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國
(江西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江西南昌330013)
憲法文義解釋的困境與出路探析*
劉 國
(江西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江西南昌330013)
文義解釋是憲法解釋的首選方法,由于憲法的原則性和抽象性,憲法的文義比一般制定法更難以琢磨。針對憲法語詞的概括性、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特征所帶來的解釋困境,人們曾做出過各種努力,但這些努力要么本身仍然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要么無法為特定案件提供可靠答案。通過深入剖析造成憲法文義解釋困境之根源的憲法語詞特征,可找到解決困境的有效途徑,即憲法語詞的含義是由其所指涉的事物本性來引導的,憲法語詞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或本質(zhì)為走出憲法文義解釋困境指明了方向。
憲法語詞;文義解釋;困境;事物本性
法解釋學是以法規(guī)范為研究對象的法律科學,無論是理論研究者還是實務(wù)工作者歷來都認為“文義解釋是法律解釋的開始”。法學的終極目的在于窮究法的目的,但始終不能離開法的文、字、句,一旦離開法的文、字、句,就無以維持法律之尊嚴及其適用的安定性,因此法律解釋的第一步必然是“文義解釋”,只有在有復數(shù)解釋的可能性時,始為其他解釋方法。①參見楊仁壽:《法學方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頁。然而,文義解釋依靠法律意旨賴以承載的文字符號,這些文字符號由于各種原因存在著不確定性因素,這給解釋者帶來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困擾。憲法解釋與一般法律解釋一樣,需以被解釋的文本語詞為出發(fā)點。盡管憲法文義解釋因受制于憲法語詞的特點而存在諸多解釋上的困境,但由于文義解釋是憲法解釋繞不過的坎,因此釋憲者必須正視。其實,對于憲法文義解釋所面臨的困境,并非束手無策、無計可施。筆者認為,如果從造成憲法文義解釋困境的根源入手,通過對這些根源的深入剖析,就能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和方向。
憲法文義解釋是以憲法語詞為出發(fā)點的,憲法語詞不僅是傳達制憲者意圖的工具,也是釋憲者從事憲法解釋時獲得解釋結(jié)論的首要依據(jù)。釋憲者要獲得正確和可靠的解釋結(jié)論,就必須首先弄清楚憲法語詞的含義。然而憲法語詞的特點對憲法語詞的含義具有決定性影響,釋憲者只有在充分了解憲法語詞特點的前提下,在深刻領(lǐng)悟文義解釋真諦的基礎(chǔ)上,方能獲得正確和可靠的解釋結(jié)論。
(一)憲法語詞的特點
自人類發(fā)明文字以來,法律便由文字通過各種載體傳達于世?!耙驗槲淖质欠梢庵几禁愃?,也因為它是法律解釋活動的最大范圍,因此,著手解釋法律的時候,首先便須去確定文義涵蓋的范圍。”②黃茂榮:《法律方法與現(xiàn)代民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頁。作為一種表達思維的工具,法律語詞在為傳達立法者的立法意圖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由于人類語詞固有的特點而給文義解釋制造了不小的麻煩。憲法語詞與一般法律語詞一樣,也受制于人類語詞特點帶來的困擾。
麥迪遜認為,由于對象難以辨認、構(gòu)思器官不完善、傳達思想的手段不合適等原因,必然會造成法律語詞的含糊不清和模棱兩可。③[美]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聯(lián)邦黨人文集》,程逢如等譯,商務(wù)印書館1980年版,第182頁。因此,立法者在運用法律語詞去傳達其立法意圖、實現(xiàn)其立法目的時,由于主客觀因素使他所選擇的語詞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含義模糊的現(xiàn)象。有時法律文字在一些情況下是清晰的,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則變得不清晰了,如威利姆斯認為,構(gòu)成法律文字的許多語言有不明確之處,語言的核心部分,其意義是明確的,但愈到邊緣則愈為模糊。④同前注①,楊仁壽書,第100頁。法律語詞含義模糊性的特點是人類語言所固有的,哈特坦承人類語言具有“空缺結(jié)構(gòu)”(open texture)的特征,任何選擇用來傳遞行為標準的工具——判例或立法,無論它們怎樣順利地適用于大多數(shù)普通案件,都會在某一點上發(fā)生適用上的問題,將表現(xiàn)出不確定性。