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藥天然產(chǎn)物大全》評介

2014-02-04 12:36鄭禮勝王文倩江紀武王潔邰文
關鍵詞:中文名外文化合物

鄭禮勝,王文倩,江紀武,王潔,邰文

天津藥物研究院,天津 300193

《中藥天然產(chǎn)物大全》評介

鄭禮勝,王文倩,江紀武*,王潔,邰文

天津藥物研究院,天津 300193

《中藥天然產(chǎn)物大全》是一部大型工具書、桌頭書。全書12卷,近3 000萬字,內(nèi)容極其詳實豐富,書中化合物之多(近3萬個)和分類之細、生物活性之全、創(chuàng)新內(nèi)容之突出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本文中筆者探討了化合物命名和翻譯原則,提出了以詞根對譯法為主的翻譯方法?;衔锏耐馕拿Q和中文名稱按規(guī)范化的程度分為正名、異名和誤名,錯誤的名稱后面注上“誤名”二字,以免以訛傳訛。希望在藥學會領導組織下,盡快出版《中國天然化合物命名和翻譯原則》,以便遵從統(tǒng)一;中國學者發(fā)表于外文刊的化合物除了提出外文名稱外,同時應提出中文名稱以便應用。本書為100多年來中藥現(xiàn)代研究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性大型工具書,值得我們學習,予以推薦。

《中藥天然產(chǎn)物大全》;天然化合物;正名;異名;誤名;翻譯原則

《中藥天然產(chǎn)物大全》(Comprehensive Natural Products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惠永正主編,全書共12卷,16開本,10 019頁,29 600千字,定價3 800元,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該書第1卷為總論,介紹中藥天然產(chǎn)物研究狀況和方法。第2~9卷68 000余條,收載天然產(chǎn)物29 042個化合物,其中有化學結構圖的27 648個,有化學物質(zhì)登錄號(CAS號)的27 779個;其中有藥理和毒性數(shù)據(jù)的化合物共 5 636個,約占化合物總數(shù)的19%。書中近3萬個化合物分屬于19大類856個小類。每個化合物內(nèi)容有:化合物碼、條目名(中文名)、其他名(其他中文名及全部外文名)、CAS號、化合物結構、分子式、分子量、類型、理化性質(zhì)、來源中藥、藥性作用、毒性等。

第10~11卷以《中華本草》為綱,收載中藥8 824種,每一味中藥獨立成條,分列本草號、中藥名、漢語拼音、藥材拉丁名、異名、基原、藥性、天然產(chǎn)物、功效、主治各項。

第12卷為“附錄和索引”,附錄有3種:1. 天然產(chǎn)物的命名和異名(P8801);2. 天然產(chǎn)物母體和典型化合物結構(P8805);3. 藥理縮略語與中英文全稱的對照(P8845)。索引有9種:1. 化合物中文名索引(P8879);2. 化合物英文名索引(P9138);3. 化合物類型索引(P9507);4. 化合物分子式索引(P9514);5. 化合物CAS登錄號索引(P9596);6. 化合物藥理數(shù)據(jù)索引(P9718);7. 化合物毒性數(shù)據(jù)索引(P9913);8. 中藥中文名索引(P9959);9. 中藥藥理索引(P9999~10018)。

1 《中藥天然產(chǎn)物大全》特色

1.1 藥理作用資料齊全

例如:紫杉醇(taxol):藥理、毒性、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共有 6頁,以每頁 3 000字計算,約18 000字;染料木素(genistein):有15頁,大約45 000字;17α-雌二醇(17α-estradiol):有17頁,約50 000字;3,4-苯并芘(3,4-benzopyrene):有15頁,約45 000字。

1.2 中藥收載化合物多

例如:人參(三種植物):收載的化合物共有 6頁,每頁約300個化合物,共約1 000多個化合物;番紅花(Crocus sativas L.):1.5頁,約400個化合物;雷公藤(Tripteryqium wilfordii Hook. f.):2.5頁,約700個化合物;大黃(三種植物):2.5頁,約700個化合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1頁,約300個化合物。

1.3 化合物分類完善

對近30 000個化合物按19個大類856個小類一一進行了分類,創(chuàng)造性地把同類化合物集中在一起進行論述。在附錄二“天然產(chǎn)物母體和典型化合物結構”中,共收錄母體725種,每種有中文名、英文名、結構式,以及收載化合物個數(shù)及每個化合物的編碼,查找非常方便。

