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燕
慢性結腸炎(chronic colitis)也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是一類多種病因引起的、異常免疫介導的腸道慢性及復發(fā)性炎癥, 有終身復發(fā)傾向。本病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 多見于20~40歲, 以反復發(fā)作的腹瀉、腹痛、黏液便或膿血便為主癥, 本病患病率在近年來有增加趨勢[1]。2012年12月~2013年7月, 平頂山市中醫(yī)院肛腸科運用旋轉體位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結腸炎取得滿意效果, 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均為肛腸科住院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60例, 實驗組:男30例, 女30例;對照組:男25例, 女35例;年齡20~60歲平均(35.16±40.45)歲, 病例均行結腸鏡檢查, 并排除其他的腸道疾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診斷依據(jù)參照2013年版《內(nèi)科學》[1]及《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診斷標準[2]具體標準如下:①具有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腹瀉和膿血便、腹痛、里急后重, 伴有(或不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癥狀者, 在排除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蟲病、急性自限性結腸炎、腸結核等感染性結腸炎及結腸CD、放射性腸炎、缺血性腸炎等基礎上,具有上述結腸鏡檢查重要改變中至少1項及黏膜活檢組織學所見可以診斷本病。②初發(fā)病例、臨床表現(xiàn)、結腸鏡改變不典型者, 暫不診斷, 需隨訪3~6個月。③本病組織病理改變無特異性, 各種病因均可引起類似的腸道炎癥改變, 只有在認真排除各種可能有關的病因后才能做出診斷。
1.3 病例納入標準 入選時年齡20~60歲, 符合上述國家診斷標準。
1.4 病例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的神經(jīng)和精神疾病的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的患者及孕婦或哺乳期婦女, 有嚴重并發(fā)癥者, 如腸梗阻、腸穿孔、結直腸癌、中毒性結腸擴張等及其他不符合納入標準者。
1.5 治療方法
1.5.1 灌腸選用中藥組成方硝黃合劑 芒硝15 g、大黃15 g、黃柏12 g、苦參12 g、蒼術10 g、白癬皮15 g、地榆10 g、當歸15 g、赤芍15 g、皂刺15 g、甘草6 g。
1.5.2 具體方法有專業(yè)護理人員操作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均采用直腸注入法, 每劑中藥常規(guī)水煎, 取液200 ml, 用紗布濾過沉渣, 裝瓶密閉。每天囑患者排完大便后, 取藥100 ml,把藥液溫度控制到39~42℃, 用灌腸機連接吸痰管輕輕插入肛門約25 cm左右, 藥液注完后在注入溫開水5~10 ml, 隨后拔出吸痰管。2次/d, 上午1次, 晚上睡前1次。實驗組取旋轉體位:灌腸完畢后根據(jù)病變部位采取不同的體位。要求患者每20 min變換1次體位,以后取自由體位, 每30d復查一次結腸鏡, 30 d為1個療程。對照組:取左側臥位, 方法同實驗組。觀察藥物在腸道內(nèi)保留時間及臨床療效[3]。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1.7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和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二輯制定的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消失, 結腸鏡檢查潰瘍愈合, 糜爛面消失,黏膜光滑, 色澤正常, 血管走行清晰。有效:癥狀、體征消失, 結腸鏡檢查潰瘍病灶減少或縮小50%以上。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 結腸鏡檢查病灶無明顯改變。
表1 兩組療效比較表(n,%)
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對照組和實驗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中醫(yī)無潰瘍性結腸炎病名, 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應歸屬于祖國醫(yī)學中醫(yī)內(nèi)科“泄瀉”、“痢疾”、“便血”、“腸風”或“臟毒”等范疇。本病主要病變在于脾胃與大小腸, 而與肝腎關系密切。而脾虛、濕盛、血瘀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外因與熱邪、濕邪關系最大, 內(nèi)因則與脾虛關系尤為重要?!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罚骸扒鍤庠谙? 則生飧泄?!本眯埂⒈隳撗牟C在于“ 臟陰有寒, 腑陽有熱?!峨y經(jīng)·五十七難》認為食后即泄, 腸鳴切痛為大腸泄, 泄而便膿血, 小腹痛為小腸泄。氣虛, 清陽不升, 氣陷于下, 可出現(xiàn)腹脹、泄瀉等, 所以宜選用“清熱解毒, 活血去瘀, 燥濕止痢, 補氣升陽”等治療方法。本方來自本科室常用方, 組方嚴謹, 療效確定[4]。
傳統(tǒng)灌腸法無論病變在何處, 均采用左側臥位進行保留灌腸, 藥液不能與病變粘膜充分接觸, 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不高, 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本研究通過研究旋轉體位保留灌腸及左側臥位保留灌腸來觀察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 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通過灌腸后根據(jù)不同的病變部位采取不同的體位, 患者每20 min變換一次體位, 這樣能將藥液送達結腸深部,使藥液與腸內(nèi)的病變部位有充足的接觸時間, 藥液在腸內(nèi)吸收面積明顯擴大, 從而利于藥液的充分吸收, 提高了治療效果。綜上所述, 旋轉體位明顯高于左側臥位灌腸法,且方法簡便易行 , 不存在不良反應, 療效確切,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1]葛 均 波, 徐 永健.內(nèi) 科學 .北 京:人民 衛(wèi) 生 出版社,2013:385-390.
[2]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分會.對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建議.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01, 40(2): 138-141.
[3]顏菱, 劉達云, 等.旋轉體位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結腸炎40例療效觀察.山東醫(yī)藥, 2009, 49(29):51-51.
[4]冀春麗, 宋紅旗, 等.潰結灌腸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中國中醫(yī)藥遠程教育, 2013, 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