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在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中,如果不用多媒體就稱不上是一節(jié)具有時代信息的課。而多媒體的運用往往讓很多老師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教學資源——文本插圖。在我們蘇教版的文本中,幾乎每篇文章都有相應的插圖,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合理地關(guān)注它、使用它,一定可以讓課文中的插圖發(fā)揮出它潛在的魅力,讓我們的課堂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插圖,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愛如茉莉》教學目標要求重點體會爸爸和媽媽之間那如茉莉般平淡而又散發(fā)出幽香的愛,學生體會起來比較困難,課文中正好有一幅插圖,可以善加利用: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結(jié)合文章的詞句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媽媽的嘴邊掛著微笑,說明媽媽當時很開心。
師:是什么事情讓媽媽覺得開心呢?再看看圖。
生1:爸爸守在床邊。
生2:爸爸緊握著媽媽的手,可見爸爸很關(guān)心媽媽。
生3:媽媽在床上想到了爸爸知道自己生病住院后,不顧自己的勞累直奔醫(yī)院感到非常幸福。
師:你們真是一群會讀書的孩子,能夠結(jié)合課文,觀看插圖體會爸爸對媽媽的關(guān)愛。那么,從這幅圖上能不能看出媽媽對爸爸的愛呢?
生:當然可以,你們看媽媽早就醒了,但是為了不打擾爸爸休息,依然保持這姿勢一動不動。
……
這雙緊握的手,傳遞出那無言的愛。學生在靜靜的觀察中、在深情的朗讀中便會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與圖畫產(chǎn)生共鳴。
《鋤禾》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們觀察插圖,農(nóng)民伯伯們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在做什么?
生:中午,他們在農(nóng)田種糧食。
師:那么“日當午“如何理解呢?
生:烈日當空的正午。
師:在那樣的天氣、時間下干活,農(nóng)民伯伯們會怎樣?
生1:流很多的汗。
生2:會很干,口渴。
生3:太辛苦了,真累!
師:農(nóng)民伯伯們這樣種植的糧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呢?
生:珍惜、不浪費!
二、利用插圖,塑造人物形象
《三顧茅廬》的教學中,文本插圖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關(guān)羽、張飛以及劉備的形象特點。
師:文中的插圖中有三個重要人物,請同學們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觀察插圖辨別人物的身份。
生1:……所以他是關(guān)羽……所以他是張飛。
生2:那個彎腰向童子詢問的人,一看就是平易近人、謙虛有禮的劉備。
……
三、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蘇教版課本里的很多插圖的繪制十分形象優(yōu)美,有的還形象鮮明、如詩如畫的描繪了祖國的美麗山河。在教學設計中恰當?shù)倪\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冰花》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們看圖,結(jié)合語言文字說說冰花形成了哪些圖案?
生:寬大的樹葉、柔嫩的小草、豐滿的牡丹……
這樣看似簡單的片段卻是圖文結(jié)合的最好例子,這樣一種從文中看圖、從看圖中感文的方式,輕巧而又方便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難點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孩子的審美情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四、利用插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愛想象是學生的特點,精美的圖畫會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
膀,讓他們自由飛翔。教學時展開合理的想象,有利于學生想象思維的培訓與發(fā)展。
《元日》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剛才說了不少過春節(jié)時的快樂情景。你們想知道古人是如何過春節(jié)的嗎?請大家看課文插圖。他們和你們過春節(ji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從圖中我知道古代的小朋友過春節(jié)也很快樂。他們喜歡放鞭炮,但是他們放的鞭炮和我們放的不一樣,我想我們現(xiàn)在的鞭炮肯定要比他們的漂亮很多。
生2:他們一蹦一跳的,可見他們很開心。我想他們甚至會大喊:過年了!過年了!我們有新衣服穿了。
……
師:你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都是一流的,我仿佛也看到了古人過年時的歡快場景。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看圖,當種葫蘆的人看到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1:種葫蘆的人后悔極了,他想,要是我當初聽別人的勸告,就不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了。
生2: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生3:第二年,種葫蘆的人又種了幾棵葫蘆,可是,過了一段日子,葫蘆葉上又爬了一些蚜蟲。種葫蘆的人趕緊去買了一些農(nóng)藥來,噴灑在枝葉上。沒過多久,葫蘆又長出來啦!
生:唉,都怪我,不該只要葫蘆!沒有了葉子,怎么會有葫蘆呢?
……
通過這樣看圖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合理的想象,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觀察和寫作能力,又使故事更充實、生動了,真可謂一舉多得。
五、利用插圖,再現(xiàn)情節(jié)場景
課文中一些特定的情節(jié)和場景往往是理解課文的關(guān)鍵,對于缺乏豐富閱歷的學生來說,對這些情景往往感到很陌生,如果借助具體直觀的插圖,就可以將課文的插圖形象化、場景化。
《回到自己的祖國去》教學片段:
師:(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來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圖上畫著誰在干什么?
生1:華羅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國。
生2:華羅庚和他的家人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去。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從哪里知道華羅庚要回國的?
小小的片段,圖文結(jié)合,既緊扣課題又抓住主要內(nèi)容,一針見血。同時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華羅庚熱愛祖國的感情。
可見,利用課文插圖的教學是一門重要的教學藝術(shù)。只要我們真正地關(guān)注它、合理地使用它,就一定可以讓我們的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徐溜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