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觀戰(zhàn)“華賽”

2013-12-29 00:00:00朱心蕊朱一南
攝影世界 2013年5期

第九屆“華賽”的評委們開玩笑說,三月的杭州真美,但與他們沒一點兒關系。

3月20日,第九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華賽)在杭州西湖畔一間不大的會議室里開評。來自世界各地的13位評委連續(xù)4天,面對投影,從早8點工作到晚8點。無數(shù)次銳利目光的掃射,無數(shù)輪激烈的頭腦風暴和無數(shù)慎重決定后的輕輕一按,最終讓70多組影像從通過初選的7000多幅作品中脫穎而出。

或許,比賽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評委的知識結構、工作背景,并伴有偶然性;但評選過程中,評委們反復爭論的一些關于新聞攝影的老問題,則有助于進一步梳理把脈國內(nèi)新聞攝影的現(xiàn)狀和趨勢。

評委們在評判照片時的思維邏輯是怎樣的?比賽過程中最激烈的幾次爭論是什么?參賽者最容易犯哪些“硬傷”?……本刊記者全程目擊第九屆“華賽”評選,力求呈現(xiàn)給讀者全面、深度的剖析。

他們在看些什么

4秒就決定一張照片的命運,我們幾乎詢問了每位評委:“時間夠嗎?”

眾口一詞:“足夠了。”

如果將之簡單地歸結為評委的職業(yè)素養(yǎng)或其對影像的敏感,實在是過于抽象。在采訪中,評委們透露了他們的“觀影秘笈”。

1.有硬傷的照片一定被淘汰

對這個問題,評委劉宇認為,不同評選階段評委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第一輪,畫面的沖擊力、吸引力比較重要,影像不過關,表達的新聞事實再重要也無法晉級。但到第二輪和第三論評委就會兼顧內(nèi)容的重要性及其表達效果,類似“抗日游行”之類太老套的主題難以引起評委關注。劉宇建議攝影師少用過于夸張的魚眼鏡頭,而應該讓畫面盡量自然,“比如用大廣角去放大被攝者的生理缺陷就是十分令人討厭的”。

評委大衛(wèi)說,在他眼里“是否足夠吸引人”是評判照片最重要的因素,“足夠吸引人”的照片最起碼不會存在構圖不夠好,或者關鍵區(qū)域失焦的基本問題。

2.畫面太直白難受青睞

在評選中,那些能夠入圍的照片大多比較耐看,畫面元素在構圖中的安排可圈可點,體現(xiàn)出攝影師不俗的視覺修養(yǎng)。評委賈國榮說:“日常生活和戰(zhàn)爭災難這兩個類別,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要用全景去展現(xiàn)戰(zhàn)爭殘酷和破壞的一面,或者日常生活復雜、混亂的一面,畫面可能確實簡單不了;但在組照里或許要有一兩張‘簡單’的人物特寫用以畫龍點睛。而從鏡頭感來說,要盡量讓各種元素和諧地體現(xiàn)出來?!?/p>

評委瑪麗亞則認為直白與復雜的構圖孰優(yōu)孰劣取決于每個評委自己的喜好,“有些照片看上去一目了然,有些照片有更多內(nèi)在的東西,我顯然更喜歡后者。當攝影師的影像看上去有不同的層次時,那是很難得的。你像是在他展現(xiàn)出的這些層次中‘旅行’,每次觀看都有新的收獲。能拍到?jīng)Q定性瞬間是一種天賦。在這個瞬間,環(huán)境中的各個因素都排列成有意義的形態(tài)。尤其在戰(zhàn)斗和體育比賽中,一切都在快速運動著,如果這時有人能捕捉到一幅復雜的好照片,我會很佩服他?!?/p>

