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成俊
【摘 要】在清水營煤礦主井和風井,軟巖巷道支護在技術上一直是個難題,巷道自掘進成巷至今,變形嚴重,重復維修幾次,最后由山東科技大學提出“錨網(wǎng)索、鋼帶、U型鋼支架、噴砼、錨注、反底拱”等聯(lián)合支護方案,根據(jù)現(xiàn)場觀測和理論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支護效果。
【關鍵詞】軟巖;注漿;支護
0.引言
由于軟巖性質及工程邊界的復雜性,構成了軟巖巷道變形力學結構的多樣性,因而難以找到適合各種條件的通用支護技術,而必須根據(jù)具體條件進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到合理的支護方案,本文分析了清水營煤礦主井和風井軟巖支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錨網(wǎng)索、鋼帶、U型鋼支架、噴砼、錨注、反底拱”等聯(lián)合支護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jīng)濟效益。
1.工程概況
清水營煤礦主斜井由六煤-五煤露頭對應地面位置開口,由四上-三煤間進入煤系地層,穿過三煤后進入二煤底板。主斜井坡度為22°~24°~25°,該層位由灰、灰白、深灰色不同粒級的砂巖組成,屬二煤-八煤間砂巖含水層(Ⅳ),厚度為2.63~214.6m,平均厚63.66m。根據(jù)地質勘探報告,三煤頂板巖石雖孔隙率不大,但吸水率較高,軟化系數(shù)低。巖石強度低,不堅固,為易冒落的一類無周期來壓頂板。三煤底板細砂巖允許單向抗壓強度RP0.375MPa,屬較軟弱類底板;粉砂巖允許單向抗壓強度2.72MPa,屬軟弱類底板。巖層綜合柱狀見圖1。
回風斜井由六煤~五煤露頭對應地面位置開口,坡度為22°~15°~25°。在二煤露頭位置進入二煤,沿二煤底板施工。二煤厚度2.06~8.1m,平均厚4.75m;二煤頂板巖性總體由粗粒砂巖構成,次為粉砂巖、泥巖。厚度0.57~71.09m,平均11.55m,偽頂主要發(fā)育于井田南部,巖性以泥巖為主,厚度小于0.5m;底板巖性以粉砂巖為主,次為細粒砂巖及泥巖,厚度0.53~21.14m,平均5.06m,一般小于5m;頂板的侏羅系上統(tǒng)安定組~中統(tǒng)直羅組裂隙孔隙含水層(III),厚度3.4~372.33m,平均厚度127.12m,層位較穩(wěn)定,滲透性強、導水性好。
2.主井、風井支護出現(xiàn)的問題
兩條斜井井筒設計均采用錨網(wǎng)噴支護,施工過程中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頂板下沉、裂縫、脫層掉包及底臌等現(xiàn)象,局部出現(xiàn)冒頂。
主要表現(xiàn)是:
①頂板噴層受擠壓變形、掉包、下沉,錨桿支護失效,個別錨桿被拉出或拉斷,初噴巷道較成巷后的巷道這一現(xiàn)象突出,掉包嚴重時出現(xiàn)冒頂。
②兩幫受頂板下沉和底臌影響,噴層開裂、向外臌出,巷道寬度不夠。
③巷道底板臌起,最大底臌量1600mm,造成軌道變形,巷道高度不夠。
④臺階向巷幫一側嚴重傾斜,水溝開裂變形。
⑤出現(xiàn)脫層、掉包時,通常伴有滲水、淋水現(xiàn)象。
⑥巷道交岔點或跨度大處容易發(fā)生掉包、脫層現(xiàn)象。
⑦頂板掉包與底臌同時出現(xiàn)。
⑧部分巷道無淋水現(xiàn)象,巖層受風化后,頂板也很快掉包、底板臌起。
3.原因分析
根據(jù)地質勘探報告提供資料顯示:各煤層頂?shù)装鍘r性和厚度變化較大,可采煤層頂?shù)装鍘r性主要以砂巖及粉砂巖,泥巖次之,并有泥巖或炭質泥巖的偽頂、偽底。
