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霖之,司 琦
(浙江大學 教育學院體育學系, 浙江 杭州 310028)
相關研究表明,體力活動與身體健康關系密切,體力活動不足是影響健康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之一。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2002年世界健康報告中明確指出,體力活動不足是一個主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對疾病危險因素的調查表明,全世界6%死亡人口是由體力活動不足所導致,其已經(jīng)成為四大致死因素之一[2]。體力活動不足與一些慢性疾病的發(fā)生也密切相關,已有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證實,參與規(guī)律性的體力活動能夠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骨質疏松、抑郁、肥胖等疾病的風險[3]。為此,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于2005年發(fā)起專家制定了相應的運動指南,建議青少年兒童每天進行至少1小時的體力活動[4]。有研究發(fā)現(xiàn),80%以上的青少年沒有達到運動指南所建議的有氧運動的活動量[5]。根據(jù)《中國群眾體育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提供的數(shù)據(jù),1996年我國16歲以上的體育人口(每周鍛煉3次以上,每次持續(xù)時間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體育鍛煉者稱為體育人口)為15.46%,25歲以下體育人口占體育人口總數(shù)的30.47%[6]。由上述中美兩國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堅持規(guī)律性體力活動的人口不足兩成。
體力活動不足,從而影響健康,開始出現(xiàn)低齡化的趨勢。我國自1985年以來,每隔5年組織一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最近一次2010年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的報告中指出,目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總的趨勢是: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下滑趨勢開始得到遏制,但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xù)上升,并出現(xiàn)低齡化傾向,肥胖率繼續(xù)增加[7]。公告認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中小學生超重與肥胖檢出率不斷增加,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增高且出現(xiàn)低齡化傾向。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但體力活動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
青少年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這一時期生活模式的選擇不僅與個體生長發(fā)育關聯(lián),而且影響到個體體質的動態(tài)改變和今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一般認為青少年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獲得的運動技能對成年后的生活方式仍有積極的正面影響[8],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教育體系,現(xiàn)有中小學生約1.96億[9]。青少年學生每天有近10小時的時間在校園中渡過,因此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影響青少年校內體力活動水平,對促進青少年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而目前我國關于促進青少年體力活動的相關研究多以個體為干預對象的理論或模型為依據(jù)(如階段變化模型、自我效能理論等),需要針對個人特點制定干預措施,使得干預效率較低,成本較大。根據(jù)社會生態(tài)學模型的觀點,個體行為必然受到所處社會文化和物質環(huán)境的影響[10]。因此本文旨在歸納國內外從社會支持和學校環(huán)境政策層面出發(fā)以促進青少年校內體力活動的相關研究,為有效促進我國青少年校內體力活動提供相關參考。
本文在CNKI中文數(shù)據(jù)庫和web of science英文數(shù)據(jù)庫 ,以摘要中包含主題詞“體力活動”或“鍛煉”,并且同時包含“青少年”,又同時包含“干預研究”或者“干預”為專業(yè)檢索條件,對2013年7月之前的中英文期刊進行計算機檢索;其次,對首次論文檢索過程中,符合檢索條件論文的全文和參考文獻進行了人工檢索,增補在計算機檢索過程中漏檢的論文。最后選取32篇中英文文獻進行綜述,其中中文文獻13篇,英文文獻19篇。
2.1.1 國外體力活動社會支持研究現(xiàn)狀。國外體力活動社會支持方面的研究(Vilhjalmsson 等[11],1998;Tao Zhang[12],2012)不僅關注社會支持對體力活動的影響,還進一步研究社會支持來源不同對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影響。 Vilhjalmsson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朋友關系的親疏程度會對青少年體力活動有不同程度的影響。2012年,Tao Zhang研究發(fā)現(xiàn):朋友、父母、體育教師的社會支持對青少年體力活動影響不同,依次降低。