3.組照整體要大于局部之和

什么樣的組照才稱得上是好的圖片故事呢?評委常河說:“首先照片的基調(diào)應該是非常統(tǒng)一的,形式表達要在同一個范疇里,(一般)不能有的彩色有的黑白。另外,主題的價值和影像之間的關聯(lián)性也是評選時的重要考慮因素。通常過于抽象和空泛的主題很難成為一個好主題。我還會關注攝影師所做的題材是不是沒有人做過,視覺表達是不是比較特別,表達的細節(jié)是不是周全。然后是影像的關聯(lián)性,如果整體性弱、關聯(lián)性差就難以過關。圖片故事特別強調(diào)一點,叫作整體大于局部之和。整體就是一個先行的主題,這是非常重要的。局部有的照片稍弱有的稍強,問題不是很大?!?/p>

同時,評委賈國榮認為,一組照片要想做到“深入人心”,應該至少有80%是精品,“像日常生活類里,《蘇聯(lián)精神》這組之所以入選,就是因為它的攝影語言非常優(yōu)秀,可以說是張張精彩,就連餐桌上的一盤食物都表現(xiàn)得非常完美。而在落選的照片中有一組小女孩去世后捐獻眼角膜的照片,主題很好,但精品照片不夠多,這其實也反映出攝影師感受得還不夠深?!?/p>

評選中的四次爭論

“華賽”評委的精力之充沛早已在圈內(nèi)傳開。現(xiàn)場常常是這位還沒說完,那位已經(jīng)舉手表示異議。評委會執(zhí)行秘書兼翻譯黃文女士笑言,都快吃不消這么密集的翻譯工作了。

哪些照片令評委不惜以一己之力捍衛(wèi),哪些問題在一輪輪的爭吵中被反復提及?本刊記者將為您還原充滿“硝煙”的華賽戰(zhàn)場。

1.熱門題材會更受重視嗎?

非戰(zhàn)爭災難類別中,表現(xiàn)洪都拉斯街頭暴力的《一個暴力的國家》和描繪埃及轉(zhuǎn)型的《過渡時期的埃及》在金銀獎之間展開了角逐。評委保拉對兩組照片評價都很高,但她認為拍攝洪都拉斯的攝影師選擇了一個不常見的題材,并且看上去經(jīng)歷了很多困難,好不容易才獲得了拍攝途徑,“他工作的長期性和拍攝的難度,在我面前閃閃發(fā)亮”。

評委茹絲則強調(diào)了埃及主題的重要性?!皩τ谡麄€中東地區(qū)的局勢來說,埃及是最重要的一個國家。埃及如果出問題,整個中東就會動蕩”。而評委劉宇認為“可是我們已經(jīng)有太多中東的照片了?!?/p>

就在兩種意見相持不下時,評委瑪麗亞講述了她的感受:“對洪都拉斯來說,它確實是現(xiàn)在地球上最血腥暴力的國家,但不同于埃及,他們國家的問題從未獲得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報道。”一席話讓評委們紛紛點頭,最終這組照片問鼎本組金獎??梢?,重大事件固然重要,但有時評委會認為冷門題材更需要關注。

2.戰(zhàn)地攝影越近越好嗎?

卡帕有言:“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庇^看本屆“華賽”戰(zhàn)爭類別的獲獎照片—一張張淚水與鮮血交融著的面孔,一具具衣衫破損的尸體……令人感到一種密不透風的緊張。

而評委茹絲認為有時人們曲解了卡帕的那句話,“卡帕口中的‘近’并非物理意義上的近,而是心理意義上的近。你可以站得很遠,但必須和被攝物在心理上保持足夠近,理解此時此刻的情形?!?/p>

本屆“華賽”的年度獎授予了一張名為《在加沙告別》的照片,畫面中一位男子握住在戰(zhàn)爭中死去的親人的手親吻。評委瑪利亞表示:“這幅作品一直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雖然從畫面上看不到任何暴力的影子,卻又是對暴力的深深控訴?!痹u委茹絲分析說:“那些近距離表現(xiàn)戰(zhàn)場本身的照片是重要的,因為戰(zhàn)地攝影師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拍攝這種照片的。但另一方面,更能深入人心的影像,只能在一切都平靜下來之后拍到。這種影像是值得品味的,人們需要對它發(fā)生的背景有一定了解,然后那幅影像便會長久地貯存在你腦海中?!?/p>

而曾經(jīng)當過戰(zhàn)地記者的阿根廷評委里卡爾多則認為,身處戰(zhàn)場中,無論何時何地,都是被炮火和冷槍包圍著的,因此不存在“近還是遠”這個問題。況且,不是什么時候你都能沖在最前面,因為你很有可能霸占了戰(zhàn)斗者的位置,而這是他們不允許的。

3.后期處理的底線在哪?