并且每個化合物都有[類型]一欄,說明此化合物所屬具體類型,例如:①紫杉醇(taxol):[類型]紫杉烷型二萜(taxane diterpenoids);②異絨白乳菇醛(isovelleral):[類型]馬瑞斯姆烷(小皮傘烷)型倍半萜(marasmane sesquiterpenoids);③斧松二烯(dolabradiene):[類型]古柯烷二萜(erythroxylane diterpenoids);④黃花菜醛酸(cleomaldeic acid):[類型]西柏烷(瑞士松烷)型二萜;⑤土荊皮酸A(pseudolaric acid A):[類型]折瓣苔烷二萜(sphonolone diterpenoids)

2 化合物命名和翻譯原則

2.1 有關條目名的命名原則

有關條目名的命名原則,在本書中提到“以中文俗名為主,盡可能選取專業(yè)文獻中的常用名。當一個化合物有多個俗名、無俗名或俗名難以翻譯者取其系統(tǒng)名”,這一原則值得商榷。

系統(tǒng)名(即化學名)的字數(shù)很多,有時是幾十字甚至上百字,難以閱讀和記憶,不宜作為條目名。建議以俗名為條目名(即化合物的正名),以簡練易記為原則,通常2~6個漢字,外文名2~4個音節(jié)。按照“信、達、雅”進行翻譯,信即忠于原文,達即順暢通達,雅即富于文采。俗名難翻譯者,可用音譯名。

條目名即正名,不宜只用中文俗名,而應外文俗名和得體的中文翻譯名并列作為正名。當有多個外文俗名時,要尊重首創(chuàng)性,即以最早發(fā)表的俗名為正名,其后發(fā)表者為異名。

中文正名一般采用專業(yè)文獻中的常用名是對的,但不能絕對化。有時常用的中文名卻沒有對應的外文名。例如常用名燈盞花素,曾在短期內(nèi)用過外文名breriscarpin,但此名已廢棄。此化合物即黃芩素苷(scutellarin),因此燈盞花素不能作為正名。

書中提到“至今尚未見到過應該共同遵守的天然產(chǎn)物俗名的命名和翻譯原則的書面資料”。但已有少量這方面的重要資料見于書刊。例如:①《化學化工詞匯》提出詞根對譯法,要翻得過來,譯得過去。即外文俗名中的化學功能團必須譯出,而不宜在中文譯名中任意加入外文名中沒有的功能團名稱。②江紀武曾撰文“天然化合物的俗名命名方法及其翻譯”[1]一文,此文隨后在《中國醫(yī)藥報》轉載。

2.2 有關其他名的命名原則

書中在[其他名]這一欄內(nèi)包括全部外文名稱和除條目名中的中文名以外的其余中文名,即沒有將外文正名篩出與中文正名并列于條目名中,這說明本書對外文正名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許多中文正名是從外文正名翻譯而來,沒有外文正名,中文正名猶如無根之木。本書有些名稱紛亂現(xiàn)象即由此而生。

2.3 中文名稱按規(guī)范化程度可分三類

2.3.1 正名 規(guī)范化程度高,實際應用中常用。例如,acteoside洋丁香苷,最早于1968年從洋丁香(Syringa vulgaris)首次分離得到的1個新的苷類化合物。

2.3.2 異名 規(guī)范化程度中等,實際應用中少用。上述化合物發(fā)現(xiàn)以后,又從深波毛蕊花(Verbascum sinuatum)發(fā)現(xiàn),重命名verbascoside毛蕊花苷。再從臭梧桐(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分到此化合物,再重命名kusaginin臭梧桐寧(臭梧桐的日本名為Kusagi)。上兩名與音譯名阿克苷均為異名。

2.3.3 誤名 已棄用,應杜絕以訛傳訛。上述化合物尚有中文譯名類葉升麻苷、麥角甾苷,但此物并沒有從類葉升麻和麥角中發(fā)現(xiàn),且不是甾體化合物,因此類葉升麻苷、麥角甾苷應列入誤名,應當棄用。并在其后注上“誤名”二字,以示警戒。本文后面提到的 butyrospermol丁酰鯨魚醇、echinacoside海膽苷、lotusine牛角花糖苷均為誤名。

