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寬山 楊文艷 張 俊
底軸驅動式翻板閘門沖淤系統介紹及深化設計
尤寬山 楊文艷 張 俊
由于我國城市用水、景觀建設及環(huán)境整治和灌溉、發(fā)電的需要,底軸驅動式翻板閘門得到廣泛運用。底軸驅動式翻板閘門是一種新型可調控溢流壩,由土建結構、帶固定軸的鋼性壩體、驅動裝置設備等組成。這種建筑物適合于河道孔口較寬(10~100m)而水位差比較小的工況(1~6m),由于其可以設計得較寬,可以省去數孔閘墩,不但結構簡單、節(jié)省土建投資,而且可以立壩蓄水、臥壩行洪排澇;同時還可以利用壩頂過水,形成人工瀑布的景觀效果。但是翻板閘門全開時,孔口上游底板基本與閘門門板齊平,底檻下游側有一跌檻,泄流時容易使泥沙沉積,影響閘門的開啟。因此,在底檻處需設置沖淤設施。同理,一些沿軌道運行的閘門(比如船閘橫拉門)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閘門門槽泥沙淤積會導致閘門底臺車運行受阻,需布置一套沖淤系統對軌道進行間斷性沖淤。
本文著重以江蘇省泰州市城市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工程底軸驅動式翻板閘門工程為例介紹沖淤系統。
該底軸驅動式翻板閘門工程由老通揚運河、鳳凰河、南官河、翻身河4個控制工程組成,每個控制工程中都設置一套沖淤系統。
1.沖淤系統原理
沖淤系統利用沖淤管道裝置系統清淤,基本思路為:將沖淤管道裝置系統安裝在水閘底檻處,通過動力設備(沖淤泵)給管道系統提供高壓水流,高壓水流通過噴嘴射出作用在淤積處,使淤積的泥沙揚動懸浮,再借助河道自然水流將其輸送到下游河段,從而達到清除特定區(qū)域的淤積物,以期不妨礙翻板閘門的啟閉。
2.沖淤系統組成
該沖淤系統由依次連接的吸水口攔污柵、吸水管道、沖淤水泵、控制閘閥、高壓出水管道組成,沿閘門底軸軸線方向上布設有一條高壓出水管,高壓出水管道上每隔一段距離有變徑噴頭,噴頭的噴嘴對著底軸可能淤積的方向進行沖刷,將淤泥或泥沙沖走。
3.沖淤系統整體布置
翻板閘門沖淤系統布置如圖1所示,將攔污柵設置在內河側吸水口,沖淤泵及控制閘閥放置在液壓啟閉機機房內,以方便對閘閥、水泵的控制和日常維護。
圖1 翻板閘門沖淤系統布置圖
通過對底軸式翻板閘門沖淤系統的分析,發(fā)現沖淤系統中的主要裝置就是沖淤水泵。沖淤水泵的選型不一,對整個系統的組成就造成很大的區(qū)別,所以沖淤系統中沖淤水泵的選型非常重要。沖淤泵的選擇主要看泵的流量、揚程、功率等參數是否滿足沖淤的要求,在滿足這些基本參數的要求外,還要根據工地現場的具體情況來定水泵的型號。
圖2 沖淤系統工況示意圖
該沖淤系統工況示意如圖2。此工程
中,沖淤水泵及電動閘閥布置在液壓啟閉機房里,地基高程為1.5m。設計院原先選用自控自吸泵來進行沖淤,所謂自吸泵,就是在啟動前不需灌水,經短時間運轉,靠泵本身的作用,即可把水吸上來,投入正常運轉。但根據現場工況,泵吸水口的內側水位高程為2.8m,遠高于泵的進水口2.15m高程,此時可選用同流量、揚程、功率的立式管道離心泵,此工況下立式管道離心泵在啟動前也無需灌水,而且立式管道泵的效率要比自控自吸泵的高,價格也要比自控自吸泵低得多,結構也要比自控自吸泵簡單得多,將來日常的使用維護成本也大大降低。由此可見,沖淤泵的選型要考慮多方面因素。
沖淤系統的深化設計主要有沖淤管道中噴嘴的選型及噴射角度問題。
1.噴嘴形狀的選擇
根據理論分析,雖然無限邊界的平面射流的流速沿程衰減比圓形管嘴射流慢,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難以達到無限邊界的要求,只能是有限邊界的矩形管嘴射流。矩形管嘴在一定的寬高比范圍內形不成平面射流的特征,并且當選擇適當的特征長度作射流強度中的長度尺度時,其沖刷坑與圓形管嘴并無區(qū)別。因此,管嘴形狀選用圓形管嘴。
2.噴嘴噴射角度的選擇
根據射流沖刷試驗分析結果得:單個噴嘴在靜水中垂直沖刷河床面時,沖刷坑的基本形狀為圓形,當入射角不為90°時,沖刷坑的基本形狀可近似看成是長方形;當入射角較大時(噴嘴與床面夾角30°~60°),最終的沖淤范圍較大,此時沖淤效果較好。
泰州市城市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工程底軸驅動式翻板閘門工程自2012年項目竣工以來,沖淤系統運行良好,翻板閘門啟閉正常,沖淤達到預期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水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22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