在體育類別的角逐中,一組表現(xiàn)乒乓球運動員擊球瞬間的黑白照片讓評委眼前一亮。不過隨即這組照片純黑的背景、干凈的畫面就讓評委產(chǎn)生了質(zhì)疑,記者的Photoshop處理是否過度了?而之后評比中出現(xiàn)的同一場景的張怡寧的照片,畫面幾乎一模一樣,而背景卻雜亂很多,這更加深了評委的懷疑:“這會不會才是那張照片的‘原型’?”

評委伍振榮認為:“理論上來講我認為新聞照片是不能用Photoshop處理的,即使出現(xiàn)什么原因要使用后期處理,也要把握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還原當時的拍攝現(xiàn)場。” 但也有評委提出,這次比賽的所有照片幾乎都做過后期。評委劉宇說:“如果說這組照片過度Photoshop處理了,那么《健美運動在阿富汗》的那組也必然過度了?!倍@瓌t認為:“起碼那組沒有把任何人用Photoshop處理掉?!鄙瘋惪偨Y道:“問題的關鍵是看我們對Photoshop處理的容忍限度在哪里。”顯然,許多評委認為這觸犯了他們的底線:怎么能隨意在照片中抹去元素呢?

不過,劉宇、常河等幾位評委堅持認為,這組照片在技術手段上是可以實現(xiàn)的。但最終由于華賽并沒有在照片真實性引發(fā)爭論時聯(lián)系作者的規(guī)定,這組照片遺憾出局了。

評選結束后,評委常河稱這組照片的作者給他發(fā)了短信,陳述了實現(xiàn)這種效果的方法:一是靠現(xiàn)場的大光比,二是利用擋板制造了前景發(fā)虛的效果,三是使用了400毫米鏡頭,用很淺的景深來拍攝。評委聽聞后紛紛表示可惜,并提議“華賽”今后應當給被質(zhì)疑的作者一個“自辯”的機會,或把核實真?zhèn)芜@件事交給技術鑒定委員會去做。對于參賽者,評委劉宇提供的建議是,如果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照片有可能會引發(fā)爭議,就應主動提供相關的拍攝數(shù)據(jù)和方法。

4.是“偏題”還是“曲筆”,是“歧義”還是“多義”?

這屆“華賽”評選中,一頭“憑欄遠眺”的黑熊引發(fā)了激烈爭論。在自然環(huán)保類單幅的評比中,關于它的爭辯貫穿全程。這張照片的新聞背景是,一家預謀上市卻因“活熊取膽”而飽受質(zhì)疑的公司為平息輿論,設置出黑熊“休閑”的場景供媒體拍攝,但卻愈發(fā)陷入輿論的漩渦。乍一看照片,評委茹絲覺得“這熊看上去還挺開心的”。在事實原委被解釋清楚后,評委們的意見出現(xiàn)了分歧。評委常河認為這位作者在表現(xiàn)主題上選擇的形象有失偏頗,且傳達的信息有歧義,“這張照片是經(jīng)過設置的,取熊膽的過程中有很多殘忍的畫面,那些才是真相。作為一張新聞照片,它是不‘夠’的,偏離了事件的核心,顯得‘軟’了一些。你甚至會認為這是某個人在逛動物園的時候拍的一張。這樣的照片如果公布出去,恰恰是在為這個公司解脫?!?/p>

而大多數(shù)評委則認為,場景是否是人為設置并不要緊。評委莎倫說:“現(xiàn)實是這張照片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完成了它想做的事情。”評委瑪麗亞也認為:“這個攝影師其實比其他在場的攝影師都要聰明,他繞到了這個‘場景’的后面拍了這張照片。”“熊身后是交錯的電網(wǎng),令人感到它仿佛在渴望自由。”評委劉宇補充,“在取膽真相并非確鑿之時,這樣的照片恰恰是客觀的,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給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況且它贏得這么多爭論本身就證明了其價值所在?!弊罱K,這幅影像因其“多義性”和“巧妙的象征手法”以12:1的票數(shù)獲得了這個類別的銀獎。

