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一道融合型高考實驗題的問題設置、反應原理和現(xiàn)象的真實性等進行了實證和理論探討,并提出融合型實驗題命制要具有科學性和融合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考實驗題;命制問題探討;命制建議
文章編號:1005–6629(2013)12–0064–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高考化學實驗題常常融合了物質性質與制備、結構與性質、概念與原理以及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等內容。筆者認為,融合型實驗題的命制應特別注重反應原理的科學性、探究的可操作性、結論的真實性、定量計算的規(guī)范性等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不同層面進行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解答問題;有利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解決化學實驗問題“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1]。本文通過分析一道融合型高考化學實驗題存在的問題,就這類試題的命制提出一些探討性的建議。
1 對一道高考融合型實驗題命制的探討
題例(2012年上海卷第八題)碳酸氫銨是一種重要的銨鹽。實驗室中,將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氫銨,用碳酸氫銨和氯化鈉可制得純堿。完成下列填空(其他小題略):
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過程中,先有 晶體(填寫化學式)析出,然后晶體溶解,最后析出
1.2 對42題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提示的探討
由題設NH3的物質的量、NH3的水溶液質量和濾液的質量三個數(shù)據(jù),可知該小題計算結果表示是三位有效數(shù)字,因此“保留兩位小數(shù)”不符合有效數(shù)字運算規(guī)則,正確答案應為0.918。課標以及全國各省市高考大綱對誤差分析、有效數(shù)字運算都有明確要求,“保留兩位小數(shù)”會使優(yōu)秀考生感到科學規(guī)范、思維嚴謹?shù)氖s。若不作提示,讓考生在解題時自主處理,更能考查考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 對高考融合型實驗題命制的建議
2.1 高考融合型實驗題命制要具有科學性
融合型實驗題的基本特征是真實性和實踐性,化學變化和實驗現(xiàn)象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真實反映而不能主觀設定,取材必須符合課程標準并具有真實性。因此,融合型實驗試題命制要摒棄憑空想象,避免主觀臆造,使命制的試題具有真實性和科學性。當試題情景與學生已有水平相近,容易被學生認知同化,從而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有效地考查考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真實能力。同時此類試題命制的科學性還受命制人本體性知識和實踐性經(jīng)驗制約,命題教師要躬行實踐,對試題中設置的實驗步驟、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是否有理論依據(jù)加以嚴格的驗證與考證,以獲得第一手資料,杜絕科學性錯誤出現(xiàn)[17,18],使命制的試題本身也能成為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素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19]。
2.2 高考融合型實驗題命制要具有融合性
考查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yǎng)是高考融合型實驗命制和測試的重要價值體現(xiàn)。中學化學課程標準(上海)第68頁關于學習水平“C級”的表述是“掌握/設計”與“運用”能力,而高考融合型化學實驗題正是多層級測量這一學習水平的最好標尺。融合型實驗題的編制,除融合上文所述內容外,還應適當引入化學圖表,使考生在新情景中通過對自然界、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化學現(xiàn)象以及相關模型、數(shù)據(jù)和圖形等的觀察,獲取有關感性知識及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抽象加工、演繹推理,利用獲取的新信息或結論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以考查并區(qū)分考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19]化學教學編輯部. 2013年《化學教學》特別關注——實驗教學[J].化學教學,2013,(1):封2.
[2][4][8][14]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組織編寫.中國化工產品大全(第4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78,86~88.
[3][5][9][15]傅獻彩.實用化學便覽[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613,752~753,853.
[6][7][11][13]北京師范大學等.無機化學(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72~473,326,338.
[10][美] George W. Gokel,張書圣等譯.有機化學手冊[M]. 2006:316.
[12][16]曾應超. NH4HCO3與NaOH溶液的反應和反應物的量有關嗎[J].化學教學,2013,(4):74~75.
[17]周改英.論化學實驗命題真實性缺失現(xiàn)象[J].中學化學教與學,2008,(9):38~42.
[18]周改英.對一道制備工藝流程高考題的商榷與思考[J].化學教學,2010,(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