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作為流放地的海南島

2013-12-12 17:16:20吳起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3年9期
關(guān)鍵詞:海南島中央政府

吳起

作為流放地的海南島

吳起

在歷史上,中國把海島作為流放地并不像西方那樣普遍,但也并非沒有。海南島即是中國海島作為流放地的典型。本文分析了海南島何以在唐宋時期成為重要的流放地,又何以在此后的時代里逐步不再作為流放地被看待。

海南島 流放地 封建統(tǒng)治者

一、海南島在唐宋時期成為重要的流放地及其原因

隋朝以前中國的流放地多為湖北房陵等內(nèi)地閉塞地區(qū)和內(nèi)蒙古等偏遠的邊疆地區(qū),海島成為流放地是唐宋時期的事情。

據(jù)《隋書·楊綸傳》所載:“大業(yè)七年,(隋煬帝)親征遼東,綸欲上表,請從軍自效,為郡司所遏。未幾,復(fù)徙朱崖。及天下大亂,為賊林仕弘所逼,攜妻子竄于儋耳。”楊綸是為海南島歷史上第一個有姓名可考的流放者,海南島也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被辟為流放地的海島。

此后從唐朝開始,涌入海南島的流人越來越多,據(jù)王雪玲對兩《唐書》所見流人的統(tǒng)計,當時全國有名字可考的流人有211人,其中嶺南道獨占138人,海南島的崖州有13名流人,為全國第一,儋州、振州、瓊州也分別有8名、7名、3名流人。[1]到了宋代,海南島更是成為政府最主要的流放地,盧多遜、丁渭、蘇軾、趙鼎、李綱、李光、胡銓等著名大臣都曾先后被流放到海南島。

海南島在唐宋時期成為重要流放地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察。

(一)流刑適用范圍的推廣與流人的增多

在中國歷史中,流刑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懲罰,《尚書·堯典》中即有“流宥五刑”的記載,其后經(jīng)過長時間的變遷演化,流刑在北朝時期正式進入法典,至隋《開皇律》確立笞、杖、徒、流、死五刑后流刑基本完成其制度化。

然而真正將流放刑發(fā)揚光大的卻是唐朝,這一時期的流放刑基本成為后世流放刑的典范。唐代非常重視儒家“明德慎罰、恤刑甚殺”的思想,限制死刑。流刑作為死刑的一種替代被廣泛適用,所謂君王“不忍刑殺”,故以“宥以于遠也”。

宋朝對于死刑的試用更是非常謹慎,宋太祖趙匡胤在立國之初即留下“不殺士大夫”的祖訓。因而有宋一代,雖然黨爭激烈,但一直對士大夫都十分優(yōu)待,官員犯法、失職或在政治斗爭中失敗基本上都不會被殺死,而多是被流放。這一點在宋太宗流放盧多遜詔書中可以得到清楚地展示,詔書先責備盧多遜犯了很多罪不容誅的過錯,但“尚念嘗居重位,久事明廷,特寬盡室之誅,止用投荒之典,實汝有負,非我無恩。其盧多遜在身官爵及三代封贈、妻子官封,并用削奪追毀。一家親屬,并配流崖州”。

隨著流刑的日益試用,流人相應(yīng)增多,對流放地的需求自然也會相應(yīng)地迫切起來。

(二)中央政府對海南島的控制逐漸嚴密

對于統(tǒng)治者而言,將不放心的政治人物留在國家的心腹之地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但同時又要防止流放者“南走越,北走胡”,為外國人所用。這種考慮決定了流放地一般都不會在內(nèi)地,而是會在一些控制比較嚴密的邊疆地區(qū),海南島無疑非常符合這種條件。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西漢開始在海南島上設(shè)置珠崖、儋耳兩郡,海南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但在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珠崖郡反叛,漢朝政府出于各種原因放棄了在被視為蠻夷之地的海南島的統(tǒng)治,此后幾百年內(nèi),海南島都是時叛時附,中央政府對其的控制比較松散,即便是在設(shè)郡治理海南島的有限時間內(nèi),郡治也多設(shè)在海南島對岸的徐聞縣與合浦郡。在此種情況下,中央政府連對海南島施加有效的控制都不能辦到,更遑論將犯人流放到海南島了。

直到隋朝初年,收服了海南島的冼夫人歸順隋朝,中央政府才真正開始派駐官員到海南島進行實質(zhì)的管理,將海南納入嚴格的中央集權(quán)控制之下。有了這種對海南島的實際治理,海南島被作為流放地才有了可能。

