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芳[東南大學藝術(shù)學院,南京211189]
傅山“四寧四毋”藝術(shù)觀成因分析
⊙張?zhí)m芳[東南大學藝術(shù)學院,南京211189]
傅山提出“四寧四毋”的觀點,內(nèi)涵深刻、發(fā)人深省。這一藝術(shù)觀的形成,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刻骨銘心的遺民情結(jié)密切相關(guān);他在習字做人方面做出崇顏抑趙的選擇,體現(xiàn)出他將書品與人品相等同,蔑視“奴性”以求自我人格完善的精神境界。
傅山四寧四毋成因
傅山晚年提出“四寧四毋”的觀點:“寧拙勿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這一觀點生發(fā)于“作字與作人”的關(guān)系探討,既是傅山教育子孫“作字先作人”的準則,也是他一生書法藝術(shù)創(chuàng)作實踐的理論總結(jié),內(nèi)涵深刻,發(fā)人深省。
傅山在《作字示兒孫》中寫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誠懸有至論,筆力不專主。一臂加五指,干卦六爻睹。誰為用九者?心與腕是取。永真羲文,不易柳工語。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平原氣在中,毛穎足吞虜?!雹僭撛姀摹白髯峙c作人”的關(guān)系入手,將人品道德與書法技藝相聯(lián)系,認為“作人”是“作字”的必備前提,只有具備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學習書法才可能達到至高境界。如果喪失人品道德,單憑筆墨技巧訓練也于事無補。正如唐柳公權(quán)所言“用筆心正,心正則筆正”。為了兒孫習書不走邪路,傅山為其指定了書家典范——顏真卿。顏真卿曾在平定叛亂中為國捐軀,是典型的忠臣形象,其思想、道德、人品堪稱是學習的楷模,只有具備魯公的浩然正氣,筆力才足以吞虜??梢?,傅山以顏真卿一代忠臣的光輝形象來教育子孫做人、習字,重視人品遠遠超過筆墨技巧,其目的正是要借書法來表達政治倫理思想。②在《作字示兒孫》跋文中,傅山闡述了自己的習書經(jīng)歷、書法轉(zhuǎn)向原因,并提出了獨樹一幟的“四寧四毋”藝術(shù)觀:
貧道二十歲左右,于先世所傳晉唐楷書法,無所不臨,而不能肖。偶得趙子昂香山詩墨跡,愛其圓轉(zhuǎn)流麗,遂臨之,不數(shù)過而遂欲亂真。此無他,即如人學正人君子,只覺觚棱難近,降而與匪人游,神情不覺其日親日密,而無爾我者然也。行大薄其為人,痛惡其書淺俗,如徐偃王之無骨,始復宗先人四五世所學之魯公而苦為之,然腕雜矣,不能勁瘦拗如先人矣。此之匪人,不亦傷乎!不知董太史何所見而遂稱孟為五百年中所無。貧道乃今大解,乃今大不解。寫此詩仍用趙態(tài),令兒孫輩知之,勿復犯此,是作人一著。然又須知趙卻是用心于王右軍者,只緣學問不正,遂流軟美一途。心手之不可欺也如此。危哉!危哉!爾輩慎之。毫厘千里,何莫非然?寧拙勿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霜紅龕集》,卷四)
傅山以自己的習書經(jīng)歷來啟示兒孫,習書的難易與人品的高下息息相關(guān),董、趙書法圓轉(zhuǎn)流麗易學,而正人君子的書法卻總感覺“觚棱難近”,究其原因在于人品高尚不易學到。如若降低學習標準,又會淪為“與匪人游”??梢?,只有選擇具有高尚人品的書家作為學習的典范,才會獲得人品與藝品的雙向提升。
一
傅山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際,戰(zhàn)火紛飛、異族入侵,社會動蕩不安,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異常激烈,他親眼目睹了明王朝由腐敗到覆滅,親身遭受過民族壓迫和文化專制的迫害,所有這一切凝聚為深刻的遺民情結(jié),刻骨銘心,揮之不去。加之愛妻早逝、獨子年幼、老母年邁,家事、國事,事事使他感到憂慮憤懣,復興明王朝的堅強決心油然而生。在三立書院學習期間,結(jié)識眾多仁人志士,未脫“山林氣”③的傅山,曾著充滿“反常之論”的《性史》抒其“異端”思想;充滿正義感的傅山,曾為解救慘遭誣陷入獄的山西提學袁繼咸,變賣家產(chǎn)并率百余名三晉學子長途跋涉進京請愿,使其冤案得以昭雪;懷有赤子之心的傅山,曾在京請愿之際,四處走訪參觀,深刻地認識到明王朝腐敗根源所在,寫有《喻都賦》抒發(fā)其拯救朝廷、強國富民之策。
