罹苦。朕長驅禁旅,往靖邊塵。鼓旗才出于國門,將校共推于天命。迫回京闕,欣戴眇躬,幼主以歷數有歸,尋行禪讓。兆庶不可以無主,萬幾不可以曠時,勉徇群心,以登大寶。昔湯、武革命,發(fā)大號以順人;唐、漢開基,因始封而建國。宜國號大宋,改周顯德七年為建隆元年。乘時撫運,既協于歌謠;及物推恩,宜周于華夏??纱笊馓煜拢瑧挛迦彰了郧?,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結正、未結正、已發(fā)覺、未發(fā)覺、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應貶降責授及勒停等官,并與恩澤。諸配徒役男子女人等,并放逐便。其內外馬步兵士,各與等第優(yōu)給。諸軍內有請分料錢者,特與加等第添給。中外見任前任職官,并與加恩。文武升朝官、內諸司使、副使、禁軍都指揮使以上及諸道行軍司馬、節(jié)度副使、藩方馬步軍都指揮使,應父母妻未有官及未曾敘封者,并與恩澤;亡父母未曾封贈者,并與封贈。諸處逃亡軍都限赦到百日內,仰于所在陳首,并與放罪,依舊軍分收管。如出百日不來自首者,復罪如初。念彼愚民或行奸盜,屬茲解網,咸許自新。諸軍有草寇處,仰所在州府及巡檢使臣曉諭招喚,若愿在軍食糧者并與衣糧,如愿歸農者亦聽取便。于戲!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變家為國,鴻恩宜被于寰區(qū)。更賴將相公王,同心協力,共裨寡昧,以致隆平。凡百軍民,深體朕意?!边@篇比較典型的大赦天下的詔書保存在《宋朝事實》卷二。先對詔書作些解釋?!伴T下”即門下省,皇帝由此發(fā)出詔令,簽署章奏。從這里一直到“建隆元年”都是敘述宋朝建立的過程,言自己出身寒微,跟著周朝二帝(郭威、柴榮)打天下,不料天數有變,陳橋驛黃袍加身,開創(chuàng)了新朝。自己是“乘時撫運”,但不能一人獨享,應該懂得推己及人,使天下都得到恩惠,因此要“大赦天下”。以下除了最后(“于戲”之下)號召上下一心,同心協力以致太平外,都是講大赦操作中的技術問題的。
第一是時限:正月初五昧爽以前。昧爽指天剛亮,雞叫的時候。在此以前所有觸犯法律的罪行及其由此應受的責罰,統統赦免。
第二是赦免的對象:“已結正”指已經審結完畢、定案判刑的;“未結正”指已經被抓起來,正在獄中關著,尚未審理完畢者?!耙寻l(fā)覺、未發(fā)覺”指已經犯了罪,被發(fā)現了,但犯人在逃,未能歸案。《水滸傳》中負案在逃的例子太多了,如生辰綱案子破了。官府偵察到罪犯是誰,也知道這一伙上了梁山,但抓不來;武松血濺鴛鴦樓之后,大小人命十九條,而且留下自己的姓名,但他跑了,官府連他去了哪里也不知道,當然也就更抓不來。這些都屬于“已發(fā)覺”的?!拔窗l(fā)覺”指有人犯了罪,但官府不知是誰干的。
第三是赦免的程度:“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边@一條最重要,也就說無論罪大小,包括那些平常赦免所不能原諒的罪行,這次一律赦免。換句話說,此時牢門大開把所有在押犯統統釋放,使得囹圄一空。當時監(jiān)獄關的主要是“未結正”的犯人。此詔書一下,他們就可回家了。
第四是對于犯案后的在逃人員:赦免也包括這些人,他們的罪行也沒有了,但前提是限在一百天內自首?!爸T處逃亡軍都限赦到百日內,仰于所在陳首,并與放罪,依舊軍分收管。如出百日不來自首者,復罪如初。念彼愚民或行奸盜,屬茲解網,咸許自新。諸軍有草寇處,仰所在州府及巡檢使臣曉諭招喚,若愿在軍食糧者并與衣糧,如愿歸農者亦聽取便?!痹谔尤藛T中大概最多的就是逃兵了。這在當時是重罪,抓回來,一般都是斬首示眾。此詔中講明,百日內歸來即可免罪,如在逃亡中有新的犯罪,即使犯了“奸盜”一類的大罪,也許可自新。如果落草為寇了,只要回到主流社會,也可以從軍,也可以為民,當兵給予糧餉衣服;愿意為農也提供方便。
