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泉
2013年7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云南民族大學正式開展。通過查擺了“四風”方面的存在的問題,制定了邊學邊查邊改的具體措施,并在創(chuàng)新自選動作、突出實踐特色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多種方式查找問題
為了實現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的預定目標,全校各級黨組織按照校黨委的部署,緊緊抓住重點和關鍵,確保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不走過場。一是聚焦目標任務,在整治“四風”上下功夫。二是認真貫徹總要求,在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四句話上下功夫。三是緊扣重點和關鍵,在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把“邊學邊查邊改”貫穿于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四是突出實踐特色,在“懶散庸奢”專項治理活動、“干部清正、學校清廉、政治清明”警示教育活動、“決策權的規(guī)范運行、執(zhí)行權的陽光落實、監(jiān)督權的有效保障”治理活動這三個自選動作上下功夫。五是以整風精神搞活動,在領導帶頭上下功夫。六是注重長效機制,在維護師生權利上下功夫。
學校通過召開離退休校級老領導、機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學院院長、書記、教授代表、中青年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10個座談會,向省州市有關單位發(fā)出征求意見函,面向學校全體黨員教職工和全校10%的學生比例發(fā)放征求意見表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共征集到有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方面的134條意見和建議。
十項措施落實整改
針對存在的問題,學校主要開展了“治慵提能、治懶增效、治散聚力、治奢倡儉”專項治理活動、“干部清正、學校清廉、政治清明”警示教育活動、“決策權的規(guī)范運行、執(zhí)行權的陽光落實、監(jiān)督權的有效保障”治理活動、“學習孟連經驗、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踐行群眾路線”專項活動、教風學風建設月活動、干部“三維一體”考核、干部公信度滿意度測評、重塑民大形象系列宣傳活動等,并重點推進十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爭取學校進入區(qū)域性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重點是加強省部級以上學科建設,加強重點專業(yè)建設,健全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大力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
二是改善師資結構,提升師資隊伍水平。重點是加強師德建設,加快教育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
三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重點是推進國家和省“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云南省專升本教育培養(yǎng)基地”“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人才培養(yǎng)基地”的申報工作,做好“質量工程”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工作。
四是搭建科研平臺,促進科學研究。重點是推進國家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培育基地——泰國研究基地的申報工作,推進“西南邊疆民族文化多樣性與民族和諧發(fā)展研究基地”的申報工作。
五是改善教職工、學生學習工作生活環(huán)境。重點是加大校園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建設,增加績效工資總量以深化分配制度,加大拓展辦學力度建設民大附小、附中。
六是完善機制體制,強化管理。重點是全面梳理完善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調整部分機構設置,理順職能職責,完善科學選人用人機制,完善處級干部考核辦法,切實開展“治慵提能、治懶增效、治散聚力、治奢倡儉”活動。
七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促進學校建設發(fā)展。重點是落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的資金保障體制,進一步挖掘整合學校資源,增強學校自身“造血功能”。
八是建設數字化校園,提升學校信息化水平。重點是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科研、管理深度融合,加快移動辦公系統(tǒng)建設進程,提高辦公效率,推進黨務、校務公開。
九是拓寬對外合作渠道,提升教育國家化水平。重點是繼續(xù)鞏固和發(fā)展面向南亞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進一步拓展與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國際合作,在科研項目、合作辦學、留學生工作方面取得實效。
十是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好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重點是狠抓干部作風建設,加強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建設,繼續(xù)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創(chuàng)建廉政文化示范單位。
家長來信引發(fā)反響
