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
2013年底北京市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要逐漸實行一年多考,這個方案與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相關內(nèi)容完全一致。從一卷考天下、一考定終身,向一年多考的水平考試的轉變,是制度上的轉變,也是觀念上的轉變。
目的是選拔人才
中國的高考一直是選拔人才的手段。這和延續(xù)了千年的科舉考試的目的是一樣的。區(qū)別僅僅在于,科舉考試的勝出者可以直接當官,高考的勝出者則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后享受高待遇。在1905年廢除科舉之后,到1952年新中國建立統(tǒng)一高考制度之前,中國曾有47年時間,是沒有統(tǒng)一高考的。這種沒有統(tǒng)一的人才選拔制度的社會,是怎樣選擇人才維持社會運行的呢?
選拔人才的制度兩端,一端是選擇者,另一端是被選擇者。在皇權時代,選擇者是皇帝,被選擇者是世間一切人。在清政府倒臺之后,中國再無皇權,沒有了選擇者,所有人可以自己做出選擇:努力學習為社會服務,或者堅守自己的利益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在這47年之中,雖然沒有人為的人才選拔制度,各大學自主招生,有志于接受某種教育的人依然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志趣的教育機構獲得良好教育,之后服務社會、服務人類。那個時代的大學培養(yǎng)出的眾多諾貝爾獎得主就是證明。1952年,由于新中國亟需建設人才,讓什么人進入蘇聯(lián)援建的大學接受教育,成為了一個問題。在解放前,大學是要收學費的,有志于接受教育的人,還要有錢交學費,市場自行決定了什么人可以上大學。新中國反對的就是貧富不均造成地位差異,大學名額有限,在市場失效的情況下,必須有一種方法來做出選擇。高考應運而生。
高考具備科舉性質(zhì)
1952年誕生的高考從一開始就具備科舉考試的屬性:為國家選拔人才,藝考定終身?!俺癁樘锷崂桑旱翘熳犹谩?。這引起了滿懷革命激情的毛澤東的極大不滿。在1966年,毛澤東發(fā)表了講話,表示應試教育帶來了灌輸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在五四時期就是被否定了的。他發(fā)起文化大革命后取消了高考。大學采用了社會實踐為主和文化考試為輔的錄取方式。這些大學生被稱為工農(nóng)兵大學生。
在1977年,這種過激的改革被終止,高考被恢復。但不得不承認,在大學招生中重視社會實踐成績的做法,正是世界上流行的大學招生方法。在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大學招生,除了要看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之外,還要看學生做了什么與眾不同的事情,有哪些社會實踐的經(jīng)歷。
從數(shù)年前開始的中國內(nèi)地大學自主招生實踐,一直在嘗試引入社會實踐等考評內(nèi)容。實踐證明,由招生教師自行評定學生是否合格,會引發(fā)腐敗案件。中國人民大學自主招生多年,因其招生處長貪污事件在2014年暫停自主招生一年。這就是典型的人為判斷的失誤和漏洞。憑借第三方考試和社會實踐成績,成績是外界評價的,就可以避免這一問題。
保障受教育權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解決應試教育問題的關鍵節(jié)點就在高考改革。只要高考繼續(xù)存在,中小學教育就不可能脫離應試教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明確了“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jiān)督的運行機制”的改革方向,這是要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消除中小學應試教育。真正改變高考,必須改變大學的教育觀念。接受大學教育是《憲法》賦予所有人的基本權利,任何人只要能證明自己能學好大學的課程,就有資格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這個證明的方法就是社會化的考試成績。北京市高考改革原擬英語社會化考試不設分數(shù),只分等級,就是出于這個考慮。只要學生成績達到一定等級要求,就有資格上大學。這種制度設計的目的,是把考試變成學生進入大學的通行證,而不是阻擋學生進入大學的門檻。
目前高考改革的難題不在制度設計,在于教育觀念的轉變。改變制度設計,對于政府來說只是一紙行文就能輕而易舉地廢立。1966年取消高考,1977年恢復高考,都曾在全國雷厲風行。但是改革要真正取得成功,必須所有人意識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從觀念上到制度設計上全面改變,社會化的高考才能最終被落實,否則再多決定、再多規(guī)劃,都只能視為廢紙。
此觀念是,讓大學成為真正的教育服務機構,保障每個人的受教育權。取消高考,就是推開這扇封閉的教育之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