第五讀者可能更關心是對于那些判死刑的、罪行特別嚴重的,比如聚眾造反,土匪強盜,強奸殺人等重罪是否會被赦免呢?詔書沒有說,但這一點我們對比另一些詔書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宣和七年(1125)宋徽宗因為對付不了金人入侵讓位給他兒子欽宗大赦天下的詔書中就寫道“赦書到日,昧爽以前,罪人除謀反(造反)、謀大逆(毀壞皇帝宗廟、宮室、墳墓等)、謀叛(叛國)、惡逆(毆打或殘殺父母、祖父母等)不赦,其余罪無輕重,已發(fā)覺、未發(fā),已結正、未結正、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而宋太祖的詔書沒有“除”某些“不赦”這個限制,自然是全部釋放,沒有例外。不過《宋刑統》中對于因殺人而定死罪者,大赦之后,要從家鄉(xiāng)遷移。其18卷為此專設一條“殺人移鄉(xiāng)”。其中云:“諸殺人應死會赦免者,移鄉(xiāng)千里外?!边@也算一種懲罰罷,雖然移鄉(xiāng)的目的,是怕被殺者親屬復仇,兩家陷入冤冤相報之中。《水滸傳》中的李逵最初也是因為在家鄉(xiāng)“打死了人,逃走出來”。戴宗說他“雖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還鄉(xiāng)”。這可能與限制被大赦的、有人命官司的犯人回鄉(xiāng)有關。
第六“常赦所不原者”是什么意思?這是古代赦免詔書中常用的術語,也稱“常赦所不免者”。常赦就是一般的赦免,“不原”和“不免”是一個意思,即不原諒、不赦免。在一般赦免中不能原諒的罪行有哪些呢?首先是“十惡”,所謂“十惡不赦”的成語就源于此?!笆異骸背松厦嬲f的“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四條外,還有“不道”(殺一家非死罪者三人、肢解人等)“大不敬”(盜重要祭祀用物、盜皇帝用物)“不孝”“不睦”(謀殺近親、毆打丈夫)“不義”(殺府主、地方父母官、受業(yè)師等)“內亂”(族內通奸)?!笆異骸睂儆谇楣?jié)惡劣,并非都是重罪,例如毆打丈夫屬于“不睦”,但只判徒刑一年。當時認為這些罪都是人神共憤、情節(jié)惡劣的,因此一般赦免都不包括犯這些罪的人。另外,故殺、謀殺、劫殺和官員犯罪中的“官典犯贓”(主要指監(jiān)守自盜,受財枉法等)都屬于既重又惡劣的罪行,這些也都是一般赦免所不原諒的?!俺I馑辉敝饕高@些。因此大赦詔書如果不寫“常赦所不原”只說“罪無輕重,咸赦除之”,那么這次赦免就不是牢門大開,犯“十惡”等罪的人,還要繼續(xù)服刑。而這次宋太祖建隆詔書寫的是“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這就是皆大歡喜了。
上面都是對老百姓的。對于官員,大赦更要考慮,要降職左遷的也一律停止,遭貶而遠離京城的也逐漸向中原“量移”。對于犯罪官員雖然也會像一般罪犯得到赦免,但被“除名”(褫奪官員的身份)這一處分是不能免的。也就是犯罪官員遇赦也不會官復原職。
大赦天下的詔書中當然還少不了施恩澤的許愿。特別是對官員與軍隊。主要還是三項,提升官級、多發(fā)補貼和封贈(封贈官員已死和活著的親屬),這最后一條是精神性的,不過也很管用。對于老百姓最實惠的也就是蠲免租稅,有的甚至連私債也一并放停(宋以前很多,宋代漸少,也偶見)。這便是慷他人之慨了。
《水滸傳》中也寫到了這種大赦,如第二回寫到“后來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風調雨順,放寬恩大赦天下”。宋代的“南郊”不是一般的郊祭,它合祭天地,是個極隆重的祭祀大典,三年一祭,每次祭祀之后,一般都要大赦天下?!端疂G傳》寫到宋哲宗郊祭之后,發(fā)布大赦天下的圣旨。被開封府尹斷了四十脊杖,然后“迭配出界發(fā)放”的高俅正住在淮西臨淮州。他也由此得到了“赦宥”,可以回東京了。宋哲宗在位期間曾兩度在南郊合祭天地,一是元祐七年(1092),一是元符元年(1098),這兩次都頒布了大赦天下的詔書。
宋朝大赦雖多,但每一次都鄭重其事,要舉行盛大的儀式,并夾雜有雜技表演,以吸引觀看,仿佛是狂歡節(jié)。這些在《東京夢華錄》《宋朝事實》《武林舊事》《宋史》《齊東野語》等書中都有詳盡的記載,這里用參照諸書記載,描述一下南宋大赦儀式的實況。