2.4 外文名稱的翻譯問題

外文名稱世界通用,一般字首代表植物來源(植物名),字尾代表化合物類名。如字尾 ine(德文名詞字尾無e,轉成英文時需加上e)為生物堿類,翻譯為××堿。字尾in代表中性化合物,但天然化合物中沒有中性化合物這一類名,因此in如何翻譯,歧義很多。按照詞根對譯法翻譯成素,即××素,已為多數(shù)人所接受。但亦有不少人,包括本書在內(nèi),把許多字尾in的化合物,按化合物結構苷、萜、黃酮等翻譯。若把in翻譯成苷,與oside重名;翻譯成萜,與terpene重名;翻譯成黃酮,與flavone重名。若結構中有2種類型,就有4種譯法;有3種類型,可有15種譯法。一個化合物有這么多譯法,如何選擇和規(guī)范化?作為原則,難以茍同。

2.5 系列編號化合物的翻譯問題

系列編號化合物的翻譯:如××A、B、C、D……,××Ⅰ、Ⅱ、Ⅲ、Ⅳ……。可不翻譯成甲、乙、丙、丁……,天干只有10個字,從11開始就無字可用。這些編號字眾所周知,所以不翻譯也無妨。如excisanin A、B、C、D譯為尾葉香茶菜素A、B、C、D;gypenoside Ⅰ、Ⅱ、Ⅲ、Ⅳ譯為絞股東苷Ⅰ、Ⅱ、Ⅲ、Ⅳ等;此類編號化合物共有79個。

3 實例評述

3.1 化學名太長不易記憶,不宜作為中文名稱的正名

例如下面4種化合物的命名方式。

①lucyobroside 化學名為N-[D-2′-羥基十四碳烷?;鵠-1-O-[β-D-吡喃葡萄糖基]-D-赤-十九神經(jīng)鞘氨-4E,8E-二烯酰醇。此化合物來自絲瓜 Luffa cylindrica (L.) Roem.,又為腦苷(cerabroside)類化合物。所以建議lucyobroside中文名譯為絲瓜腦苷。

②nigroside A 化學名為(3β,5α,16β, 20S)-16- [[(4R)-5-(β-D-吡喃葡萄糖氧基)-4-甲基-氧代戊基]氧]-20-羥基孕甾烷-3-基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此化合物來自龍葵(Solanum nigrum) L.,所以建議nigroside A中文名譯為龍葵苷A。

③stellerarin 化學名為癸酸(1aR,1bS, 4aR,7aR,7bS,8R,9R,9aS)-9-(苯甲酰氧基)-1,1a, 1b,4,4a,5,7a,7b,8,9十氫-4α,7β-二羥基-3-(羥甲基)-1,1,6,8-四甲基-5-氧代-9aH-環(huán)丙烷并[3,4]苯并[1,2-e]奧-9a-基酯。此化合物來自石竹科繁縷屬瑞香狼毒(Stelleria chamaejasme),所以建議中文名譯為繁縷林。

④ simplexol 化 學 名 為 (3β,16α,23R, 24S)-16,23:16,24-二環(huán)氧-1,19-環(huán)氧毛甾-9,11-烯-3,25-二醇。此化合物來自瑞香科稻花屬單支稻花(Pimelea simplex),所以建議中文名譯為單支稻花醇。

3.2 詞根對譯少,隨意加詞多

例如下面9種化合物的命名方式:

①linderatin 烏藥萜烯二氫查耳酮。后面7個漢字可省,簡名烏藥亭。

②anolobine 10-羥基番荔枝堿。來自番荔枝科(Annonaceae)泡泡屬三裂葉泡泡(Asimina triloba),故名三裂葉泡泡堿。

③erythrosotidienone 刺桐二噁二烯酮異噁啉堿。來自刺桐屬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 var. orientalis (L.) Merr.),故名刺桐二烯酮。

④hydnocarpin 大風子屬黃酮木酚素。來自大風子屬(Hydnocarpus),故名大風子屬素。

⑤oldenlandoside I 6-O-對羥基桂皮酰雞屎次苷甲酯。來自耳草屬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usa),故名耳草苷I。

⑥r(nóng)utarin 蕓香呋喃香豆醇葡萄糖苷。來自蕓香屬(Ruta),故名蕓香林。

⑦shinflavanone 8,8-二甲基-4′-羥基-3′-異戊-2-烯基吡啶并異黃烷酮。來自新疆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日本名 shinkyo-kanzo(C.A.,1994,121:153314X),故名新疆甘草黃烷酮。

⑧transilin 3′,4′,5,7-四羥基-3-甲氧基黃酮-7-葡萄糖苷。來自伊犁蒿(Artensisia transiliensis),故名伊犁蒿素。

⑨t(yī)embetarine N-甲基網(wǎng)葉番荔枝堿。此名來自“tembetari”,在阿根廷意為崖椒屬(Fagara),故名崖椒它林(Justus liebigs Ann. Chem, 1965,685:200)。

