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
魯迅13歲那年家里突遭變故,祖父因“科場舞弊案”下獄,與此同時父親也患了大病,作為長子的魯迅毅然替母親扛起這個家庭,每日周旋于當(dāng)鋪與藥鋪之間,盡管受盡勢利人的白眼和奚落。為了不讓母親難過,回到家里從不吐露一句在外邊的不堪遭遇,以致母親常常對外人感嘆說,魯迅“最能體諒我的難處”。
留學(xué)日本期間,魯迅加入了光復(fù)會。期間曾被委派回國刺殺清朝官員。動身前,魯迅猶豫了乃至最終放棄。多年以后,魯迅的日本學(xué)生增田涉回憶說:“他曾經(jīng)向我說過,如果自己死了,剩下母親怎么生活呢,他想明確地知道這點(diǎn),便向上級提出了,結(jié)果是,因?yàn)槟菢佑洅熘砗蟮氖虑?,是不行的,還是不要去吧?!?/p>
1912年,魯迅隨南京臨時政府遷往北京。1919年,當(dāng)有了資本的魯迅在八道灣買了自己的住宅,立即把母親及全家接到了北京。在去北京的路上,魯迅自己坐的是二等車,而讓母親坐了臥車。當(dāng)兄弟失和,魯迅搬離八道灣另換住處后,仍接了母親過來跟自己住,并讓母親住最好的大房子,而自己住一間簡陋的小房子作為書房兼臥室。
這樣一位終其一生都在對母親曲盡孝道的人,很難想象,他與母親心靈之間卻有著巨大的感情鴻溝,甚至充滿了幽怨。魯迅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死于敵手的鋒刃,不足悲苦……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愛人誤進(jìn)的毒藥……”
無疑,魯迅與朱安的婚姻應(yīng)該是“慈母誤進(jìn)的”最大一副“毒藥”吧。面對這樁極不情愿的婚姻,魯迅沒有去做抗?fàn)?,而是選擇了默默接受。他曾對許壽裳說,“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地供養(yǎng)她,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p>
史料記載,魯迅母親魯瑞是一位相當(dāng)開明、達(dá)觀的舊式女性,然而在魯迅的婚姻問題上,卻仍舊承襲了那個時代封建家長大包大攬的一貫做法。沒有給予魯迅應(yīng)有的理解和尊重,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
“母愛如同濕棉襖,脫了感到冷,穿著感到難受?!濒斞高@句話真切道出了他對母親糾結(jié)復(fù)雜的情感態(tài)度。這樣一位骨子里充滿了對傳統(tǒng)舊道德、舊禮制極大反叛精神的偉大作家卻又屈從于舊禮制、舊道德之下,怎不令人為之扼腕三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