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的虛擬性、平等性、匿名性使得其成為大學生宣泄情感、傾訴心聲的主要空間。但由于缺乏對海量網絡信息進行過濾、聚合的有效手段,教師難以對其網絡行為進行監(jiān)督和預測,也不能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向其提供提供適應性、個性化服務,這導致了心理健康服務功效的弱化。文章針對上述問題,運用WEB數據挖掘和推送技術,探索建立智能推送、反應靈敏的新型心理服務平臺,以期為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提供一種思路。
關鍵詞:高職生;心理健康;智能推送;Web日志挖掘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15-3468-04
近年來,高職生因精神障礙、心理疾病等原因引發(fā)的悲劇呈不斷上升趨勢。在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對心理健康本身存在偏見,以及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有的閉鎖性,使得一些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不愿意或不敢向老師或周圍的學生吐露自己的想法。但網絡的虛擬性、匿名性、開放性使得網絡成為大學生傾訴和發(fā)泄個人情緒的主要空間。[1]大學生常常通過多種網絡途徑,大膽地傾吐自己的內心秘密,直接而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抑郁與苦悶,無所顧慮地暢所欲言。最近,更是出現了多起大學生通過微博直播自殺的行為。因此,高校如何利用網絡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開展輔導和咨詢活動,及時篩選、疏導、預防有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是高校工作的重要課題之一。
1 當前高職校心理健康網絡平臺存在的問題
各高校也十分重視大學生的網絡言論和行為,有的高校也建立了相應的心理健康網絡服務平臺,但據訪談和調查,目前網絡服務平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網絡平臺上的信息是海量、無序、松散的資源聚合體,一方面,信息過載和資源迷航已經成為制約學生高效使用信息的一大問題,另一方面,各校心理教師的人數和精力有限,缺乏過濾、收集、聚合學生在系統中行為的有效手段,難以對大學生網絡行為的監(jiān)督和預測。因此無法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往往一旦問題暴露,事態(tài)已經相當嚴重。
2)對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策略,缺乏智能性和個性化,開展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3)多數平臺只是將教材電子化,以呈現教學材料為主,只是通過網絡文字對大學生進行簡單的說教,缺乏必要的交互手段,建好后的平臺服務滯后,網絡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內容沒有得到合理的體現,這樣只會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功效弱化。
將Web挖掘和推送技術應用到心理健康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中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通過獲取學習者在web上的個人信息、學習行為信息和web日志數據(訪問頻度、訪問時間、內容偏好等),經過數據預處理、模式發(fā)現找出有用的規(guī)則和模式進行綜合分析,結合知識庫的信息,對學習內容和進度進行自動組合,重構頁面間鏈接,為學習者智能推送個性化服務;同時,系統基于推送技術還能利用其聚合性、交互性、協作性較好地統計、監(jiān)督學生在系統中行為并將其反饋給心理教育工作者,這對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降低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減少學生因心理危機帶來的生命損失,促進學生陽光健康成長,構建和諧校園和維護校園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
2 推送技術與數據挖掘技術
網絡的發(fā)展與延伸,使得因特網上的信息資源數量正呈指數級的膨脹,web站點上充斥著海量、無序、松散的信息,此時利用傳統的瀏覽方式去獲取資源不但效率低下且難以體現個性需求,推送技術因此應運而生。推送技術(push technology)又稱Webcast technology,最早由Pointcat Network公司提出,它提供了一種新的信息服務模型,在這種模型下服務是主動的,是根據用戶的特定需求,對有關信息進行篩選過濾、處理加工的一種新型的個性化的信息增值服務。[2]Push技術的應用研究涉及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查詢處理、網絡信息傳播障礙掃除、信息推拉系統、隨機信息傳播等眾多領域,在應用形式上也由起處的E-MAIL擴展到其他應用領域的多種形式,如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用戶。
RSS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意思是簡易信息聚合是一種基于XML標準、在互聯網上被廣泛采用的內容包裝和投遞協議。RSS的價值在于信息的更新和聚合,它能實時跟蹤信息資源的更新,并顯示更新數目到指定的訂閱資源后面,可以讓用戶有針對性地查看信息,讓用戶主動地去獲取信息,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了。[3]它在教育中的價值也在于這兩個方面,因為教育信息同樣存在網絡信息更新連續(xù)和散亂的特點,網絡中的教育信息更是如此。也正因如此,推送技術在網絡教學平臺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具體的說,推送在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服務平臺中有以下作用:1)自動跟蹤學生的評論;2)即時發(fā)布咨詢和輔導信息;3)自動聚合最新的心理資源。
