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記敘文是高中學生最熟悉的一種文體,而在高中寫作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大部分高中學生所寫的記敘文要么是平鋪直敘、單調乏味,要么胡編亂造、缺乏感情,顯得簡單、膚淺,味同嚼蠟。這樣的作文,在閱卷的時候自然是“泯然眾矣”,很難得到令人期待的分數。
那么,一篇優(yōu)秀的能令評閱者眼前一亮的記敘文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2013江蘇高考語文閱卷的標準:
記敘文一類卷70—63分,要求有巧妙而機智的構思,有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有濃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實感和親切感:二類卷62—56分,有構思,有細節(jié),有文采,故事真實,富有生活氣息。
對照這個標準,不難看出,情節(jié)與細節(jié)是衡量一篇記敘文水平高低的兩大標準。
2012年蘇州市高三統(tǒng)測中,楊珍珍同學的考場作文《圍觀》以精巧的構思、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在眾多作文中脫穎而出,獲得閱卷老師的好評。這是一篇頗有文學味的記敘文,有出人意料的故事情節(jié),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有恰到好處的環(huán)境烘托,這些小說創(chuàng)作必備要素中的任何一條都是為記敘文增色的亮點,值得借鑒。
先從故事梗概說起:
烈日炎炎,村長辦公室門口,村民們擠在一起看布告欄。這時有人發(fā)現布告欄下方貼了一幅“兩袖清風”的字,字不錯,卻沒多少風骨。有人猜,這應該是新來的村長貼在這兒的。于是大家開始大聲紛紛贊嘆新村長的字甚至村長的政績。此時,保安小張的兒子過來撕去了那副字,村民喝止,小男孩委屈地表示,為了讓大家涼快點,所以寫了“兩袖清風”。聽完孩子的話,村民們面面相覷,只有干笑。
記敘文是寫人敘事的文體,最講究構思。而寫人、敘事和小說要素中的人物形象刻畫,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一脈相承,所以,在記敘文寫作中,借鑒小說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這篇《圍觀》在情節(jié)構思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以小見大。好的作文要善于“以小見大”?!靶 敝感〉念}材、小的材料;“大”指的是重大的或深刻的主題。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見情景中,截取生活的一個片段、一個鏡頭、一幅剪影來透視其中的深意,這樣的文章就有了內涵,在立意上是不凡的。
小作者用村民圍觀一幅字這一小小的生活鏡頭來折射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溜須拍馬的現象,非常具有現實的批判諷刺意味,讀來令人捧腹,也令人深思。
第二,情節(jié)曲折而不離奇,雖是虛構卻有真實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再精彩的故事,如果事先沒有構思好,平鋪直敘,也會失去應有的吸引力,很難引起讀者的閱讀欲望。埋一個伏筆,設一個懸念,就像過去高明的說書藝人在勾人心魄的關鍵時刻賣個關子,戛然而止:“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讓聽眾欲罷不能,充滿期待。
小作者也設了一個懸念:
“這字,誰寫的?”
——故事的開端就是懸念。
“我覺得像是新村長的?!?/p>
——很合理的推測,情節(jié)在發(fā)展。
“不然誰會把這字貼在這兒呀”。
——對權威的自覺仰視。
“這‘兩袖清風說的不就是咱村長嗎?”
