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威
探秘德國總理府的秘書班子
◎史海威
德國的政黨政治和政權構成模式在西方較為普遍,與英國、意大利、加拿大和西歐大陸的多數發(fā)達國家一樣,屬于典型的議會民主制政體。這種政體的特點是:總統(tǒng)或國王是虛位元首,不享有實際上的行政權;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是議會,總理或首相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他們及其領導的內閣是中央政府的核心,掌握國家實權。聯邦德國的內閣組成人數與同類型的國家比較起來相對較少,一般不超過20人,前德國總理格哈德·施羅德的內閣班子只有13人。
德國總理是聯邦政府的首腦,擁有很大的權力,不僅能夠挑選閣員,決定國家大政方針,還可以建議總統(tǒng)解散議會,宣布提前進行大選,等等。國家內政、外交的許多重大決策都在總理府醞釀、形成并發(fā)出??偫硪胗行У毓芾韲?,自然需要一套強有力的秘書班子,而這正是本文介紹的重點。
概括說來,德國總理府的秘書班子有兩套人馬組成:一是由總理直接領導,對總理負責的包括外交和安全事務顧問、經濟政策顧問、社會內政顧問等和國家各種事務發(fā)言人組成的顧問團隊;二是由總理府辦公室主任具體領導,只對總理負責的總理府辦公室。
總理顧問是一群深得總理信賴的政府精英,他們足智多謀卻默默無聞,始終站在幕后為總理出謀劃策,故而被稱作總理的“影子”們??陀^地說,由于與總理的關系更親密,他們對總理的影響有時候甚至超過內閣部長。比如,現任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上任之初,身邊聚集了不少“對華強硬派”,其中尤以外交和安全事務顧問霍伊斯根和外交事務發(fā)言人克雷登為代表?;粢了垢抢吓普?、“價值觀外交專家”,被稱作 “默克爾的世界講解員”“智囊中的智囊”。他們主張對華強硬,不遺余力地向默克爾鼓吹抑制中國,導致了默克爾會見達賴喇嘛、減少德國對華援助、將中國列入“競爭對手名單”等嚴重破壞中德關系的結果,令一路向好的中德關系急轉直下,明顯惡化。再比如,經濟政策顧問可以在總理之前審閱財政部和經濟部所有遞交總理的文件,并據此給總理提出一些參謀建議,被認為地位比經濟部長還重要。一般情況下,總理對身邊的顧問非常信任,默克爾對她的首任經濟政策顧問魏德曼就是這樣。據德國媒體透露,默克爾甚至曾在經濟方面的多輪會議上中途退場,表示“剩余部分將由魏德曼先生闡述,反正他比我更在行”。自然,如果有了晉升提拔之類的機會,總理也會極力替他們講話。比如,2012年5月份,默克爾強力頂住反對黨的質疑,任命魏德曼為德國中央銀行行長。
德國總理府辦公室的職能與英國內閣辦公廳、法國總統(tǒng)府辦公廳的職能相類似,就是要為總理提供生活、安全、工作等等全方位的服務。拿現任總理默克爾來說,有專人每星期會把她的衣服送去干洗;專門的理發(fā)師定期為她整理發(fā)型;總理府大廚為她烹制拿手的烤豬肘配豌豆泥;9名保鏢跟隨左右保證安全;秘書保證辦公室的干凈整潔,并把每天需要處理的文件早早地放到辦公桌上等等,服務絕對細致入微。此外,更重要的是,總理府辦公室還是一個辦事、協(xié)調機構,負責安排總理的日程,辦理總理交辦的其他事項,協(xié)調總理與其他內閣成員、政府各部部長以及黨內高層之間的關系??偫砀k公室主任是這一機構的“一把手”,為總理服務的大小事情都少不了他的參與,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可稱作是總理的第一秘書。與之前我們介紹過的美、日、俄、英、法等國同類機構負責人的情況相比,德國總理府辦公室主任有這么幾個特點:一是基本上都是聘用的,與總理的私人關系更親密,更帶有人身依附性質,在政治上與總理共進退;二是他們的權力似乎更多地來自于總理,而非這一機構本身;三是鮮有借助這一平臺,在仕途上走向更高位置的,比如轉任為部長,進而入閣,甚至成為總理或首相。我們將詳細介紹現任總理府辦公室主任貝亞特·鮑曼女士,通過她可以對這一職位的性質、特點、職能有更多的了解。
值得補充介紹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德國總理府辦公室中女性更多,位置也更顯赫,這在德國甚至成為了一個話題。前總理施羅德的辦公室主任是一位女性,默克爾則前進了一步,除了辦公室主任外,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位置新聞發(fā)言人,也是女性,以至于有人稱總理府是“娘子軍”,稱她的辦公室是“女子營地”,雖然她本人對這一說話很反感。德國一位女作家的評價,給出了這一現象的一個原因,她說:“女性更為忠誠,她們會清楚地看到誰站在自己一邊,在一個男人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政治環(huán)境中,用女性作助手是很聰明的?!辈恢赖聡偫韨儗@一評價是否認同。
鮑曼女士是默克爾的現任也是首任總理府辦公室主任,與總理的外交、經濟顧問以及黨內密友構成了默克爾身邊的核心圈,是總理親信中的親信。她1963年出生,畢業(yè)于明斯特大學英國語言文學和日爾曼學專業(yè)。20年前,當默克爾還是聯邦婦女和青年部部長的時候,經現任總統(tǒng)伍爾夫介紹,鮑曼成為默克爾的私人助理。兩人合作很愉快,為此,鮑曼放棄了自己的學業(yè),此后一直陪伴著默克爾,從部長辦公室主任到基民盟主席辦公室主任,再到總理府辦公室主任,兩人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鮑曼和默克爾不僅外表相似、個性相投,說話和辦事風格也十分接近,這也許是他們合作良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二十年的相伴,恐怕沒人比鮑曼更了解默克爾,也沒人像鮑曼這樣對默克爾有著如此大的影響。鮑曼用她女性特有的細膩,能準確地領悟默克爾的所思所想,并能按此付諸實施。鮑曼做事非常認真嚴謹,把總理的日程安排得井井有條,讓總理的生活舒舒服服。默克爾甚至對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賴,當參加新聞發(fā)布會等公開活動時,總會看一看身邊的鮑曼,因為后者會用表情和手勢提醒她應該注意的地方。鮑曼的作用不止如此,政府各部門的重要文件都是經由她傳遞到總理辦公桌上的,總理的講話都要經過她的審閱,她還負責協(xié)調總理府與基民盟黨內高層之間的溝通,有時和默克爾一同組織內部會議,商討政治內容。更重要的是,但凡遇到重大決策,默克爾都會向她征求建議。無怪乎有人說,鮑曼是總理府中做最后決定的人,有時甚至在默克爾之后,因此,她也被認為是除默克爾之外柏林最有權勢的女性。不管外人怎么看,鮑曼對此從不認同,也否認自己是一名政治家,她只是躲在幕后,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量不出現在媒體和公眾面前。
(摘自《辦公室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