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和寺廟一位小師父聊天,問他,如果讓他裝修一間房間,他希望布置些什么?
小和尚幾乎想都沒想,就說:什么都不需要啊。
我怕是聽錯了,又問了一遍,結果還是:什么都不需要。
靜坐冥想,要的不過是一份安靜專注的心,除此,需要什么呢?最多一只墊子吧。
前些天,一師兄說:“終于把家里客廳的大沙發(fā)送人了,鋪上一塊地毯,感覺空間大了好多。人真是奇怪,好不容易買套大房子,想寬敞點,卻又費盡心思地把它給填滿。其實,就是一個‘貪’字在作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如果早幾年學佛,七成的家具就不用買了……做減法的感覺真好。減到最后,只剩自己,回歸本來面目,得大自在?!?/p>
以前我曾經夢想坐擁書城。后來藏書多了,真的坐擁書城了,才發(fā)現(xiàn)一個人擁有那么多書,其實只是貪戀那份獨占感,并不是真的渴望知識。
所以,從占有到清空,這是兩種境界。這兩種境界沒有什么高下之分。但是,占有難,其實清空更難。
清空你的房子,很難,你要和你的貪執(zhí)斗爭多久才能做到呢?
清空你的心更難——你要和你的情做多大的斗爭、做多大的訣別,才能真正清空你的心呢?
我們對自己的生命不自知,才會要各種各樣的物質裝點自己,好像有了這些物質標簽,我們才有了生命。如果有誰來問我裝修房子的問題,我現(xiàn)在的回答一定是:什么都不需要。
(摘自《廣州日報》 葛紅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