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洪+羅蘊琪+吳菲+吳鐵明
摘 要:簡述了湖南省“綠蔭行動”的提出背景、綠蔭行動“六大工程”,即城市林蔭道路建設、公園和廣場林蔭景觀建設、單位庭院小區(qū)綠化建設、林蔭停車場建設、立體綠化建設及山體和水系生態(tài)修復建設工程。分析并指出園林植物配置存在的誤區(qū):第一,樹種單一,群落不穩(wěn)定;第二,喬木所占比例低,缺少林蔭;第三,常綠樹比例偏高,缺少落葉樹;第四,栽種過密,缺乏參與性;第五,立體綠化少,缺乏生氣。
關鍵詞:植物配置;誤區(qū);綠化
中圖分類號:S731.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2.025
Discuss Urban Garden Plant Arrangement Mistakes Base on Green Shaded Action in Hunan Province
YI Hong1, LUO Yun-qi1, WU Fei2, WU Tie-ming1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2.Innovation Base of Local Ornamental Plants in Hunan, 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outlined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Shaded Action in Hunan Province. Its six key programs was building green streets, park and plaza, courtyard and block, parking lot, three dimensional greenness, mountain and river syste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inally it pointed out the mistakes exist in the programs, which was single tree species, unstable community; a small percentage but high specification of arbors, unsuitable selection of road side trees; traffic island; intersection, excessive evergreen trees; dense planting, too little three dimensional greenness.
Key words: plant arrangement; mistake; green
英國一位造園家克勞斯頓(B.clauston)說:“園林設計歸根結底是植物材料的設計,其目的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其他的內容只能在一個有植物的環(huán)境中發(fā)揮作用。”園林植物是園林綠化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礎設施,具有四季景觀可變性和可塑性,在改善小氣候、降低噪音、美化環(huán)境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園林植物配置就是應用各種喬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進行合理地配置與組織景觀,使在園林植物之間及與其他園林要素的配置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出各類植物的形體、線條、姿態(tài)、色彩等自然美的特點,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1]。
當前,在兩型社會理念的指導下,各地爭創(chuàng)園林城市或園林縣城,掀起了園林建設的高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而城市綠化卻相對滯后,由于在植物配置上缺乏科學的認識及人性化的設計,導致綠量不足、分布不均、品味不高,未能營造出最佳景觀效果[2-3]。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湖南省近期啟動的“綠蔭行動”進行一定深度的解讀,分析當前植物配置存在的誤區(qū),為園林綠化事業(yè)健康發(fā)展提供借鑒。
1 “綠蔭行動”的總體目標
