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范仲淹才情過人,名滿天下。鼎盛之時,諸如樓宇竣工、舊物翻新一類的事情,很多人爭相邀請其撰文以記之,譬如名滿千古的《岳陽樓記》。但很少有人知道,范仲淹還有一“喜好”,多處留下墨寶,為死去之人作墓志銘。
宋慶歷年間,范仲淹再次得人邀請,為他人作墓志銘。這次所作墓志銘的對象不同,死者是一為官多年、清廉有加、德高望重的官員。范仲淹一生最反對貪官污吏,尤佩服清正廉明的官員,對此墓志銘,自然格外重視,不敢怠慢。范仲淹磨墨鋪紙,凝神聚思,每一字一句都是經(jīng)過良久思忖,方才落于紙張之上。
白天,范仲淹忙于朝堂政事,殫精竭慮;晚上,范仲淹挑燈夜戰(zhàn),斟酌字句。數(shù)日后,墓志銘寫出,范仲淹拿過來看了又看,改了又改,一直到認(rèn)為完美才為止。即便如此,范仲淹還是不放心,找到了同在朝堂為官的富弼,希望他為自己的文章把把關(guān)。范仲淹已經(jīng)是才高八斗,卻為何要找這個叫作富弼的人?
富弼,與范仲淹相識在酒樓之上。彼時,范仲淹等文人大腕們常在酒樓上聚會,吟詩作賦。富弼那時還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就靜靜地坐在角落里,聆聽別人誦詩。直到有一次,富弼將自己的作品念了出來,震驚四座,從此他的詩每每都成為詩會的壓軸之作,大家稱贊他為“洛陽才子”,而范仲淹對其更是欣賞萬分,說他有“王佐之才”。并且,范仲淹把富弼的文章推薦給當(dāng)時的宰相晏殊,富弼得到晏殊垂青,并且還蒙晏殊將女兒許配于他。所以說,范仲淹對于富弼來說,是有知遇之恩的。當(dāng)然,范仲淹把自己寫的墓志銘交給富弼看,完全是因?yàn)楦诲龅牟徘檫^人,且為人正直,從不敷衍妥協(xié)。所以,范仲淹和富弼之間的關(guān)系,被外人贊譽(yù)最多的不是范對富的知遇之恩,而是兩人的真摯友情。
富弼看過墓志銘后,很恭敬地交還給范仲淹,笑著說:“很好,真的很好?!彼职言掍h稍轉(zhuǎn)了一下,“但是,我建議您還是再給尹洙看看?!?/p>
富弼說完,范仲淹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是呀,我怎么沒想到?!?/p>
尹洙就是師魯,文采冠絕天下,范仲淹未成名之前,一直視其為偶像。范仲淹和其相識之后,尹洙對其禮遇有加,不辭指點(diǎn)。一直以來,范仲淹都把尹洙當(dāng)作自己的老師,兩人也因?yàn)椴徘檫^人,志趣相投,也便亦師亦友。所以,富弼尊重范仲淹,范仲淹尊重尹洙。
范仲淹將自己的文章遞交給尹洙,尹洙看完之后還是比較稱贊其文采飛揚(yáng),言辭真誠,但是對其中一點(diǎn)提出了異議。尹洙說:“你的文章名滿天下,后人會把你的文章作為典范。但現(xiàn)在你的文章中,卻把轉(zhuǎn)運(yùn)使寫作都刺史,知州寫成了太守。確實(shí),這樣寫很清雅,也易迎合閱者心理。但事實(shí)這些是前朝官員的稱謂,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后人看到你的文章,必定很疑惑,就會花費(fèi)大量的精力去考證。這個麻煩,難道不是你造成的嗎?”
范仲淹一席話聽完,滿臉大汗,感到慚愧不已,連忙對老師道謝不已,感謝其指出謬誤之處。但范仲淹隨后向老師吐出疑問:“按照富弼的水平和眼光,他應(yīng)該能看出來,可他怎么沒對我說呢?難道剛正不阿的他,居然也落了俗套,因?yàn)榕碌米镂叶雎哉胬???/p>
尹洙笑著搖搖頭道:“非也?!?/p>
“那是……”范仲淹也奇怪了。
“尊重!”尹洙哈哈大笑,“他是在尊重你啊?!?/p>
范仲淹豁然開朗。他對富弼有提攜之恩,雖然后來友情漸濃,但富弼一直視他為老師。老師的文章有謬誤之處,富弼完全是出于尊重,才知而不說。但是,富弼又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師犯了常識上的錯誤,所以才繞了一個彎子,讓他把文章給尹洙看看。
自此后,范仲淹和富弼的關(guān)系更加親密。世人都道范富之交緣起范對富弼的提攜,富對范的報恩。卻很少有人知道,兩人之所以稱為摯友,那些所謂的前因只是引子,真正的秘訣還是在于做人與處世的原則——懂得尊重別人,別人亦會同樣地尊重你。
編輯 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