(三)海南島地理位置偏遠,生活條件艱苦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流刑被統(tǒng)治者自詡為一種仁慈的刑罰,所謂“不忍刑殺,流之遠方”是也,體現(xiàn)了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和慎刑。但為了使流放刑起到降死一等重刑的作用,歷代統(tǒng)治者對于流放地點的選擇也是費盡心機的。一般來講,流放地必須是地理位置偏遠、生活條件艱苦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對那些被流放者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警戒、懲罰作用。因為古代的中國農(nóng)業(yè)文明發(fā)達,大多數(shù)人長期被束縛在土地上,相應(yīng)地產(chǎn)生了強調(diào)聚族而居、安土重遷的思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果把人們流放到一個遠離家鄉(xiāng)、生活艱難的地方,對其的打擊是可以想見的。

基于這種考慮,所以歷代統(tǒng)治者多把犯人流放到西北絕域、西南煙瘴之地。但是到了唐朝以后,特別是安史之亂以后,中央政府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西南方也崛起了一個強大的南詔政權(quán),這樣一來使得唐朝流放地的可選擇范圍大大縮小。到了宋朝,各方面的疆土都大幅淪喪于異族政權(quán)之手,可選擇的流放地更是屈指可數(shù)。

在這種情況下,嶺南逐步成為一個最重要的流放地,而越重要的罪犯,被流放的地點也相應(yīng)地越靠近南方,被認為“罪大惡極”的就只能被流放到海南島了。從永貞革新后革新集團諸人的遭遇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這一點,當時永貞革新的主要領(lǐng)導人王叔文作為首惡元兇被貶后賜死,柳宗元等八位重要參與者被貶謫為江南西道、嶺南道偏遠州郡的刺史,革新的重要支持者當時的宰相韋執(zhí)誼則被流放到海南島。

海南島之所以能夠成為如此重要的流放地,是與其偏遠的地理位置與艱苦的生活條件分不開的。海南島是當時中央政府控制下離首都最遠的地方,向有天涯海角之稱,以至于被貶為崖州司戶的李德裕賦詩稱“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至于生活條件,則更是惡劣。以蘇軾為例,其文集記海南風土云:嶺南天氣卑濕,地氣蒸溽,而海南為甚,以至于“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

這種環(huán)境無疑是非常不利于人類生存的,特別是對那些在京城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大臣們而言。韓愈在被貶潮州時告訴他的侄孫韓湘“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被流放到更為的海南則更被人認為適合慢性自殺。蘇軾以65歲老病之軀被流放到海南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他能生還。以至于后來他活著渡海回來大陸時,都得意地賦詩“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二、海南島在元以后流放地地位的下降及其原因

宋朝以后,盡管中央政府的官員流放到海南島的事也時有發(fā)生,如元代皇帝文宗(1328-1331年在位)在當皇帝以前也被流放到海南島,但總的來說,相對低于唐宋時期來講海南島此時的流人非常有限,已不再是重要政冶流放地。其原因可以從海南島自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其戰(zhàn)略地位的轉(zhuǎn)變來考慮。

(一)海南島文化經(jīng)濟的發(fā)展

海南島社會經(jīng)濟在唐宋時期得到了非常大的發(fā)展,使其逐步改變其在中原人眼中的蠻夷之地形象,其作為一個流放地的條件也相應(yīng)地不太合適了。在海南島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流人的貢獻。

大量被貶謫到海南的文人士大夫及其子孫后裔主要是給海南島帶去了內(nèi)地的先進文化。被稱為海南教育第一人的王義方就是流人,當時的海南“自唐以前學校之政未立,造士之方多闕”,文教落后,根本不知孔孟為何人。王義方了解到這種情況后便召集地方首領(lǐng)共商文教事宜,說服各黎峒首領(lǐng),挑選學生門徒,開班講學,教化當?shù)?。此后,大量的流人投身于海南島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其中貢獻最為突出的流人當首推蘇軾。

蘇軾謫居到儋州后,興學辦教,大力傳播中原文化,儋州縣志記載:“北宋蘇文忠公來瓊,居儋四年,以詩書禮教轉(zhuǎn)化其風俗,變化其人心?!边@增強了當?shù)氐奈幕諊固扑螌嵭锌婆e制度以來約四五百年間未有登第的儋州,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一些舉明經(jīng)、文學的士子。蘇軾北歸后三年,其弟子姜唐佐成為海南島歷史上第一個舉人,《瓊臺紀實史》稱“宋蘇文忠公之謫居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是非常有道理的。

除了發(fā)展文教事業(yè)以外,流人還積極為提高海南島的生產(chǎn)生活水平出力。他們墾荒殖地,教授耕作方法,發(fā)展水利事業(yè),大大改善了海南的原始耕作形式,使海南島不斷向成熟的農(nóng)業(yè)文明邁進。