甲申之變(1644年)即崇禎17年,兩起重大變故對傅山震動很大。其一是李自成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起義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迫使崇禎皇帝于煤山上吊;其二是起義軍失誤造成清軍入主中原,先揚州屠城后血洗嘉定。國難當頭之際,傅山產(chǎn)生了“興亡著意拼”的決心,他輾轉(zhuǎn)于山西壽陽、平定、盂縣、汾陽、孝義、介休、靈石、祁縣等地,積極參與、支持和聲援各地義軍,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晉地的反清復明活動。然而明室如同大廈將傾,已到無力回天之地。清兵壓晉,抗清成效不大,傅山毅然決定出家,在壽陽五峰山拜名道士郭靜中為師,自稱“朱衣道人”,從此隱居,以表其反清復明的宏愿,誓與清廷不合作。這種“不合作”態(tài)度,直到老年都未曾改變,康熙當政后推行舉薦拔優(yōu)的博學鴻詞科,啟用漢族民間知名學者,通過緩和與漢族知識分子階層的緊張關(guān)系來化解民族矛盾、粉飾太平。七十二歲的傅山迫于情勢不得已赴京,但拒不進城停宿在崇文門外圓覺寺,并以病患為由未參加應(yīng)試。康熙非但沒有治罪,還授以“中書舍人”之銜,宰相馮溥勸傅山入朝謝恩,然而倔強的傅山斷然拒絕,即使被強行連人帶床抬其入朝,仍不屈服??梢?,傅山拒不侍清的決心之堅定。身為明王朝的遺民,傅山一生對故國懷有深厚的眷戀之情,卻只能寄寓于詩文書畫當中,抒發(fā)其國破家亡、不肯向權(quán)貴低頭,永遠不作“貳臣”的拳拳之心。
二
傅山的民族意識和遺民立場影響了他對習字做人的取向,做出了“崇顏抑趙”的選擇。盡管趙孟與顏真卿都是書法大家,但傅山對他們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貶斥屈身仕元的趙孟,贊頌忠君愛國的顏真卿。趙孟作為宋朝宗室后裔而投身元朝,是其揮之不去的品格污點。傅山曾說:“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霜紅龕集》,卷二十五·訓子侄)而對于顏書,傅山卻將其視為學習的楷模,“常臨二王,書羲之、獻之之名幾千過,不以為意。唯魯公姓名寫時,便不覺肅然起敬,不知何故?亦猶讀《三國志》,于關(guān)、張事,便不知不覺偏向在者里也”④。正是出于對顏真卿的人品欽佩,才導致他對顏書的熱愛,“晉中前輩書法,皆以骨氣勝,故動近魯公,然多不傳。太原習此伎者,獨吾家代代不絕,至老夫最劣,以雜臨不專故也”(《霜紅龕集》,卷四十·雜記五)。而且,顏真卿晚年書風蒼勁雄健、氣勢磅礴,傅山為顏書所傾倒,“才展魯公貼,即不敢傾側(cè)睥睨者。臣子之良知也……山三十年前細細摹臨,至今遂對面做夢。老矣耄矣”⑤。在顏真卿的人格魅力和大氣磅礴書風的感召之下,入清后傅山更是將自己對明王朝的民族情感和恪守遺民政治立場的道德操守,遷移到對書法創(chuàng)作當中,驅(qū)使他以顏書為典范,示其忠臣品格。⑥
三
“四寧四毋”藝術(shù)觀,反映出傅山的反“奴性”思想。明代萬歷年間之后,思想解放潮流強烈沖擊著教條主義和復古主義,李贄的“童心說”、湯顯祖的“唯情說”、公安派的“性靈說”等貫穿強烈的革新與自由獨創(chuàng)精神;尚“奇”的晚明美學潮流,充斥晚明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如此背景之下,傅山以“丑”“拙”“支離”“直率”作為審美追求,這種突破常規(guī)正統(tǒng),特立獨行的“異端”之內(nèi)特色,與其“反常之論”相呼應(yīng)。他反對理學家的迂腐拘訥,對宋以來理學及其陳腐觀念進行了大膽的批判,“凡所稱理學者,多不知詩文為何事何物,妄自謂我圣賢之徒,豈可無幾首詩、幾篇文字為后學師范,遂高興如何物清意味,何物天下理而已矣”(《傅山手稿一束》)。傅山厭惡因循守舊,把沒有獨立見解的儒者,稱其為“奴人”?!白x理書尤著不得一依傍之義,大悟底人先后一揆,雖勢易局新,不礙大同。若奴人不曾究得人心空靈法界,單單靠定前人一半句注腳,說我是有本之學,正是咬人腳后跟底貨,大是死狗扶不上墻也?!保ā端t龕集》,卷三十六·雜記一)傅山反理學即反依傍、反奴性。而奴性的本質(zhì)正是喪失獨立人格,循規(guī)蹈矩,缺乏創(chuàng)造性,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傅山對奴性堅決反對,持以痛恨態(tài)度“,不拘甚事,只不要奴。奴了隨他巧妙雕鉆,為狗為鼠而已”(《霜紅龕集》,卷三十八·雜記三)。