——多合理的聯想呀,情節(jié)到了高潮。
“真是我寫的!我以為‘兩袖清風是涼快的意思,我想你們在太陽下一定很熱,我想讓你們涼快一下吧?!?/p>
——故事的結局來了一個陡轉,村民們沉默,讀者沉思。仔細再看,原來是有伏筆的:
——“這字寫的不差,卻也算不上什么好字,工整是工整,但軟軟的沒多少風骨?!?/p>
所以,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卻有合理存在的真實感。
其實,我們不一定要都來創(chuàng)作小小說,畢竟每個人對生活的敏感度、駕馭語言的能力是不同的。但是可以學習借鑒小說創(chuàng)作的方法,將情節(jié)安排得曲折,有波瀾,有懸念。
有一個同學就借鑒了這個方法,寫了一篇精彩的記敘文《禮物》。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周末放學我沒有回家,而是電話通知媽媽要去給同學過生日,興奮之余,忽略了媽媽電話那頭欲言又止的沉默。聚會回來已是晚上八點,上樓梯時我還在回味生日會的歡樂。想掏鑰匙開門,卻發(fā)現要送給同學的禮物還在包里。鑰匙不及插入,門已經打開了,原來媽媽一直等著我。我進門發(fā)現桌上的飯菜和蛋糕,才想起今天是媽媽生日,自己竟忘了,內疚不已。急中生智,掏出剛才的禮物送給媽媽,祝媽媽生日快樂。媽媽激動滿足,感謝我還記得準備禮物,我擁抱媽媽,無言落淚,羞愧難當。這么一個生活中常見的故事在精心設計的巧合和誤會中發(fā)展,媽媽的寬容,對親情的珍視,青春期孩子對親情的忽視,及時的自我反思深深打動了讀者,引起同齡人的共鳴。
細節(jié)是文章的靈魂,是表情達意的關鍵,是打開讀者心扉的鑰匙。一篇文章如果只有故事情節(jié)而缺少惟妙惟肖的細節(jié),就只剩下一個干巴巴的輪廓,如同一個人只有骨架而無血肉,毫無美感可言。所以說,細節(jié)雖小,作用卻大。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往往能代替千言萬語。
《圍觀》這篇作文在兩個方面的細節(jié)描寫都是很成功很具典型意義的。
第一,細致傳神的細節(jié)凸顯了人物鮮明的個性。
有人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其中一位老先生甚至拍手稱好起來:“瞧這字,筆鋒犀利,頗有古風啊?!?/p>
大家搶贊著新村長的字,又爭夸著新村長人,越說越大聲,越說越起勁了!他們夸得面紅耳赤,還不時地向村長辦公室張望著。
這幾處細節(jié)有神態(tài)、有語言、有動作,有對個體細致入微地刻畫,也恰到好處地表現了群體的心理活動;既凸顯了村民這個群體奴性、趨炎附勢的可笑的個性特征,也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第二,對環(huán)境的細節(jié)描寫使文章錦上添花。
一旁大樹上的夏蟬不知疲憊地大叫著,頗有與村民們比嗓門的意思。
大伙兒像是被噤了聲,突然安靜了下來,樹上蟬兒的聲音好像大了幾倍,更加歡快了。
“知了……知了……”樹上的夏蟬不知是否沒了力氣,這會兒竟聽不見它的聲響了。
“知了……知了……”蟬兒仿佛是休息夠了,重新鉚足了勁兒大叫著。
圍觀者散了,布告欄前只剩下那不知疲憊的蟬,“知了……知了……”地歡叫著……
圍觀開始到圍觀結束,“夏蟬”的叫聲或歡快或疲憊,或高或低,都緊密配合故事發(fā)展的脈絡。圍觀者議論紛紛,蟬兒大叫;圍觀者安靜,蟬兒歡快;圍觀者沸騰,蟬聲不聞;圍觀者沉默,蟬兒歡叫。蟬聲竟被人聲蓋過,可見圍觀者的興奮;蟬兒未知未覺,圍觀者盲從無知,竟如蟬兒一般,人和蟬相映成趣,作者的諷刺批判也含蓄地表達到位,實在是匠心獨運。
那么在記敘文寫作中,如何借鑒小說的手法,恰到好處地來描寫環(huán)境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小說中的環(huán)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烘托人物形象,表現主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正面和反面兩個方面來表現,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有兩處關于環(huán)境的細節(jié)描寫:
