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菱駿
詩者 持人性情
——試從《文心雕龍·明詩》看詩歌殉情主義
徐菱駿
中國詩歌有著極為深遠的抒情傳統(tǒng),“情”之重尤見于劉勰《文心雕龍》,且此“情”帶有深重的悲劇審美色彩,既本文所強調(diào)的詩歌之“殉情”。以此為核心,本文就《明詩》篇分“人情”與“世情”兩方面探究詩歌之“殉情主義”。
感傷 殉情主義 人情 世情
“殉情主義”是郁達夫?qū)τ⑽闹小案袀髁x”的另一稱呼。“中國的文學里頭,殉情主義的文學最多,像黍離麥秀之歌,三閭大夫的香草美人之作,無非是追懷往事,哀感今朝。至若杜工部的詩多愁苦,庾蘭成的賦多悲哀,更是柔情一脈,傷人心脾,舉起例來,怕是汗牛充棟?!雹倬瓦@段論述來看,郁達夫是以中國文學里所有的“帶有沉郁的悲哀,詠嘆的聲調(diào),舊事的留戀,與宿命的嗟怨”代替他所理解的感傷主義的,所謂“殉情主義”,其實質(zhì)是一種泛化了的感傷主義。
正如郁達夫所言,中國詩歌相比西方自有一種極為深遠的抒情傳統(tǒng)。從《小雅》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到《楚辭》之“惜誦以致愍兮,發(fā)憤以抒情”;“風騷”精神,實際即可視為一種“言情至上“的感傷色彩的彌漫。至于劉勰《文心雕龍》言“情,文之經(jīng)也”,則把文學中的情感維度放置于更為鮮明的地位。
文心之情似不可簡單歸結(jié)為儒家之拳拳用世之熱情,更不可于道家之“無情”底下尋“荒寒中的一苗火”。據(jù)王元化先生在《文心雕龍講疏》中列舉的:“《神思篇》:‘神用象通,情變所孕?!@是就‘情’作為喚起并指引想象活動的媒介而說的;《體性篇》:‘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是就‘情’作為決定文學形式的內(nèi)在因素而說的;《指瑕篇》:‘情不待根,其固非難。 ’這是就 ‘情’作為構(gòu)成文學特殊功能的感染力而說的;《總術(shù)篇》:‘按部整伍,以待情會?!@是就‘情’作為貫穿全局的引線而說的?!雹谖男闹厍槿绱肆至挚偪?,不一而足。
這種無時無刻不參與的“情”是帶有悲劇審美色彩的。劉勰稱贊古詩十九首“惆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而對于“流靡以自妍”的“夸飾”、“諧趣”則不甚推崇。大抵在劉勰看來,所謂“情”須要有所承載,否則流于輕浮,傷于風骨。這種“志思蓄憤”之嚴肅思考和慎重抒發(fā)乃可看成一種勉力耕耘的“殉情”態(tài)度,而非無所節(jié)制,恣意妄為的濫情。為文造情的矯飾之作易為,而真正心中惻怛卻常常郁結(jié)于胸,難以出口。正所謂“吐之則逆人,茹之則逆己”,以至于屈原一類的詩人“敘情怨,則郁伊而易感;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乃至于自沉江水,殉情而死,被劉勰贊為“壯志煙高”之“逸步”「辨騷」。因此《文心》之情,必非浮泛虛夸之情,而是沉潛于其中,致力于其中,陶鑄于其中的殉情之情。
繆鉞先生在《詩詞散論》一書中提到:“中國詩歌史上最偉大之詩人,類具三種條件。(一)有學問,有識見,有真性情,而襟懷闊遠,抱負宏偉,志在用世。(二)境遇艱困,不能盡發(fā)其志,而抑郁于中。(三)天才卓絕,專精文學,以詩表現(xiàn)其整個之人格?!雹鄞苏f頗為精當?!睹髟姟分械囊几爬ǘ砸部煽闯蓪σ陨显娙怂刭|(zhì)的說明,詩人抑或詩歌之特質(zhì)乃在“情”,一為世情,即詩歌須有現(xiàn)實之責任感和人格道德之擔當;一為人情,即“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認為詩歌須呈現(xiàn)詩人個性之本然,體現(xiàn)其獨特天然之才性。詩人致力于此兩端,乃成就詩歌搖蕩人心的情感力量。
(一)世情
《文心雕龍·時序》中云:“文變?nèi)竞跏狼椤?”所謂“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詩歌除了自身內(nèi)部的自我變革之外,不免受到各種外部因素之浸染。一方面他們常常于現(xiàn)實境遇的感染下或歌盛世之音或發(fā) “不平則鳴”;另一方面,由于古代詩人之間往往頻繁交游唱和,詩體上的流行也會影響詩人創(chuàng)作。比如在漢末建安時期,文人就多為創(chuàng)作樂府,而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則統(tǒng)領(lǐng)詩壇。不同詩體又有不同之性格。此亦為世情的另一個層面?!睹髟姟犯杏跁r弊,力求讓詩歌之根基回到充滿悲歡離合的大地。開頭稱述詩史,上起堯歌大唐,舜造南風的上古;下迄山水方滋的近世,都強調(diào)世風對文風的影響。