傅山將反奴性的思想應(yīng)用于書法領(lǐng)域,認為不論寫詩、作字、繪畫要抒情言志,絕不能被規(guī)矩框架所束縛,“字亦何與人事,政復恐帶奴俗氣。若得無奴俗習,乃可與論風期日上耳,不惟字”?!翱瑫蛔宰?、隸、八分來,即奴態(tài)不足觀矣”(《霜紅龕集》,卷二十五·十六字格言)。傅山倡導富于個性才情的書法,認為墨守成規(guī)而無創(chuàng)新變化,是造成“奴書”的重要原因。由于當朝皇帝偏愛董、趙書體,導致朝野上下唯董趙獨尊,而對以骨氣勝的顏、柳書體卻無人問津,“凡事上有所好,下有甚焉。當時一書法噪于縉紳者,莫過于南董北米。董則清媚,米又肥靡。其為顏、柳,足以先后書法者無之。所以董謂趙孟為五百年來一人”(《霜紅龕集》,卷十四·書神宗御書后)。傅山極端厭惡、鄙視這種書風,“好好筆法近來被一家寫壞,晉不晉,六朝不六朝,唐不唐,宋元不宋元,尚煥煥姝姝,自以為集大成,有眼者一見,便窺見室家之好”(《霜紅龕集》,卷二十五·十六字格言)。他認為“幽獨始有美人,淡泊乃見豪杰,熱鬧人畢竟是俗氣”(《霜紅龕集》,卷二十五·十六字格言),充分體現(xiàn)出傅山反奴性,潔身自好的價值取向。
綜上所述,傅山提出“四寧四毋”書法藝術(shù)觀,把“作字”與“作人”緊密聯(lián)系,這是特定歷史背景之下,以政治倫理道德為評判標準,以人論書的產(chǎn)物,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反依傍,蔑視奴性,追求自我人格完善的精神境界。
①(清)傅山:《霜紅龕集》(卷四),山西人民出版社影印丁寶銓本,1985年版。(下文有關(guān)引文均出自此書,不再另注)
②鐘一鳴:《論傅山的書學思想》,《江漢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③魏宗禹:《傅山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頁。
⑥白謙慎:《〈傅山的世界〉17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版,第125頁。
⑦⑧⑨載郭丹:《先秦兩漢文論全編》,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頁,第154頁,第622頁。
⑩(宋)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載潘運告主編:《宋代書論》,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頁。
?李世英:《論傅山反奴性的文學思想》,《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作者:張?zhí)m芳,東南大學藝術(shù)學院2012級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shù)學理論、藝術(shù)傳播。
編輯: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資助項目“媒介演化與藝術(shù)傳播研究”(同時系東南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資助),項目編號:CXZZ13_0141;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藝術(shù)學經(jīng)典理論文獻研究”,項目編號:2010JDXM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