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前者所描寫環(huán)境清新素雅,蘭桂竹都是雅潔之物,正面烘托歸有光立志求學,承載家族期望,發(fā)憤苦讀,滿含朝氣,滿心憧憬的青少年時期。
后者寫枇杷樹,言語簡淡。當年妻子因枇杷多子而植,希望家庭人丁興旺,而如今妻子早逝,家道中落,自已又是屢試不第,當年的憧憬已成泡影。枇杷樹亭亭如蓋,更反襯了作者的凄涼和落寞。
當然,從寫作的角度來說,不論是情節(jié)也好、細節(jié)也好,一篇出色的作文還是要落實到扎實的語言文字表現力上,脫離了這一點,任何技巧都成了空談。所以,在寫作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多思考問題,多閱讀,多練筆,多修改,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附: 圍觀 楊珍珍
正值七月,烈日炎炎,偶有一絲熱風,卻也攙雜著陣陣熱氣。村長辦公室旁的布告欄前擠滿了村民,有看村里最近安排的,也有看今日新聞的,更多的則是什么都不看湊熱鬧的。眾人邊看邊議論,好不熱鬧。一旁大樹上的夏蟬不知疲憊地大叫著,頗有與村民們比嗓門的意思。
站在左邊最角落的人突然大叫了一聲:“這是誰寫的字啊?!”。原本三三兩兩,懶懶散散的村民們都聚在了一起,爭先恐后地往布告欄左下側角落張望??刹皇?,還真有人把字貼在了布告欄里。這字寫得不差,卻也算不上什么好字,工整是工整,但軟軟的沒多少風骨。大伙兒像是被噤了聲,突然安靜了下來,樹上蟬兒的聲音好像大了幾倍,更加歡快了。
“這字,誰寫的?”趁著蟬兒歇嘴的功夫,有人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拔矣X得像是新村長的,不然誰會把這字貼在這兒啊?”仿佛被道出了心聲,大家又突然大聲地說起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一老先生甚至拍手稱好起來:“瞧這字,筆鋒犀利。頗有古風阿!”隨即就有人附和道:“是啊,這‘兩袖清風四字,說得不就是咱村長大人嗎!”“沒錯沒錯,都說字如其人,這字好,就說明這新村長一定是個好村長??!”“可不是嗎!雖然咱新村長剛上任不久,但看過字就知道以后一定有所作為?。 辈几鏅谇耙幌伦佑譄狒[起來,大家搶贊著新村長的字,又爭夸著新村長人,越說越大聲,越說越起勁了!他們夸得面紅耳赤,還不時地向著村長辦公室張望著。
“知了……知了……”樹上的夏蟬不知是否沒了力氣,這會兒竟聽不見它的聲響了。
“叔叔阿姨,你們在做什么,怎么都圍在這里?。俊睕]把村長盼來,來的卻是門口保安小張的小兒子。熱火朝天的村民們似乎是沒聽到這疑問,繼續(xù)大肆夸獎這新村長那屈指可數、寥寥無幾的“豐功偉績”。男孩見沒人搭理自己,便鉆進了人群,伸手將那寫著“兩袖清風”的字撕了下來。
又是一陣死一般的沉默后,人群中的那位老先生大喝道:“小孩!快把村長的墨寶放下!”男孩似乎受了驚嚇,撇了撇嘴:“這不是村長的,是我寫的!”“呵,真是可笑。”老先生不耐煩地推了推眼鏡,“小孩子家家的哪懂什么叫‘兩袖清風,放下放下!”男孩真的被嚇到了,略帶哭腔地解釋道:“真的是我寫的!我以為‘兩袖清風是涼快的意思,我想你們在太陽下看公告一定很熱,我想讓你們涼快一下嘛!”
“知了……知了……”蟬兒仿佛是休息夠了,重新鉚足了勁兒鳴叫。樹下,則是一群張大了嘴巴,面面相覷的村民,不知所措地干笑著。
圍觀者散了,布告欄前只剩下那不知疲憊的蟬,“知了……知了……”地歡叫著……
(作者單位: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
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