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東 □唐桂華 □李 艷(河南靈捷水利勘測設(shè)計研究有限公司)
□冀榮賢(南陽市水利建筑勘測設(shè)計院)
某堆石壩采用粘土心墻防滲,粘土心墻頂寬3.0m,兩側(cè)均以1∶0.2的斜坡至壩基;心墻最大底寬24.3m。粘土心墻外設(shè)反濾帶及過渡區(qū)。反濾帶寬1.5m;過渡區(qū)寬3m。堆石壩上、下游坡比均為1∶1.8。
通過室內(nèi)試驗及現(xiàn)場工藝性碾壓試驗為堆石壩填筑確定滿足要求的、合理的技術(shù)參數(shù),以指導大壩施工。
塑性指數(shù)控制在10~20;有機質(zhì)含量(按質(zhì)量計)≤2%,水溶鹽含量(按質(zhì)量計)≤3%;粒徑<0.005mm顆粒含量15%~40%;粒徑>5mm顆粒含量≤50%,最大粒徑≤150mm或不超過鋪土厚度的2/3,粒徑<0.075mm顆粒含量≥15%,且粘粒<0.005mm顆粒含量≥8%;干密度≥1.6g/cm3,壓實度≥98%。
最大粒徑為20mm,≤5mm顆粒含量>70%,粒徑<0.075 mm顆粒含量≤3%,不均勻系數(shù)>5,無針片狀顆粒,含泥量<3%;干密度≥1.95g/cm3,孔隙率≤26%。
最大粒徑為300mm,≤5mm顆粒含量10%~20%,<0.075mm顆粒含量≤5%,不均勻系數(shù)>5,曲率系數(shù)1~3。無針片狀顆粒,含泥量<3%;干密度≥2.10g/cm3,孔隙率≤21%。
最大粒徑為400mm,級配均勻連續(xù),粒徑≤5mm顆粒含量5%~29%,<0.075mm顆粒含量≤5%,不均勻系數(shù)>5,曲率系數(shù)為1~3。干密度≥2.05g/cm3,孔隙率≤19.5%。
3.5.1 最大粒徑為800mm,級配均勻連續(xù),≤5mm顆粒含量5%~20%,<0.075mm顆粒含量≤5%,不均勻系數(shù)>5,曲率系數(shù)為 1~3。
3.5.2 干密度≥2.10g/cm3,孔隙率≤21%。
粘土心墻料天然含水率14.5%,最大干密度1.98g/cm3,最佳含水率12.0%,比重2.66,液限40.0%,塑限21.5%,塑性指數(shù)18.5,>5mm顆粒含量為17.5%,<0.075mm顆粒含量為29.5%。
反濾料是由小石和混合砂按照20:80的比例混合而成,其最大干密度2.19g/cm3,最佳含水率6.0%,比重2.61,≤5mm顆粒含量為72.2%,<0.075mm顆粒含量為2.8%。不均勻系數(shù)為13.3,曲率系數(shù)為1.5,針片狀顆粒含量為0。
過渡料比重2.65g/cm3,≤5mm顆粒含量為11.6%,<0.075 mm顆粒含量為2.4%。不均勻系數(shù)為12.7,曲率系數(shù)為1.3,含泥量為2.4%,針片狀顆粒含量為0。
砂礫石料比重2.65,≤5mm顆粒含量為12.4%,<0.075 mm顆粒含量2.3%,不均勻系數(shù)為12.5,曲率系數(shù)為1.6。含泥量為2.0%,針片狀顆粒含量為0。
堆石料比重2.65,≤5mm顆粒含量為16.3%,<0.075mm顆粒含量為3.6%。
試驗場地為55m×30m,內(nèi)有5個小區(qū),每一小區(qū)內(nèi)分別進行不同的碾壓試驗。
試驗場地平整采用推土機配合人工清除施工場地的石塊、雜物等,滿足施工要求。試驗場地用TY320推土機進行平整處理,YZ20C振動碾碾壓密實,以使基礎(chǔ)的密度滿足試驗要求,表面不平整度<10cm。
所有物料均采用進占法鋪料。推土機將物料平鋪,局部采用挖機或人工鋪助平料。采用灑水車加水,加水量通過水表控制。
除粘土心墻料采用20T凸面振動碾碾壓,其余回填料均用20T振動碾碾壓。先靜碾1遍,再振動碾壓6~10遍,最后靜碾1遍,用進退法碾壓,行駛速度為1.5~2.5km/h。分段碾壓時相鄰交接帶彼此搭接,順碾方向搭接長≥0.5m,垂直碾壓方向搭接寬度≥1.0m。
5.5.1 沉降檢測
鋪料后采用振動碾碾壓,首先靜碾一遍,測量并計算平均相對高程,作為計算相對沉降率的基點,然后按同樣方法,分別按設(shè)計要求振動碾壓6、8、10遍,測其平均相對高程,靜碾一遍后的平均相對高程與振動碾壓各遍后的平均相對高程差,即為各碾壓遍數(shù)的沉降值,各沉降值與該鋪筑層厚的比率即為各碾壓遍數(shù)的相對沉降率。
表1 碾壓試驗檢測結(jié)果表
5.5.2 干容重、壓實度、含水率、顆粒級配分析按照相關(guān)試驗規(guī)程檢測。
碾壓試驗檢測結(jié)果見表1。
通過工藝試驗的結(jié)果分析,確定相關(guān)碾壓參數(shù),見表2。
表2 碾壓參數(shù)及控制指標表
根據(jù)室內(nèi)試驗和現(xiàn)場工藝性碾壓試驗成果,大壩填筑料各項指標滿足設(shè)計要求,達到了理想的試驗效果,為大壩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據(jù),確保大壩按時、保質(zhì)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