⑤[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張文顯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頁。波斯納把法律文字這種不確定性分為“內(nèi)在含混”和“外在含混”,前者是指由于法律用語本身的多義性和評價性而引起的模糊不清,后者是指由于語境的變化而導致原本清楚的語詞變得不清楚了。⑥[美]理查德·A·波斯納:《法理學問題》,蘇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頁。蘇力教授則把因語境變化導致的法律語詞變化分為“歷時流變”和“共時流變”,前者是指同一語詞在一個歷史時期中被普遍認可的意義在另一個時期會消失或變更,后者是指同一社會中的不同語言共同體對同一語詞有時會有不同的理解。⑦蘇力:《解釋的難題:對幾種法律文本解釋方法的追問》,《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
法律語言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特征在憲法上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這主要是由憲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內(nèi)容決定的。憲法作為百法之首,是所有法律的制定依據(jù),充當著一切法律之統(tǒng)領(lǐng)的作用,憲法語詞必然比其他法律語詞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和綱領(lǐng)性,這必然增加憲法語詞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同時,憲法作為社會上各利益團體意志和愿望的集中反映,為了將絕大多數(shù)人的意志和愿望都囊括在憲法之中,憲法所使用的語言必須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原則性。此外,為了保持憲法作為根本法的穩(wěn)定性,它的條款必須是面向未來的,必須能夠適應以后相當長時間內(nèi)變化著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其語言是一種“開放性的結(jié)構(gòu)”。⑧John.H.Ely,Democracy and Distrus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p16.因此人們都承認,憲法條款具有原則性與抽象性特征,憲法只是一種“未完全理論化的協(xié)議”,⑨[美]孫斯坦:《法律推理與政治沖突》,金朝武等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頁以下。關(guān)于其內(nèi)容具體是什么,制憲者也并不十分明確,為了達成簡單的一致性意見,“其使用的概念就得保持一定的模糊度,就不得不采取的一種模糊策略,別無他途”。⑩[美]艾德華·H·列維:《法律推理引論》,莊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8頁。
(二)憲法文義解釋的困境
憲法語言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特征,給憲法文義解釋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與挑戰(zhàn)。不同解釋者面對這種抽象憲法語詞時,會根據(jù)各自的理解和判斷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因而會導致更大的分歧與爭議,這正是文義解釋導致無止境的爭議的主要原因。人們對文義解釋的詬病實際上是對憲法語詞特征的指責,認為憲法語言更具有概括性和原則性,比一般法律更模棱兩可,因其更開放的結(jié)構(gòu)而包含著更多的價值。這些特征會使憲法語詞的意義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變,似乎憲法根本沒有確定的含義。
