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diǎn)
成墨初:家庭教育研究學(xué)者和作家
教育孩子不一定是把他培養(yǎng)成教授或博士才算成功,關(guān)鍵是要使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好父母,應(yīng)設(shè)身處地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照顧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預(yù)先設(shè)計的軌道成長。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美好的品格和良好的動手能力,遠(yuǎn)比考試成績更為重要。
呂萍: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著有《認(rèn)識你自己》
你想突破,你想給孩子不同的未來,你就只有先自我成長。只有認(rèn)識自我,才能把那一層層套在身上的枷鎖摘除,卸掉妨礙我們自由的盔甲,還我們真實的自己。只有你能打開自己,才能用寬廣、溫暖的胸懷去擁抱孩子,給孩子一片湛藍(lán)、寬廣的天,與孩子幸??鞓返爻砷L!
叢倩禎:早教專家,著有《成長有煩惱,育兒有方法》
小朋友做事不肯說“對不起”是怎么回事?那是因為當(dāng)孩子說“對不起”時,他感受到低價值感和被否定了!父母只有用溫和的語氣告訴孩子并讓其明白說“對不起”不僅不丟人,而且是勇敢的行為,那是在為自己的言行向他人道歉,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勇敢的!這樣,孩子會逐步體會到說“對不起”是對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從而不斷修正行為。
家長聲音
海闊天空:
上午,兒子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我嚴(yán)厲地呵斥了他一句:“你喝牛奶時不要東張西望!”晚上,兒子玩著積木,突然來了一句:“爸爸,你不要兇我嘛,我把牛奶打翻了,知道說‘對不起的。”說著流出了委屈的眼淚。性格急躁的我,在教育兒子時缺乏耐心,事后又愧疚不已。我知道這次我又錯了,于是我便給兒子道歉了。
誠誠媽:
一次,兒子去哥哥家玩,看到哥哥有自己的小書架,立刻就動心了,也希望有自己的小書架。我就跟他約定:有個小書架要自己看書,兒子答應(yīng)得很爽快。第二天,我便買了一個讓他心儀的書架。從此以后,每次去逛街,他總要買幾本喜歡的書回來充實書架,并且很開心地去看書。看來,教育孩子還是要投其所好。
涵涵媽:
在和小伙伴玩耍時,一個小男孩想玩女兒的玩具,女兒不肯,小男孩搶了就跑。女兒哭了起來并向我告狀。小男孩有點(diǎn)難為情地站在一旁,我就借機(jī)教育女兒:“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才好玩,你就原諒小哥哥吧!”女兒跟小哥哥說,我原諒你了,我們一起玩吧!小男孩也真誠地道歉。后來,兩個小孩玩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