此外,Robbins等人的研究(Robbins[13],2008; Panter[14],2010)指出,社會支持對青少年交通方式的選擇有影響。該類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和朋友的社會支持對促進學生在上學途中選取步行或者自行車方式存在顯著差異,學生得到來自朋友和父母的社會支持越多他們就越傾向于采用步行和自行車方式。可見父母與朋友的支持對青少年兒童的行為具有很大影響。 Robbins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對不同年齡、性別的作用是不一致的。
Haye[15](2011)和Wallis[16](2011)對朋友關系網(wǎng)絡與青少年體力活動的關系進行探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兒童的體力活動水平和他們的朋友關系網(wǎng)絡存在相關性。受訪者傾向于和自己進行相似程度體力活動的人交朋友,隨后會努力趕上朋友的體力活動水平。所以研究者認為采用朋友網(wǎng)絡的干預策略可能會對促進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有較好效果。
2011年,Ya-Wen Hsu[17]等人在美國的一項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調查了350名初中學生,結果指出來自家庭的社會支持與受訪者參與中到大強度的體力活動顯著相關。家庭社會支持較低的人群會有更多的久坐或者進行低強度的體力活動。來自家庭的社會支持對促進青少年體力活動減少久坐行為,還可能會影響兒童對體力活動的態(tài)度。
Vilhjalmsson等[11]人的研究指出,較為親密的朋友會對青少年行為產生影響可能會比較為疏遠的朋友更重要,因此區(qū)分朋友(關系較親密的人)和同伴(關系一般的人,同學等)對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參與體力活動可能存在影響。
2.1.2 影響在校青少年體力活動的校園環(huán)境和政策因素。國外關于校內環(huán)境對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影響因素,大部分研究(Bocarro[18],2011; Durangt[19],2009; Wechsler[20],2000; Haug[21],2010; Sallis[22],2006; Verstraete[23],2006)指出學校運動場地、器材的數(shù)量,種類與青少年校內體力活動有關。不同于國內研究,他們還關注運動場地和器材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對青少年在校期間體力活動的影響。 Durangt等2009年開展的探究學校環(huán)境和政策與青少年體力活動間的研究中指出,放學后學校場地的可及性與體力活動水平存在相關性。Wechsler等在2000年研究運用學校環(huán)境促進體力活動和健康飲食的研究中指出:學校在課間休息和放假期間向學生開放使用學校的運動場地,這樣就可以增加更多的機會供學生進行體力活動。
關于學校政策提供的鍛煉機會方面的研究(Hobin[24]等,2012; Dwyer[25],2006;Bocarro[26]等,2011; Wechsler[20]等,2000;Sallis[22],2001; Haug[21]等,2009)中指出,學校組織校內、校際間的運動項目與青少年在校期間體力活動相關。校內、校際間的項目開展能夠增加在校學生參與體力活動的機會;每天開設體育課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青少年在校期間的體力活動水平。
2.1.3 國外鍛煉干預研究現(xiàn)狀。1996年,Dishman等人對127項使用鍛煉干預的研究進行了元分析。研究中所使用的鍛煉干預可以分為七種類型: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 如強化和刺激控制等),認知行為改變(cognitive behavior, 如自我監(jiān)督,自我強化等),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健康風險評價(health-risk appraisal,如通過測試,為被試提供導致體適能水平低下的原因),鍛煉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如建議進行規(guī)律鍛煉),組合型干預(combined interventions,將上述方式組合進行)和體育教學課程(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如合理安排課程內容)[6]。2002年,Kahn等人對鍛煉干預有關的研究進行綜述,將干預策略分為四種類型并明確相應的決定因素:①信息型干預(informational approaches):改變人們有關鍛煉行為益處和鍛煉機會的知識和態(tài)度;②行為型方式(behavior approaches):教授人們相關技能以參與鍛煉或維持鍛煉行為改變;③社會型方式(social approaches):創(chuàng)造激發(fā)和增加行為改變的社會環(huán)境;④環(huán)境和政策方式(environmental and policy approaches):改變物理和組織環(huán)境,為個體提供更安全、更便利和有吸引力的鍛煉場所[6]。
Blamey等研究人員和Brownell等研究人員分別于1995年和1980年[27],以在公共場所張貼海報的形式提高樓梯使用率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張貼海報3周,樓梯使用率會得到提高;但是揭除海報一段時間內,樓梯使用率會下降到干預前水平。從中可以看出單獨的張貼海報只是促成鍛煉行為的因素,效果是短時的,并不足以使人們維持鍛煉行為,所以需要制定對維持鍛煉行為有效的干預措施。