由此可見,憲法文義解釋的困境表現(xiàn)為釋憲者的主觀性問題。釋憲者在解釋憲法語詞的時候,不同解釋者或同一解釋者在不同語境下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賦予同一語詞以不同的含義,針對同一語詞得出不同的解釋結(jié)論,這是自18世紀以來的主觀解釋方法在憲法解釋中的反映和表現(xiàn)。按照主觀解釋最初的觀點,法律解釋就是要探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時的意思為何,到了20世紀出現(xiàn)了新主觀說,新主觀說認為法律解釋不是要探求立法者立法時的心理學意義上的意思,而是要探求法律規(guī)范背后與之有因果關(guān)系的各種利益狀態(tài)及其權(quán)衡,以便盡量擴展法律規(guī)范的意義內(nèi)容。新主觀說假定法律存在廣泛的漏洞,并主張解釋者對此應推測立法者的評價,無法推測這種評價時,就以社會上占支配地位的評價及自己的評價進行補充。①梁慧星:《民法解釋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208頁。由于憲法的概括性和原則性比一般法律更強,這給釋憲者對憲法語詞的主觀理解提供了更大空間,也增加了釋憲者在文義解釋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余地,使得憲法文義解釋的主觀性比一般法律文義解釋的主觀性更強,從而使憲法文義解釋的主觀性困境更為復雜化。
由于憲法內(nèi)容涉及的是事關(guān)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重大問題,釋憲者在解釋憲法語詞時,除了考慮抽象憲法語詞字面上的特定含義之外,還要顧及憲法解釋的結(jié)果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影響是什么。釋憲者對憲法文字的含義不能墨守成規(guī),對“文本既不能做嚴格解釋,也不能做寬泛解釋,文本應當做合理解釋,包含它全部合理的意義”。②Antonin Scalia,A matter of interpretation:federal courts and the law,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p23.憲法解釋也不可能做到“除政治化”,憲法解釋要求邏輯式的概念操作與政治衡量相結(jié)合,在法學方法的框架之下,融入法社會學、政治學、憲法史和國家哲學的理念,任何厚此薄彼的做法都是不恰當?shù)?。盡管釋憲者可以在憲法文義之外尋求解釋的真意,但仍然排斥文本虛無主義的做法,文本虛無主義使文本成為一種漂浮物和解釋者的價值重構(gòu)對象,文本的意義永遠無法得到確定,這種無限度的過度解釋本質(zhì)上與民主法治相背離。③范進學:《美國憲法解釋方法論》,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頁??傊瑧椃ㄎ牧x解釋并非是僅僅圍繞憲法語詞就能夠得到圓滿實現(xiàn)的,還必須在憲法文本基礎(chǔ)上參考更多、更復雜的因素,但這些因素與憲法語詞自身固有的特點疊加在一起,又使憲法文義解釋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
憲法語詞比一般制定法語詞具有更強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就導致其具有比一般制定法更大的模糊性,這就使解釋者的主觀性進一步增強。似乎制憲者運用憲法語詞所表達的只是一個框,解釋者可以隨意往里面添加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作為表達人類思維之工具的語詞符號是有限的,它無論如何也不能精確地反映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人腦——的思維。釋憲者通過理解憲法語詞來領(lǐng)悟制憲者所欲傳達的意思,怎么樣才能斷定釋憲者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制憲者所傳達的意思,而不是釋憲者自己的主觀見解?在憲法語詞的復合含義中,釋憲者是根據(jù)什么樣的標準選擇其中一種意義而排斥其他意義?又有什么樣的權(quán)威依據(jù)能給釋憲者選擇某種語詞含義提供指導?這些問題似乎使憲法文義解釋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困境,長期以來人們?yōu)閷ふ疫@些問題的答案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憲法語詞特征帶來的憲法文義解釋困境,給釋憲者平添了無盡的困擾。人們?yōu)檎鞣牧x解釋困境進行了各種努力與嘗試,在人們提供走出困境的各種方案中,產(chǎn)生了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與爭議。
