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君
(茂名市圖書館,廣東 茂名 525000)
中國的古代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尤其是中國古籍中的善本書是古籍中的精品。凡研究中國古籍文獻或古籍善本的學者,只要提到我國善本解題目錄,無人不知清代錢曾的《讀書敏求記》。可以說,從我國漢代出現(xiàn)體例完善的綜合性書目著作到明末,經過了1600多年的歷史,歷代圖書目錄的體例主要有敘錄體提要、傳錄體提要和輯錄體3種體例提要。但是,多少年來卻沒有一部系統(tǒng)地分析古籍善本書情況,著錄善本書的專門目錄。直到清代,著名的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錢曾撰成了《讀書敏求記》,該書目是一種新的體例,即版本提要,這種提要偏重于對版本的說明和考證,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版本著錄的擴大,也是錢曾的首創(chuàng),開古籍善本書目之先河,彌補了古籍善本書目之空白。
錢曾,字遵王,號也是翁,虞山(今江蘇常熟)人。生于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卒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701年)。錢曾出身書香名門,系明末清初著名藏書家錢謙益曾族曾孫。錢曾的父親錢裔肅也是一個藏書家,常讓書賈“挾策潛往”,而且頗具眼力,甚至收有一些錢謙益尋訪多年未得的善本。少年時代的錢曾就酷愛讀書,且勤奮聰穎。只要是教過他的先生,都夸他是一個學習上進的好苗子。由于其父十分喜愛收藏圖書的緣故,錢曾自幼幫其父收藏整理圖書,耳濡目染,也癡迷搜求各類文獻。成年的錢曾常以高價收購珍本,許多書商和圖書收藏者都愛登訪他的門檻,上門賣書。久而久之,錢曾收藏的圖書日漸豐厚。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其父病逝,錢曾將父親一生收藏的圖書歸于自己門下。由于在青少年時期打好的學問基礎,再經過不懈地讀書、藏書和研究文獻的工作實踐,還不到30歲,錢曾已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版本學專家和藏書家了。他與當時江浙一代的許多藏書家如吳偉業(yè)、金俊明、曹溶、毛扆等結交甚密,時常探討學問,他們之間互相傳抄善本秘籍,交流中各自獲益匪淺。錢曾收藏的圖書有兩個令其他藏書家難以匹敵的特點。
錢曾辛勞一生,自己搜求,承父遺書,接受饋贈的書籍達4000多種,上萬余冊。在封建社會里,錢曾作為一個在官場無名的布衣,能聚集這么多的文典珍籍,實是難能可貴。錢曾的藏書樓分別有“述古堂”“也是園”“莪匪樓”等多處;藏書章也有“彭城世家”“述古堂藏書記”“錢遵王藏書”等多枚,由此可見其藏書之繁,是其他藏書家難與相匹的。
藏書之精主要體現(xiàn)在他收藏有許多宋版書。錢曾喜愛宋版文獻十分癡迷。他的好朋友馮定常戲稱他為“佞宋刻”,錢曾則一笑置之。他曾多次不惜高價全力收購宋版書,以致?lián)钠渌伟鏁臄?shù)量會超過本族曾祖父錢謙益收藏的宋版書。而其曾祖父錢謙益則十分大度,鼓勵其“青出于藍”。錢曾藏書之精在當時的藏書家中也是出名的。錢曾曾經把自己的藏書編成了《也是園書目》《述古堂書目》和《讀書敏求記》3部書目。三者內容詳略不一,體例也有差異。
《也是園書目》10卷,是錢氏三目中著錄最為簡單的一種,僅記書名、卷數(shù),尤如賬簿。但是,此目是三目中收書最多者,計書3800余種,很可能是編目時錢氏藏書的總目錄。
《述古堂書目》4卷附《宋版書目》1卷,分78類,收書2295種,每書著錄書名、卷數(shù)、冊數(shù),有的還記錄版本情況。
《讀書敏求記》4卷,初稿原名《述古堂藏書目錄題詞》。此目雖未標四部之名,但4卷實分別為經、史、子、集四部。四部的設置:①經部。經、禮樂、字學、韻書、書、數(shù)、小學7類,收書105種。②史部。史、時令、器用、食經、種藝、豢養(yǎng)、傳記、譜牒、科第、地理輿圖、別志11類,收書146種。③子部。子、雜家、農家、兵家、天文、五行、六壬、奇門、歷法、卜筮、星命、相法、宅經、葬書、醫(yī)家、針灸、本草方書、傷寒、攝生、藝術、類家21類,收書220種。④集部。集、詩集、總集、詩文評、詞5類,收書1 4 7種。