2008年,Webber[28]等針對促進美國初中女生體力活動的干預研究(TAAG, Trial of Activity for Adolescent Girls),采用隨機對照組實驗,通過學校提供給女生體力活動的支持,給予女生增加體力活動的相關信息,使女生在校獲得更多體力活動的機會,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結果顯示實驗組女生的體力活動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2003年,Sallis[29]等在美國研究一項對初中學生體力活動和健康飲食的干預計劃(M-SPAN, Middle-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study),采用隨機對照的準實驗方法,以社會生態(tài)模型為基礎,通過增加體育課數(shù)量,增加運動設施,組織體育活動,改變學校政策增加運動場地的可及性,宣傳體力活動計劃等措施增加初中學生體力活動。結果顯示,干預組整體上在體力活動水平上有明顯的提高。但在干預組內干預手段只對促進男生體力活動的效果顯著,對女生的效果則不顯著。此研究采用社會生態(tài)模型,與前期干預研究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是以多重因素對體力活動進行了干預,考慮不同因素對體力活動水平的影響,為制定干預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2.2.1 國內體力活動社會支持研究現(xiàn)狀。國內大部分研究(曹佃省,謝光榮[30],2009;陳炳傳[31],2011;李業(yè)敏[32],2010;屈曉春[33],2012)都表明,社會支持與青少年體力活動存在一定相關性,但少有研究對社會支持來源進行區(qū)分,使得不同社會支持來源對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影響機制不明確。2010,李業(yè)敏的研究中將社會支持變量引入計劃行為理論中,結果指出社會支持對大學生的鍛煉行為有一定預測作用,來自家庭和來自朋友的社會支持對預測大學生鍛煉行為效果不同。由此可見,討論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對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影響是有必要的。
國內也有研究(洪茯園[34],2010;戈莎[35],2012)指出一些社會支持對青少年體力活動沒有影響。2010年,洪茯園的研究指出父母朋友口頭言語鼓勵與青少年體力活動無關;2012年,戈莎研究指出家人支持和青少年體力活動沒有影響。這些觀點與國外的研究(Robbins[13],2008; Panter[14],2010; Tao Zhang[12], 2012)結果不一致,造成這些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社會支持的形式、國內外文化的差異等,需要進一步進行探究。但戈莎的研究指出,朋友同伴的支持只對男生有影響,這與國外研究(Sallis[29],2003; Robbins[13],2008)結果類似,所以如何對女生進行有效的干預需要進一步研究。
2.2.2 國內學校環(huán)境和政策研究現(xiàn)狀。國內關于學校環(huán)境和政策對青少年校內體力活動的影響,基本從學校提供的鍛煉機會(組織課外活動課、運動會等)和學校條件(場地和器材的數(shù)量)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在學校提供的鍛煉機會方面,國內研究(李明[36],2005;屈曉春[33],2012;付道領[37],2012)指出學校提供的鍛煉機會的數(shù)量(如課外活動課,運動會)和青少年校內體力活動有關;在學校條件上,國內研究(黎凱[38],2008;屈曉春[33],2012;付道領[37],2012)指出學校的運動場地和器材的數(shù)量對青少年校內體力活動有關。但以上研究僅從學校組織活動和運動場地、器材的數(shù)量上考慮是不全面的。周熱娜[39]等人2013年就環(huán)境對初中學生的體力活動的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場所的可及性、可選擇性對初中學生體力活動有顯著影響。周熱娜等雖然研究的校外環(huán)境,但對校內環(huán)境的對初中學生體力活動影響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2.3國內體力活動干預現(xiàn)狀。國內制定鍛煉干預措施基于的干預的理論和模型一般以針對個體的為主,如階段變化模型(許亮文[40],2004;司琦[41],2010),此模型需要研究人員針對個體處在的不同的鍛煉階段分別制定干預措施,花費的成本的較大。干預設計一般采用隨機對照前后測量的實驗設計(司琦[41],2010;呂虹穎[42],2012;李佳佳[43],2012),這種設計可以相對減少誤差。干預內容的選擇上可分為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許亮文[40],2004),行為改變(如強化和刺激控制,司琦[41],2010),運動干預手段(呂虹穎[42],2012;李佳佳[43],2012)。而提供健康教育和行為改變的方式需要針對個體,花費成本較大;以具體項目為干預手段,雖然對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促進作用,但效果只是一時的,并不能對學生產生持續(xù)性影響,還可能造成對不同人群的效果不一。
在社會支持方面,國內外研究都指出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兒童的體力活動水平存在一定的關系。后續(xù)有必要在研究社會支持對青少年體力活動影響的關系中區(qū)分其來源,在校學生體力活動有關的社會支持來源一般可以從朋友,父母,教師這三個方面展開,對于父母支持的作用國內外有不同的觀點,需要在研究中進一步探究其間的關系,并要結合如環(huán)境和政策因素探究對青少年兒童體力活動是否會產生多重影響。
在學校環(huán)境和政策方面國內研究學校環(huán)境對在校學生體力活動水平的影響研究較少,結合國外研究實例,學校環(huán)境影響在校學生體力活動水平因素包括學校體育課程,課外活動課的數(shù)量,校園運動場地的種類、數(shù)量和可得性,學校運動器材的數(shù)量,學校內或校際體育活動的開展數(shù)量。因此,在相關研究中以社會生態(tài)模型為基礎希望探究這些因素對初中學生在校非體育課期間體力活動的影響情況。