主要特征是:巖石較松散,易風化,較完整,巖體結構多為互層狀;煤層頂?shù)装鍘r層均屬較軟弱或軟弱類巖層,抗拉、抗壓、抗剪切力??;對主斜井二煤底板巖石進行礦物成分化驗分析(見表1),伊利石40.4%,綠泥石29.8%,石英29.8%:伊利石、綠泥石為膨脹性礦物成分占70%,這也是造成巷道破壞的重要因素。
從現(xiàn)場施工揭露情況來看,基本與地質報告提供的巖性相符,巷道開掘后,產(chǎn)生松動壓力,圍巖脫水風干或遇水后巖石產(chǎn)生膨脹壓力,在巷道周圍巖層應力重新分布的情況下,出現(xiàn)巷道變形特征。
4.已采取的措施
①兩條斜井井筒均采用了錨索加鋼帶加強支護設計變更,頂板下沉現(xiàn)象略有好轉,但巷道施工完一段時間后(2~4個月)仍出現(xiàn)噴層裂縫、脫層、底臌現(xiàn)象,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頂板噴層脫落、掉包現(xiàn)象。
②對巷道噴層脫落、掉包不嚴重的地段,采用了錨網(wǎng)、鋼帶、錨索、噴漿二次支護的措施,二次噴層間粘結不好,隨著時間推移,局部出現(xiàn)二次脫層、掉包。
③從主斜井搭接硐室至主井皮帶機尾采用錨網(wǎng)、鋼帶、錨索、32#工字鋼棚、噴漿等支護方式,過2-3個月,局部又出現(xiàn)變形,幫鼓、棚腿擠出,漿皮開裂等。附圖2
5.支護方式的提出
6.工藝流程及支護參數(shù)
(1)施工工藝:錨網(wǎng)、帶、索、噴砼、鋼支架、錨注、反底拱錨注。
(2)工藝流程:擴幫、挑頂→錨網(wǎng)、帶、索支護→初噴→架設29#U型鋼支架→打注漿錨桿注漿→復噴→反底拱錨注加固→噴射混凝土表面修復。
(3)支護參數(shù)。
①左旋無縱筋錨桿:Ф20×2500mm,托板使用Q235鋼板,規(guī)格100×100×10mm,每根錨桿的預緊力為200KN,必須用錨桿力矩扳手預緊。
②樹脂錨固劑:MSZ2370,每根錨桿使用2節(jié)。
③錨索:Ф15.24×7000mm,每根錨索的漲緊力為120KN,每根錨索使用MSZ2370藥卷4節(jié),托板用14#槽鋼,長邊為350mm,配合100×100×10mm的鐵托板支護。
④鋼筋網(wǎng):使用Ф6.5mm圓鋼焊制而成,網(wǎng)孔100×100mm。
⑤鋼帶:使用Ф16mm圓鋼焊制而成,規(guī)格500×70mm。
⑥注漿錨桿:選用螺旋式專用注漿錨桿,頂部Ф22×3000mm,底板Ф22×1600mm,并有配套止?jié){塞、托盤及螺母。
⑦注漿液配制:采用P.O5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5,2%高效早強減水劑配制注漿液。
⑧噴漿:使用C20砼。
(4)反底拱錨注。
為防止底鼓,需要做反底拱,反底拱中間矢高為400mm,第一次鋪設200mm厚C30砼為反底拱。將反底拱注漿后鋪鋼筋網(wǎng),用注漿錨桿注漿,再澆注砼地坪,即底板與反底拱連成一體,形成中間400mm,兩側200mm厚的切圓反底拱板梁結構。
7.圍巖錨注技術及要求
7.1注漿設備及材料
注漿泵選用QB152便攜式注漿泵及配套攪拌桶。注漿錨桿:采用專用注漿錨桿。注漿漿液水泥漿液主料為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W/C=0.4~0.5,即水:水泥=0.5:1(質量比),并摻加占水泥重量的1.5%的復合高效早強減水劑,以提高漿液的可注性。注入的水泥漿液要攪拌均勻,在能注入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用水增加漿液濃度,以增強加固效果。
7.2注漿參數(shù)
注漿壓力:注漿開始應緩慢升壓,正常為0.5~1.0MPa,終壓為2.0MPa。
