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
提名
DV作品 《加油!布達拉》
拍攝制作:深旅行制作團隊
提名理由
高海拔攀登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高海拔的拍攝則更是不易,很多時候都沒有重復拍攝的機會。如何能讓更多的普通人看明白攀登的故事,理解這份探險的精神更需要花費心思,除了拍攝本身的困難外,更難的還是關于片子本身應該以怎樣的結構呈現(xiàn)出來,如何讓影片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一次最真實的探險。
本片不僅將布達拉峰攀登的故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拍攝團隊更專門前往日本探訪了“加油”路線的首登者山野井泰史,把這位傳奇人物的精神和中國攀登者的故事融合在一起,讓人們對于布達拉有一個更深刻更清晰的認識,給影片一個最完整的故事。
探險紀錄片
我一直認為,中國目前是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任何個人或者機構不會擲重金去拍攝一部探險紀錄片,因為這沒有商業(yè)市場,探險故事的影片永遠是屬于小眾的口味。所以要想去完成一部自己滿意的作品,難度太大,也受到多方面條件的限制。無論是熱帶雨林的穿越探險,還是高海拔極限環(huán)境的攀登,都充滿了危險和未知,并且,你還不能像商業(yè)影片那樣要求演員重復拍攝,只能盡最大的努力來抓住每一個瞬間,而因為機位不夠,往往容易遺漏掉精彩的篇章。與國外不惜一切代價來完成一部完美的紀錄片相比,這是我們在短時間里面無法實現(xiàn)的,所以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到自己的極致。
2013年8月,孫斌、何川和裂縫(張允平)一行原計劃是去爬巴基斯坦的Trango Tower,但因為6月底好朋友楊春風在巴基斯坦遭遇恐怖事件,只得改為攀登四姑娘山區(qū)的布達拉峰北壁路線。因為得知消息較晚,所以同去拍攝的決定非常倉促,沒有一點多余的時間來進行拍攝前的準備,今天做的決定,第二天就跟隨攀登隊伍進山了。布達拉峰北壁,這條路線的難度遠遠超過許多著名山峰,阻礙了世界上眾多攀登高手的腳步。迄今為止,只有國際頂尖登山者山野井泰史成功完攀,他將這條路線命名為“加油”。而我們要拍攝記錄的就是關于三名中國攀登代表人物挑戰(zhàn)自己攀登能力的極限,第一次嘗試布達拉“加油”這條殿堂級高海拔路線的故事。
最真實的探險
攀登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而高海拔的拍攝也實屬不易,很多時候都沒有重復拍攝的機會。如何能讓更多的普通人看明白攀登的故事,理解這份探險的精神更需要花心思,所以我認為除了拍攝本身外,更難的還是關于這部片子本身應該以怎樣的結構呈現(xiàn)出來。
對于《加油!布達拉》的拍攝,我們依靠的是團隊的力量,多名攝像師都在一個時刻充滿危險的環(huán)境里面堅持著自己的拍攝。如果僅僅是當做一份工作去拍攝這樣的題材,而沒有對于探險的激情和樂趣,也一定拍不出來自己滿意的作品。并且,也正是因為探險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才讓我愿意去努力還原一次真實的探險。
布達拉的攀登本來應該是國內第一次采用拖拽系統(tǒng)和吊帳的高海拔器械攀登,這是極具亮點和觀賞性的,可實際的環(huán)境卻不得不讓攀登隊員改變了攀登方式。設想一下,攀登隊員在絕壁之上懸空的吊帳里面生活,那是多有意思的一幅場景。他們是如何在絕壁上完成吃喝拉撒睡的,如果能展現(xiàn)這一切預設的畫面,那該是怎樣的一種呈現(xiàn)效果。可極限探險的紀錄片最大的魅力也正是這樣,因為一切都充滿了未知,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隊員的攀登本身就異常困難,對于拍攝來說,原則是不能干擾攀登隊員的正常攀登,因為攀登是主體,而拍攝不過是一個記錄而已。所以,我們在拍攝過程中基本是不會去影響隊員正常攀登的。
布達拉的攀登,因為孫斌與何川是第一次搭檔,所以我理解他們也需要一個在性格和攀登理念上的磨合過程。影片里面關于他們的爭吵也是完全真實的體現(xiàn),無論如何,紀錄片和商業(yè)影片的區(qū)別我認為就是“真實”兩個字。