體力活動干預方面,國內外對于研究方法的選擇基本都采用準實驗的隨機對照設計。國內研究多數(shù)采用單一干預措施,并且大部分還停留在以運動方式進行干預的階段,此種干預手段在短期內會得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保持這種效果。近年來國內已有學者以健康行為模型為基礎,制定干預措施,但以往以個體為干預對象的理論或模型,需要針對個人特點制定干預措施,導致其干預效率較低,用于對群體干預有一定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借鑒國外以社會生態(tài)模型為基礎,從多重水平對青少年體力活動制定干預措施,以達到干預面廣,對維持被試體力活動水平有效的干預措施。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 Reducing Risk, Promoting Healthy Life. 6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publications/9789241599979/en/index.html.
[3] Bess H. Marcus, David M. Williams, Patricia M. Dubbert, James F. Sallis,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Studies :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Need to Know: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tabolism (Subcommittee on Physical Activity);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Working Group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Research[J].Circulation. 2006,114:2739-2752.
[4] 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nlines for Americans.
[5] http://www.healthypeople.gov/2020/topicsobjectives 2020/overview.aspx topicid=33.
[6] 司琦.鍛煉心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61.
[7] 教育部.2010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R].
[8] Strong WB, et al. Evidence based physical activity for school-age youth[J].Pediatr,2005(146):732-737.
[9] 教育部.2011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R].
[10] 傅華,李洋.現(xiàn)代健康促進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198.
[11] Runar Vilhjalmsson, Thorolfur Thorlindsson. Factors 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a study of adolescents[J]. Soc. Sci. Med. 1998,47( 5):665-675.
[12] Tao Zhang, Melinda A. Solmon, Zan Gao & Maria Kosma. Promoting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A Soci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12,24:92-105.
[13] Lorraine B. Robbins, Manfred Stommel, and Lauren M. Hamel. Social Support for Physical Activ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Public Health Nursing 2008,25(5):451-460.
[14] J R Panter, A P Jones, E M F van Sluijs, S J Griffin. Attitudes, social support and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as predictors of active commuting behaviour in school children[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10,64:41-48.
[15] Kayla de la Haye, Garry Robins, Philip Mohr, Carlene Wilson. How physical activity shapes, and is shaped by, adolescent friendships[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1,73:719-728.
[16] Kyle Macdonald-Wallis, Russell Jago, Angie S. Page, Rowan Brockman, et al. School-based friendship networks and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 spatial analytical approach[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1,73:6-12.