3.3 同一化合物,譯名應保持一致性

譯名的一致性,是翻譯的基本原則。如下面9種化合物的譯名不一致,容易引起誤解,建議應將譯名統(tǒng)一。

①acronycine 山油柑堿,noracronycine 去甲降真香堿。后者建議更名為降山油柑堿。

②buddlenol C 醉魚草醇 C,buddlenol C 4′′-glucoside 大葉醉魚草木酚素C 4′′-葡萄糖苷。后者建議更名為醉魚草醇C 4′′-葡萄糖苷。

③ardisicrenoside A、B 朱砂根新苷 A、B,ardisicrenoside G 朱砂根三萜皂苷 G,ardisicrenoside H (3β,16α,20β)-3-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唐基)氧]-16,28-二羥基-齊墩果-12-烯-29-酸。以上四物均來自紫金牛屬朱砂根(Ardisia crenata),建議更名為朱砂根苷A、B、G、H。

④cudraflavanone A 柘樹二氫黃酮 A,cudraflavanone B 異戊烯基黃烷酮B。建議兩者統(tǒng)一譯名為柘樹黃烷酮A、B。

⑤erythrodiol 古柯二醇,2β-hydroxyerythrodiol 2β-羥基高根二醇。后者建議更名為2β-羥基古柯二醇。

⑥flemigin C-F 千金拔色烯查耳酮 C-F,homoflemigin 高千金拔精。前者建議更名為千金拔精。

⑦magnotriol A 厚樸木酚素A,magnotriol B厚樸三酚B。建議統(tǒng)一譯名為厚樸三酚A、B。

⑧rabdonervosin A 顯脈香茶菜新素 A,rabdonervosin B 顯脈香茶菜新B,rabdonervosin C 顯脈香茶菜素 C。均來自顯脈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建議統(tǒng)一譯名為顯脈香茶菜素A、B、C。

⑨rugosin A、B 玫瑰鞣質(zhì)A、B,isorugosin A、B 異皺褶菌素 A、B。均來自薔薇屬玫瑰(Rosa rugosa),故建議統(tǒng)一譯名為玫瑰素A、B,異玫瑰素A、B。皺褶菌素是誤名。

3.4 系列化合物譯名應統(tǒng)一

例如下面4種情況。

①7個烏檀化合物:a. nauclecoside 膽木堿庚;b. nauclecosidine 膽木堿辛;c. naucleficine烏檀費新堿;d. nauclefidine 烏檀費丁堿;e. nauclefiline 烏檀費林堿;f. nauclefoline 烏檀福林;g. naucleidinal 烏檀醛堿。這7個化合物均來自烏檀屬烏檀(膽木,Nauclea officinalis),建議可以如下翻譯:a. 烏檀苷,b. 烏檀苷定,c. 烏檀費辛,d. 烏檀費定,e. 烏檀費林,f. 烏檀福林,g. 烏檀定醛。

②4個平貝母化合物:a. ussuriedine 平貝七環(huán)堿;b. ussuriedinone 平貝七環(huán)酮堿;c. ussurienine 平貝七環(huán)堿甲醚;d. ussurienone平貝七環(huán)酮堿甲醚。這 4個化合物均來自平貝母(Fritillaria ussariensis)。4個外文名中并無七環(huán)、甲醚等含義。因此,建議可以如下翻譯:a.平貝母定,b. 平貝母定酮,c. 平貝母寧,d. 平貝母酮。

③4個芫花化合物:a. yuanhuadin 芫花酯B;b. yuanhuafin 芫花酯C;c. yuanhuapin 芫花酯D;d. yuanhuatin 芫花酯E。4個外文名中并無酯、B、C、D、E含義。因此,建議可以如下翻譯:a. 芫花定,b. 芫花芬,c. 芫花平,d. 芫花亭。