韋執(zhí)誼被貶為“崖州司戶”期間,積極協(xié)助當?shù)氐拇淌防罴滋幚碚?wù),盡職盡責,史稱“州事衙推”。在六七年的時間內(nèi),他興修水利,教民墾殖種養(yǎng),為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他在當時的鄭都興修的巖陂塘水利工程,直至今日仍在發(fā)揮作用。

流人們與當?shù)氐陌傩展餐?,使海南島和內(nèi)地的差距逐步縮小,生活條件相比唐宋時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而且大陸的制度文化已經(jīng)深入到海南島,或者說,海南島的一般社會生活已經(jīng)納入大陸的制度化運作之中,而且通過被貶的名臣大儒將他們在海南島的流放生涯形諸詩文并與中原的故舊親朋聯(lián)系。在給后人留下關(guān)于海南島的風土人情與自然環(huán)境、少數(shù)民族生活等方面的記載外,還提高了大陸人對海南島的認識,加深了海南島文化與大陸文化的認同。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才會說出 “前代謂儋、崖為化外,以處罪人。朕今天下一家,何用如此?若其風俗未淳,更宜擇良吏以化導之,豈宜以有罪人居耶”。這也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不把海南島當做化外之地看待,而是將其與內(nèi)地一視同仁,海南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了大陸的一部分。

(二)海南島戰(zhàn)略地位的提升

宋朝以后,中央政府對海南島的管轄相比以前大大加強了,海南島與大陸之間的關(guān)系也比以前更為緊密。但唐、宋時期,海南島的官民之間、漢民與黎民之間總的來說是相安無事的,環(huán)境相對比較平穩(wěn)。

明朝之后,海南島便不復(fù)安靖,多有沖突叛亂,常常處于失控狀態(tài)。明代瓊州知州鄭廷鵠給朝廷的《平黎疏》開篇即云:瓊自開郡以來,迄今蓋千六百余年,無歲不遭黎賊之害,然未有如今日之慘者也。在這種局勢動蕩的情況下,再將流人流放到海南島無疑是非常不合適的。

而且元朝以后,海南島對于中央政府來說,其戰(zhàn)略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早在元世祖至元年間,海南島即曾作為元軍進攻占城與安南的軍事后勤供應(yīng)地。到了明清時期,由于中國東南沿海開始遭受倭寇、海盜的劫掠和西方葡萄牙、荷蘭等列強的海上入侵。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對海南島的管理主要是從政治上著眼,從整個大陸的防務(wù)著眼,海南島于是成為中央政府加強南海防務(wù)的戰(zhàn)略要地。

在此之前,海南島雖然在地理距離上被認為是邊疆地區(qū),但由于內(nèi)部治安較好,又缺乏外來威脅,所以在政治和防務(wù)層面上是作為內(nèi)地的延伸被看待的。而到了明清時期,海南島由于其內(nèi)部和外部局勢的演變確實成為政治和防務(wù)上的邊疆。

這種局面使得海南島失去了作流放地的條件。一方面,海南島在文化、經(jīng)濟上成為淺內(nèi)地,使其達不到懲罰流放者的效果;另一方面,對于封建統(tǒng)治者而言,把流放者流放到政治和防務(wù)上的邊疆也是讓人不放心的。

[1]王雪玲.兩《唐書》所見流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12,17,4.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猜你喜歡
海南島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將首次在澳門發(fā)行人民幣國債
凱恩斯主義的興衰及其反思
元明中央政府治藏宗教政策不同特點成因分析
西藏研究(2017年3期)2017-09-05 09:45:14
海南島上石風流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3:57
清朝中央政府的籌藏方略與西藏宗教事務(wù)管理基本經(jīng)驗
西藏研究(2016年3期)2016-06-13 05:37:44
是海南省還是海南島?
我國區(qū)際產(chǎn)業(yè)轉(zhuǎn)移的中央政府行為研究
關(guān)于海南島戰(zhàn)役作戰(zhàn)方針的考察
軍事歷史(1994年6期)1994-08-15 08:56:38
回憶海南島渡海登陸戰(zhàn)役
軍事歷史(1987年2期)1987-08-20 06:10:48
海南島黎族人民的白沙起義
軍事歷史(1986年1期)1986-01-18 10:11:44
花垣县| 德令哈市| 三门峡市| 织金县| 榕江县| 龙口市| 阳东县| 东阳市| 临西县| 新野县| 麻栗坡县| 濮阳市| 敦煌市| 呼玛县| 湄潭县| 斗六市| 无棣县| 商水县| 上饶市| 许昌县| 宜阳县| 汨罗市| 宾阳县| 道孚县| 临海市| 海安县| 汾阳市| 介休市| 浦北县| 南汇区| 大关县| 无锡市| 赫章县| 固阳县| 封丘县| 五峰| 太仓市| 罗田县| 长沙县| 枝江市|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