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兵
1
午夜。鋼琴一直沒有歇息。
肖邦的夜曲,貝多芬的月光
如叮咚的泉水
淡淡而出。
2
遠方。教堂。
鴿子與二月的鐘聲從尖塔上飄下
帶有信徒的悔過。牧師的勸勉。
我們都要謙卑
我們將成為可以發(fā)出光的燈柱。
3
在夜的湖泊里我們都是赤裸裸的圣殿
遠方更遠的草原有風吹來
從木屋里穿過
滑落的報紙驚動彈琴的人
當他查看,推門
陣陣的禱告退入月色。
秋日的黃昏
落日把時間的輝煌漸漸延遲
我聽出火焰肢解麥稈
帶有吹灰之力
聽出葉子會有一下子掉落的時刻
仿佛聽見自己發(fā)出的回聲
不帶一絲震顫。
從里爾克《開篇》第一句:
“無論你是誰,黃昏時分請走出
你熟知里面一切的房間”
我就深陷下去
深陷蒼穹與幕晚的空茫
我的雙眼疲憊,身體勞形
于稍縱即逝的幾處,薄暮。遠方。和漸現(xiàn)的
樓宇。
我屈從過一個人,等同屈從過一個世界
也就是帶有細長,孤獨的我自己
在幾經時光的顛覆,之后
我成了第一個拯救自己的人
也是第一個拯救我里面短暫世界的人
但我確信我不是最后一個。
(生于拯救,在夜色覆蓋之前。)
注:“無論你是誰,黃昏時分請走出 你熟知
里面一切的房間”出自——里爾克《開篇》
鷹之點評:
楊全兵的詩既有點陶淵明的超然灑脫,又帶點王維柔韌的禪意機鋒,對于這個年齡段來說,不得不讓人驚嘆他熟稔的語言控制力。《夜的進行曲》的語言節(jié)奏堪稱有種行云流水般的從容,物象化作的心像恬美自然,如一葉葉扁舟滑翔在音樂的水流中,又暗含著“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人生哲理,語態(tài)的選擇和被喻對象契合的可謂恰到好處?!肚锶铡冯m輕,卻充溢著鈍刀切膚之痛,但這種“殘忍”折射出的卻是作者堅韌不拔的悠悠壯志。《黃昏》是首感悟詩,體現(xiàn)的是作者敢于自我否定的求索精神,最后落腳點也升華到了“內部矛盾是根本矛盾”的哲理中,美中不足繞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