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gòu)無生育能力,不得已,他便在趙匡胤的子孫中海選太子。挑來挑去,最后剩下一胖一瘦兩個孩子。趙構(gòu)喜歡胖小子伯玖。但他也不虧待伯琮,賞給他三百兩白銀。伯琮拖不動裝銀的袋子,就請周圍的人幫忙。趙構(gòu)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就在此時,一只貓跑到了伯玖腳邊,伯玖很厭惡它,就抬起腳把它踢得很遠。高宗臉色立馬變了,他覺得,這孩子沒有一點仁愛之心,對貓都這樣,對老百姓不就更狠毒嗎?于是,他決定立伯琮為太子。
這一腳改變了兩個孩子的命運。伯玖踢掉了自己的太子寶位,而把伯琮踢進了皇宮。后來,宋高宗正式冊立伯琮為太子,改名趙昚。他即位后,就是南宋很有作為的皇帝宋孝宗。
1786年春天,法王路易十六的妃子到巴黎劇院觀看演出。觀眾席里的年輕公爵奧古斯汀自以為風流倜儻,向王妃吹了兩聲口哨。當時吹口哨在法國被視為嚴重的調(diào)戲行為,國王大怒,把奧古斯汀投進了監(jiān)獄。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按理說,奧古斯汀可以重見天日,但此次革命似乎與他無關(guān),人們把他遺忘了。4年后,國王與王妃都被送上了斷頭臺,但人們還是沒有想起為奧古斯汀申冤。拿破侖上臺后,他下令徹查舊案,平反冤獄。有關(guān)官員要為奧古斯汀平反。但在辦理釋放手續(xù)過程中,拿破侖下臺被流放,奧古斯汀又沒有出獄。直到1836年,被關(guān)了50年、已72歲的奧古斯汀才結(jié)束了牢獄之苦。這一吹成了奧古斯汀的千古之恨。
“細節(jié)決定命運?!薄拔鹨詯盒《鵀橹!辈恋摹耙荒_踢” 和奧古斯汀的“一嘴吹”, 就是最好的詮釋。
編輯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