在錢曾《讀書敏求記》四部當中,頗多“俚俗奇罕”之書,正統(tǒng)經史典籍反為重,反映了作者審視古籍文獻的獨特視角。所錄宋元版書達百余種,另有明初至嘉靖間刊本、明內府抄本、明影宋仿元抄本、明清名家抄校稿本,以及朝鮮、日本刊本等許多珍善版本。各篇題記,或標注版式裝潢、次第完闕,考訂古今異同、藏弆源流;或闡發(fā)書旨,抽繹體例,考據(jù)作者,評論作品。皆隨趣而志,有感而發(fā),簡即數(shù)言,詳則連篇。但通觀全書,最在版本?!端膸烊珪偰刻嵋穼ζ涞脑u價曰:“編列失次,尤不一而足,其中解題太略,多論繕寫刊刻之工拙,于考證不甚留意。然其述授受之源流,究繕刻之同異,見聞既博,辨別亦精,但以版而論,亦可謂賞鑒家矣?!鼻宕麑W者阮福在重刻此書時說:“遵王此書,述著作之源流,究繕刻之同異,留心搜討,不遺余力。于目錄書中,洵為佳著。”
《讀書敏求記》共收書600多種,是錢曾藏書中的精華,大都為宋元刊本或舊抄本。每部書均著錄書名、作者、卷數(shù)并撰寫提要。其提要注重于版本記錄和考訂,標明書之次第完缺、古今異同、成書情況、傳遞源流、作品評論等。應該說,錢氏在《讀書敏求記》中向人們提供了版本研究的方法,總結了版本研究的一些規(guī)律,主要是從圖書的版式字體、紙張墨色等差異去評定版刻年代;根據(jù)初印、重印、原刻、翻刻等差異去評判版本優(yōu)劣。另外,《讀書敏求記》中記載了大量關于圖書篇章結構、內容、成書經過及流傳等方面的資料,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研究資料和線索。例如:卷一《何晏論語集解十卷》之下,先說明此書系朝鮮人抄本,是前人為官朝鮮時所得,接著說他于甲午初夏以重價購歸,并描述了其書法有如六朝初唐隸書,以及行間注文用字等情況。類似這樣的記載,其意義已超出了一部書的版本研究,并涉及文化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等更廣泛的研究領域了。
《讀書敏求記》這部書的問世還有著一段趣事。當錢曾的《讀書敏求記》書成之后,當時的許多學者都想一睹為快,但錢氏卻秘不示人。江南典試官即日后的著名目錄學家朱彝尊為了看到書稿,曾用重金賄賂錢曾的書童,將書稿偷出,利用幾天的時間晝夜趕抄副本一部,才使這部著作為世人所知。此后鮑氏知不足齋、繆氏云自在龕等均有抄本。該書首次刊刻是清康熙年間的松雪齋刻本(據(jù)《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此后有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吳興趙用亨刊本、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嘉興沈尚杰刻本、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嘉興沈炎耆英堂遞修印本、道光五年(公元1826年)儀征阮福小瑯環(huán)仙館刻本、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番禺潘仕誠合校沈炎本、阮福本刻入《海山仙館叢書》。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管廷芬和章玨等人廣征博引,輯刻《錢遵王讀書敏求記校證》,匯校諸刻及20余種抄本,校正文字數(shù)千條,并附錄大量參考資料,是最精善詳備的本子。1984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丁瑜先生以乾隆沈氏刻本為底本重加校點的點校本,它是現(xiàn)在通行的讀本。
成書于清代的《讀書敏求記》,或述授受之源流,或考究繕刻之異同,為版本目錄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開我國版本解題目錄之先河?!蹲x書敏求記》的突出成就即其一整套鑒定版本的方法,開闊了目錄學的研究領域,為古籍版本學的發(fā)展史奠定了基礎,并在清代學者中倡導了注重版本、編撰善本書目的風氣。另外,《讀書敏求記》作為清代第一部善本書版本題跋目錄,它為讀書題跋記目錄體裁的首創(chuàng),而這種新穎獨特的目錄形式又為后來其他目錄類型如藏書志的產生提供了借鑒?,F(xiàn)代著名目錄學家王重民先生則認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吸取了《讀書敏求記》和朱彝尊等常熟派校書家所寫的題跋記的方式和形式。所以說《讀書敏求記》在古代目錄介紹善本鑒定方面功不可沒,而錢曾也因此在中國古代目錄學史上留有特殊的地位。
[1]錢曾.《讀書敏求記》卷二[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
[2]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 彭斐章.目錄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彭斐章.彭斐章文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