“綠蔭行動”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實施城市綠蔭行動“六大工程”,即城市林蔭道路建設、公園和廣場林蔭景觀建設、單位庭院小區(qū)綠化建設、林蔭停車場建設、立體綠化建設及山體和水系生態(tài)修復建設工程。力爭到2015年,全省縣以上城市建成初具規(guī)模的林蔭道路系統(tǒng),林蔭道路的比例超過70%,林蔭廣場和停車場比例超過60%,林蔭小區(qū)和庭院的比例超過50%,立體綠化及江河湖岸綠化、山體和水系生態(tài)修復保護全面推進。全省縣以上城鎮(zhèn)建成區(qū)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建成區(qū)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9 m2·人-1、3l.4%和35%以上,其中舊城區(qū)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建成區(qū)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不低于5 m2·人-1、25%和30%。
2 植物配置誤區(qū)
2.1 樹種單一,群落不穩(wěn)定
中國素有“園林之母”的美稱,園林植物資源豐富,僅種子植物就超過25 000種,其中喬灌木種類8 000多種[1],但用于植物造景上的植物種類相對較貧乏[4-5]。國外應用的觀賞植物種類近千種,而國內大多數(shù)城市園林綠地種植的植物不超過200種。據(jù)調查統(tǒng)計,長沙市城市道路植物不到100種,其中香樟、廣玉蘭、桂花、銀杏、懸鈴木、杜英、龍柏、羅漢松、日本五針松、紅楓等10種樹種株數(shù)超過總株數(shù)的80%[6]。除此之外,應用的植物雷同現(xiàn)象非常普遍,如灌木,從南到北處處是紅花檵木、金葉女貞、紫葉小檗。在2008年冰災中,郴州蘇仙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成為重中之重的重災區(qū),除山頂還保留0.27 hm2華南地區(qū)最大的古櫸木林,其他地方都為人工栽種林木,以云松為主,品種比較單一。在冰災中人工栽種的次生林遭受滅頂之災,災后場面觸目驚心。樹種單一,往往造成景觀單調,毫無城市特色,生物群落不穩(wěn)定,抗病害能力差,恢復景觀效果難度大。
2.2 喬木所占比例低,缺少林蔭
為了強調開闊的效果和人工景觀,不少城市廣場和中心景觀以犧牲喬木為代價,不栽樹或者少栽樹,取而代之的只是一片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不高的草皮或者大量鋪裝材料,從而導致地表受曬,聚熱不散熱,最后的結果是,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城市變成了火爐。然而,這些地方通常是人流、車流密集的地方,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風凜冽,這些不適的感覺影響來此游園、休閑的市民愉悅的心情,不能滿足最基本的環(huán)境需求,利用率往往不高,背離了人性化原則,不符合“民生園林”的建設要求。
在城市溫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私家車越來越多,如何利用綠地遮陰降溫,解決林蔭停車場匱乏的現(xiàn)狀,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是值得園林工作者思考的。而綠地降溫的第一要素是喬木所占綠化的比例,有數(shù)據(jù)顯示,喬木所占比例越高,附近溫度越低。建設城市林蔭道路、林蔭停車場、公園和廣場林蔭景觀,不單單是遮陰防暑,還在倡導低碳環(huán)保、節(jié)約能源、降低污染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功效[7]。
2.3 常綠樹比例偏高,缺少落葉樹
明代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之“園說”中勾勒的理想景觀是:“梧蔭匝地,槐蔭當庭”。其意為梧桐遍地,林木蔥郁,庭院中種植大槐,在夏日庭院形成倒影。梧桐和槐樹都屬于落葉樹種,這說明古人庭院更加青睞落葉樹。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典范,植物更是以落葉樹為主,常綠樹為輔。然而,在當前園林綠化中過分強調綠化,一味追求四季常綠效果,而忽視園林植物的美化功能,最終形成了城市的“綠色沙漠”。
在長沙岳麓山,由于后期人工栽種常綠樹種生長速度較快,遮擋了掉在地上楓香等色葉類的種子生長必需的陽光,而楓香生態(tài)習性屬于強陽性樹種。近年來秋季景觀已有減緩趨勢,如果不加人工干預,可能聞名中外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景觀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消失。在城市行道樹中,多以常綠樹種為主,給人們帶來了很多苦惱。常綠樹與落葉樹的不同點在于,落葉樹在秋冬季時會多數(shù)或全數(shù)落葉,常綠樹種不像落葉樹種一次落葉效果明顯,在四季都有落葉。據(jù)調查訪談,它不僅落葉時間長,在春秋多雨時節(jié)落葉,葉子緊貼濕潤的地面,清掃特別費力,給環(huán)衛(wèi)工人帶來很多麻煩。另外,常綠樹種的“冠大蔭濃”意味著冬天陽光很難穿透進來,讓人感覺不寒而栗。人們?yōu)榱私佑|陽光,往往會繞道走,這樣又增加了交通危險。在不少居民小區(qū),居民砍掉了樓前的常綠枝條,盡管違反了相關的園林綠化規(guī)定,但常綠枝條把投射到家里陽光遮擋得嚴嚴實實,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在公園和街頭小游園,夏天供不應求的林蔭坐凳在冬天無人問津。