注漿量①控壓注漿:當壓力表達到注漿終壓時,可停止注漿;②常量注漿:正常情況下,每孔注入水泥200~300kg左右,分段注漿時,第一排孔注漿量較大,可能是其它孔的2倍以上是正常的;當注入水泥超過500kg,注漿壓力仍未達到注漿終壓時,可暫停注漿,待2小時后再復注;若復注時注入水泥300kg,壓力仍未達到注漿終壓時,可換孔注漿。要根據(jù)施工情況注意觀察注漿壓力與注入量。
7.3注漿順序與錨注工藝
7.3.1斷面注漿順序
先注兩幫底角,再注兩墻,后注拱部,從下往上對稱依次進行,其順序如圖4(a)所示:1→1*→2→2*→3→3*→4→5→6。要求用兩臺注漿泵同時對稱錨注。
7.3.2縱向注漿順序
采用隔排注漿,按先單后雙的間隔復注方式,其順序如圖4(b)所示:1-1斷面→3-3斷面→5-5斷面→2-2斷面→4-4斷面→6-6斷面,不斷重復上述過程。鉆孔后,一對注漿錨桿施工完成,再鉆下一對錨孔。
7.3.3注漿工藝:見附圖2和圖3
7.4注漿施工要求
①按設計的間排距打注漿錨桿孔,底腳孔下扎45°,其它孔應垂直巖面。
②注漿前應檢查巖面,發(fā)現(xiàn)裂縫或開裂處應采用快硬水泥卷封堵。
③注漿設備應由專人負責,注漿時應加強信號聯(lián)系,保證注、停及時。
④注漿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漏漿現(xiàn)象,應立即停止注漿,封堵后再行注漿。
⑤注漿后過30分鐘,卸下球形閥,并用清水清洗干凈,以備復用。
⑥應及時記錄每班各孔注漿參數(shù),以便分析圍巖注漿量及可注性。
⑦注漿時人員應離開注漿孔1m,以防孔口漏漿傷人。
7.5注漿質量檢測
7.5.1斷面檢測
沿巷道每10m布置一個檢測斷面,每斷面布置三根注漿錨桿,拱頂1根,拱基線處各1根,進行復注檢查,如圖7所示。
7.5.2注漿檢測
對圖7所示的三根注漿錨桿分別進行注漿,當出現(xiàn)1根注漿壓力小于1MPa、注入水泥量大于50kg時,表明原注漿未注滿或圍巖裂隙未充實,應在10m范圍內補打注漿錨桿重注。
7.5.3復噴要求
巷道驗收前對已錨注的巷道進行復噴混凝土,覆蓋注漿錨桿。
圖7 質量檢測斷面注漿錨桿布置
8.支護效果評價
主井、風井錨注部分巷道施工結束后,按照要求進行了“十字布樁和頂板自動記錄儀”等礦壓觀測。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觀測,圍巖基本趨于穩(wěn)定,無明顯礦壓顯現(xiàn)。同時,風井下段經(jīng)過注漿加固的巷道,頂板涌水量相對減少,目前只是個別地方有滴水現(xiàn)象,改善了井下施工條件。目前錨注技術已經(jīng)在清水營煤礦副立井馬頭門、11采區(qū)水泵房等重點工程已成功應用,從圍巖狀況以及礦壓觀測結果來看,這種軟巖支護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支護效果和經(jīng)濟效益。
9.結論
采用錨桿和注漿相結合的新型錨注支護體系,利用空心錨桿兼做注漿管,通過注漿將松散圍巖膠結成整體,改善圍巖的結構及其物理力學性質,既提高圍巖自身的承載能力,又為錨桿提供了可靠的著力基礎,發(fā)揮錨桿的錨固作用,從而有效地控制住高應力極軟巖巷道的大變形。錨注后,圍巖形成了良好的組合拱結構。錨注支護技術具有 可平行作業(yè)、施工速度快、支護成本低、支護效果好的特點,為煤礦 安全生產(chǎn)和高產(chǎn)高效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科]
【參考文獻】
[1]王衛(wèi)軍,侯朝炯.軟巖巷道工程參數(shù)優(yōu)化與工程實踐.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0,09,19(5):647-650.
[2]李明遠,袁亮,尹正柱,李偉等.高應力極軟巖工程錨注支護機理及技術研究與應用.淮北礦業(yè)集團公司.山東科技大學.淮南礦業(yè)集團公司.中國礦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