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琴
溫暖的文字夢想
吳秀琴
因為懷揣夢想,走在人潮熙攘的大街上,也會感覺自己與眾不同——想想文字真能鼓舞人,從它第一次變成鉛字起,就攛掇著人激情高漲,欲罷不能。
回想起來,是在來寧波打工的第五個年頭,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寫作。26歲,我還是工廠的一名業(yè)務跟單員,寫稿,投稿,熬夜,紅著眼睛趕早班。有稿費單不斷地寄到工廠的收發(fā)室,老板不滿我的不務正業(yè),揶揄我:“小吳,在賺外快???想當作家啦?”大約沖他這句話,年輕氣盛的我,不久便把這份干了四年的工作給辭了。我承認,我骨子天生有種較勁的東西存在,別人越瞧不上,我越要與別人不一樣,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傾盡心力,做到極致。那時候我每天吃飯、睡覺都在滿腦子考慮寫作,一心只想當作家,從充滿幻想的文字中汲取溫暖,用漂泊的青春描繪夢想的藍圖。
寧波真算得上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市作家協(xié)會率先打破了戶籍限制,開創(chuàng)吸納外來民工加入當?shù)刈鲄f(xié)的先例,為我們這樣的外來文學愛好者敞開了一扇文學之門,我便是第一批被吸收入會的會員。2005年的一個春日,當鮮紅的作協(xié)會員證拿到手里,我激動萬分,也許在別人看來不以為然,我卻很珍惜自己這本小小的證件,它是我的最高“學歷”證明,是我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是對我努力的認可,是我青春年華蓬勃向上的佐證。
《浙江日報》女記者余華、李月紅曾對我和其他幾位“民工作家”做了一次《民工作家:18個打工者的文字夢想》的專題采訪。當她問到我的筆名為何取作“秦欽兒”時,我這樣告訴她:“‘秦’是春秋各半,提醒自己要多讀先賢著作,‘欽’乃‘欠金’,意即當前物質貧乏,缺錢!”雖是個玩笑,但確實是我這樣的底層人物在物質需求與精神追求之間搖擺的真實狀態(tài)。因為追求清貧的文學夢想,我們經(jīng)歷了比普通打工者更多的苦痛。這種苦,不單是長期熬夜身體的疲乏,不單是睡眠不足對健康的損害,更是對一個寫作者意志力、堅韌度的考驗。當寫作變成一種心靈需要,它就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和自己對話的方式,最大的快樂就是隨意地寫,率性地寫,漫不經(jīng)心地信手拈來。
在我處于窘?jīng)r時,寫作也帶給我一些物質和精神上的慰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我休完產假再度失業(yè)了,失業(yè)一度帶給我不小的窘迫。足足有一年時間,我一個人在家?guī)Ш⒆?,靠寫作賺一些奶粉錢。真是這樣,生活不能把人逼瘋,但能把一個母親逼得很強大。我白天帶孩子,晚上熬夜寫文章,百度全國各地的征文信息,竟也拿了兩個一等獎,證書和獎金寄來時,有意外的驚喜,也有些許的辛酸。一邊給孩子換尿布,一邊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我能干的只有這些。當時街道文化站的周站長也摯愛文學,感念一個年輕母親的不易,她讓我?guī)兔υ诩医M稿,責編一期《僑鄉(xiāng)文藝》。書出來了,文化站付給我一筆可以買好些罐奶粉的編輯費,年終還被評為了街道“優(yōu)秀文化志愿者”。如此種種,文學和文學師友們帶給一個業(yè)余作者的溫暖,讓我感恩至今。
2011年暑假,我開始以文學來謀生了,專職辦了一個作文培訓機構。生活也基本穩(wěn)定了,還清了房貸,購了一輛車,孩子也漸漸大了。我把年邁的父母從老家接來,陪著他們到杭州西湖、南海普陀游玩,到九峰山看青梅綴滿枝頭,到新湖岙農莊采摘鮮紅的草莓。江南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那個春天,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春天。
