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影:你的西部系列,主要包括哪幾組重要的作品?
李泛:主要是西部影像四部曲,總的題目是《存在的神情》。第一個系列是彝人,在近八年的時間里,我一共去過20多次。然后是塔吉克,喀什的高臺民居其實是包含在這個過程中的,我拍攝了大量的當?shù)鼐用裆鏍顟B(tài)的圖片,現(xiàn)在喀什的老民居已經(jīng)拆掉了。然后是云南的基督徒,隨著拍攝的不斷深入,我想重新命名為“云南鄉(xiāng)村信仰”,這個系列主要是集中在云南的茨中拍攝的。其實基督教進入中國,最早是我所在的陜西,叫“景教”。有人問我為什么不拍陜西,而是遠赴云南拍攝,攝影不是小說,是視覺藝術,宗教失去了形式的時候,很多東西是看不到的,加之云南的民族服飾等,很有特點,莊嚴神圣。我一直想往經(jīng)典影像的方向走。在法國,當時在戛納電影宮索尼世界攝影大賽(WPA)的頒獎儀式,我是首位獲獎的中國攝影師(民間體育類銅獎),馬克·呂布當時獲得終身成就獎,那次我們相識,他還給我寫過一段話。走出國門之后,我也在思索中國的攝影應該怎么走,我們之前看到的都是國外以前的大師作品,應該多了解當今外國攝影的動向,不能盲從。攝影是舶來品,如果永遠跟著西方走,那是沒出息的,我提倡鮮活的方言式影像,中國特色的影像道路。
中國攝影:既然是經(jīng)典影像的路子,那就避不開大師的影響,你怎么辦?
李泛:大師的東西都是開篇立業(yè)的,同樣,經(jīng)典也無法復制,就像真正的藝術也無法用語言描述,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真正的大師也無法復制自己的經(jīng)典。藝術不是押寶,變則新,新則立。能否成為經(jīng)典,我說了不算,而是若干年后世人對你的總結,需要時間的考驗。我只是在努力朝這個方向走著。
我大部分的作品采用方構圖,這是形式上的經(jīng)典,在內(nèi)容上,我追求莊嚴的人文影像,在特定環(huán)境特定時期的典型性人物,有時代感,有歷史感。同時要有一種“摩擦力”,我認為摩擦力造成了一種藝術的視覺沖擊力,但不是來自于鏡頭的任意的夸張和變形。
中國攝影:你這個“摩擦力”的概念很有意思,這不是攝影名詞啊,能否詳細說一下。
李泛:摩擦力是一種時空感,不是影像的光滑感,彰顯著個人的個性。我也在排查同時代的攝影師,有沒有拍攝人文記錄的,又是方構圖的,同時主要是關注西部的?我做了一個曲線圖,同類型的越少,我的曲線峰值就越高,同類型的越多,曲線峰值就越平,題材、拍攝時間、拍了多少年、使用什么相機、他的成就有多大,我必須都心里有數(shù)。
中國攝影:一些人也對你的作品提出質(zhì)疑,認為有擺拍的痕跡。
李泛:關于拍攝的擺與不擺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當影像的使命感和影像價值已經(jīng)讓人感動的時候,還在糾纏于擺拍與抓拍,我認為沒有什么意義?!爸芾匣ⅰ钡恼掌钦娴模莻鬟f的信息是假的。比如,多蘿西婭·蘭格的《母親》,我看過她寫的拍攝自述,當時拍了很多張,她還感謝兩個小孩,感謝母親。《硫磺島升起星條旗》的照片被質(zhì)疑,還有二戰(zhàn)的《勝利之吻》也被質(zhì)疑是假的,但都沒有阻止這些影像給世人帶來的沖擊力和震撼。在國內(nèi),盧廣的照片也被質(zhì)疑,我和他說,你的照片是紀實的,但“真實的世界”有時候用“非典型瞬間”是不足以表達的,我認為這個很像報道文學與報告文學的區(qū)別,報道文學是記錄一點一滴,報告文學則不同,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但又來自于真實的事件。
中國攝影:那你個人怎么理解著名的“決定性瞬間”?
