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
走進一家餐廳,常常聽見一些顧客還沒點餐就急忙問服務員:“這里有WiFi嗎?密碼是多少?”移動互聯網時代,WiFi就像空氣和水電,不僅需求量巨大,某種程度上甚至成了一種 “剛需”。
雖然WiFi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極為便利的聯網方式,但它同時也存在信號不穩(wěn)定、網速慢和安全系數較低等缺陷。
不久前,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宣布,他們已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網絡通訊技術——LiFi(Light Fidelity,燈光上網),直接利用LED燈的光源傳輸網絡信號。研究人員將網絡信號接入一盞功率1瓦的LED燈,在燈光 “照耀” 下,4臺電腦即可上網,最高速率可達3.25G,平均上網速率達到150M,堪稱世界最快的“燈光上網”。
實際上,LiFi也被稱為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可見光通信)。早在2011年7月,德國物理學家哈拉爾德·哈斯就在Ted大會上向人們展示了這項專利成果。哈斯希望將電燈泡變成一個路由器,這樣不僅可將其用作照明工具,而且還可用作通訊工具。
LiFi的工作原理其實和無線電波傳播網絡信號類似。研究人員通過給LED燈泡加裝微芯片,使燈泡以極快的速度閃爍,“亮了表示1,滅了代表0”。通過這種方式,LED燈泡可以快速傳輸二進制編碼。但由于燈泡閃爍的頻率高達每秒數百萬次,所以人的肉眼根本無法察覺,而搭建在筆記本電腦或手機上的信號接收裝置(通常是一些帶有攝像頭的光敏傳感器)則可以接收到這些變幻多端的信息。
較之WiFi,LiFi具有經濟和速度快等明顯優(yōu)勢。在哈斯的美好設想中,如果LiFi得到普及,那么全世界約140億盞燈泡都可以成為觸手可及的互聯網接入點,幾乎不需要新建任何新的基礎設施。此外,“可見光頻譜的寬度是射頻頻譜的1萬倍”,這意味著LiFi能提供更高的帶寬和更快的網速。哈斯此前估算LiFi能帶來高達1G的數據傳輸速度,而復旦大學此次研究中的最高速率達3.25G,這對于追求效率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莫大的便捷。
不過,LiFi也有局限。譬如,它無法穿透物體進行傳輸,一旦可見光被擋住,信號就會中斷;人們想要享用LiFi,就必須讓移動設備停留在燈光下。不過,這一“短板”也有可能變成LiFi的“亮點”。在一些機密會議要地以及對無線電波有所限制的場所(如醫(yī)院、飛機、海底等),LiFi也許會備受青睞。
可以說,LiFi雖然看似美好,但目前還有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此時說“LiFi將取代WiFi”顯然是夸大其詞。就連哈斯自己也表示:“可見光通信并不是WiFi的競爭對手,而是一種相互補充的技術?!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