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相星,姜毅,王晨波,李軍
(1.連云港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江蘇 連云港 222001;2.江蘇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江蘇 南京 210036)
潮間帶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多變,生物資源豐富,是海岸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底質相對疏松的泥砂質灘涂,常適合于較多經濟物種的養(yǎng)殖,其產量在海產品中常占據相當大的份額。連云港市位于中國黃海中南部的海州灣,為典型的開敞式海灣,呈新月形,是砂質-巖石海岸和泥質海岸的交匯地帶。
近年來,國內學者已對膠州灣、黃河口及長江口等典型的潮間帶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1-5],但對砂質、巖石和泥質交匯地帶的海州灣潮間帶研究卻鮮見報道[6]?,F于2013年9月對連云港砂質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的豐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了調查分析,以期為該海域潮間帶生態(tài)系統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在連云港市某泥砂質潮間帶分別按高潮帶、中潮帶和低潮帶依次設置3個站位,見圖1。
使用GPS定位,在潮位適合的時候采樣。采用25 cm×25 cm2取樣框隨機取樣,每次取3個平行樣。取樣后過0.5 mm網篩,將篩選后所留物裝入塑料瓶中,加等體積10%甲醛溶液固定,置于常溫保存。實驗室內使用0.5 mm網篩進行樣品分選后,解剖鏡下進行樣品種類鑒定及計數。樣品的采集、保存、計數和稱量均按照文獻[7-8]。
圖1 連云港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調查站位
優(yōu)勢種采用相對重要性指數IRI(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9]進行確定。
IRI=(W+N)×F
式中:W——每種生物量占總生物量百分比;
N——每種豐度占總豐度百分比;
F——該種出現的頻率。
生物多樣性采用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10]、Margalef豐富度指數(d)[11]及Pielou′s均勻度指數(J′)[12]進行分析。
J′=H′/log2S
d=(S-1)/log2N
式中:Pi——第i種個體數與總個體數的比值;
N——總個體數;
S——總種數。
調查共發(fā)現大型底棲動物57種,分屬于8個門類,各門類種數及所占比例見圖2。其中高潮帶發(fā)現37種,中潮帶發(fā)現27種,低潮帶發(fā)現21種。根據SIMPER分析結果,對各潮帶間相似度貢獻較大的種為:長臂蝦(Palaemonsp.)、中阿曼吉蟲(Armandiaintermedia)和膜質偽才女蟲(Pseudopolydorakempi),累計相似度貢獻率為51.87%。同時,各潮帶間非相似度貢獻較大的種及其累計值見表1,相對重要性指數前10位的種見表2。
表1 潮帶間主要的非相似度貢獻種與累積非相似度貢獻
表2 相對重要性指數前10位的種
在IRI指數排名前10位的種中包括軟體動物1種,甲殼類4種和多毛類5種,說明這3種生物類群在該潮間帶的大型底棲動物群落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高潮帶發(fā)現了大量的光滑狹口螺(S.glabar),其豐度高達3 082.7 m-2,生物量為11.71 g/m2,從而導致了其IRI值高達36.56。豆形拳蟹(Philyrapisuma)、短身大眼蟹(Macrophthalmusabbreviatus)、長臂蝦(Palaemonsp.)及藍氏三強蟹(Tritodynamiarathbunae)都屬于個體大、豐度低的種類,但由于其具有較高的生物量,因此,在IRI排名中比較靠前。多毛類中的長吻沙蠶(Glycerachirori)豐度較高且個體較大,而智利巢沙蠶(Diopatrachiliensis)及長鰓樹蟄蟲(Pistabrevibranchia)屬于典型的個體大、豐度低的種類,中阿曼吉蟲(A.intermedia)及膜質偽才女蟲(P.kempi)則屬于個體小、豐度高的種類。
2.2.1 豐度
各站位豐度及各類群豐度的組成比例見表3。由表3可見,高潮帶豐度遠高于中潮帶及低潮帶。同時高潮帶發(fā)現的其他物種的豐度也普遍高于中潮帶及低潮帶物種的豐度。根據現場觀察,高潮帶屬泥砂質底質,有機質含量豐富,而中潮帶及低潮帶均屬于砂質底質,有機質含量較高潮帶要少,這可能是造成高潮帶豐度遠高于中潮帶及低潮帶的主要原因;但上述推論僅是建立在現場觀察的基礎上的,還有待進一步的調查驗證。
表3 各站位大型底棲動物豐度及各類群豐度的組成比例 m-2
2.2.2 生物量
各站位生物量及各類群生物量組成比例見表4。由表4可見,中潮帶生物量最高,其次為高潮帶,而低潮帶最低。 甲殼類生物量最高,占總平均生物量51.1%,其次為多毛類。中潮帶甲殼類及多毛類生物量都較高,為發(fā)現了較大個體的種類造成,如智利巢沙蠶(D.chiliensis,11.30 g/m2)、長鰓樹蟄蟲(P.branchia,19.12 g/m2)、豆形拳蟹(P.pisuma,30.35 g/m2)及短身大眼蟹(M.abbreviatus,11.02 g/m2)。高潮帶同樣是甲殼類生物量最高,發(fā)現了較大個體的豆形拳蟹(P.pisuma)及短身大眼蟹(M.abbreviatus),其次為軟體動物。
表4 各站位大型底棲動物生物量及各類群生物量的組成比例 g/m2
各站位大型底棲動物多樣性指數見表5。 種數及豐富度指數從高潮帶至低潮帶依次降低,但高潮帶的Shannon-Wiener指數及均勻度指數卻是最低。
