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淺予
在瑞士,有一座被群山包圍的小鎮(zhèn),1754年,一位據(jù)說“極度富有”的商人雇用當?shù)刈詈玫慕ㄖ?,使?00棵杉樹,歷時4年,在小鎮(zhèn)的中心修建了一棟共有40個房間、100多扇窗戶的“大木屋”。
或許為了減輕昔日不擇手段獲取財富所帶來的負罪感,大木屋的主人請工匠在門楣上刻下了這樣一句話:“不要忘記,身體總會歸于塵土,為蟲蟻所食?!?/p>
1977年,法國畫家巴爾蒂斯到瑞士旅行,偶然在這座與世隔絕的小鎮(zhèn)上見到了大木屋,他望著門楣上的“格言”,對身后的日本妻子說:“盡管我沒有像上一任大木屋主人那樣備受負罪感的折磨,但我從未忘記我們都是匆匆過客?!?/p>
這位被畢加索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決定買下大木屋,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新的生活開始了。每天清晨,他走進畫室,一直工作到太陽落山才放下畫筆。他作畫的速度極慢,一生的作畫數(shù)量僅為畢加索的1%,他的畫是畫商爭購的焦點,一幅可以賣到幾百萬美元。但他有一個讓畫商痛心的癖好:喜歡將自己感覺畫得不好的畫涂掉。
10年過去了,20年過去了,他始終沒有“出山”的跡象。他不在江湖,可江湖上關于他的傳說卻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想見到他,但一批又一批的記者、崇拜者,甚至純粹好奇的人,穿過陡峭的山谷到達小鎮(zhèn)時,卻發(fā)現(xiàn)大木屋的門緊閉著。
這些一無所獲的人并沒有因此而不滿,在他們看來,能夠看到傳說中的大木屋,感受這位神秘的畫家正靜靜地坐在某一個房間里作畫,就已經(jīng)足夠了。他,連同他的大木屋,都成了傳奇。
2001年,在他93歲那一年,他在大木屋中離開了人世。生前,他曾說:“我一直在我的畫里確認自我,結(jié)論是:我不存在?!彼龅搅耍麉s無法做到不在別人的心中存在,就像有的人竭盡全力甚至不擇手段,卻無法存在于別人的心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