登山家山野井泰史
在《加油!布達拉》的拍攝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了日本頂尖登山大牛山野井泰史的攀登痕跡,拍攝團隊為了更完整講述關于布達拉的故事,以及山野井泰史傳奇的攀登,團隊更遠赴日本,找到了山野井泰史位于奧多摩小鎮(zhèn)的家。沒有既定劇本的紀錄片總是充滿多種可能,本來計劃對于山野井泰史一次簡單的關于布達拉的采訪,結果卻讓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傳奇式人物的更多傳奇。
我很少用到“登山家”這個詞,而我認為,山野井泰史是一個名副其實能稱得上“登山家”的人。作為一名登山家來說,山野井泰史不僅在日本國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國際攀登界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喜歡無氧獨攀的他已經(jīng)完成了世界上眾多困難山峰的攀登。獲得這些成績之后,他選擇的是一份寧靜、自然而低調的生活,拒絕商業(yè)的贊助以及商業(yè)采訪。問及緣由,他的太太妙子告訴我,因為接受了商業(yè)的贊助,他們的攀登就會缺少了自由。就是這樣,他們幾十年都選擇這種看上去清貧,卻又享受自己快樂的寧靜生活。
妙子早在山野井泰史開始攀登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國際知名女性登山家,更被國際登山界譽為“最有天賦的女性登山家”。她在以阿爾卑斯無氧方式攀登馬卡魯后失去了所有手指以及大部分腳趾,就連鼻子也失去了。而就在妙子遭受重創(chuàng)以后,山野井泰史對妙子的愛卻只多不少,從那時候起,山野井泰史才和妙子生活在了一起。
幾天相處下來,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他們之間那種對于攀登的默契。我問妙子,山野井泰史在你心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妙子的回答正如影片中呈現(xiàn)的那樣,只有一句話:“他的心里只有登山?!痹趯π℃?zhèn)上一個普通的消防員進行采訪時,他激動地告訴我,如果是美國好萊塢來拍攝山野井泰史夫婦40年的攀登故事,一定可以拍成一部好萊塢大片,不過關鍵是首先要能說服山野井泰史夫婦完全地講述他們這40年的攀登。剎那間,我萌發(fā)了一個新的念頭,以后一定要拍攝一部關于山野井泰史夫婦的紀錄片,一部關于他們極限攀登的愛情紀錄片。因為只有人的故事才能打動更多的人,關于他們的攀登我更多的是敬佩,但關于他們的愛情,這才是打動我的根本。山野井泰史夫婦開車送我們前往火車站的時候,我握著妙子的手告訴妙子,我覺得她真的好美……
加油
日本回來以后,很長時間都沒有開始后期的剪輯工作,素材不夠多并不是問題的關鍵,困擾我的是如何來講述關于此次布達拉攀登的故事結構。對于攀登來說,這不是一次完美的攀登,但在這次拍攝過程中,我卻被攀登隊員打動,打動我的是他們明知這條路線極具困難,但依舊要挑戰(zhàn)自己的攀登極限。正如隊員自己描述這次攀登那樣:這次攀登沒有登頂,但我們認為這不是失敗,什么是失?。渴【褪窃僖膊粊砹?,而明年我們還會再來,這就不算是失敗。
這部紀錄片我除了想完整呈現(xiàn)這次精彩的攀登以外,我更想傳遞一個影片的主題—“加油”。影片中,布達拉僅是一座山峰,而在平常的生活中,布達拉可以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阻礙,無論在哪里出現(xiàn)這座“布達拉”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告訴自己:加油!
關于布達拉的攀登,對于山野井泰史來說,這是一座讓他重新找回自信的山峰,而對于中國短暫的攀登歷程來說,挑戰(zhàn)布達拉北壁這樣難度的路線,這在以前是我們所不敢想像的。雖然我們距離世界頂尖的攀登還有相當?shù)木嚯x,但中國的攀登群體正在日益壯大,每個人在攀登中都可以嘗試自己的極限,當你遇到自己心中的那座布達拉時,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