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州中學 卜廷才
以“尚理”為要務的宋代游記散文,給淵源流長的中國散文大河匯入了不同尋常的一朵朵光彩照人的浪花。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人教版新課標第一冊)就是其中久傳不衰的精品。在這篇千余字的游記式的論說文中,作者以高超的文章建構手法——契合無間的照應藝術,為我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震撼。
照應,是篇章間的伏筆照應,又叫呼應。一篇文章要有頭有尾,前后內容要有內在聯(lián)系。前面交待過的話,后面得有照應;后邊要照應的話,前邊得先有個交待。這樣,文章前后才能貫串自然,結構嚴謹,使讀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脈絡。照應的種類有三:一是首尾照應?!对賱e康橋》首尾呼應回環(huán)的寫法是為了強化“再別”的感情色彩,詩之末節(jié),詩人又回到了開頭的告別。與第一節(jié)詩相比,“輕輕”換成了“悄悄”,并且更換了最后的一句,將“作別西天的云彩”更換為“不帶走一片云彩”。總體結構變化不大,但這種復沓已不是簡單的民歌體的復沓,它傳達出了更深的情感意義——“不帶走一片云彩”。它是詩人在經歷了康河的漫溯后產生的靈性,使其對康橋的愛和眷戀化成一個灑脫的意象,一個極富動態(tài)感的姿態(tài),給全詩平添了幾分詩意,增強了幾分飄逸與瀟灑,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詩人獨特的個性美。首尾呼應可以強調主題,加深印象,引起共鳴。二是扣題照應,即圍繞主題反復照應。如齊己的《早梅》:“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望春臺?!边@是一首詠物詩。語言清潤平淡,毫無秾艷之氣、雕琢之痕。詩人突出了早梅不畏嚴寒、傲然獨立的個性,創(chuàng)造了一種高遠的境界,隱匿著自己的影子,內涵十分豐富。通觀全篇,首聯(lián)“孤根獨暖”是“早”;頷聯(lián)“一枝獨開”是“早”;頸聯(lián)禽鳥驚奇窺視,亦是因為梅開之“早”;尾聯(lián)禱祝明春先發(fā),仍然是“早”。首尾一貫,處處照應標題,很有特色??垲}照應即圍繞題目或主題反復照應。這樣使全詩緊緊圍繞著一個中心點展開,主題明確,結構嚴謹。三是伏筆照應,即先設伏筆,后予交代的照應。如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此詩共分兩片,下片照應上片。“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蒼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于構成對照,抒發(fā)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作品運用照應手法可使情節(jié)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縝密。
《游褒禪山記》是一篇自讀課文。它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34歲時(1054年)從舒州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褒禪山,三個月后以追憶的形式寫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二年后(1070年)罷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與本文的觀點也有相似之處。該篇游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現(xiàn)實意義?!笆乐?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更成為世人常用的名言。
文章正文只有四節(jié),前二節(jié)主要是記游,后二節(jié)主要是說理。記游時,句句為后面的說理作伏筆;說理時,又處處緊扣前文的記游。文章明寫記游,暗含哲理,以記游為先導,由敘事帶出議論,記游是為生發(fā)哲理,議論是在具體敘事基礎上的延展與概括。前后呼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體現(xiàn)為文大家的匠心獨具,讀來讓人叫絕。
先看記游部分的照應。一是褒禪山的命名緣由與名稱相照應。文章第二節(jié)說:“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迸c文首第一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間隔呼應,給人嚴絲密縫之感。二是第一段末“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不只照應文首一句,還為后文張本。本文記游部分井井有條,如第一節(jié)由山而院,由院而洞,由洞而碑,將褒禪山必須介紹的情況說得滴水不漏,然而這些交代絕非閑筆,而是與后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再說議論部分這出文章的重頭戲。我們知道本文不是以記游為重點,而是借記游來抒發(fā)感想,發(fā)表議論??梢哉f文章是自陶淵明以來游記散文的變革,是對沿襲六百余年的游記文體的一次大解放。如果說記游部分是恪守著游記散文的規(guī)矩,那么,議論部分就是對傳統(tǒng)游記的大反叛。當然,我們還得回到文章的照應藝術上來欣賞這篇妙作佳構。
前文的“游”,無須贅述,且看“嘆”這一層?!皣@”由上文的“悔”自然而來,“悔”自然而然引出“嘆”。一嘆“夫夷以近,則游者眾”。為什么?這就不得不回看第二節(jié)開頭所說:“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倍@“險以遠,則至者少”,為什么?令人想到第二節(jié)中所說的:“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為何如此,因為就易避難是一般人的心理。前者為后者伏筆,后者是前者的照應。
由“游”生“悔”,自“悔”出“嘆”,非本文寫作的真正目的,王安石作文的企圖是借景喻理,借事生理,借敘明理。于是文章重頭戲在于作者經游褒禪山來談自己所悟之理,而這里的獨特感受又都源自前文的記游,使得文章天衣無縫。
先看一“得”,即古人觀自然景觀大都有得,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入而且廣泛。“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弊髡哂晒湃硕约海骸岸乐?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先看他合乎邏輯的“志”“力”和“物”的三者辯證關系,強調“志向”第一位的,“力量”次之,但是雖然有此兩個條件也不能達到目的,還必須有物質條件相助,否則,定然不能領略險峰上的無限風光。這一“得”,按三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顯示了嚴密的邏輯性,富有極強的說服力。必須指出,作者的這一“得”,是文章第二段寫游后“洞”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的“悔恨”之由,是“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的必然頓悟。由一般到個別,由眾人到自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實現(xiàn)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
再看二“得”,即“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闭f的是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這一“得”同樣照應了前文,感慨來自第一段記敘的仆碑文字和訂正讀音——“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庇捎凇肮艜淮妗保杂瀭饔灥默F(xiàn)象絕非個別,由個別到一般,自然而然得出“深思而慎取”的正確的治學態(tài)度。
我國古代文學家非常講究為文的前后呼應、首尾照應,使文章曲折委婉,跌宕生姿,如:“善圃者投種于地,待時而發(fā),善弈者下一閑著于數(shù)十著之前,而其應在數(shù)十著之后?!闭諔亲魑臅r必須講究的一種藝術。運用得好,可以使文章起承轉合而不露痕跡,開合自如而不出破綻。《游褒禪山記》就是這樣一篇成功之作,小的方面,記敘部分內部的有機照應;大的方面,記敘與議論兩部分之間的照應,都值得我們認真地去研究和借鑒。