④含有詞根“-ionoside”的化合物的翻譯:a. alangionoside E、G 八角楓苷E、G;b. ampelopsisionoside 蛇葡萄紫羅蘭酮糖苷;c. corchoionoside A、C 長蒴黃麻紫羅蘭酮苷 A、C;d. linarionoside 柳穿魚苷;e. meliaionoside A、B苦楝子紫羅蘭醇苷A、B;f. rehmaionoside A-C 地黃紫羅蘭苷 A-C;g. sonchuionoside A-C 苦苣菜丁烯酮苷A-C。詞根“-ionoside”中含有“ionone”的意義,ionone過去譯名為紫羅蘭酮。但根據(jù)考證,ionone類化合物至今未從紫羅蘭(Matthiola incana)中發(fā)現(xiàn),而在香堇(Viola odorarta)中發(fā)現(xiàn)3個這類化合物,因此建議ionone改譯名為香堇酮。據(jù)此,建議上述7個化合物譯名如下:a. 八角楓香堇苷E、G;b. 蛇葡萄香堇苷;c. 黃麻香堇苷A、C(來自黃麻屬長蒴黃麻Corchorus olitorius);d.柳穿魚香堇苷(來自柳穿魚屬日柳穿魚 Linaria japonica);e. 楝香堇苷A、B;f. 地黃香堇苷A、C;g. 苦苣菜香堇苷A-C。

3.5 意譯優(yōu)于音譯

①marasmane 馬瑞斯姆烷。此物來自小皮傘屬(Marasmium),建議更名為小皮傘烷。

②trichylobane 綽奇烷。此物來自粗裂豆屬疣狀粗裂豆(Trichylobium verrocosum),建議更名為粗裂豆烷。

③cembrane 西柏烷,cembrene 瑟模環(huán)烯。兩物同來自瑞士松(Pinus cembra),建議分別更名為瑞士松烷、瑞士松烯。

④pacifigorgiol 帕西飛哥醇。來自太平洋柳珊瑚屬太平洋柳珊瑚(Pacifigorgia adamsii),建議更名為太平洋柳珊瑚醇。

⑤skikokianal 烯柯勘醛。來自四國香茶菜(Rabdosia skikokiana),建議更名為四國香茶菜醛。

3.6 nor-、abeo-、friedo-三個字頭的翻譯

①nor- 應譯為“降”,不譯為“去甲”,與demethyl相區(qū)別。nor來自德文,n為N原子,o為ohne(無),r為radikal(基團),意即氮原子上無基團,其意義與demethyl是不一樣的。

②abeo- 應譯為“移”,不譯成“別”,與allo相區(qū)別。如 abeoabietane別松香烷(本書名),建議更名為移松香烷,意謂松香烷中的甲基移動位置之物。

③friedo- 應譯成“飛”,本書對這一字頭有三種譯法,第一種為“無羈萜”,如D:A-friedooleanan-3,7-dione 譯 為 D:A-無 羈萜-3,7-二酮;第二種為“弗瑞德”,如D:C-friedooleanan-3,29-diol譯為 D:C-弗瑞德齊墩果-8-烯-3,29-二醇;第三種為“異”:3-oxo-D:A-friedooleanan-29-oic acid譯為 3-氧代-D:A-異齊墩果-29-羧酸。異與iso譯名重復。第一和第三種情況中 D:A-friedooleanan意謂齊墩果烷中甲基從A環(huán)飛至D環(huán)。所以三物中的friedo-建議統(tǒng)一譯成“飛”。

3.7 誤名棄用

出現(xiàn)誤名的原因多數(shù)是望文生義,應在誤名后注上[誤名]二字。以免以訛傳訛。

①butyrospermol 丁酰鯨魚醇(誤名)。此中文名為誤譯名,化合物結構中無丁酰基,它亦不是來自動物鯨魚。而是1934年發(fā)現(xiàn)的來自非洲西部幾內(nèi)亞等國的山欖科植物牛油果屬牛油果(Butyrosperma parkii),應譯名為牛油果醇。

②echinacoside 海膽苷(誤名)。此化合物不是來自動物海膽,而是1950年發(fā)現(xiàn)的來自北美洲植物松果菊屬狹葉松果菊(Echinacea angustifolia),應譯名為松果菊苷。

③lotusine 牛角花糖苷(誤名)?;瘜W結構中無糖苷部分,為生物堿。亦不是來自百脈根屬(牛角花屬Lotus),而是來自蓮(Nelumbo nucifera)。蓮的英文名為lotus,如lotus seed蓮子,lotus flower荷花,lotus rhizoma藕。故lotusine中文名應譯為蓮心單堿。而來自牛角花的lotusin應譯為牛角花糖苷,少了1個“e”字母。

④sibiricoside D、E 西伯利亞蓼苷D、E(誤名)。兩化合物不是來自西伯利亞蓼(Polygonum sibiricum),而是來自西伯利亞牛皮消(Cynanchum sibiricum)。因此譯名應為西伯利亞牛皮消苷D、E。