詩歌在劉勰看來,太平治世,可用來稱頌圣功;亂上昏相,則力求匡扶政德。這是對于先秦以降詩歌理論中“教化”、“美刺”的承襲。既然是“殉情”,詩歌的政治教化功能則下降到一個相對較低的地位,所謂“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的沉重負擔亦不免會傷及詩美。因此以劉勰對于詩歌“文質(zhì)彬彬”的要求,他既強調(diào)詩歌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又希望避免因外部力量的重壓傷害詩歌之輕靈美態(tài),他對于現(xiàn)實功用在此處著墨不多,但是其思想傾向可窺一斑。
同時,劉勰對于當時社會思潮對于詩歌的影響亦有所論及。譬如:江左篇制,溺乎玄風,嗤笑徇務之志,崇盛亡機之談。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競也。
所謂詩歌之內(nèi)涵,必有其形而上的層面。尤其建安正始時期文學之自覺,亦伴隨詩歌之哲學化和哲學之詩意化的雙向動作。當時王弼、郭象等人倡導起玄學之風,一時間,清談成為文人時尚,所謂言意之辯,有無之辯,不僅為詩歌提供了內(nèi)容和題材,對于詩歌語言之表達,亦有開拓新境之功用。同時,道教的興盛使“游仙”成為詩歌之一大母題,太虛幻境成了亂離之世詩人安頓自己漂泊無依之靈魂的寓所。到了后世,哲學宗教思潮對于詩歌的作用更是日趨明顯。諸如李白之道骨,王維之禪意,甚至后宋詩歌瘦硬之理趣,無不顯示出時代思想淘染下的詩風流變。
劉勰詩歌殉情主義之最大特色,則是所謂“情理同致”,即“情志同一”?!扒橹就弧痹谖膶W批評史上并不是劉勰之原創(chuàng)。從荀子《樂論》、《禮記·樂記》到《詩大序》都有所論述。所謂“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依孔穎達:“在己為情,情動為志,情志一也?!薄段男牡颀垺分?,并言情志、情理的地方很多,幾乎成為貫穿全書的一條理論線索?!睹髟姟分幸嘤校壕藜毣蚴?,情理同致,總歸詩囿,故不繁云。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二)人情
中國詩歌之發(fā)源可上溯至《詩經(jīng)》,但所謂“風人”精神,實多為“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集體抒發(fā)。漢樂府和古詩十九首雖被認定為文人作品,然作家既不署姓名,亦有意模仿民歌的風調(diào),追求自然樸直,離文人特有之精致典奧尚有距離。同時,一直作為正統(tǒng)思想的儒家詩教,在漢代更是以“溫柔敦厚”之中和排斥“露才揚己”之個性高調(diào),文人的個人化感性和靈感體驗亦常受壓抑。直到建安時期,從曹丕《典論·論文》直至鐘嶸《詩品》,詩人個人情感的抒發(fā)才得到重視,出現(xiàn)許多類似人物品藻的詩歌評論?!睹髟姟冯m沒有如《體性》那樣對詩歌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作出系統(tǒng)的區(qū)分,但對于各家詩歌之總體風貌的評論均要言不煩,一語中的。如:張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詩緩歌,雅有新聲。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晉世群才,稍入輕綺,張潘左陸,比肩詩衢,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折文以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
