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宋代有位書生進京趕考,在一客棧住宿,叫茶房小姐上酒。姑娘斟酒時說:“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請先生適飲”,并請賜對。書生搜索枯腸也未對上,羞愧之下冷酒傷肝,竟然身染重疾一命嗚呼。小姐十分內疚,清明祭祀時節(jié)為其掃墓,發(fā)現(xiàn)墳頭上長出一棵丁香花。小姐當晚夢見書生對她說:“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供小姐欣賞。”小姐悲喜交加,醒來后就作一副對聯(lián)祭奠墓前:“生前痛飲冰冷酒,含恨九泉;死后飽賞丁香花,流芳百載?!边@里說的丁香花,就是中藥“丁香”。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有公、母之分,花蕾叫作公丁香,果實被稱作母丁香,藥性、功能、主治證與公丁香相似而藥力略遜。一般用的都是公丁香,它含的芳香性揮發(fā)油比較多,芳香性很強,溫中散寒和止痛的作用比母丁香要強一些。
丁香,味甘辛,性大熱,入胃腎二經(jīng),能溫中補陽,治療胃寒痛脹、呃逆、吐瀉、痹痛、疝痛、口臭、牙痛(編者注:因丁香性熱,只適于虛寒牙痛,不可用于實熱牙痛)等。丁香在降胃氣方面,作用比較明顯,常常用于緩解胃氣上逆,以及由于胃寒引起的嘔吐、呃逆或者噯氣(注: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熱性病及陰虛內熱者忌食)。
丁香有溫腎的作用,常與補陽藥,如肉桂、附子、鹿角膠等配伍使用,對腎陽虛衰、陽痿遺精、陰冷不孕、腰膝冷痛者有良好效果。但是,丁香單獨使用的話,補腎效果不明顯,因為丁香具有的芳香性揮發(fā)油,主要是經(jīng)過泌尿道來排泄,對于男性來說,有輕微的刺激,條件反射可能會引起性興奮,從而讓人們誤認為丁香有壯陽的效果。但是丁香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陽痿,只是一種條件反射。
由于芳香性很強,所以除了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外,丁香還是一種天然的香料和食品調料。據(jù)民間說法,漢代稱丁香為雞舌香,用于口含,漢朝大臣向皇帝起奏時,必須口含雞舌香除口臭。到了唐代丁香還用于烹調和入酒。
作為調料,丁香主要用于肉類、糕點、腌制食品、炒貨、蜜餞、飲料的制作上,煮湯、調酒、燉肉也會利用丁香的風味來使料理更美味。在印度、中東一帶,丁香會添加在咖哩中;在中國丁香則是五香粉的原料之一。
擴展閱讀
丁香精油妙用
丁香精油是具有特殊屬性的10種精油之一,能抑制細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可以防腐、止痛,很適合用來預防疾病和抗炎。
消腫抗炎 將丁香精油稀釋后,點擦于瘡、癰、疔、癤等皮膚創(chuàng)傷處,有消腫抗炎、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消除口腔異味 將3滴丁香精油加入200毫升的水中,用來漱口,可消除口腔異味,預防蛀牙及牙齦炎。
緩解感冒癥狀 百里香、薰衣草、丁香、茶樹精油各1滴,用蒸的方式吸入,或是將百里香、尤加利、胡椒、薄荷、丁香精油等滴在手帕或是面紙上,然后靠近鼻子深吸氣。
凈化空氣 丁香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和很強的殺菌效果,在冬季里常以丁香精油熏蒸,可提高身體對細菌的抵抗力。
【注意事項】不可直接用于泡澡,若要用于盆浴或是足浴,需與奶精(奶油球)混合后再滴入水中,以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