別讓“硬傷”羈絆住作品的腳步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張好照片完全有可能被參賽者所犯的“硬傷”毀掉。在此我們?yōu)閿z影師們歸納出幾個典型問題,希望對大家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有所幫助。

硬傷一:標題表意不明。

在爭分奪秒的第一輪評選中,一些攝影師的照片標題上僅有令人費解的“China”、“America”等字樣,所以不可避免地被刷掉了。如果說這種照片可能是機構代投,不能怪罪于攝影師本人的話,一些過于虛化或口語化的標題就只能說是攝影師“咎由自取”了。比如有一組表現(xiàn)昆明巫家壩機場搬遷的照片,作者取名為《再見巫家壩》,英文標題譯為Good Bye Wujiaba,這樣都市報化的標題讓不知道新聞背景的評委很難理解。還有的照片起名《航母Style》、《中國門》(表現(xiàn)高考),同樣讓不了解個中原委的外國評委不知所云??梢姡瑪M定參賽照片的標題時應仔細斟酌,有新聞性的,要把新聞點踩實了;沒有新聞性的,起碼也要表意明確;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符號,應該想辦法讓外國人也明白。

硬傷二:圖片說明殘缺。

要知道,評委之所以想看圖片說明,除了了解事實原委外,往往也在尋找作品的拍攝難度、時長、地點選取廣度等信息。然而令評委頭疼的是,有些照片要么沒有圖說,要么洋洋灑灑將圖說寫成了小說,要么缺失總說明,要么缺失英文說明。

什么樣的圖片說明才是恰當?shù)哪??評委們的建議是,攝影師的圖片說明必須包含5個“W”——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一般來說不要寫太長,參賽的話5句話就可以。評委劉宇還補充:“圖說的文字風格最好與影像相一致,如果是很明顯的新聞事件,作者就不要太抒情,寫清楚事實就行了。”

硬傷三:投錯類別。

除了錯得特別離譜之外,有時如果作品的表現(xiàn)力特別強,評委是可以容忍它投放類別的“輕微”不恰當?shù)摹@鐚τ谕端妥匀画h(huán)保類并獲銅獎的組照《俄羅斯的單一制城市》,評委莎倫就說這其實是一組日常生活的照片,與環(huán)境 沒什么關系,當然她也毫不掩飾自己對這組作品的喜愛。其他評委的意見也大致如此。評委瑪麗亞認為,這組照片如果放到經(jīng)濟類別中,完全有可能拿金獎??梢姡跺e類別雖非致命,卻可能在最后關頭影響作品的名次。

曾擔任8屆比賽評委會執(zhí)行秘書的黃文解釋說:“‘華賽’初創(chuàng)時的收稿及評選流程大量吸取了‘荷賽’的既成經(jīng)驗,但同時也進行了一些本土化的規(guī)則設置,或?qū)ψ畛醯囊?guī)則做了后續(xù)修改。比如,根據(jù)評選規(guī)則,評委不負責對投錯類的作品進行類別調(diào)整,組委會尊重攝影師個人的初始送賽選擇——哪怕是完全錯誤的選擇?!蓖瑫r她也引述了一些評委的觀點,這些評委認為,他們應該獲得在評選現(xiàn)場為那些“站錯隊”的照片重新歸類的權力。

硬傷四:組圖中當年所拍影像太少

比賽中,有些組圖中大部分照片都是在好幾年前拍攝的,僅有一兩張照片是當年作品。這種做法引發(fā)了很大爭議。有一組表現(xiàn)老年人冬泳的照片,甚至就是第六屆“華賽”體育類銀獎組照《游泳運動員安東尼·菲格雷》的翻版,只在其中加了一張2012年拍的照片。獲得日常生活類組照優(yōu)秀獎的“地下食品作坊”亦有此問題,組照中只有兩張是在2012年完成的,其他均攝于2005年之前。整組作品曾在2012年首次發(fā)表,所以符合“華賽”規(guī)則。