同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把詩人的天生才性標舉到極高的地位:“夫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nèi)而符外者也?!秉S侃《文心雕龍札記》解釋為:“體斥文章形狀,性謂人性氣有殊,緣性氣之殊而所為之文異狀。然性由天定,亦可以人力輔助之,是故慎于所習?!彼^“因內(nèi)而符外”,就是指文章詩歌的外在風貌實際上是受到詩人內(nèi)心天性的制約,而此中天性并非學習所能的,因此與“世情”的感染熏陶不可混淆而語?!睹髟姟分袆③恼摷八?、五言詩之特質(zhì),“華實異用,唯才所安”。其后舉例為:故平子得其雅,叔夜含其潤,茂先凝其清,景陽振其麗,兼善則子鍵仲宣,偏美則太沖公干。
可見,以張衡、嵇康等之才能個性,作五言則雅正不流俗,作四言則溫潤不板滯,能將不同詩體蘊含的詩美發(fā)揮到極致,同時又能變換陳制,開拓新的詩境。
以詩歌極力呈現(xiàn)自我意識和性格本然,這種殉自我私情的有意追求,大抵源于所謂“自覺”現(xiàn)象的緣起和演進。簡而言之,中國歷史亂多治少,亂上昏相迭握朝政,互相誅戮,中國的文人又大都仕宦于朝,在傾頹的政治中相刃相靡。為了與當朝政治的黑暗訣別,亦為了不流于俗士之交游,文人自然形成志趣相投的小團體,“并憐風月,狎池苑,述恩榮,敘酣宴。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趨辭逐貌,惟取昭晰之能”。可以說宴飲唱和,養(yǎng)身清談,山水怡情,又于體制外有一定的話語權(quán),都暗中契合并激發(fā)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才華。就個人而言,越是亂世,超越世界的“道”和現(xiàn)世人生的“人倫日用”之間存在著的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就變得愈發(fā)疏遠?!吧F乎天下”,這種個人主義堂而皇之現(xiàn)身和對于個體生命與精神之珍視都可看成文人自覺之顯證。同時,大抵名教無論在任何時候,都由于社會現(xiàn)實的殘酷和自身的迂腐遭遇到各種挑戰(zhàn),所謂“越名教而返自然”幾乎成為普遍的時代口號。“志節(jié)之士好為茍難,務欲絕處流輩,以成卓特之行”的有意追求甚至迸發(fā)為“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④的跌宕自負。
綜上所訴,《文心雕龍·明詩》論詩之主旨,乃在一“情”字。陸機提出“詩緣情”之后,詩歌之功用于“言志”外終于確立了一個相對遠離功利的維度?!段男牡颀垺分小扒椤边@一范疇涵義之豐富和使用之廣泛,非此倉促之章所能窮盡,但就《明詩》一篇來看,詩歌之“殉情”并不是一種自我沉溺式的自傷自悼,而是一種嚴肅、真摯的自我本真之流露。對于詩歌來說,世情之陶染,是其內(nèi)容深度和厚度之發(fā)源,也是詩體流變之外在催化。人情之介入,則使詩歌煥發(fā)出“動天地,感鬼神”之個性光芒和感染力量,使詩歌能有一種不卑不亢的逼視目光,不祈求,不因循,不耽溺于世流,也不困厄于陳制,進而能踵事增華,發(fā)新聲,革時弊,成就不朽之價值。而就詩人而言,一方面,應“出乎其外”,于現(xiàn)世尋找感情根基,承受起一份知識分子殉道式道德?lián)敽腿烁駪?;另一方面應“入乎其?nèi)”,堅守自我本然之歸宿,保持自己的稟賦和才性。殉情,此大抵就是此類詩美之特質(zhì)所在,于空泛外添一分持重,于單調(diào)外增一分靈氣。
注釋
① 郁達夫.郁達夫文集(卷五)[M].廣州:花城出版社, 1983.
②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183.
③ 繆鉞.詩詞散論[A]//論辛稼軒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73-74.
④后漢書·逸民傳·戴良傳[M].
[1]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
[2]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3]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4]繆鉞.詩詞散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婁成.論郁達夫的文學軌跡與思想歷程[J].作家雜志,2009(9):7-8.
[7]王琳.質(zhì)疑“感傷主義”話語[J].貴州社會科學,2007 (1):23-26.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