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
“我開發(fā)了大陸市場。”
這個人說完給我一張名片。抬頭上,寫著是某某公司的經(jīng)理。
一個經(jīng)理能開發(fā)一個市場嗎?沒有整間公司職員的努力,沒有老板的眼光和大力支持,你做得到嗎?如果是你一個的,那么去開另一間公司吧。
怎么可以把一切歸功于一個“我”字?就算是老板,在外國也用“我們”,從不是“我”。英文的“We”是謙虛的,我們就學不會用這個字眼。
“我把赤字減輕了?!?/p>
政府里的一個小官說。單靠你一個人?簡直是笑話嘛。
“我的宣傳做得很成功!”
你、你、你?
可憐得很,這些人是爬蟲類。
這個“我”字,說慣了,在老板面前也用,老人家聽了心里當然不舒服,但是狐貍嘛,笑著說:“非你不可?!?/p>
轉(zhuǎn)頭,找到另一個人,即刻炒你魷魚。留下你這種人,是危險的。
年輕人總認為自己不可代替。在當今集體制作、合群經(jīng)營的商業(yè)社會中,已經(jīng)沒有了一個“我”字。公司一上市,連做老板的也是受薪,做得不好隨時給股東們拋棄,哪來的我、我、我?
生意做得愈大,愈學會用人,知道人才會替你帶來財富,而常把“我”字變?yōu)榭陬^禪的家伙,將會替公司帶來禍害,小心小心。
要做“我”?也行,去當藝術家吧!一幅畫、一件雕刻,沒有了“我”,就死了。
寫文章也是,用“我”是種特權。
做生意嘛,還是少幾個“我”,用回“我們”吧,笨蛋!
(柳依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