盡管推送技術已經存在許多成功案例,但仍存在“資源隱晦”、“個性化和智能化不足”等問題,把人工智能、知識發(fā)現技術以及數據挖掘技術融人到 Push技術中,從而形成智能推送技術是未來 Push技術研究的一個熱點方向。信息的智能推送有利于提供推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有針對性地、及時地向用戶主動推送所需信息,更有效地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要求。web數據挖掘,是在web環(huán)境下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是從web的超鏈接結構、網頁內容和使用日志中提取有用的模式和隱含信息。web上信息的表現具有多樣性,這也就決定了web挖掘任務同樣也具有多樣性。根據處理對象的不同,web挖掘一般可以分為web內容挖掘、web結構挖掘和web日志挖掘三類。[4]
綜上所述,數據挖掘和推送技術已經在眾多領域中有了一些成功的應用,本研究試圖在這些應用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以內容聚合與推送系統為基礎,集心理健康教學、過程管理、在線干預為一體的網絡服務平臺,它不僅僅是一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更重要的是一個預警和干預平臺。
3 技術路線
3.1 系統體系結構
平臺按照Browser/Server模式,將傳統的瀏覽器/服務器的兩層體系結構擴展成瀏覽器 應用服務器加數據庫服務器三層體系結構。系統采用JSP與SQL Server 2005 數據庫相結合,其實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SQL Server 2005 作為數據倉庫,用Servlet等高性能服務器端程序作為后臺總控程序,JSP程序在前臺運行,其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3.2 系統的功能模型
系統主要分心理測評系統、心理檔案管理系統、心理咨詢系統、網絡課堂、心理預警等模塊組成(見圖2)。
心理測評系統:平臺內嵌心理測評系統,能夠從學生的個體的人格、心理健康、能力傾向、情緒管理、生進行全面的測量,說明個體的心理特性和行為,也可以對同一個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間的差異性比較,發(fā)現行為變化的原因,為決策提供信息。
在線心理咨詢系統:系統提供了包括微博、微信、QQ、電子郵件、論壇等多種同步和異步的咨詢方式,使學生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避免了面對面的壓力和尷尬,讓學生消除顧慮、敞開心扉,有利于咨詢師更全面地了解當事人的真實心理狀況,采取恰當的措施為其分憂解難。同時也利于咨詢師存儲和查詢案例。
心理健康網絡課堂:主要包括學習資源、專題討論、視頻講座、答疑解惑等模塊,內容包含課程專題的學習資料、推薦書目、課程課件、優(yōu)秀論文等,同時包含大學生普遍存在和關心的心理問題的講座視頻、音頻、動畫;也提供了大學生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的區(qū)域。最后平臺還提供相關軟件協助學生放松心情、舒緩情緒;
心理檔案管理:對學生測評結果建立信息檔案、學生咨詢記錄、存儲學生網絡行為的挖掘和推薦結果等。
心理預警:一方面通過對測評結果的篩選和統計,向學校心理輔導工作者提供信息,另一方面能對篩選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動態(tài)關注,并根據挖掘的數據,利用短信、郵件等多種方式進行預警。
系統管理:主要用于賬號的建立和刪除、密碼修改、權限設置、數據統計等。
3.3 教師角色用戶模塊圖
教師登陸平臺后能夠進行在線咨詢、個別輔導、主持同步和異步討論、預警,進行測評管理、推送管理、預警信息管理等,另外系統還提供了信息發(fā)布、資源發(fā)布、咨詢反思等模塊(見圖3)。
3.4 學生角色用戶模塊圖
學生用戶登錄到平臺后能進行心理測試、在線咨詢、在線預約、瀏覽推送信息、學習在線課程和網絡資源;還可以參加同步和異步討論,最后系統還提供了放松空間、日志反思等模塊協助學生減輕壓力、舒緩心情。
4 基于web日志挖掘的網絡平臺運行
4.1 心理測評及跟蹤階段
從新生入校開始,利用心理普測軟件對新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信息采集,根據新生心理量表的初次測評,從中篩選出心理方面值得關注的學生,設定為學生跟蹤群體。
4.2 測評結果分析階段
根據測評結果,將學生的心理危機分成三個等級進行處理,第一是高危級對象,癥狀表現有精神病性障礙、有明顯的人格缺陷、或不安全感等;第二是心理危機重點干預對象,癥狀表現有曾談論并考慮過自殺,嚴重的自卑感,患有中度抑郁癥和躁狂癥,長期存在睡眠障礙并嚴重影響學習、生活等;第三是日常關注對象,范圍是中度以上心理問題者。[5]
4.3 Web挖掘階段心理干預階段
對心理問題者的網絡行為進行關注、追蹤和日志挖掘。首先通過用戶識別和會話識別對對Web日志文件的數據進行凈化,刪除與挖掘無關的數據;其次,利用用戶聚類算法對用戶會話數據庫和事務數據庫實施挖掘,挖掘模塊輸出的模式庫保存在數據庫服務器中,生成推薦結果。最后,根據模式庫中建立的用戶訪問模式興趣模式,為每個用戶實時推薦信息。
4.4 心理危機后干預階段
主要是對前期的心理干預進行評估,然后再次進行心理輔導 或者心理治療, 對于有嚴重危害傾向的學生應該及時建議其休學治療,以免造成危害性事件。
5 結束語
平臺能根據個人需求特征的信息分析、篩選或過濾技術,可以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進行智能性識別、預測,按照用戶要求自動搜集定制信息并向目標學生主動傳遞,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經過挖掘和聚合的數據也為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促進學生陽光健康成長,構建和諧校園和維護校園穩(wěn)定大局具有重要意義。最后平臺對新時期互聯網高校輿情管理與應對機制也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鄭田.談高校利用網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與方法[J].新課程研究,2007(12):119-120.
[2] 吳彥文,王婷.主動推送式學習支持系統的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10(11):54-57.
{3] 李期位.農業(yè)信息智能推送技術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1.
[4] 李燕風.WEB訪問信息挖掘系統[J].計算機工程,2003,29(15):46-47.
[5] 何元慶,姚本先.構建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初探[J].教育與職業(yè),2005(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