評委們擔心的是這對其他參賽者可能不公平(一般來說較長的時間跨度對于組圖在拍攝難度的考量上會有“加分”作用),同時也會讓一些參賽者鉆漏洞:如果加入一張當年拍攝的片子就能讓整組照片變成“新作”。

評委常河認為,如果是一個長線題材,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如果是花的功夫不夠,把很多年拍的一個小的東西拼湊成專題則是投機取巧,影像之間的聯(lián)系也會顯得很生硬。

擔任過“荷賽”評委的里卡爾多提了一個建議:“‘華賽’在日常生活或科技類這種新聞性不強的類別,應當規(guī)定超過半數(shù)的照片是當年完成的。而對于新聞性很強的類別如戰(zhàn)爭類,所有的影像都必須是當年完成的?!?/p>

歷經(jīng)9年的發(fā)展,當初以“荷賽”為參照模版所建立的“華賽”,如今已經(jīng)樹立了自己的中國視角,并一步步完善著自身獨立的影像評價平臺,逐漸成為了世界新聞攝影舞臺上的一個“東方參考”。本屆“華賽”結束后,評選過程和獲獎結果相關消息不僅得到國內(nèi)媒體的高度關注,美洲、歐洲、亞太、非洲各國媒體也紛紛對華賽進行了大篇幅報道,這在華賽9年的歷史上前所未有。

在本屆比賽中,很多評委都也在評選的過程中就華賽的規(guī)則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議。有外國評委在評獎完畢后明確提出,為了維護“華賽”獎項的含金量,希望適當減少獎項設置,寧缺毋濫;有評委則建議在未來的“華賽”中引入多媒體影像作品比賽類別……評委會之執(zhí)行秘書黃文表示:“即將10歲的‘華賽’已不再是當初那個默默無聞的小嬰兒了,給獲獎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在‘華賽’中獲獎乃至參加‘華賽’評選都變成更高的榮譽,從而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攝影師投送更好的作品,吸引更多的業(yè)界高端評委參與評選,是‘華賽’今后的目標。”

第九屆“華賽”的13位評委

于文國,中國《工人日報》高級記者、攝影部主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主席。

巴拉特·喬達里(Bharat Choudhary),印度自由職業(yè)紀實攝影師。2011年獲Alexia基金會“世界和平”以及“用攝影理解文化”獎。2013年3月入選美國PDN新銳30人。

常河,上?!稏|方早報》副主編,曾在國內(nèi)多家媒體擔任圖片編輯。2007年,憑借作品《中國動物園》獲“荷賽”自然環(huán)境類二等獎。

賈國榮,原中國新聞社攝影部主任。2001年憑借《中國小將奪冠賽》獲“荷賽”體育類單幅銅獎。2004年出任中新社駐美國洛杉磯首席記者,為NPPA(美國新聞攝影記者協(xié)會)會員。

劉宇,新華社攝影部國際照片編輯室主任,高級記者。2012年獲得“華賽”體育類組照金獎。

伍振榮,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稊z影雜志》及《DC Photo數(shù)碼攝影》總編輯。

瑪麗亞·曼(Maria Mann),美國籍,歐新社通訊國際關系部主任,曾在Corbis圖片庫、法新社以及EPA等公司、媒體擔任高級圖片編輯。

保拉·布朗斯坦(Paula Bronstein),美國Getty圖片社高級攝影師。曾任“荷賽”評委。2011年4月獲普利策獎。2006年憑借《克什米爾地震的難民》獲“華賽”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

大衛(wèi)·拉爾森(David Larsen),南非非洲媒體在線(Africa Media Online)記者、攝影師,并擔任總經(jīng)理一職。

茹絲·艾希虹(Ruth Eichhorn),德國GEO雜志攝影指導、圖片編輯。

里卡爾多·馬扎蘭(Ricardo Mazalan),阿根廷籍,美聯(lián)社攝影師,曾擔任多項國際賽事的評委,包括兩屆“荷賽”評委。

莎倫·洛弗爾(Sharron Lovell),英國多媒體記者和教育者,作品發(fā)表在國家地理雜志、新聞周刊、衛(wèi)報、華爾街日報、經(jīng)濟學人等眾多媒體。