表5 各站位大型底棲動物多樣性指數
本次調查與文獻[6](2002年)結果對比見表6。
表6 本次調查與文獻[6](2002年)結果對比
由表6可見,本次調查發(fā)現種類比2002年多;豐度同TE斷面相近,均遠高于TD斷面。生物量介于TD斷面與TE斷面之間,高于TD斷面,但遠低于TE斷面。種類組成、豐度組成及生物量組成均與2002年調查差異較大。2002年調查種類最多、豐度最高、生物量最大的均為軟體動物,其次為甲殼類,多毛類更次之;而本次調查則是多毛類種類最多、豐度最高、生物量最大,其次為甲殼類,軟體動物更次之。
平均豐度(2 119.1 m-2)同TE斷面調查結果(2 533.7m-2)相近,均達到了2 000以上,但從各潮帶豐度的分布看,兩條斷面卻相差較大。TE斷面是低潮帶高達5 000多,高潮帶及中潮帶均 1 000 多;而本次調查則是高潮帶達到了5 000多,而中潮帶及低潮帶均不足1 000。這主要是由于高豐度物種的分布不同造成的。TE斷面低潮帶發(fā)現了大量的脆殼理蛤(Theorafragilis),而本次調查則是在高潮帶發(fā)現了大量的光滑狹口螺(S.glabar,3 082.7 m-2)。同時,雖然TE斷面與本次調查斷面中潮帶豐度相近,但中潮帶的優(yōu)勢種卻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TE斷面主要優(yōu)勢種為脆殼理蛤(T.fragilis)、紅帶織紋螺(Nassariussuccinctus)和吻沙蠶(Glycerasp.),而本次調查中潮帶主要優(yōu)勢種為中阿曼吉蟲(A.intermedia)、膜質偽才女蟲(P.kempi)和長吻沙蠶(G.chirori)。
發(fā)生以上變化的原因,一是受近年來近岸海域污染的影響,水體及沉積物的理化因子均發(fā)生了變化,導致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發(fā)生了變化;二是受近海養(yǎng)殖,尤其是該區(qū)域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大量養(yǎng)殖的影響。
調查區(qū)域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種類、豐度及生物量的最主要組成成分由軟體動物變?yōu)槎嗝?,甲殼類依然處于?的位置。同時,與TE斷面相比,最大優(yōu)勢種由位于低潮帶的脆殼理蛤(T.fragilis)變?yōu)槲挥诟叱睅У墓饣M口螺(S.glabar)。
[1] 王洪法,李寶泉,張寶琳,等.膠州灣紅石崖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生態(tài)學研究[J].海洋科學,2006,30( 9 ):52-57.
[2] 張寶琳,王洪法,李寶泉,等.膠州灣辛島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生態(tài)學調查[J].海洋科學,2007,31( 1):60-64.
[3] 王志忠,段登選,張金路,等.2008 年黃河入??诔遍g帶大型底棲動物生物量研究[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0,30( 4):29-35.
[4] 冷宇,劉一霆,劉霜,等.黃河三角洲南部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J].生態(tài)學雜志,2013,32( 11):3054-3062.
[5] 安傳光,趙云龍,林凌,等.長江口九段沙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季節(jié)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J].水產學報,2007,31(增刊):52-58.
[6] 高愛根,楊俊毅,曾江寧,等.海州灣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的分布特征[J].海洋學研究,2009,27( 1):22-29.
[7] 國家質量監(jiān)督局.GB 17378.7-2007 海洋調查規(guī)范:海洋生物調查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41-44.
[8] 國家質量監(jiān)督局.GB 17378.7-2007 海洋監(jiān)測規(guī)范:近海污染生態(tài)調查和生物監(jiān)測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12-22.
[9] PINKAS L,OLIPHANT M S,IVERSON I L K.Food habits of albacore,bluefin tuna,and bonito in california waters[J].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Game Fish Bulletin,1971 (152):1-105.
[10] SHANNON C E,WEAV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49.
[11] MARGALEF R.Temporal succession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phytoplankton.In:Buzzati~Traverso A A.ed.Perspectives in marine biology[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58:323-349.
[12] PIELOU E C.Ecological diversity[M].New York:John Wiley,1975: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