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幫助》劇本,我略查了查,廚房場景30個,廚房主要集中在黑人女傭艾比琳、米妮以及白人希莉、伊麗莎白、西莉亞、斯基特家。今年夏天去北歐,快回來的那幾天,同行的姐姐有點受不了那幾乎雷同的早餐,“米兒,咱們到了北京機場,先去快餐店來碗米飯,什么菜都不要緊,主要有菜湯就行,先來碗湯泡飯!”她語氣堅定,目光絕望中充滿了向往。要是再讓她吃幾天面包、牛奶、咸火腿片她能瘋了??纯雌忻绹挟a(chǎn)家的大廚房,那些沒滋沒味的東西就來自那些大廚房嗎?果然如此,真可惜了那些廚房,但不是。
1960年代,美國平常人家的廚房已經(jīng)很先進了,冰箱、烤箱、煤氣爐或者電爐,城邊的“湯耗子”里廚房一般都比較大,廚房多在房子的一頭兒,有窗子的一面安放水槽,水槽的對面是爐灶,兩邊過道的一側(cè)有冰箱,墻上掛著電話。兩側(cè)有門,一面通向主人的餐室,一面通向傭人的餐室,傭人餐室還有門通向院子。廚房通向主人餐室的過道有可能還有一個配餐室。多數(shù)白人中產(chǎn)家庭都雇傭黑人女傭,數(shù)量一個,要是有多個傭人,就不是中產(chǎn)了。家中黑白分明,不要說吃飯不在一起,就是廁所都是分開的。那時的黑人有自己的生活區(qū),女傭們每天乘坐專門的巴士到鎮(zhèn)里的白人家工作,她們負責打掃、洗燙、做飯、照看小孩和去超市里買東西。
女傭的廚房。雖然與白人家庭的廚房沒法比,但艾比琳的廚房也不錯,就是現(xiàn)在,我的周圍,若是有艾比琳的廚房也應(yīng)該算大的了。
影片從艾比琳的廚房開始,艾比琳邊刷碗邊和斯基特談黑人女傭的故事,回答自己的孩子給別人帶卻要照看白人小孩的感受……身邊的墻上掛著一只雙耳鍋,鍋子是舊的,但蹭得非常光亮,其它的鍋碗瓢盤也都是那種舊但收拾得非常徹底的干凈。艾比琳的身側(cè)是一個窄窄的櫥柜,櫥柜里一些瓶瓶罐罐,挨著櫥柜的是一個電爐,電爐上方的墻壁上掛著裝飾用的瓷盤,斯基特坐在廚房中間的餐桌上,身后也是一個櫥柜,墻上還掛著艾比琳兒子的照片,那是一個漂亮的小伙子,在工地上干活時出事故死了。艾比琳廚房的干凈整齊不是一般人能夠做的來的。影片沒有一處表現(xiàn)艾比琳在家吃飯的情境,但我想得出,一個逐漸老去的黑女傭,沒有了兒子,孤獨又孤獨地坐在桌邊,那種萬念俱灰、一輩子逆來順受卻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來了一個白人女孩,要把她的感受寫出來,要把她和她們的故事寫出來,即使這會給她帶來危險和麻煩,她也要訴說。斯基特到艾比琳家也是冒著危險的,她把車停在艾比琳家兩條街以外的地方,再打車進來。在艾比琳的廚房里,她們開始寫艾比琳、米妮……等等黑人女傭的故事。在那個時候,這樣的事情是違法的。艾比琳的廚房溫暖、安慰,艾比琳做的曲奇餅?zāi)雍每?,我想,對于我嗜甜的口味來說,也一定美味。等到片子的下半段,有30多個女傭都來到艾比琳的家,她們紛紛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斯基特聽,而出版社也想在馬丁·路德·金請求全國民眾跟他一起到華盛頓游行之前把這本書出版。
與艾比琳比起來,米妮家的廚房逼仄一些,墻上的老式電話溫潤地舊著,一張餐桌邊圍著一圈安靜而膽怯的孩子,等著米妮炸雞塊,一切都是干凈而安靜的。在書出版以后,斯基特給所有參加故事寫作的女傭每人一份現(xiàn)金,米妮首先接到了郵件,她正在炸雞塊,卻顧不得雞塊糊在平底鍋里,飛跑到艾比琳的家,告訴艾比琳這個喜訊。要知道,米妮是絕對不會讓雞塊炸糊的哦。米妮用這個小廚房養(yǎng)活一家人,而丈夫有家暴,在米妮失去工作的時候,還要雪上加霜地挨丈夫的打。本來是烹飪的地方,卻成為了施暴之地。
白人家的廚房。片中白人家庭的廚房相對寬敞、高級。希莉家的廚房是藍色調(diào)的,對應(yīng)希莉的冷酷、惡毒,伊麗莎白家的廚房是木色的,顯然不是伊麗莎白的主意,這與伊麗莎白的幼稚、沒主見和偏見也相配,而斯基特家的廚房是近似米白的淺綠,也與斯基特家對黑人的態(tài)度在不斷進步相搭。
斯基特在廚房里寫作,有時在配餐室里給出版社的編輯打電話,商量故事進展和出版等事宜,盡管那個刻薄的女編輯說斯基特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出去自己租間房子,但我還是最喜歡斯基特端著肩膀在配餐室的小桌子上寫稿的樣子,很多人長大了仍舊保持小時候?qū)懽值淖藙?,比如歪頭、梗脖子、抿嘴、斜肩等等,斯基特的近視眼鏡和不聽話的卷發(fā)卻沒有成為困擾她的缺點,一個獨立女性魅力不因此而減少。與斯基特不同的是伊麗莎白,像艾比琳說的那樣,伊麗莎白自己還是一個孩子,她不配再生孩子。其實,即使今天,像伊麗莎白那樣的女人還是大量存在,年紀、工作經(jīng)驗、職場心眼兒……什么都見長,只是理家的心智還停留在小女孩階段,進入家門,面對老人、丈夫、孩子、家務(wù)和廚藝,一切就變得茫然。斯基特一面給鎮(zhèn)子上的報紙寫家政專欄,一面寫著黑人女傭的故事,她的寫作在艾比琳和自家的廚房里飛快地進行。
希莉和西莉亞是兩種家庭主婦的極端,希莉惡毒、撒謊、刻薄,雖然不會做家務(wù)但對家里的一切掌控自如,對黑人有著極端的歧視,給州長提出了“黑傭不能和白人通用廁所”的提案就是她提議的,不論是在青年婦女協(xié)會還是在家里,希莉都是控制局面的人,而希莉鐘情的對象最后娶了西莉亞,這讓希莉?qū)ξ骼騺喓拗牍?,?lián)合鎮(zhèn)子上的所有白人婦女孤立西莉亞,甚至讓西莉亞雇不到傭人。而西莉亞是白人中底層上來的人,這也是讓希莉瞧不起她的原因,但西莉亞有愛心,是片子里對黑人最沒有歧視的白人,和米妮同桌吃飯,對做家務(wù)和廚藝充滿熱情,把雞塊扔進面粉口袋里搖晃的那場戲,笑得跟傻大姐似的,沒心沒肺。
我向來認為廚房是愛情之地,但在此片中,不論是白人家里的廚房還是黑人家里的廚房都和愛情無關(guān),倒是和平等、人權(quán)密切相連。黑人廚房是做飯的地方,白人家廚房的美食也來自黑人女傭,不論黑白,《幫助》中的美食之源都來自那些非凡的黑人女傭,廚房都是她們施展才能的領(lǐng)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