對于憲法語詞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特征,有學者提出了文義解釋的解釋規(guī)則。切斯特·詹姆斯·安修(Chester James Antieau)教授認為,對具有公認的、普遍的和通用含義的憲法文字應作一般理解,而不作專業(yè)理解;對既有專業(yè)含義又有常用含義的憲法文字,一般按通常含義理解,除非所規(guī)定的事項的性質(zhì)或上下文表明它有專業(yè)含義;對只有專業(yè)含義的憲法文字或術(shù)語,要作專業(yè)理解。①[美]詹姆斯·安修:《美國憲法判例與解釋》,黎建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8頁。在這些解釋規(guī)則中,根據(jù)詞語的普通含義進行解釋——即平義(plain meaning)解釋——受到許多人的推崇,該方法要求根據(jù)人們對詞語的通常理解進行解釋。
問題在于“通?!钡暮x究竟在哪里呢?它是指一般民眾的共識,還是解釋者自己個人的看法?即使有可以發(fā)現(xiàn)的通常含義存在,但這個通常含義是確定不變的嗎?事實上,由于語詞的“歷時流變”和“共時流變”,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對同一個語詞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解釋者究竟應該怎樣確定一個語詞的含義呢?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在其長達200多年的歷史中,通過參考詞典的辦法審理過大量的案件,并且近年來這種對詞典的依靠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②See Looking it up:Dictionaries and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107 Harv.L.Rev,1994,p1437.甚至在一些案件中,“詞典的定義成了最后結(jié)果的決定性因素”。③參見上注?,p1440.這種做法遭到一些學者的反對。A·雷蒙德·倫道夫(A.Raymond Randolph)法官認為,引用詞典會產(chǎn)生這樣一種幻覺,似乎它總能提供確定的或一般性的定義,詞典編纂者用一些詞去定義另一些詞,再像定義那些詞一樣,用更多的詞去定義那些定義中的詞,這成了一種循環(huán),使用詞典的定義把問題推回到了原來的地方。④A.Raymond Randolph,Dictionaries,Plain Meaning,and Context in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17 Harv.J.L.&Pub.Pol’y, 1994,p72.L·漢德(Learned Hand)法官曾指出:“不以詞典為準繩是一種成熟和發(fā)達法理學的可靠標志之一?!雹軨abell v.Markham,1 48 F.2d,1945,p739.表面看起來,似乎使用詞典中的定義是嚴格法治下的產(chǎn)物,它可以避免解釋者的主觀性。但是由于有多種詞典,同一詞典對同一語詞也可能有多種定義,于是在選擇哪一詞典以及選擇同一詞典中的哪一種定義上,解釋者的行為具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
為克服平義(plain meaning)解釋的這種弊端,于是人們又提出了“對憲法文字作合乎情理的解釋并避免荒謬的結(jié)果”的觀點。⑥同前注?,詹姆斯·安修書,第11頁。如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從字面上看,“言論自由”意味著公民有發(fā)表意見以表達其思想觀點的自由,但這種從字面出發(fā)的解釋可能導致許多的問題:它是否意味著公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而不受任何限制呢?如果言論受到限制了還叫言論自由嗎?公民有發(fā)表意見表達其思想觀點的自由,這是否意味著公民擁有集會的自由呢?因為言論自由意味著人們有相互交談的自由,為了能夠相互交談就得讓人們享有相互聚集在一起的自由。如果一邊承認公民有言論自由,一邊又不允許公民相互聚集在一起,還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嗎?對于諸如此類的問題,都不能從言論自由的字面解釋中找到準確的答案。因此,對憲法文字作合乎情理的解釋并避免荒謬的結(jié)果就成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選擇。如不能以言論自由為由去侮辱或誹謗他人,因為這種行為是不合情理的、荒謬的,并且是對他人自由權(quán)的侵犯。但對于言論自由是否意味著公民有集會的自由這種問題,這個“合乎情理并避免荒謬結(jié)果”的解釋規(guī)則就無法提供答案了。