2013年秋季學期伊始,一位家長就當前學校教育存在的不良校風、教風、學風等問題致信云南民族大學黨委,學校黨委對信中反映的問題高度重視,向全校師生公開了這封信,并迅速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邊查邊改、立行立改。云南省委第七督導組肯定了云南民族大學黨委不怕曝光、正視問題的做法,編印了2013年第11期督導組簡報《廣泛聽取意見,扎實查擺問題——轉發(fā)家長致云南民族大學黨委的一封信》。同年9月11日,云南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李培對該簡報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切實推進學校的“三風”建設。這封家長來信也引起了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的重視,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及時向各高校發(fā)出了《關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領導對高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工作簡報重要批示精神的通知》。
《云南日報》記者李沙青對此事進行了跟蹤采訪,并于2013年10月18日在第二版刊出《一封家長來信引發(fā)的思考》的文章,從“公開亮丑敲警鐘”“責任缺失是主因”“‘三風建設治根本”這三個方面,報道了云南民族大學不怕曝光、正視存在的問題、力爭反面材料正面解決、絕不誤人子弟的做法。這篇文章迅速在全省教育界引發(fā)熱議,并被“中國輿情在線”“天津網”“云南網”“云南信息港”等網站轉載。
同日,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對云南日報刊登的《一封家長來信引發(fā)的思考》的報道作出批示,要求省教育廳和各高校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查擺問題,深刻剖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对颇先請蟆?013年10月23日在第一版頭條位置刊登了批示全文?!爸袊伯a黨新聞網”“新浪網”“東方網”“云南網”全文轉載了此篇文章。
一封家長來信促成了云南民族大學黨委在提高辦學水平、加強黨的建設中推出一系列新的舉措。目前,云南民族大學正以這封信為切入點進行整改,在干部隊伍中深入開展“治庸提能、治懶增效、治散聚力、治奢倡儉”活動。針對信中提出的教風、學風問題,學校一次性投入專項經費30萬元,從2013年10月下旬開始開展為期1個月的“教風學風建設月”活動,主要內容包括:教學質量檢查,通過學院自查和學校檢查兩種方式,對學院(部)課堂教學、教學管理、教學檔案、教學運作等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開展“十佳教書育人教師”評選活動,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在教學、教改、科研、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以此激發(fā)青年教師搞好教學工作的積極性;開展“讀書工程”活動,評選出10名大學生“閱讀之星”;開展“本??苾?yōu)秀教案評選活動”,鼓勵教師撰寫優(yōu)質教案、上優(yōu)質課程;開展“優(yōu)秀本科生導師評選活動”;開展“優(yōu)秀教學管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活動”,以及班主任、輔導員履職情況綜合檢查,進一步落實校領導和專家聽課制度等。endprint
各學院、各部門向教職工傳達《致云南民族大學黨委的一封信》的內容后,引發(fā)了強烈的反響。人武學院針對一封信中提出的問題,給每個新生班配備了一名指導教師,深入班級“蹲點”,給學生成長導航,受到新生的歡迎和好評。這些指導教師每個月至少與每名學生面對面交流一次。此外,學生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平臺與指定教師隨時聯(lián)系,話題從學習到工作、從生活到夢想、從專業(yè)到人生,讓每個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成長的路徑、成才的含義、發(fā)現成功的奧秘。外語學院認真學習討論《致云南民族大學黨委的一封信》,對照反思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在聽取學生代表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建議后,結合實際開展“自選動作”,開展了教學質量月活動,狠抓教學質量。具體措施有成立教學研究小組、完備教學檔案材料、收集教學質量測評信息、召開家長座談會等。
圍繞家長的一封信,云南民族大學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不怕曝光、正視問題、立行立改,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云南電視臺、《云南日報》、云南人民廣播電臺都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
實際行動服務社會
為發(fā)揮自身人才資源優(yōu)勢,學校在服務基層發(fā)展、扶持地方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2013年暑期,學校百余支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千余名各族學生、學生黨員,利用暑期走進基層、深入農村、融入群眾,開展主題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激揚青春志,奮斗成就中國夢”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服務支教和訪談調研等活動,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宣傳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
2013年7月18日至19日,開展“防汛搶險黨員在行動”的活動,參加防汛搶險工作的黨員干部一直堅守在防汛搶險工作一線,最大程度地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年7月25日,中國農工民主黨云南民族大學支部聯(lián)合昆明市疾控中心一行20余人來到“苗族歌舞之鄉(xiāng)”——楚雄州祿豐縣仁興鎮(zhèn)大箐村,實地為缺醫(yī)少藥的貧困少數民族村寨群眾進行送醫(yī)下鄉(xiāng)、免費義診活動,校醫(yī)院免費提供了價值2000余元的藥品,安排了十幾名經驗豐富的醫(yī)生免費為村民診治。同年9月28日至29日,校黨委書記陳魯雁、校長彭金輝一行9人到學校“掛縣包鄉(xiāng)聯(lián)戶”掛鉤點雙江縣沙河鄉(xiāng)開展“四群”教育工作,初步確定本年??h合作的“八個一”項目,具體包括:辦一個脫產培訓班,辦一個函授培訓點,贈一萬冊圖書,提供100萬元資金支持,繼續(xù)完成已經協(xié)調好的農村改造資金支持,盡最大力量協(xié)調縣委黨校改造工程,協(xié)調好民族小學和幼兒園搬遷工作,共建一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