李泛:布勒松的決定性瞬間,他的關鍵詞在于“借”,他的真正意思是“借最好的一剎那,使事物產(chǎn)生全新的意義”,我認為攝影就是借天象地象物象。
有人說,李泛的影像太完美了,甚至有人說,我的照片像劇照,我那時聽了非常糾結,因為如果是劇照的話,那就是假的??!我糾結了很多年。我這個人是完美主義者,不僅僅體現(xiàn)在我的攝影作品上。我1980年開始搞攝影,那時候都不寬裕,很節(jié)儉,沒有那種讓我觸電的感覺,我是輕易不按快門的,測光什么的都是當時練就的。另外除了攝影以外,我這些年一直研究根雕,一根原木,你如何取舍如何定形?16年下來練就了眼力,根雕講究“看人不看獸”“看虎不看貓”,根雕是“取”的藝術,所以練成了火眼金睛,這也幫助了我的攝影。
中國攝影:因此,也有人說你的影像過于唯美。
李泛:在我的潛意識里面,唯美的因素根深蒂固,這個也是長期形成的,我拍攝有點像釣魚,沒有絕對的把握不甩鉤,心里有形象,它就產(chǎn)生了,我可以做到人機合一。我的影像視角絕大多數(shù)是水平的,與對象是平等關系,有時候微微仰視,這是攝影的一種態(tài)度。我的影像沒有變形的,我常年使用哈蘇903,38毫米的廣角,但是絕沒有變形。有人買我的作品,我也會告訴他回去懸掛的高度是多少,怎么觀賞是最佳的效果。沒有敬畏與謙卑,你的影像也是不尊重觀者的。敬畏拍攝對象,其實就是尊重觀者。
中國攝影:既然說到馬克·呂布,他有一張照片我印象深刻,在上海豫園,一位穿著講究的中國女子把裝有化妝品的塑料袋忘在了石桌上,那塑料袋被他拍攝下來,很像一只小白兔,類似這樣的瞬間與場景,完全是生活的賜予,你在家里預先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帶著預先的想法去拍攝,和去生活中發(fā)現(xiàn),這種矛盾你在拍攝中怎么處理?
李泛:藝術離不開生活,離生活越遠,離藝術就越遠。我認為生活里的瞬間是可以預判的,是建立在對拍攝區(qū)域的人文環(huán)境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一定要有拍攝預案,我出發(fā)前做的準備不是攝影的準備,而是攝影外的工作。當精神準備沒好的時候,物質(zhì)準備再充足也是沒有用的。當瞬間出現(xiàn)的時候,你心里面沒有,沒有印證,好的作品它就出現(xiàn)不了。完美的影像沒有出現(xiàn),是因為它在你的心里沒出現(xiàn)。當你所有的味覺都需要的時候,你會感覺烤鴨很香,當你吃飽了飯,你就不覺得它香,因為你心里不需要。影像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心里必須首先要有。當你沒有想法的時候,鏡頭也無奈。
中國攝影:有一篇評論你的文字,里面提到“苦難意識”,似乎你的很多題材都涉及到生活中的不幸與苦難。
李泛:這些題材的選擇,除了興趣,背后還有一個價值觀的存在。我只拍西部,西北和西南,立足西部的門戶—西安,將西部有價值的東西抓緊時間留下影像。很多文化不拍的話,就永遠消失了。我更多地關注文化符號和文化傳承的問題。說到責任感,攝影師應該有責任感,但我們實際上做不到,我只是希望拍攝下來,有更多的人關注,鄉(xiāng)村衛(wèi)生所、麻風病村、氟骨病村、地溝窯……
關于別人提到的苦難意識,有人說攝影是快樂的,我認為不對,當你走進去的時候,攝影是責任。不能要求所有愛好攝影的人都去關注苦難,第一不現(xiàn)實,第二過于殘忍。但作為專業(yè)的攝影人,況且我還是教師,看到苦難的時候,我曾說過:面對苦難,你怎能背過身去?你的良心在哪里?有些攝影人不喜歡貧困地區(qū)的發(fā)展,抱怨說去年去還沒有電線,今年就有了,怎么這么煞風景啊?我聽到這些就不高興了,當?shù)厝思乙l(fā)展啊,我的學生跟我下去,很遺憾沒有看到破舊的草房,我說你今天記錄下來的就是明天的落后,和城市比永遠差幾十年,你不拍這種差距,就又拍不上了。大涼山的村子都刷了白墻,固然有行政的干預,但畢竟整潔了啊,養(yǎng)眼了啊。我就是一張作品沒拍成也高興,因為他們在發(fā)展。絕不能因為我們要拍照片,希望人家的發(fā)展再晚幾年。
所以我就不停地下去拍攝,有人說我是高產(chǎn)的攝影師,我說我不是,我是一個有計劃的攝影師,沒有想法,拍得再多也僅僅是影像的堆積,沒有影像的邏輯。
中國攝影:為什么西部系列最后總的命名為《存在的神情》?“存在”在哲學上是個很大的詞啊。
李泛:《存在的神情》,還有最近西安美術館我的個展《生命之重》,這兩個題目都有點沉重,這是我多年西部的一個總結吧,也算是用攝影對我生活的土地的一種回報。
我希望我的影像能夠進入殿堂,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被懸掛著,我管這叫做廟堂之氣,藝術殿堂其實也是廟堂,進不去就不能夠稱之為藝術品。我也不希望我的作品單純只是人文的文本記錄,只是成為人文學研究的圖片,我覺得作為攝影師是失敗的,我給新聞系講課的時候說,今天的新聞如果成為明天的垃圾,那就是失敗的,今天的新聞成為明天的人文影像的記錄,成為后天的影像藝術品,那就是成功的。這也是我的影像想要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