2.4 栽種過密,缺乏參與性
植物都有自己適宜的生長距離,但在實際應用中,很多城市園林綠化為了追求短時間效益,大大提高單位面積種植數(shù)量。當植物過分密植時,通風透氣受到影響,其后果:一是不給植物留下生長空間,植物群落產(chǎn)生種內擁擠,促使植物內部自然分化,造成許多植物枯死和生態(tài)效益降低;二是苗木大量浪費,過度密植造成植物資源、苗木的直接浪費,也造成種植、運輸?shù)葎诹Φ睦速M,增加碳排放;三是植物過度密植造成內部采光不良,空氣流通不良,給病蟲害滋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既費人工又費農(nóng)藥,還影響環(huán)境和觀瞻。試驗表明,金葉女貞葉斑病在種植密度達到每平方米15株以上時,發(fā)病率為30%,而當每平方米種植量在7株時,發(fā)病率降到10%以下;四是中央分隔帶種植的植物過密,影響汽車尾氣擴散,給行人身體健康造成隱患;五是在公園、廣場這些地方密集種植植物,占用人們本可以用來停下來休閑的場地,另外,影響人群在緊急情況下的快速疏散。
2.5 立體綠化少,缺乏生氣
立體綠化是近幾年來園林綠化發(fā)展的新熱點,是城市增加綠化率的重要舉措之一,是凈化空氣、美化城市、改善環(huán)境的有效措施之一[8]。立體綠化是指在城市范圍內,充分利用地面上的不同立地條件,選擇各種不同的植物栽植于人工改造的環(huán)境中,以改善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的綠化[6]。常見的立體綠化的形式有屋頂綠化、窗臺陽臺綠化、墻體綠化、護欄綠化和地面柱廊立體綠化。2010年上海世博園區(qū)超過八成的展館進行了屋頂和墻體綠化,這不僅是為了美化“第五立面”,給城市帶來更多綠色,更加重要的是體現(xiàn)未來城市的低碳生活,提高城市環(huán)境質量。發(fā)達國家城市屋頂綠化率約為15%,德國屋頂綠化率超過80%,東京提出“屋頂綠化設施配備計劃”,規(guī)定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積超過1 000 m2,必須綠化20%的屋頂,否則建筑商將被罰款。目前,國內立體綠化剛剛才開始發(fā)展(除上海、北京、南京等一些城市外),且綠化率水平較低,北京2012年屋頂綠化率僅達到1%,大部分城市只注重園林綠化“平面化”,立交橋柱體綠化、河道坡面綠化、隧道兩側的石體的綠化等水平依然非常低,這些成為城市綠化的死角。沒有立體綠化的高樓、立交橋等硬質景觀,顯得毫無生氣。在城市道路和高速路硬質邊坡、擋墻,常常能看到一些特別顯眼的宣傳標語或者廣告,顏色雜亂、字體不一,影響城市形象。
3 小 結
“綠蔭行動”的理念,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講,是指植物配置必須堅持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tǒng)一,滿足植物自然生長需要的環(huán)境,充分展示植物個體美與群體美。以人的需求作為出發(fā)點,考慮使用者的習慣,服務于大眾,綠化與美好并舉,創(chuàng)造深受大家喜愛的民生園林。
參考文獻:
[1] 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4.
[2] 李治強.淺議居住區(qū)綠化植物配置[J].內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13(1):103-104.
[3] 徐國鋒,李惠安,周海燕,等.城市高密度居住區(qū)的綠化景觀營造[J].內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11(3):133-134.
[4] 付寶春,李志娟,劉琛彬,等.太原市城區(qū)園林植物應用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3(6):594-598,649.
[5] 于丹丹.鞏義市園林植物資源調查及應用分析[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3(1):106-109.
[6] 張寶鑫.城市立體綠化[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3.
[7] 李杰.淺談包頭市園林綠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內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12(1):99,113.
[8] 鄭凱,楊新根.大同市城市綠化的有關建議[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