大赦那一天,皇帝要親臨皇宮正門麗正門(北宋時首都在汴京則為宣德門)的御樓,教坊奏樂引導,藝人們朗誦表達歡慶的韻語。御駕至,進入御幄,作行禮的準備,禮官進“中嚴外辨”牌子,禮儀正式開始。御藥高唱“卷簾!”,鳴鞭,鐘磬齊鳴,皇帝出幄,簾卷扇開,諸臣羅拜,分班站立。中書令宣布:“有圣旨下,樹立金雞?!薄敖痣u”象征著皇恩大赦、高達數丈金雞竿子在御樓東南角豎起來。此時雜技藝人從竿子四面懸垂下四根繩子上爭相攀緣而上,奪取金雞口中銜的寫有“皇帝萬歲”紅幡子。先到竿頂、搶奪到金雞嘴紅幡子者高呼“萬歲”,全場歡聲雷動。然后裝扮成為仙人童子的官員再乘木鶴捧著圣旨從城樓上緣繩滑下,把圣旨放在香案之上。太常寺的官員擂起大鼓,在鼓聲中,他們把香案捧到御樓前的廣場的中心。主持儀式的知閣朗聲高呼:“把圣旨宣付給三省。”副宰相參知政事代表“三省”(中書、門下、尚書三?。┫鹿蚪又迹俳唤o閣門提點將圣旨拆開,然后由起居舍人接過圣旨,站在宣旨臺上,高聲誦讀。當讀到“咸赦除之”之時,早已經集合在廣場上的待赦的犯人,穿戴光鮮、帽簪鮮花的獄吏馬上給犯人解脫枷鎖,罪囚獲釋,他們“三呼萬歲,歌呼而出”。圣旨宣讀完畢,舍人捧大赦詔書授給宰相,宰相轉授予刑部尚書,尚書授刑房錄事(以備抄寫轉發(fā)),又傳皇帝有圣旨,宰相領眾官跪拜,知閣傳皇帝答語云:“這是普天同慶的大事,我與諸位愛卿共同慶祝。”大家又跪拜如前。此時中書令奏“禮畢”,扇合簾降,樂止?;实刍貙m,禮部郎中宣布解嚴。禮儀結束。
儀式之后,各地駐首都辦事處的官員都在等候取旨。辦事處“各有遞鋪(驛站)腰鈴黃旗者數人,俟宣赦訖,即先發(fā)太平州、萬州、壽春府,取‘太平萬壽’之語。以次俱發(fā)鈴聲,滿道都人競觀”。這樣大赦信息很快傳遍全國。
參加皇恩大赦儀式的人人披彩簪花,姜夔有詩云:“六軍文武浩如云,花簇頭冠樣樣新,惟有至尊渾不戴,盡將春色賜群臣?!边@種儀式不僅有官員、胥吏及各方面有關人員參加,老百姓也可以隨意觀看。所以皇恩大赦就成為帶有狂歡節(jié)性質,如當時詩人所寫“鳳書乍脫金雞口,一派歡聲下九天”“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見紅云冉冉來”。民眾的參與放大了皇恩大赦的效應,使得許多觸犯刑律的人們對它充滿了期待。
從一有赦免制度,人們就不斷提出質疑。其理由都是我們能想到的。比如,寬待犯罪分子是對受害者再度傷害,對守法者的不公正;使得一些壞人有機可乘,鼓勵他們犯罪;使得犯罪分子揚眉吐氣,受害者窩囊受氣。特別是像宋朝那樣三年一大赦,幾乎成為定期,使得邊遠的州縣死刑很難執(zhí)行(宋代死刑最后決定權在朝廷,長途往返很費時間,其間一有大赦,就有可能被釋放或減等)。王安石甚至批評說這是“為政不節(jié)”(沒有章法)。
《容齋三筆》曾舉了兩例,批評頻繁大赦的荒唐:“婺州富人盧助教,以刻核起家,因至田仆之居,為仆父子四人所執(zhí),投置杵臼內,搗碎其軀為肉泥,既鞫治成獄,而遇巳酉赦恩獲免。至復登盧氏之門,笑侮之曰:‘助教何不下莊收谷?’茲事可為冤憤,而州郡失于奏論。紹熙甲寅歲至四赦,兇盜殺人,一切不死,惠奸長惡,何補于治哉?”又曰:“淳熙十六年二月《登極赦》:‘凡民間所欠債負,不以久近多少,一切除放?!煊蟹匠鲥X旬日,未得一息,而并本盡失之者,人不以為便。何澹為諫大夫,嘗論其事,遂令只償本錢,小人無義,幾至喧噪。紹興五年七月覃赦,乃只為蠲三年以前者。”一個是殺人手段極為殘忍的惡性罪犯,遇赦不僅被放了出來,而且還到受害人門上挑釁,進一步傷害受害人親屬,其惡劣令人發(fā)指,但赦免是皇帝大政,誰也不敢抗命;第二例是剛剛把錢借給債務人,皇帝大赦了,利錢本金全部作廢。何澹從人情之常出發(fā),認為應該只免利錢,債務人的起哄斥責??v有如此大悖常理常情、令人憤慨的案例,但也不能完全否定赦免制度存在的我在上面所說到的正面作用。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沒有只有正面價值沒有負面影響的事情,關鍵在于政策制定者與執(zhí)行者如何興利除弊。像吳敦義說的既有大赦,也不會赦及“死刑,以及強奸、貪污等‘人神共憤’的犯罪者”。這樣的主張接近一般老百姓的理念。赦免制度在我國源遠流長,如何發(fā)揮其利避免其弊,也是法治建設與政治操作中應該考慮的。
(原載《隨筆》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