從前文可知,人們針對憲法文義解釋困境所作的各種努力,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有利于使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仍然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弊端,這似乎使憲法文義解釋進一步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深淵。筆者認為,要克服這些弊端,真正找到憲法文義解釋困境的出路,還得從造成困境的根源入手。文義解釋困境的根源來自于憲法語詞的特點,即憲法語詞的概括性、模糊性與不確定性,通過剖析這些語詞特征入手,或許能為尋找憲法文義解釋困境的出路提供有益的線索。
概括性的英文表達是generality,意思是不詳細、不精確。概括性指稱的是一組事物的大小范圍,一組事物的范圍越大,就越具有概括性。①Thomas C.Grey,The Constitution as Scripture,37 Stan.L.Rev,1984,p4.例如“動物”比“馬”更具有概括性,“顏色”比“紅色”更具有概括性,因為前面的語詞所指稱的事物比后面的語詞所指稱的事物的范圍更大。這樣說來,概括性是與精確性相對立的,但它并不意味著所指稱的事物的范圍不明確。可見,不能僅僅因為一組事物的范圍大就說這組事物的邊界是模糊的。在自然語言中關(guān)于語詞含義的最流行的理論是被稱之為拘泥于習俗的理論(conventionalist theory),這種理論與現(xiàn)實主義理論(realist theory)相對。②Michael S.Moore,A Natural Law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58 S.Cal.L.Rev,1985,p291-292、p292.根據(jù)語詞含義的習俗理論,一個語詞的含義來自于本地說話者使用該語詞的習慣,語詞與其所指稱的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基本上是任意的——即不是深思熟慮地有意造成的結(jié)果,而是“一種純習慣性的事情”。當人們用習慣性語詞去指稱某類事物時,這類事物的對象和范圍在人們心中是清晰的,而不是沒有邊界的。只要符合這類事物之本性的對象,就能歸入這個語詞指稱的范圍之內(nèi),反之亦反之。此外,具有模糊邊界的那組事物,其模糊性程度未必與這組事物的范圍大小相稱,如一組有顏色的事物并不比一組紅色的事物更模糊。因此,憲法語詞的概括性并不意味著不確定性,具有慨括性特征的憲法語詞所指涉的范圍是有限而非無限的,其對象范圍的大小由憲法語詞所指涉事物的本性而定。
模糊性的英文表達是vagueness,它表明特定語詞的含義取決于以下兩個因素之一:說話者的意圖和聽眾對所說話的含義的看法。在特定環(huán)境下說出一句話,如果說話者或聽眾不知道將這句話用于具體情況時的意思是什么,這句話就是模糊的。語言越模糊,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內(nèi)容沒有被意圖或看法所支配,意圖或看法就沒有為這些內(nèi)容是什么提供導引。憲法語言的模糊性預設(shè)了這種關(guān)于語詞含義的理論,如我國憲法關(guān)于言論自由和結(jié)社自由的規(guī)定,美國憲法關(guān)于平等保護和正當法律程序的規(guī)定,都屬于這種情況。
在自然語言中所使用的很多語言的含義不是習慣、意圖或看法的含義。如關(guān)于“死亡”一詞的習慣含義是心臟停止跳動、停止呼吸并失去了知覺,然而醫(yī)生告訴我們,一個觸電后被立即送到醫(yī)院的人或溺入河水不久即被撈上岸的人,心臟停止了跳動、停止呼吸并失去了知覺,并非意味著這個人真的已經(jīng)死亡。當他得到及時搶救而蘇醒過來時,就證明了我們關(guān)于死亡一詞的習慣含義不適用于這種情形。因此,“死亡”一詞的含義是由死亡這種現(xiàn)象的本質(zhì)來決定的,而不取決于習慣上的理解。憲法語言的模糊半影(the vague penumbra)是一種客觀事實,憲法中總存在著一個語詞的習慣含義無法指涉的領(lǐng)域。然而,按照上述語詞含義的非習慣主義觀點,不存在語詞含義的不確定領(lǐng)域,那些模糊半影的含義是由語詞所指涉的事物的本性來決定的。
現(xiàn)在考察一下關(guān)于說話者的意圖與聽眾的看法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假如我說了一個詞“老虎”,并用筆在紙上按照我心目中的老虎印象畫了一個老虎圖例。當我使用老虎這個詞時,我想指的是具有共同特征、共同本質(zhì)的這類動物,盡管我對這類動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質(zhì)是什么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使用這個詞時所意指的不只是那些符合我心目中的老虎的動物,而是所有真正具有同類本質(zhì)的老虎。當我將我心目中的老虎畫在紙上時,我希望你按照老虎的本性來理解我所使用的這個詞,也就是說,你應該將這個詞理解成具有老虎本性的這類動物,而不管是否符合我所畫的那個老虎圖例。在以后無論什么時候當你發(fā)現(xiàn)了與我所畫的老虎圖例不一樣而本質(zhì)上屬于老虎的動物時,你仍然要把它看作是老虎。
