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衢
用心融入才最真
□王衢
編者的話:在甘肅省平涼市,筆者采訪了三名女性遠教站點管理員。她們中有本鄉(xiāng)本土的村兩委干部,有通過村官考試來到農村的大學生村官,雖然受教育程度各有差異,干工作的方法也彼此不同,但身上卻都有著一樣的熱情、一樣的干勁。遠程教育之于她們,是舞臺,是責任,是紐帶;在這個崗位上,她們綻放青春、實現(xiàn)價值、服務百姓。
人物印象:過去人們叫她“李大學”,現(xiàn)在大家喊她“女娃娃”,只是簡單的稱呼變化,卻透出發(fā)自內心的親切。
李青(右一)到地頭了解群眾需求
和兩年前剛來崆峒區(qū)安國鄉(xiāng)油坊村時一樣,李青現(xiàn)在依舊留著一頭利落的短發(fā),常戴著一副眼鏡,乍看上去還是一副學生模樣;與兩年前不同的是,這副略帶青澀的外表下如今卻跳動著一顆愈發(fā)成熟堅韌的心。剛到農村時,李青挨家挨戶走訪,想多了解一些情況。敲開農戶的門,迎接她的多是充滿疑問和審視的眼神。做過自我介紹,李青問起村民在學習遠教這塊有啥需要,大家的答案常常讓她無言以對——有的直白:大字不識幾個,還學啥習;有的戲謔:你那遠教里啥都有嗎,我想學開飛機;有的反感:遠教活動還是少搞吧,白耽誤功夫。就這樣走了半個村子,碰了一鼻子灰,李青再也走不下去了。村支書劉學智聽了她的遭遇,給她支了一招:“跟農民打交道你得嘮家長里短,得講大白話,這樣他們才愿意跟你交心。”
有了村支書的指點,李青再走訪農戶也不一定非去家里了。有時她挽起衣袖,跟大哥大嫂們一起下地干活,邊干邊了解情況;有時她拎上一袋瓜子,來到活動廣場上跟大爺大娘聊上半天;有時她還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村里的留守兒童到站點看電影、學手工制作……隔膜在交流中消除,人心在了解中貼近。漸漸地,村民與李青親近起來,主動學用遠教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村民張德寬過去是個“遠教盲”,李青動員他到站點學習,他總是找借口推托。去年,張德寬種的兩大棚黃瓜突然染病,葉片生斑,并開始變黃變干。張德寬按照土經驗施了幾次藥都不見效,愁得幾夜沒睡好覺。李青聽說后趕了過來,前前后后查了個仔細,還取走了一些病葉樣本。張德寬抄著袖蹲在地頭看李青忙活,沒上前搭茬,心里壓根沒指望李青能幫上忙。李青回到站點,從網上搜索黃瓜染病的各種情況,經過比對,確定這是霜霉病,隨后查找到了施治辦法?;氐降仡^,李青把藥劑配方塞到張德寬手里,說:“快照著撒藥,我?guī)兔Γ 笨粗钋嗖蝗葜靡傻臉幼?,張德寬這次沒有拒絕,轉身就去配藥了。兩人從晌午忙活到日落,兩畝黃瓜終于都噴上了藥。幾天后,張德寬喜出望外地找到李青,千恩萬謝:“多虧了你,我那兩棚黃瓜都治好了。以后我再不跟你唱反調了!”又掃除了一個遠教“盲點”,李青的笑容里也充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