就在這個春天里,我意外收到了一份令人稍感尷尬的禮物。
那天傍晚,我陪父母在外面玩。孩子爸爸打來電話,說家里來了一位陌生的客人,還帶來了兩瓶當?shù)厣嚼锂a的土蜂蜜,語氣里似有些不高興。沒有預約的登門造訪,我卻怎么也想不起此人。后來電話里聽他自我介紹,才知他是文學論壇的一個讀者,根據(jù)我招生帖子的地址找到家里來了。我對他的唯一印象是,他常在我的小說后面頂帖,為表示感謝,我亦回帖以他的ID作過兩句嵌名打油詩:“清水本無痕,春風去雕刻?!痹瓉硭诖蟠\清水開了一家專事模具雕刻的工廠,他的網(wǎng)名就叫“清水雕刻”。他說他文化程度不高,喜歡看網(wǎng)絡小說,在論壇里關注我的小說好幾年了,最近被我一篇寫個人奮斗經(jīng)歷的紀實文字所打動,就貿然想來看看,送一點土特產給我們,表達他的心意。表達什么心意呢?他不善言辭,沒有表達清楚,但我猜想,但凡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一定歷盡艱辛,像我一樣有過窘迫的處境吧。
這樣的尷尬不止一回。梅山的一個小伙子,是個廚師,他說早在2006年就在梅山的官方網(wǎng)站上看到過一篇贊美梅山勝景的散文詩,那是作協(xié)應梅山開發(fā)之邀前去采風,我交差完成的一篇應命之作,寫得比較縹緲,后來結集出版時收錄了。這個年輕的廚師很自豪地介紹,梅山不僅盛產海鹽和灘涂貨小海鮮,還有一種當?shù)孛耖g制作的腐乳,味道也很不錯。他在論壇里留言,要送我兩瓶梅山腐乳嘗嘗。這小伙子執(zhí)意要送到我們小區(qū)門衛(wèi)室,讓我下班后去取就可以了。一個作者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他的文字引起別人的共鳴。不過,有了上次的教訓,我斷然拒絕了這樣的好意。我有些惶恐不安,面對這樣的善意,我
一方面忐忑于無功而受祿,另一方面也不想讓孩子爸爸產生誤會。事后想想,這樣拂了人家的一片誠意,有點不近人情,給人一種半流文人的清高印象。不過話說回來,文如其人,說的是文字風格與人的性情相通,但并不一定與人的外貌相符,想到這一點,我覺得還是不要輕易露出文字背后的“廬山真面目”吧,給讀者留一點美好的想象空間。
如果沒有文學上的這些互動,我想我的創(chuàng)作激情不致如此之高。如今,我有幸在北侖區(qū)某機關單位做專職文字編輯,徹底干著與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它不僅是我的謀生手段,更是我今生安身立命的精神所在。舅舅年逾花甲,一輩子埋在故紙堆里做史志編纂工作,前兩天,他在給我的信中寫道:“文學寫作是件辛苦寂寞的事情,但也成就了我終生的一個夢,晚年回想起來,那個夢還是甜蜜的?!笔前。粋€夢想可能成就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哪怕繞許多彎彎,上天最終也會按一個人的稟賦,安排他的人生之路。
和我同辦公室的韓老師七十有二,腿腳靈便,經(jīng)常帶著我下鄉(xiāng)核實史料,跑遍了北侖的山山水水。他本已是退休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卻在奔波和寫作中樂此不疲。他問我:年紀輕輕,為什么選擇干這種清苦寂寞的文字工作?我笑笑,答道:“一切只因喜歡,貼近文字,感受文字帶來的溫暖,多好?!?/p>
韓老師贊同地點點頭,說:“小吳啊,對你這樣的情結,我也深有同感……”
青春不再,夢想還在。在摯愛的文字面前,我亦如當年那個青蔥少女,骨子里的浪漫氣息一直都如影隨形,也正是因著這個年少時的文學夢想,我能將寫作執(zhí)著地堅持到今天,應該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