因此,關(guān)于憲法語詞的含義我們不能從其表面看起來那樣去加以理解。憲法條款的措辭確實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然而,如果這些條款的含義是由其所指稱的事物的性質(zhì)決定的,而不是由制憲者意圖或讀者的看法決定的,那么在對憲法語詞的正確解釋中,就不能因其措辭的模糊性而提出不確定性的主張。如果有人懷疑憲法語詞含義的確定性,這種懷疑不是來自于憲法語詞的模糊性,而是來自于憲法語言的開放結(jié)構(gòu)(open texture)。①在哈特所著的《法律的概念》(張文顯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一書中,譯者把open texture翻譯為“空缺結(jié)構(gòu)”,參見該書第127頁。在國內(nèi)一些文章中也這樣引用,筆者認為將該詞翻譯為“開放結(jié)構(gòu)”更容易為人所意會,它意指某一語詞的所指涉的含義在其被使用時是不確定的——即該詞的含義不是已經(jīng)固定永遠不變的了,而是面向未來開放的,將來也許會出現(xiàn)該詞目前所沒有的含義,至于究竟是否會出現(xiàn)以及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含義都無法預料。我們說憲法語言具有開放結(jié)構(gòu),是指它的語言具有超越當前人們所理解的含義,就是說具有許多未來無法預料的可能含義,正是這種無法預料的可能含義,給解釋者一種無法把握的不確定性之感。
不確定性的英語表達是ambiguity,意思是含義或意圖的不可確知性、變化無常性,相當于uncertainty。②Bryan A.Garner Editor in Chief,Black’s Law Dictionary,by West Group,2000,p63.不確定性可分為隱藏的不確定性(latent ambiguity)與明顯的不確定性(patent ambiguity)。前者是指不確定性不直接出現(xiàn)在文本的語言上,而是當文本被執(zhí)行或應用的時候才間接地顯示出不確定性來,這種不確定性也叫做外在不確定性。后者是指不確定性明顯地直接來自于文本的語言本身上,這種不確定性也叫做內(nèi)在不確定性。內(nèi)在不確定性容易把握,因為從文本的語詞中就能發(fā)現(xiàn)明顯是相互矛盾的表達,解釋者可以根據(jù)實際選擇其中一種表達并將其適用于具體情況。當一個文本的語詞含義具有外在不確定性時,解釋者就無法窮盡這個詞的含義,因為當這個詞的含義取決于未來的語境時,解釋者所面臨的不是如何選擇的問題,而是根本就無法選擇。
對憲法條款中這種外在不確定性語詞的解釋的困難因這些語詞所具有的價值承載性而進一步增大。許多憲法語詞都是評價性的,含有一定的價值因素在里面。價值是組成一種社會習慣的個人主觀信仰或許多人的共同信仰,與“老虎”一詞指老虎這種客觀實體不同,價值——如“平等”——沒有獨立的存在物,缺乏有形的實體,它只是某個人或某些人所意指或所認為的一種觀念。由于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制憲者賦予憲法語詞的價值很可能與釋憲者對該語詞所理解的價值不一樣。因此有學者主張,制憲者之所以使用具有寬泛的不確定性概念的語詞,就是為了讓后代用他們的價值來填補制憲時的價值。③Larry G.Simon,The Authority of the Framers of the Constitution:Can Originalist Interpretation Be Justified?,73 Cal.L. Rev(1985).p1482.Thomas C.Grey,The Constitution as Scripture,37 Stan.L.Rev,1984,p4-5.這種觀點引起了很多質(zhì)疑和反駁,不過這種觀點與目前的討論相關(guān)的是,如果承認事物的本性可以引導語詞含義的話,具有價值承載性的憲法語詞的含義就不需要填補了,因為這種語詞的含義內(nèi)化于其所指稱的事物的本性之中,憲法語詞所指稱的事物之本性限定了憲法語詞的內(nèi)涵和外延范圍。
盡管作為文義解釋對象的法律語詞的特點在憲法上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給憲法文義解釋帶來的困境更為復雜,通過上文對造成這種困境的根源即憲法語詞特點的深入分析,我們或許能夠發(fā)現(xiàn)突破這一困境的最可靠和最有效的途徑。
