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埃及軍方果斷出手,將上臺僅一年的總統穆爾西罷黜。此外,穆爾西所屬的穆斯林兄弟會300名高層人士被逮捕。埃及宗教性政黨在此次政權更迭中全軍覆沒,軍方再次扮演了世俗化捍衛(wèi)者的角色。
軍人干政不是好事,軍人集團往往具有保守主義色彩。西方政治制度禁止軍人干政,但是一般不禁止參加投票。而軍隊往往是保守主義候選人的支持者。
然而中東的情況卻不同,軍隊往往是“相對先進政治”的代表——他們在政治理念上支持世俗政權,反對政教合一的政府。在整個伊斯蘭世界,職業(yè)軍人集團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政治角色。
僅從埃及的情況來看,前總統穆巴拉克本人就是軍人集團的代表,曾任空軍參謀長及軍工系統負責人,在軍隊中享有極高的聲望。獲得軍人集團的支持,是穆巴拉克執(zhí)政多年的根本原因。
然而,穆巴拉克下臺,也是因為與軍人集團的利益發(fā)生沖突。
盡管曾是軍隊的代言人,然而晚年他卻因試圖搞世襲制得罪了軍隊,并且引發(fā)民眾抗議。軍人集團很清楚,有了世襲傳承,軍隊所奉行的專業(yè)主義和淡化門第的人事制度將會瓦解,這不符合軍人集團的利益。于是,2011年,軍事強人穆巴拉克被軍隊趕下臺。
中東之所以出現如此獨特的軍人政治現象,與其世俗化的開端密切相關。伊斯蘭世界世俗化運動創(chuàng)始人凱末爾就曾是軍人集團的首腦。他創(chuàng)造的凱末爾主義是伊斯蘭世界世俗化運動的精神開端,他本人也是土耳其實行共和制后的首任總統。
凱末爾一直依賴軍隊對他的支持,這種模式被復制到了中東其他國家。
在中東,幾乎所有共和國的總統都出身行伍。埃及共和國的締造者納賽爾也是軍人參政的典型。他建立了埃及自由軍官組織,吸收具有進步思想的軍人,組成了政治同盟。在《革命哲學》一書中,納賽爾指出,軍隊是惟一一支無階級屬性的民族力量,只有它才能使埃及走出困境。這種思想被當時中東各國的進步軍人所繼承,造成了上世紀中東的政變風潮。
由于中東常年戰(zhàn)亂不斷,任何政府上臺之后都會加強軍事力量,以求獲得安全保障,這導致軍人集團精英化,因為政府不可能裁軍或是降低軍隊待遇。此外,受部族傳統和宗教保守勢力的影響,中東各國的文官階層很容易發(fā)展成門閥政治集團。這使得底層人士的上升途徑被堵死,而軍隊則是相對開放、有發(fā)展前途的職業(yè)選擇。尤其是技術性兵種,對專業(yè)水平和個人能力的要求遠高于門第。因此,除了代表世俗化之外,中東軍人集團也代表了一些基層民眾的理性訴求。
如果埃及這樣的中東大國成為極端宗教化國家,將不可避免地和以色列發(fā)生軍事沖突。而在沖突中往往犧牲的是軍人集團,已經非常世俗的軍人集團顯然不想把自己綁在宗教的戰(zhàn)車上送死。軍隊在政治上傾向于世俗,也是理性的選擇。實際上,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錯判了形勢——盡管它的政治主張獲得了部分底層民眾的支持,但對軍隊內部的滲透卻并不成功。即便穆爾西自己提拔的軍官,也并非極端宗教人士,他們更傾向于專業(yè)主義和軍隊精英思想。
如果中東的經濟結構和安全形勢不能出現根本性改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軍人集團還將扮演政治平衡者的角色。
盡管軍人政治并不是好的政治制度,但對于眼下的中東來說,還不是最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