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漫長道路之后,8月25日,96歲的劉復之老人,靜靜地走了。
劉復之是中共元老之一,歷任公安部部長、文化部副部長、司法部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職務,被稱為“永遠的政法老戰(zhàn)士”。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等中央領導均參加了劉復之的遺體告別儀式。
原中國法學會會長、曾任劉復之助手的王仲方在聽聞劉復之去世的消息時,表示自己“突然感到強烈的孤獨感”。
力推首個反貪局
1985年暑期的一天,劉復之在北戴河海濱,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勛打電話給他說:“中央決定你不再擔任公安部長,但還工作一段,再干兩年吧。”劉復之接受組織安排,1985年10月卸任公安部部長,擔任中央政法委員會常務副書記。
1988年4月9日,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劉復之當選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當選后的第三天,劉復之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經(jīng)濟犯罪案件,特別是貪污、賄賂案件,檢察機關要下大力氣抓,在建設廉潔政府過程中,檢察機關要擔負起重要責任。
當年年底,最高檢調(diào)整工作部署,突出地把反貪污賄賂作為檢察工作的一個重點來抓。
最高檢監(jiān)所檢察廳原廳長陳振東回憶,1989年7月中旬,最高檢召開各省、市、自治區(qū)檢察長座談會,內(nèi)蒙古一名副檢察長發(fā)言說,“把反分裂放在第一位”,劉復之當場糾正,“是把反貪污賄賂作為工作的重點”。陳振東當時在最高檢分管鐵路,他說:“當時劉復之曾批評我們‘光抓小耗子’,‘要抓小老虎’”。
8月,最高檢決定將經(jīng)濟檢察廳改名為貪污賄賂檢察廳,全國各級檢察機關的經(jīng)濟檢察部門的名稱也都作了相應改變。肖揚在自己的《反貪報告》一書中披露,“劉復之在一次出國同機時對他表示,‘能否在廣東先試驗一下,在檢察院內(nèi)部設立一個反貪污賄賂的專門機構,加強偵查工作’。”
這就是后來廣東省檢察院成立的全國第一個反貪局。劉復之對肖揚的“方案”很認可,不過指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名稱是否叫“廣東省反貪污賄賂工作局”二級局。“他加重語氣,堅決地說,‘這個機構如果不是設立在檢察院內(nèi),那么和我國現(xiàn)行法律關于貪污賄賂等案件由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規(guī)定不相符。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設?!P回憶道。
上繳的“大哥大”堆了幾籮筐
1989年8月15日,最高檢貫徹中央有關指示,會同最高法發(fā)布了《關于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期限內(nèi)自首坦白的通告》。在貫徹通告期間,全國檢察機關收到舉報貪污賄賂線索13萬多件,受理投案自首3萬多人。
當時一名省檢察長說,他們的工作方法就是查幾個主要的犯罪分子。一些坦白自首的人到檢察院都排不上號,來了檢察院給他們作個登記,讓他們回去“戴罪立功”。當時,上繳到檢察院的BP機、“大哥大”都堆了幾籮筐。
在“兩高”通告規(guī)定的限期還有6天時,劉復之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反貪報告,隨后反貪工作聲勢越來越大,又查處了一批案子。
不過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太大的經(jīng)濟犯罪不算多。首任反貪總局局長羅輯回憶,他在1990年到最高檢工作后,查出的中信實業(yè)銀行深圳分行行長高森祥創(chuàng)全國紀錄,法院最后認定,高收受他人賄賂現(xiàn)金及實物折款共計港幣173 .3萬元,人民幣63 .03萬元,美金5000元;青海的副省長韓福才受賄是幾萬元,鐵道部副部長羅云光收受的錢物折合起來也就是幾千元。
據(jù)統(tǒng)計,1988年至1992年,全國共立案查處萬元以上的貪污賄賂大案49122件,其中1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1782件,5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122件,100萬元以上的81件。
1993年4月,76歲的劉復之結(jié)束了檢察長任期。
劉鄧大軍中的“劉秘書”
