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瑰麗,精致,也許是形容意大利這個國度最常用的詞了。但是對我而言,經過意大利北部的深度探游之后,最貼切,也最深刻地印在我心底的,是她的古老與靈動。
作為攝影師,對于拍攝羅馬這樣悠久壯麗的國寶,或者米蘭這樣的摩登都市,即使再有創(chuàng)造力,拍出來的照片還是會被歸類為明信片素材,難免落入看到景點紀念品似的俗套,很少有能讓我感覺到共鳴或喚起情愫的片子。但在第五天到達佛羅倫薩,坐火車前往盛名已久的托斯卡尼地區(qū)的幾個小鎮(zhèn),如錫爾那(Siena)、 盧卡(Lucca)、比薩(Pisa),并且進入更北部的水城威尼斯之后,卻漸漸有了改觀。
這些都是中世紀古羅馬的軍事和文化要地,歷史悠久,大部分的建筑如城門、城墻、居民住宅、炮塔、教堂等都完好如初。城鎮(zhèn)的居民幾乎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他們神態(tài)自若,慢悠悠地踱步在這片世界上所剩不多的處處是古跡的地方,一舉一動都透露出與這座古鎮(zhèn)不可隔斷的故事,讓游人也不知不覺沉浸其中。于是,我拿起相機捕捉下來,部分照片轉換成黑白單色,讓色彩不喧賓奪主,讓摩登氣息不再成為主角,而讓這座古鎮(zhèn)沉淀下來的掌紋脈絡和在城中的人共同譜寫他們自己的故事。
街拍最重要的就是抓拍,尤其是大部分風景不能完全作為模糊的場景時候,需要鏡頭有一定的遠近伸縮聚焦靈活度。我用佳能EOS5D Mark II機身,配的是24-70毫米F2.8鏡頭。
薛安琪的博客地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isletxue
“穿越”女傭。這位化裝成女傭的美女一直目不轉睛地盯著她手中的手機,也許正和友人分享自己的狂歡節(jié)見聞吧。古代的衣著搭配現代通訊工具,這一美妙的“穿越”畫面讓我非常興奮。我站在小橋中央,調節(jié)好光圈和快門,等她經過時,立即按下了快門。
教堂邊的情侶。對我來說,這座古老的教堂,如同所在的古城一樣,必定也見證過好幾個世紀的誓言與愛情。男孩的穿著和小辮子是蠻典型的意大利風格,女生仰著臉沉浸在其中,令整個畫面充滿情感。
修女姐妹。一個寒風刺骨的清晨,這對修女姐妹飛快地沿街走來,我聽不懂她們之間的對話,但能感覺到我們都被嗖嗖的寒風吹的搖搖擺擺的,于是便有了這張她們看似傾斜的照片。
Siena小城。這位老人拄著根拐杖,弓著背不緊不慢地從陡坡緩緩走下來。這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廣場了,但是他卻一直在尋找著什么。我一直深信黃金分割法是攝影構圖屢試不爽的原則,我故意將他放在了畫面右側,他狹長的影子,背景中幾只零零散散的鴿子,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等待。黃昏的時候,天空被烏云輪流壓著,陽光偶爾透過縫隙照映在古老的城墻上。這位老人就那么站著,不像在等待,也不像要離開,緊盯著自己的手表,一秒秒地數著。我將焦點放在他的手上,對著他的臉部測光,希望特寫出他滄桑的臉部細節(jié)。
高級定制男士服飾店,走出來和正要走進去的兩位男士。迎面來的老人,毫無表情地打量著過往的游客行人;而背對我的年輕人,他的表情和神態(tài)無法看到。我按下快門,等待你們的猜測和解讀……
盛開的狂歡。整個意大利之行最讓人興奮的莫過于幸運地趕上最負盛名的威尼斯狂歡節(jié)。人們絞盡腦汁精心裝扮,來到狂歡節(jié)參加面具服裝大賽。比起維多利亞式的復古著裝,這群人將自己簡單但詼諧地包裝成了碩大的花朵。他們剛剛落選了,但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失望和沮喪,因為對他們而言,狂歡節(jié)就是一次盛宴,一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