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冬
政治的常態(tài)不是浪漫的,更不是慘烈的,而是踏實的、平和的。只有這樣的政治,才能實現(xiàn)妥協(xié)、溝通和包容,才能讓每個人的尊嚴在具體而細微的政治行動中實現(xiàn)。
對于任何一個組織來說,領導人的更替都是令人期待的,政治領導人尤其如此。所以才有“政治蜜月”的說法。領導人多會希望自己提出的執(zhí)政理念、方略、政策措施很快得到社會公眾的積極響應,而社會公眾則盼望著自己的利益訴求得到領導人的迅速有效回應,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形成相互砥礪、上下一心的氣氛。
在深化改革成為社會各界共同呼聲的今天,新領導人更被寄托了諸多的希望和期待,只是這些希望和期待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彼此間存在著矛盾甚至對立。這既是新政新風好評如潮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會導致“蜜月期”戛然而止。
因此,一方面領導人不斷地用讓公眾眼前一亮的方式來展示新政新風,為各級領導作出榜樣,率先垂范;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不斷地暴露出負面事件,有意無意地逆新政新風而動,不僅分散了主流政治中剛剛構建起來的主題,而且催化著新的社會不滿,削弱了正在形成中的新治形象。顯然,這不符合中國政治改革穩(wěn)步推進的要求。
毫無疑問,新政新風不能長刮,這是政治生活的規(guī)律。對于中國來說,問題的關鍵是新領導人提出的執(zhí)政理念、政策意圖、戰(zhàn)略措施等是否能夠在下級得到切實的執(zhí)行,是否能在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中得到不斷的改善,以及中央—地方—社會這個三角關系能否保持適度的張力,相互增強促進?只有這樣,才能將新風新政轉變?yōu)榱夹缘恼钨Y產(chǎn),固化為寶貴的制度成果。
要做到這點,不能只依靠領導人的個人能力和作風,需要中央—地方—社會三種力量的齊心合力,實現(xiàn)相互預期的契合。
從中央來說,領導人除了要保持作風,提升能力,利用媒體展現(xiàn)政治家的個人魅力和自信外,更要在制度框架下,充分發(fā)揮政治勇氣和智慧,切實實踐“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推動改革開放的深化,積極有效地回應社會的要求,為地方各個層級提供有效的激勵和約束。
在這個利益多元、觀念多元,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密切互動的時代,政治勇氣和智慧比政治自信更為寶貴,也是避免自信膨脹為自大自滿的內在制約。
就地方來說,各級黨政官員不僅是中央提出的理念、規(guī)劃、政策的具體執(zhí)行者,更是根據(jù)本地具體情況來創(chuàng)造性操作的自主行動者。一個國家政令的暢通除了要依靠來自中央的強力推動、觀念塑造、領導表率外,更需要各級官員的密切配合。
30多年的改革早已證明了地方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改革進程中地方的作用不僅需要加強,更需要轉變,那就是真正地從促進本地發(fā)展,維護政權合法性的目標出發(fā)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而不是采取 “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來虛于應付;也不是“刻舟求劍”式的錯誤執(zhí)行,更不是放縱個別群體或個人利益來侵害公共利益的“掠奪式”行政。
對于地方來說,只有將促進本地發(fā)展與維護政權合法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使地方的重要性產(chǎn)生正能量,而非破壞力。
就社會來說,權利意識的覺醒與責任精神的提升同等重要。前者不斷推動社會對公共權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后者則推動著社會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來維護公共的利益。而在利益觀念多元、權利責任邊界模糊、對話交流機制缺失的今天,后者更為重要。只有建立起群體之間的、代際之間的責任,才能使這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不至于碎片化、金錢化、暴力化,在維護個人權利的前提下,保持共同體的精神。
正是由于這種共同體精神的存在,個體與群體在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才會與公共目標契合。而自我的責任精神,也會推動這個有著千年“清官情結”的社會來不斷地用自我的實踐來推動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的改革,監(jiān)督和約束他們的行為。
政治的常態(tài)不是浪漫的,更不是慘烈的,而是踏實的、平和的。只有這樣的政治,才能實現(xiàn)妥協(xié)、溝通和包容,才能讓每個人的尊嚴在具體而細微的政治行動中實現(xiàn)。(作者系中央編譯局研究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