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真
近幾年關于老人的話題,總會因為又有一個老人倒地之后被年輕人扶起來,然后這個好心的年輕人或天真有愛的娃娃就等于給自己認領了一個干媽或干爹,并非自愿的。故事的始作俑者是南京某地判下的一個路人議論紛紛的案子,據說有人做了一回雷鋒扶起了一個老人,據說老人言之鑿鑿自己是被該青年撞倒,然后法院判下來一個賠償決定。
故事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之后類似的故事紛紛上演。
于是人們說世風日下?。槔喜蛔饏?!聞所未聞啊!
過去真的不曾發(fā)生這樣的事嗎?首先,媒體應該檢討自己的責任。
雖然媒體的游戲規(guī)則就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然而對于負面新聞的無底線拼搶,會令人產生一種錯覺,天下的老人都是為老不尊的東西,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是一碰就倒就打滾就撒潑。老人被妖魔化了么?肯定的。
然后再說說那些沒有保險的老人。無論什么原因倒地,老人的骨頭又脆又疏松,難免不傷筋動骨。動輒就是十幾萬、幾十萬的醫(yī)療費,還不用說子女請假照看,保姆請不起。僅僅醫(yī)療這一項如果有保險、如果有單位,結果不會是這樣的!早年間沒有強制車險的時候,發(fā)生刮蹭等等也是打得頭破血流。我認識的一位政協的年輕司機撞了一個老人,以后年年春節(jié),老人家都坐在機關的臺階上等待救濟,把那個司機熬到了中年。后來有了車險,碰撞之后的小故障,最常見的是互留電話,“找保險公司理賠吧!”有的青年男女不打不相識,還成了戀人。
啰嗦了這么多,是想說明,一個人的生命若有一個底線做保障,誰會為老不尊呢?那些沒有尊嚴的老人,往往是他們的子女不給他們尊嚴,能干家務帶孩子就有笑臉,一旦干不成家務就是冷臉。
想想那些晚景凄涼無依無靠的老人。此亦人父,此亦人母也。
沒有慈悲的兒女,就難有自尊的老人。這是說環(huán)境,說家庭。
最后說說老人。
其實是想說說即將老的人。一生不能只活一個孩子。把嘴里省下的一點一滴都給了孩子,孩子吃雞腿自己吃雞屁股,不得癌癥也難有幸福的晚年。為什么?子女認為你就該吃雞屁股,認為你一旦不創(chuàng)造價值還有嘛用?
為自己好好活也是為了孩子。為自己攢下養(yǎng)老的錢,買上保險,鍛煉好身體,你好了,就是孩子的福分。
東北的一個大叔讓騎電驢子的年輕人撞了。大叔說我是沈飛的職工我有保險。年輕人走了。過了好多天人們才發(fā)現這個大叔月入不到兩千元,老伴生病,把房子賣了治病,一家人住在租來的房子里。
我看了這條新聞真的落淚了,在心里為他祈福。
真的沒有任何理由成為變壞的借口。如果我們還有良心,還有信仰。如果我們對他人也有一份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