盡管憲法語詞的概括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特征給釋憲者確定憲法文義帶來了諸多困擾,但這些語詞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為釋憲者擺脫困境指明了方向。事物的本性或本質(zhì),亦即“事物的本然之理”,是指內(nèi)含于事物本身之內(nèi)的正確道理。Bockelmann如此界定:在每種處境、每種事態(tài)、每種人類的追求及歷史的傾向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正確的判準,我們應該探詢它,它是內(nèi)在于事物中,而非超越事物之上。Dernburg認為,生活事態(tài)在其自身之中帶著自身的尺度和秩序,人們將此內(nèi)在于事物自身的秩序稱之為事物本然之理。①林立:《法學方法論與德沃金》,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頁。事物本然之理,或叫事物的本質(zhì)或本性,是整體法秩序成立的基礎(chǔ),因為法律既然要規(guī)范社會,自然必須遵循萬物的道理。
憲法語詞的含義是由其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決定的,而不是由習慣、說話者意圖或聽眾的看法決定的。制憲者使用一些抽象、簡潔的語言只是因為人類還沒有發(fā)明一種能精確地表達事物本性的語詞,正如加達默爾所說,“沒有一種人類語詞能以完善的方式表達我們的精神”。②[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征》,洪漢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51頁。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是想用那種語詞來傳達他們所希望表達的觀點或事物的本質(zhì),而不是想授權(quán)后代用他們的價值去填補這些空洞的語詞,因為這些語詞本來就不是空洞的,而是具有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它們的含義能由其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來引導。因此,釋憲者在對憲法語詞進行解釋時,實際上不是在解釋憲法的語詞本身,而是在探尋這些語詞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或本質(zhì)是什么。正如邁克爾·S·摩爾(Michael S.Moore)所主張的那樣,當法院在解釋指涉平等和自由價值的條款時,應該尋求自由和平等的真正本質(zhì)。③Michael S.Moore,A Natural Law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58 S.Cal.L.Rev(1985).p388-396.
事實上,通過事物之本性或本質(zhì)來克服由憲法語詞的特點所帶來的文義解釋困境的做法,在一些案件中已經(jīng)得到使用。美國的麥考羅訴馬里蘭(McCulloch v.Maryland)一案的判決,④McCulloch v.Maryland,17 U.S.4 Wheat(1819).p16.即是以憲法語詞所指涉的事物之性質(zhì)為基礎(chǔ)進行解釋的。首席大法官馬歇爾明確指出,憲法的性質(zhì)要求,憲法條款僅能勾勒出宏偉綱要,指明重要目標,并從目標本身的性質(zhì)中,推斷出組成那些目標的次要成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正在闡釋的乃是一部憲法。在該案判決中,聯(lián)邦最高法院認為,美國聯(lián)邦政府擁有這種不言而喻的權(quán)力(即通過制定聯(lián)邦法律成立銀行的權(quán)力——作者注),而這些權(quán)力則是政府為履行憲法明文授予它的特權(quán)所合理必要的權(quán)限。該案是典型的按照憲法語詞指涉的事物性質(zhì)進行解釋的案件,即根據(jù)憲法關(guān)于聯(lián)邦政府權(quán)力規(guī)定的語詞中,去解釋這種規(guī)定的本質(zhì)是什么,進而得出相應的解釋結(jié)論。德國法學家海因里?!さ露鞑裨岢鱿率鲆娊猓骸皬哪撤N程度上講,生活關(guān)系本身就含有它們自身的標準和它們自身的內(nèi)在秩序。隱于這種關(guān)系中的內(nèi)在秩序被稱之為‘事物之性質(zhì)’。善于思考的法學家在沒有實在規(guī)范或規(guī)范不完善或模糊不清時肯定會訴諸這一觀念?!雹蒉D(zhuǎn)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459頁。