4 討論

天然化合物的命名和翻譯尚無公認的原則和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處于百家爭鳴的時期?!吨兴幪烊划a(chǎn)物大全》提出了命名原則,但要求近三萬個化合物一一加以貫徹也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希望能在中國藥學會的領導和組織下,經(jīng)過討論協(xié)商,于近期內(nèi)(如十年或更多)能出版使多數(shù)人認可的“中國天然化合物命名和翻譯原則”。并使名詞規(guī)范化工作常態(tài)化,使得我國的藥學名詞(廣及科技名詞)標準化走上正軌,跨入國際先進行列。登高必自卑,致遠必自邇,此其時矣。

中國學者不論用中文或英文發(fā)表論文時,對新化合物均需同時給出英文俗名和中文俗名。中國學者不能妄自菲薄,自我矮化,以“英文純潔性”為名只給出英文俗名,而不給出中文俗名。給出中文俗名的好處是弘揚中華文化,又免去后人翻譯的麻煩和譯名的混亂。如 Fu Lin YAN等[2]發(fā)表的文章中談到,從窄頭橐吾(Ligularia stenocephala)分到1個新化合物命名為 stenocephalain,但是沒有給出中文名,若用 stenocephalain(窄頭橐吾素)則更為完善。希望專家學者多予支持倡導。

本書資料豐富,內(nèi)容翔實,集中反映了近100年來中藥現(xiàn)代研究的最新成果,每味中藥的成分之全及每個化合物藥理、毒性之多是首屈一指的,作出了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系統(tǒng)和最權威的展示和論述,并且在化合物分類、命名和翻譯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性勞動。感謝以惠永正先生為主編的作者們,嘔心瀝血、實干興邦,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厚重的“文化大餐”,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其持之以恒的精神讓人感動,令人欽佩。經(jīng)濟是物質(zhì)的交流,文化是心靈的交流。兩者雙翼齊飛,才能弘揚中華文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江紀武.天然化合物的俗名命名方法及其翻譯[J].中草藥,2004,35(9):附7-8.

[2]Fu Lin YAN, Ai Xia WANG, Zhong Jian JIA, et.al. A New Isopropenyl Benzofuran-type Tetramer from Ligularia stenocephala [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3, 14(12):1253-1254.

Review on Comprehensive Natural Products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Zheng Lisheng, Wang Wenqian, Jiang Jiwu*, Wang Jie, Tai Wen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Comprehensive Natural Products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s a large reference book with nearly thirty million words divided into 12 volum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book are supreme: the content is extremely abundant and detailed; the compounds (nearly 30 000) recorded are plentiful; classification is clear; bioactivity is relatively exhaustive; and the innovation is outstanding.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nomenclature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compounds and put forward a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method based on word roots. The foreign name and Chinese name of a compound are normalized to official name, synonymy, and false name. The wrong name would be followed by the note "false name", in order to avoid others being wrongly informed.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the authors expect that the Chinese Nomenclature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Natural Compounds can be pu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unify the names of compounds. Except for presenting foreign names for convenient application, the compounds published in foreign periodicals should be given the Chinese names simultaneously. The book is a large reference book, which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collects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es on moder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the latest over 100 years. It is worth learning, recommending, and spreading widely in TCM field.

Comprehensive Natural Products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natural compounds; official name; synonymy; false nam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3.016

鄭禮勝,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中藥及天然化合物。E-mail: zhlsh19860727@163.com

*通訊作者:江紀武,研究員,研究方向:天然藥物信息,天然化合物名稱規(guī)范化。E-mail: jjiwu251223@ 163.com

2014-02-20,編輯:魏民)

猜你喜歡
中文名外文化合物
碳及其化合物題型點擊
碳及其化合物題型點擊
外文字母大小寫的應用規(guī)則
加媒點評政客中文名
例析高考中的鐵及其化合物
李鴻章集外文補遺
新型三氮烯類化合物的合成與表征
外文局期刊目錄
林則徐與外文情報翻譯
石门县| 徐汇区| 浦县| 炉霍县| 东方市| 南靖县| 湟源县| 武隆县| 泗阳县| 沐川县| 普兰店市| 大方县| 安丘市| 鄂尔多斯市| 景泰县| 新安县| 腾冲县| 昂仁县| 竹北市| 延边| 盐山县| 高雄县| 镇安县| 松潘县| 台北市| 普洱| 全州县| 法库县| 循化| 夹江县| 和平县| 徐州市| 易门县| 金坛市| 碌曲县| 金平| 长丰县| 黄梅县| 浠水县| 栾川县|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