劉復之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放棄安逸生活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后任職公安部在文革中受迫害、改革開放后在政法領域做出許多個“第一”。
劉是廣東梅縣人,華僑家庭出身,在香港呆過,去過南洋。1937年入延安陜北公學學習,次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據(jù)劉復之回憶,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還沒有結(jié)束,有一天,中央黨校干部部長找來劉復之談話,要調(diào)動他的工作。
部長說:“給朱總司令找個秘書,確定讓你去擔任,跟朱總司令到前方去?!边@完全出乎劉復之的意料,但因?qū)⒁凇熬磹鄣闹炜偹玖钌磉吂ぷ鞫浅Ed奮,沒有想過自己干不干得了”。劉復之回憶說。
當時八路軍和閻錫山會談,出發(fā)前,朱德特意找到劉復之:“挑你來當秘書,跟我工作,到前方去?!彼χf:“你喝過海水的嘛。”
期間,閻錫山邀請朱德給晉綏軍校尉級軍官訓練團作報告。朱總司令講的題目是《抗日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與建立新軍問題》,而這個講話提綱就是劉復之起草的。
當年12月,朱德找劉復之談話,“一二九師劉伯承師長要秘書,決定你去。”隨后劉伯承宣布秘書一事,并要求其隨部隊馬上出發(fā)東進冀南。從此以后,司令部來了個“劉秘書”,慢慢地被大伙熟悉。
1940年,劉復之再次被任命為鄧小平的秘書,當時的同事還有卓琳、陳書漣等。身為3位共產(chǎn)黨高級將領的秘書,這在劉復之的青年時期書寫了輝煌的一頁。
第一輪“嚴打”
新中國成立后,劉復之參與了中國公安部的籌備、成立和建設。
“劉復之實際上擔負著(公安部)籌建工作的重任。當時華北公安部人員較少,他拉著我東奔西跑,費了不小力氣,才在東堂子胡同附近找到一座小樓,作為羅部長(注:羅瑞卿,中國首任公安部部長)辦公樓?,F(xiàn)在除了復之和我,誰也不知道這個小樓的歷史價值了。”王仲方回憶。
“文革”期間,因受公安部常務副部長李震自殺案牽連,劉復之受到迫害,雖被關押,但未妥協(xié)。
1977年12月,剛獲平反的劉復之,出任文化部副部長等職。同時,劉復之還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并擔任中央政法委秘書長。
讓劉復之的老部下,原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王景榮印象最深的是,劉在就任司法部長期間,貫徹中央關于破除領導職務終身制的決策,大刀闊斧地調(diào)整局處兩級領導干部,凡年滿六十歲的一律辦理離退休手續(xù),同時選拔一批比較年輕的同志充實到中層領導崗位上來。
“現(xiàn)在整個干部隊伍年齡老化,我看一些同志的思想觀念也都老化了。建國初期,中央機關的司局長和處長都是三四十歲的同志,那時誰說他們嫩了?本人三十多歲就當公安部辦公廳主任?!眲椭x拔年輕干部時的力排眾議讓王景榮歷歷在目。很快,劉復之就重新出任公安部長。
根據(jù)《華商報》文章披露,1980年后,全國發(fā)生的惡性案件增多,社會治安環(huán)境差,老百姓沒有安全感。
在此情形下,1983年7月17日,鄧小平在北戴河聽取了劉復之關于全國各地嚴重的治安狀況匯報后,十分嚴肅地指出:對于當前各種嚴重的刑事犯罪要嚴厲打擊,要從重從快。
緊接著,中央作出嚴厲打擊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嚴打”斗爭在全國范圍迅速展開。
全國各地收容審查、拘留、勞動教養(yǎng)和逮捕了一大批各種刑事犯罪分子,許多干部子弟也因涉案成為“嚴打”目標。時任上海市委第二書記胡立教之子胡曉陽、時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其五的兒子陳小蒙以強奸罪、流氓罪被判處死刑。在天津,朱德的孫子朱國華也因流氓罪被槍斃。
“嚴打”的成效極為顯著,不過據(jù)王景榮回憶,少數(shù)地區(qū)出現(xiàn)亂抓人、擅自擴大打擊面的現(xiàn)象。如有的地方把超計劃生育也列入“嚴打”范圍,甚至提出“抓大肚婆”的荒唐口號。劉復之覺察到這個苗頭不對,于是從公安部選派幾名年紀較輕的局級干部,分別帶隊赴廣東、河南、遼寧等省的一些地方了解情況。
摸清情況后,劉復之立即協(xié)助時任中央政法委書記的陳丕顯提出糾正對策。這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寫來一封信,指示在“嚴打”中貫徹依法“從重從快”的方針,還要再加一個“準”字,堅決糾正和避免打擊面過寬的問題。劉復之立即對糾正前階段少數(shù)地方抓人過多過濫的問題作出具體部署,對“嚴打”糾偏。即使如此,仍有一些風向直指“嚴打”的問題。在其中,鄧小平給了劉復之很大支持。
劉復之在回憶錄中寫道,鄧小平對他的鼓勵和幫助讓他一生受益匪淺,一是1983年7月這次談話,二就是抗日時期的鄧小平警醒他那句“你年輕,聰明,可要注意不搞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