不過,通過憲法語詞所指涉事物之本性或本質(zhì)來解決文義解釋的困境亦非易事,它以釋憲者準確捕捉憲法語詞所指涉事物的本性或本質(zhì)為前提。不僅憲法語詞背后隱藏的事物本性因釋憲者領(lǐng)悟力的差異而難以正確把握,而且即使憲法語詞指涉的事物之本性是固定的,但將同一憲法語詞運用于不同案件時,得出的結(jié)論也可能大相徑庭,以下案例即可說明這一點。
這是1908年美國的Muller v.Oregon案。①Muller v.Oregon,208 U.S.412(1908).俄勒岡州通過的一項法律規(guī)定,禁止任何工廠或洗衣店雇傭婦女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有一工廠雇主Muller被指控違反州法而被地區(qū)法院判罰10美元,該判決得到州最高法院的肯定。Muller認為這項法律違反了憲法第14修正案的正當法律程序所保護的合同自由,于是上訴到聯(lián)邦最高法院。此案的爭點是限制婦女勞動時間的法律是否侵害了憲法所保護的合同自由權(quán)而構(gòu)成違憲?在此案之前即1905年的Lochner v.New York案中,②Lochner v.New York,198 U.S.45(1905).該案件基本案情是,紐約州的一項法律規(guī)定了面包店工作的最高工時,即在餅干、面包或蛋糕店,任何職員不得被要求或允許每星期工作超過60小時,或每天超過10小時。Lochner因為違反了州法而被罰款。在州法院敗訴后,他認為紐約州限制工時的法律違反了憲法第14修正案的正當程序條款所保障的契約自由,于是向聯(lián)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聯(lián)邦最高法院認為紐約州限制工人勞動時間的法律必然干涉雇主和雇員之間的合同自由權(quán)利,判決禁止或限制合同自由的州法違憲。在Muller案中,俄勒岡州政府聘請了著名律師Brandeis為其辯護,法院采納辯護人的意見,判決俄勒岡州限制婦女工時的法律合憲。
上述案件涉及限制工人勞動時間的州法律是否違反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中的合同自由,這需要對“合同自由”一詞進行闡釋。在Lochner v.New York案中,紐約州法律被宣布違憲,因為它侵犯了雇主和雇員之間享有的憲法上的合同自由權(quán)利。而在Muller v.Oregon案中,布魯爾法官(J.Brewer)在代表法院的判決書中寫道:契約自由并非絕對,兩性之間的內(nèi)在差異,為補償婦女承受的特殊負擔而制定的立法提供了理由,盡管同樣的立法對男性工人將會被推翻,但保護婦女的法律對保障真正的權(quán)利平等是必要的,因而判決限制婦女工作時間的俄勒岡州法律是合憲的,維持了俄勒岡州最高法院的判決??梢?,“合同自由”本質(zhì)上雖是保護雇主與雇員之間的自主締約權(quán),但當將其適用于不同案件時卻因當事人性別不同,得出的判決結(jié)果截然相反。
由此觀之,用指涉事物之本性的同一憲法語詞去裁判不同的案件時,所獲得的結(jié)果并非一成不變。因為“文義解釋不完全是指按照文字的字面含義進行解釋,而是探討文字在法治語境下應該是什么意思,是要確認文字的多義性之一種,而不是死摳字眼”。③陳金釗:《文義解釋方法的優(yōu)位選擇》,《文史哲》2005年第6期。通過探尋憲法語詞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來解決憲法文義解釋的困境,只是為釋憲者提供了走出困境的一種策略和思路,而非僵化的固定結(jié)論,更不是提供了一個一勞永逸的標準答案。釋憲者必須根據(jù)具體案件中的實際情況,審時度勢地領(lǐng)悟憲法語詞的特有含義,準確把握憲法語詞在針對特定對象時的當下意涵。不過也不能由此低估這種策略和思路,憲法語詞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為釋憲者提供了一種指引,當釋憲者對抽象憲法語詞的含義困惑不解之時,或在錯綜復雜的憲法文義中迷失方向之時,事物之本性就像為釋憲者點亮了一盞燈塔,為探尋憲法語詞的含義指明方向,避免誤入歧途。
(責任編輯:姚魏)
D F2
A
1005-9512(2014)05-0057-08
劉國,江西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項目“社會轉(zhuǎn)型期釋憲機制的完善研究”(項目編號:12Y JA 820039)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憲法實施中的解釋機制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3BFX 029)的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