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耀
為了全面且有針對性地研究家校合作模式,我?!暗掠罨凹倚:献髂J窖芯俊闭n題組設計了“農村中學家校合作問卷調查(學生卷)”。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情況”,第二部分為“調查問卷”?!盎厩闆r”部分意在調查農村中學生家庭的基本特點?!皢柧碚{查”部分意在從學生的視角考察家校合作中已然比較有效的做法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進一步改進家校合作的對策。
從問卷結果來看農村中學生家庭基本情況及其啟示:
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低。問卷顯示,問卷涉及的我校學生的父親、母親的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學歷者分別為18.6%和14.3%。其他均為初中及以下學歷。這一文化程度決定了農村家校合作尤要以學校為主導的模式。葉圣陶曾說,農村學校是農村的文化的靈魂。這句話從側面說明了農村家校合作要以學校為主導。所以,學校領導、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不能坐等家長主動來校聯(lián)系,而要通過多種方式主動“出擊”,由“校方主動”帶動雙向互動。
二是家庭經濟較差。問卷中“家庭月收入1500元”以上者僅占15.7%。低收入的家庭經濟必然影響家長與學校聯(lián)系的心態(tài)。力保自給自足,個性比較保守。且不像城區(qū)有較豐富的網絡資源。家校合作的“網絡渠道”受到大大限制。再者,農民外出務工數(shù)量大,時間長,家庭教育有極大的隨意性,甚至對孩子放任自流,家校合作困難大。這一現(xiàn)狀再次說明了農村家校合作要以學校為主導這一觀點。如果學校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不采取積極的行動,家校合作就只能停留在自發(fā)渙散的狀態(tài)。
三是對孩子的期望值兩極分化。問卷顯示,希望孩子讀到大學以上學歷的占82.8%,但對孩子“能讀到什么程度就讀到什么程度”的也要占12.1%。期望值高,學業(yè)較好的農村學生,千方百計進城,千方百計讀當?shù)刂攸c校、示范?;颉耙恢小?,留在農村就學的,相對來說學業(yè)較差,家長期望值較低。在一個地區(qū),當占12.1%的家長認為“能讀到什么程度就讀到什么程度”的學生都集中在農村學校,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而這些學生的成長卻需要更多的家校合作,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導。在中國,人口基數(shù)大,在任何一個農村地區(qū),“12.1%”的學生都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而且,有教無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是教育的起點,也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和均衡發(fā)展的基點和歸宿。
分析問卷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農村,開展家校合作是相當艱巨的,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效果卻又是毋庸置疑的。在問卷中,85%以上的學生選擇了“希望家長與教師溝通”,而家長和教師溝通以后,學生在“學習、道德、同學關系、身體、生活”等諸多方面都發(fā)生了積極變化,對與此相關問題學生選擇“沒有變化”的僅占5%。就“你的教育責任由誰承擔”這一問題,學生選擇“完全由學校承擔”的僅占9.3%,而選擇“均等承擔”者占41.4%。這說明即使認知水平還很有限的中學生,對其成長的思考也是合情合理的家校合作,而不是由學?;蚣彝畏矫娉袚熑?。
那么,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徑究竟有哪些呢?家長會、打電話、家長通知書、家訪、家委會、讓學生帶便條、家長接待日,等等,的確都是有效的方式和途徑。但是,這些方式和途徑在農村與在城市又有哪些不同?在農村,家校合作又有那些特殊性?怎么解決呢?筆者認為,以下三點尤其值得重視。
一是時機的選擇。在什么情況下、什么時間進行家校聯(lián)系呢?顯然,時間或時機是家校合作的要素之一。農村比城市更具季節(jié)性,二十四節(jié)氣在農村更加顯著,也更加重要。農村有相對的農忙農閑時間,也有相對集中的外出務工和務工返鄉(xiāng)季節(jié)。制定家校合作的方案,包括家校合作的預案,都不得不考慮農村的特殊性。比如,家長和教師更多是在“學生成績下降”、“學生思想行為異常”情況下聯(lián)系對方,但這種看似正常的設想在農村有時很難落實。相反,為什么不是更多地在“學生成績進步”、“學生思想行為表現(xiàn)優(yōu)秀”時相互聯(lián)系呢?所以,在農村,不論家校哪一方,更應該注重選擇有效的時機和時間,使取得聯(lián)系得以坐實,使相互聯(lián)系常態(tài)化;而不必拘泥于家長會等時間相對比較固定的聯(lián)系溝通方式。
二是主導性的落實。在家校合作這一工作中,學校具有主導責任。制度、方案的擬定,當然要學校主動完成。即使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也應學校主動。以雙向聯(lián)系為例,在農忙時期,教師能否到田間地頭去,在與農民聊天氣、聊家常、聊種植養(yǎng)殖的過程中進行“家校合作”呢?地方政府推動的“聯(lián)村聯(lián)戶”方式,完全可以借鑒來做家校合作的一種模式。領導包片、教師聯(lián)村聯(lián)戶,讓教師選擇時機到田間地頭去,甚至帶著學生到田間地頭去,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家校合作模式嗎?反過來,在農閑時間,召開家長會,開展家長接待日,把家校合作的主陣地又從田間地頭轉移到學校,家長自然會更加支持學校工作。
三是與地方政府的配合。農村人口整體文化水平較低,是教育普及與質量提升的難點。這與問卷中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讀到什么程度就讀到什么程度”有著緊密關系。農村的扶貧及其他所有獎勵政策,都應該與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質量的提升緊密聯(lián)系起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這樣大而長遠的教育工作,并非學校單方面可以包辦。對于農民的教育、服務與管理,更多的工作在縣鄉(xiāng)村社,是通過行政的經濟的輿論的等不同渠道來進行的,如果從國家意志的高度,從長遠規(guī)劃農村教育,就不能不把家校合作與政府行為捆綁起來。與地方政府的銜接,作為事業(yè)單位的學校,是難以蚍蜉撼大樹的。對于農民,從行政的途徑看,也應該進行綜合的考評。作為父親或母親的農民,對孩子的關注度、對學校的關注度、主動與學校聯(lián)系的次數(shù),最終應該作為政府扶貧或獎勵某個家庭的重要依據(jù)。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應該是獎勵“少生、優(yōu)生、優(yōu)育”的。而不只是獎勵“少生”的。這一項基本國策,從行政角度看,地方政府尤其要考核家庭的“優(yōu)育”情形。對“讀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對孩子放任不管的家庭,學校引導的力量是極為有限的,而地方基層政府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施行與堅決徹底地執(zhí)行以及相應的考核,各級政府都有重要責任。而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落實,與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家校合作必須與各級政府特別是當?shù)鼗鶎诱芮信浜掀饋怼?/p>
總之,家校合作,在農村更難,但又更為必要,更為迫切。因此,家校合作,在農村,學校要付出更多的勞動,要從規(guī)劃、計劃、具體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上更加靈活地因時因地而宜。也正因此,農村家校合作更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持,甚至需要從國家意志的高度加以法制化,做出“必須如此”的剛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