薩維切·喬瓦塔納(Thaweechai Jaowattana),泰國籍,曾在泰國“The Nation Multimedia Group”(全國多媒體小組)擔任攝影指導;并多次參與國家電影、影像、文化推廣工作。

初選

第一輪

評委約有5秒時間觀看每幅照片。實行“4票準入”制度,即每幅(組)圖片只要得到4位(包括以上)評委的認可就可以進入下一輪。

第二輪

評委將首先快速瀏覽一遍入圍圖片,待建立印象后再“慢速”觀看一遍(每幅依然只有5秒),并使用表決器投票。這一輪投票實行“7票準入”制。

復議階段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評委獲得對第二輪被淘汰的照片進行“復議”的權利。任何一位評委提出“復議”請求,其他評委必須對此進行表決,依然是“7票準入”。

第三輪

評委在這一輪可向組委會索要圖片說明。評委每人手中只有5票(即最多只能按5次表決器)。依然實行“7票準入”。最終決出不多于3幅(組),不少于5幅(組)的照 片。

等級獎

評委從第三輪選出的作品中評出金、銀、銅及優(yōu)秀獎。

年度照片

“華賽”數(shù)字

1.本屆“華賽”共收到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3000位攝影記者和攝影師的3萬多幅作品,其中國外參評作品占72%。

2.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3位新聞攝影方面的專家組成評委會,其中9位男士4位女士,老中青三代齊全。

3.評委在4天內(nèi)進行了3輪投票,共評出8個類別16項的金、銀、銅獎及優(yōu)秀獎共75幅(組)。

4.來自23個國家的攝影師獲得本屆華賽獎項,是歷屆華賽獲獎攝影師所屬國家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5.參評照片得票數(shù)呈兩極分化,3票以下和8票以上的較多。

6.參評照片中約有1/10標題不準確,被調(diào)閱圖片說明的照片中約有1/5圖說不完整。

7.大賽最長的一次復議經(jīng)歷了1個半小時。

8.最多的獎項空缺發(fā)生在體育類,共空缺3名優(yōu)秀獎。

14新聞人物與肖像類組照金獎《農(nóng)村來的年輕工人》

近年來,上世紀90年代后出生的5526c3057e6208f7d7f219e5b40807398f58527b3028722e5e681651fda2bb9f農(nóng)民子弟加入農(nóng)民工隊伍,估計有4000萬人左右。較之前兩代,“90后”農(nóng)民工對農(nóng)村沒有父輩那樣的依戀,城市文明對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質(zhì)和經(jīng)濟收入的制約,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生存環(huán)境較他們的父輩仍未得到明顯改善?!墩憬請蟆?李震宇 攝

14-1 吳健,1990年出生,安徽安慶人,初中綴學后在杭州一家服裝廠做熨燙工,月收入3000元左右。

14-2 袁方軍,1993年出生,湖北恩施人,初中畢業(yè),在義烏市一家制祙廠做翻祙工,月收入2000多元。

14-3 王阿飛,1994年出生,安徽豪州人,初中綴學后在杭州一家電器廠做裝配工,月收入2000多元。

14-4 楊成真,1994年出生,貴州興義人,初中未畢業(yè),在義烏市一家太陽能燈具廠做組裝工人,月收入3000多元。

宁南县| 扶绥县| 泊头市| 抚松县| 泸水县| 邛崃市| 湖州市| 商洛市| 南昌市| 会泽县| 长春市| 阆中市| 温宿县| 侯马市| 长丰县| 桃源县| 平乐县| 九龙县| 平远县| 罗定市| 龙川县| 阜宁县| 北京市| 延安市| 都安| 墨玉县| 四会市| 南汇区| 区。| 全州县| 宣化县| 韶山市| 辽宁省| 太保市| 莒南县| 镇坪县| 大同市| 二连浩特市| 始兴县| 阳山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