[17] Ya-Wen Hsu, Chih-Ping Chou, Selena T. Nguyen-Rodriguez, Arianna D. McClain, et al. Influences of Social Support, Perceived Barriers, and Negative Meaning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2011,8:210-219.
[18] Jason N. Bocarro, Michael A. Kanters, Ester Cerin, Myron F. Floyd, et al. School sport policy and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bserved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dle school children[J]. Health & 2012,18:31-38.
[19] Nefertiti Durant, Sion K. Harris, Stephanie Doyle, et al. Relation of School Environment and Policy to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d April 2009,79(4):153-159.
[20] Howell Wechsler, Randolph S. Devereaux, Margarett Davis, and Janet Collins. Using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y Eating[J]. Preventive Medicine 2000,31:121-137.
[21] Ellen Haug, Torbj?rn Torsheim, James F. Sallis and Oddrun Samd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door school environment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010,25(2):248-256.
[22] James F. Sallis, Terry L. Conway, Judith J. Prochaska, Thomas L. McKenzie,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School Environments With Youth Physical Activity[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1,91(4):618-620.
[23] Stefanie J. M. Verstraete, Greet M. Cardon, Dirk L. R. De Clercq, Ilse M. M. De Bourdeaudhuij. Increasing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during recess period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effects of providing game equip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6,16(4):415-419.
[24] Erin Hobin S. Leatherdale, Steve Manske, J. Dubin, S. Elliott, Paul Veugelers. A multilevel examination of factors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and time spent in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 sample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s 9-12 in Ontario, Canada[J].Int J Public Health 2012,57:699-709.
[25] John J. M. Dwyer, Kenneth R. Allison, Karen N. LeMoine, Edward M. Adlaf, et al. A Provincial Study of Opportunities for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 Secondary School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6,39:80-86.
[26] Jason N. Bocarro, Michael A. Kanters, Ester Cerin, Myron F. Floyd, et al. School sport policy and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bserved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dle school children[J]. Health &Place 2012,18:31-38.
[27] James F. Sallis, Adrian Bauman, Michael Pratt. Environmental and Policy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998,15(4):379-397.
[28] Larry S. Webber, Diane J. Catellier, Leslie A. Lytle, David M. Murray, et al.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dle School Girls: Trial of Activity for Adolescent Girls[J].Am J Prev Med.2008,34(3):173-184.
[29] James F. Sallis, Thomas L. McKenzie, Terry L. Conway, John P. Elder, et al.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s for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Middle Schools[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3,24(3):209-217.
[30] 曹佃省,謝光榮. 社會支持在青少年課外鍛煉性別差異中的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6):702-705.
[31] 陳炳傳.初中生體育鍛煉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1,30(1):33-35.
[32] 李業(yè)敏.鍛煉意向與行為的關系:計劃,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的作用[D].北京體育大學,2010.
[33] 屈曉春.西安市不同體育課外活動對學生體質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2.
[34] 洪茯園.上海市部分中學生體力活動和靜態(tài)生活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35] 戈莎.生態(tài)因素對我國城市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影響的研宄[D].北京體育大學,2012.
[36] Ming Li, Michale J. Dibley, David Sibbritt, and Hong Ya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Physical Inactivity in Xi’an City, China[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2006:2075-2085.
[37] 付道領.初中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研宄[D].西南大學,2012.
[38] 黎凱.北京市中小學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首都體育學院,2008.
[39] 周熱娜,傅華,李洋,Masahiro Umezaki.上海市某兩所中學初中生體力活動環(huán)境影響因素分析[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3,40(2):193-203.
[40] 許亮文,楊廷忠,馬海燕,劉婷婕. 對杭州市社區(qū)居民鍛煉行為的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4,25(3):313-315.
[41] 司琦,陳紅玉,劉海群,Cardinal.促進弱勢群體參與體育鍛煉的干預研究——以聽力殘疾學生為例[J].體育科學,2010,30(7):32-41,61.
[42] 呂虹穎.上海市初中學生鍛煉行為干預初步研究——以花樣跳繩項目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2.
[43] 李佳佳. 運動干預對中學生體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